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权分置改革策略与真理博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丁圣元

  主要的G股连续下跌,已经跌破了股改的“除权价”。如果说流通股东投票表决的机制由于某些机构投资者一边倒地投赞成票而出现偏差的话,那么市场行情就相当真实地反映出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评价。由此判断股改的成败当然为时过早,但是我们完全应当把市场看成重要的信用,及时纠正我们的改革方案。

  人做事大抵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一时一地的条件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力求取得对己“满意的”、至少是“过得去的”结果。短期利益是出发点,随机应变是基本要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策略性的追求。

  另一种则是力求探索事物演变的客观规律,尽力按照客观规律谋求可持续的长远果实。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远大目标努力,有条件则善加利用,没有条件也要设法创造条件,即使自己不得不有所牺牲和承受困苦,也在所不惜。古语说,虽千人万人吾往矣,说的就是这种浩然气魄。这是真理性的追求。

  如果把这两种情况看成两个极端,那么在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方式就居于两个极端之间,事情越重大,则偏向后者更多,事情越琐细,则偏向前者更多。两种方式我们都需要。没有随机应变,就不能积小胜而成大胜,最终可能一事无成;没有远大目标,则随机应变就成了随波逐流,最终往往不知所终,笑声也就没有意义了。

  国内金融改革本是一桩开创历史的大事业,对国民经济影响至深,这样的历史大变革应以追求规律和真理为第一要义,在制定具体政策、采取具体措施的时候应当尽可能指向改革的远大目标。但是,种种情况表明,长期以来,国内金融改革可能随机应变太多,而追求规律不足,因此弊端丛生。

  以国内

股票市场为例,在
股权分置
的历史条件下,从
新股发行
时开始,它就不可能科学、公允地定价。股票市场的成败建立在股票的投资价值之上。股票市场总是起伏跌宕,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投资价值不是一个严格的约束条件。实际上,市场越是变动不居,就越要求通过严格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约、通过中介机构的尽责调查研究和公允定价等措施充分揭示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和实际状况。得到充分揭示的公司基本情况是相对不变的,不停地变化的是市场参与者对这些信息的看法。由此可见,前者是变化的依据,是股市价值投资的基石。

  还有另外两项证据。最近周小川直陈国内企业债市场有12项失误,可见企业债市场也乏善可陈。更加明显的一点是,国内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人为分割,国债、国债回购等双方都有的品种往往同时存在不小的价格差异,显示国内金融市场缺乏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

  多年来,过多地随机应变、很少追求远大目标,导致了股权分置问题积重难返。看到这一点,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就必须正本清源,从头开始确立严谨的公司价值评估条件。在严谨的公司价值评估下,股权分置改革是一桩严肃的和合理的事业,对价方案虽然不精确,却包含真理,至少是对真理的尊重和真诚的追求。遗憾的是,眼下流行的做法往往是任由大股东朝三暮四、动辄修改方案、只求方案通过,这正是典型的投机取巧的策略性行为。这种策略性为在本质上延续了我国股市多年来的积弊,继续损害着投资者信心,因此毫不奇怪,即使G股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仍然延续着改革之前的下降趋势。

  对价多少当然是重要的结果。但是就真理性追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对价多少,而是怎么计算出对价的?关键在于计算方法是否经得住公开的推敲、是否经过公开的多种方法比较?各种定价的数据选择是否得当,是否对不同来源进行了公开、充分的比较鉴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