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服务领域。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二、航运服务领域。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试行办法。
●三、商贸服务领域。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四、专业服务领域。对试验区内的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上海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
●五、文化服务领域。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为上海市提供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
●六、社会服务领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允许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 允许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未来更多的牛股可能根本不在自贸区里,但是他们是这次自贸区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可能是金融企业,也可能是文化传媒企业或者是别的新经济企业,总之,这一次的改革利好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经济企业。
不如把眼光开始着眼于未来新的主题投资机会,顺着自贸区细则衍生开来的新领域的开放炒作的机会,或者是细则影响可能受益的内地未来一些上市公司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推行金融、贸易改革试点,其对法律、行政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深圳特区有异曲同工之处,且二者均是破旧出新的尝试,推行之初也都面临重大压力与质疑。
很多人说,中国的股市就是整个一个政策市,我说对也不对,如果说对,因为政策是大的方向,说不对,如果你对政策唯命是从,那最后吃亏的一定是你自己,没准对政策偏听偏信的人反而被政策革了命。
上海自贸区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四个领域,其核心在于重新定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自贸区就被视为更高层级的开放,也被视为新政府下一步改革的风向标。
市场调整已有4天,说明2150点是国庆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位。本月29日的正式挂牌以及各项政策细则的落实,短期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可以激发起市场对金融改革未来的信心,因此权重股会在这种利好的预期下相继企稳。
从长期角度来说,自贸区对于上海本地股的利好作用仅仅只是刚刚释放而已,未来随着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双轨制”形成的价值洼地逐渐显现,中长线题材升温仅仅只是初窥门径。
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曾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此次,上海自贸区获批,多项金融改革步子应该迈大一点,政策应该有大的突破,决不能像邓小平批评的那样“像小脚女人迈不开步伐”。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恰恰是一种平衡改革红利和把握改革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以试验区的方式,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控制在自由贸易区内,以避免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冲击和影响。
继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后,自贸区建设其实是中央打出的第二张牌。这一块增量会反过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带动信息、文化消费以及环境治理,还能带动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政策细节:
(1)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2)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解读:
8家银行已经递交了申请,欲设立自贸区分行。业内普遍认为,自贸行分行将不受75%存贷比与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限制,且在自贸区内被允许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
政策细节:
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
解读:
试点成立专业的健康医疗保险服务机构不会对国内的企业构成威胁,反而会促成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
政策细节:
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
解读:
金融租赁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子公司是全牌照的,同时在自贸区内部设立的公司是专业牌照的。
政策细节:
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
解读:
增值电信业务有相当领域涉及国家安全,是非常敏感的,因此不能突破一定尺度
政策细节:
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解读:
持续时间长达13年之久的游戏机解禁已经板上钉钉。
(1)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2)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
(1)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2)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1)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试行办法。
(2)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如涉及突破行政法规,须国务院批准同意。
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探索密切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外国(港澳台地区)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的方式和机制。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为上海市提供服务。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
(1)允许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2)允许举办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专家分析,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为服务业投资带来突破,也有助于中国加入TPP等国际大舞台;尽管各地的优势和特色不同,上海可能成为未来自贸区建设的一个样板,一些规则性的创新可以复制和推广。
“中国的改革在第一季,我认为特别是小平同志去世之后有三个敏感区长期不能动,一个是金融体制,一个是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再一个就是所有制。因为公有制要为主体,这三点,希望上海自贸区能够有突破。这三个有突破,我们的第二季,就像李克强同志说的“后面的故事将会更精彩。 ”
事实上,就大趋势而言,中国以要素红利为主导特征的第一轮“全球化红利”将趋于结束,迫切需要开启第二轮“全球化红利”。第二轮“全球化红利”有别于依托低要素成本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第一轮“全球化红利”,就是通过构建新全球价值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等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而上海自贸区战略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就在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的短短几天内,全国各地便掀起了一股“自贸区”热浪,加入申报自贸区战团的城市包括天津、重庆、福建厦门、浙江舟山等。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熟悉情况的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说:“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李克强的得意之作。也许你会感到惊讶,上海市政府并没有大力游说中央政府。”另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说,在李克强3月底考察上海———他就任后首次国内之行———后,他开始向上海官员提出自由贸易区这个想法。
上海的自由贸易区是“李克强经济学”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李克强已下定决心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橱窗,展现“李克强经济学”是如何发挥作用将中国从硬着陆的风险中拯救出来的,而结构性改革或许表明此前禁止进入的行业将扩大对外资开放的范围。
上海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昨日在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时透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调研时,曾三问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上海到底是要政策还是要改革。我说是,态度是表得非常坚决,我说我们没要政策,我们要改革。总理肯定了上海在改革态度上的积极和主动,敢于自己挑重担,并强调一定要把改革放在第一位,制度创新放在第一位。
今年5月,上海向国务院递交《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而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方案名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一位接近决策层的政府咨询机构负责人认为,这显示了上海的谨慎,以及国务院对上海的积极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隆国强说:“为什么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而不是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因为上海建设自贸区要着眼于全国发展、着眼于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