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利率无法反映经济周期 债市曝制度缺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09:48 证券时报 | |||||||||
国债市场的奇特走势归因于市场自身制度缺陷,不能归因到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银河证券 丁圣元 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模式比较粗放,且特点鲜明:人民币利率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增长模式,其次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从前者来看,主要是投资收益率严重偏低,制约了利
把银行间7天回购的月均利率(关键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同期各季度累计GDP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短期利率除了在2003年9-11三个月曾经一度脉冲式上升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处在长期下降趋势中。2003年后,当GDP增长率上升到高档位后,回购利率反倒加速下滑,和GDP增长率的反差迅速加大。 再比较银行间国债现券7年期到期收益率(月均值,代表了大多数现货国债的走势),我们发现,当7日国债回购利率在2003年秋向上脉冲时正好对应着国债现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的起点。虽然短期利率2003年12月就很快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7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继续快速上涨,一直持续到2004年11月,从2.7%到4.6%多,几乎涨了200个基点。同期短期利率则从2.25%下降到2.09%,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5年以来,短期利率急剧下降,7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终于扭头向下。 银行间市场国债回购月成交金额通常在1万亿元以上,最少也不低于6000亿元,且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上。相比之下,国债现货月成交金额通常只有500亿元左右,且分散在数十只国债上。毫无疑问,回购交易的流动性远胜于国债现货,回购利率行情更有市场价值,更说明问题。那么,如何解释这一段颇为出奇的国债行情呢? 2005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快速下跌,常见的解释是,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忙于改制和上市,必须控制资产质量,放贷很谨慎,与此同时存款依然持续高速增长,结果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差额越来越大,只能从债券市场寻找出路,导致债券市场行情高涨。实际上,从2000年以来,银行存贷差的同比增长率大部分时间都达到了25%-30%的高速度,除了2003年底四个月外,统统明显高于存贷款的同比增长率。由此可见,银行存贷差的增长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并不是2005年上半年所独有,倘若存贷差扩大必然压低国债收益率,那么国债行情就应该类似于短期利率,形成长期向下的轨迹。看来,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两个方面来讨论上述国债行情,一个是国债市场的集中度,另一个是利率市场的风险结构。 2005年8月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债券余额总计63341亿元,其中四大商业银行持有 32315亿元,占51%。在上述余额总数中,2005年新增额为11716亿元,其中四大商业银行新增了8709亿,占74%。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国债市场的持仓量具有显著的集中性,而且毫无疑问高度集中于四大商业银行。这种高度集中性决定了银行间国债市场不是一个优良的金融市场,其价格发现功能值得怀疑。 为了确保市场效率,分散化是先决条件。高度集中性和“主观便利性”是互为表里的,和市场化则是背道而驰的。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虽然当事人确实拥有了表面上的主观便利,可以让“市场”服从主观意志,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市场”名存实亡,价格信号不能代表真实供求,总体效率大为降低,风险高度集中。正是由于国债市场具有显著的集中性,当有人提出国债收益率偏低、风险较高时,潜台词很可能是“国债收益率不利于主要持有人的利益”。 如果要谈论国债收益率的合理水平,首要的考虑当然是利率的风险结构,也就说各类金融产品都应该按照其风险程度形成恰当的收益率梯度,风险高的,收益率也高;风险低的,收益率也低。因为国债是无风险的,其收益率必然在整个阶梯上位于最低位置,成为所有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特别是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处在改革转型过程中,金融企业的企业风险正在逐步显性化,对金融企业独立承担自身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债的无风险特性更具有十分可贵的价值。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国债收益率显然应当低于同期存款的税后利率。 综合上述,国债市场的奇特走势可能主要归因于国债市场自身的缺陷,不能勉强归因到所谓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人民币利率不反映宏观经济周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