中国石油采购是否会重蹈大豆覆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 09:44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杨眉 中国石油采购重蹈大豆覆辙? 专家指:政府需要战术思考 某中国石油巨头海外公司经理曾透露过一个数字: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约50%。其中,比同样是石油进口国的日本高出60%,更是新加坡航油价格
“本轮石油期货行情的运作,其中有没有美国利益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绝不会在这个价位上购买石油,无论其石油储备量如何减少。”一位期货界人士对《财经时报》说。 反观中国行动,无论学者、专家还是政府机构,忽然提出抓紧增加石油储备,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战术。“这几乎已成惯例,即国际市场什么商品价格上涨,我们就大量买什么商品。”学者王建(化名)对此批评指出。 期货业专家同时提醒,中国的石油采购,不要重蹈2003年高价采购大豆(资讯 论坛)之覆辙。 曾经的“大豆悲剧” “目前的石油期货行情,就是2003年大豆期货行情的翻版。而中国企业从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高价采购大豆的后遗症延续至今。”一期货界人士介绍说。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一直是全球大豆市场的定价中心,中国国内的大豆压榨企业在采购国外大豆时,也普遍以CBOT的黄豆期货价格作为参考价。自2003年至今,美国政府和一些跨国公司就利用CBOT近乎完美地上演了一幕“操控大戏”。 据期货界介绍,他们主导期货行情涨跌的主要手段,是包括美国政府机构在内,所公布的所谓的分析报告和数据统计。如2003年初,美国就有报告称,中国豆粕(资讯 论坛)(资讯 论坛)需求增长40%,豆油需求增长60%,大豆需求增长25%。言外之意,中国缺少大豆。 就在中国即将开始采购之际,美国农业协会又提供“有倾向”的预测报告。比如在其本国大豆收割月份之前,提供产量减少、需求增加等“利多”信息,导致CBOT期货价格大涨。结果,2003年中国企业“高价抢购”了高达2074万吨的进口大豆,比2002年增长了80%多。 凸显战术思维缺位 面对连创新高的国际油价市场,“十一”长假后,国家发改委居然宣布将增加4个石油储备基地,并公布了相关的地点和计划。 对此,国内期货界的反应是:期货市场炒作的就是信息,中国作为石油购买大国,这一消息对目前疯狂的上涨行情无异于火上浇油;中国如果因为担心油价继续上涨,而此时大量采购石油现货,那无异于主动扮演受害者角色。 某中国石油巨头海外公司经理曾透露过一个数字: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约50%。其中,比同样是石油进口国的日本高出60%,更是新加坡航油价格的两倍多。 原因何在?“从国内看,是由于中国航油行业的垄断供应所致;从国际环境看,中国长期以来就缺少石油储备的战术性考虑。”王建指出,既然是战略储备,采购方式当然就应该是常规的,而不能是应急性的。“买涨不买跌”显然不是明智的战术举措。 落后的采购模式 中国买家正成为国际市场上一道“显眼”的风景。中国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间买等商业机密,好像全世界都知道。 “零星、短期的采购方式,谈何保密。”某石油公司人士介绍说,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石油采购一般采用远期供货合同,即固定客户、固定数量以及相对稳定的价格;而中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个后来者,目前还是出于寻找供货伙伴时期,采购合同基本是在半年之内的短期合同。于是,每一次购买行为,就意味着一次“大范围的国际询价”。客观上,给国际市场充分传达了“狼来了”的信息,被动局面可想而知。 “在国际市场上,石油、大豆等战略性物资的商品属性逐渐淡化,而其政治属性日益突出”,武汉中期研究部经理金国强进一步解释说,政治属性的增强,不仅体现在市场波动备受政局、外交等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要求政府从国际市场角度给予“有效调控”。美国政府通过其相关机构的信息公布,就是成功经验。 至于有人对美国政府及协会所公布信息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国际市场上首先是智慧的较量(政府之间、企业之间),其次才是道德的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