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浪财经
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纳斯达克、新交所、香港贸发局等机构的代表致辞,并邀请了包括沈明高、肖耿、韩竹、陶冬、姚远、张忆东 、梁文涛、黄亮等海内外知名学者、经济学家等共聚于此,眼观全球局势,紧扣市场脉搏,探讨大湾区机遇,碰撞智慧火花,为投资者奉上了一场财富盛宴。 [详情]
本次峰会下半场,我们迎来陶冬、姚远、张忆东、梁文涛、陈夏仪、黄亮、潘向东、蒋先威、张静静等知名策略师分析全球市场,探讨全球通胀走势,分析港美股走向,挖掘资产配置机会;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伟仕佳杰、环球新材国际董事局主席,天风国际行政总裁以及各大企业高管来分享低碳经济或企业ESG治理。 [详情]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2年金麒麟海外投资峰会暨港美股最佳上市公司评选隆重启动,本次活动将通过企业自荐、财务模型筛选等多重方式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筛选出较为优秀的近千家公司,从而 纳入网络投票池,进行全网投票,最终综合财务指标、网络投票,得出最终得分,票选出港美股上市公司及机构12项大奖。 [详情]

      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发表致辞,他表示,新浪财经已经在金融行业深耕22年,始终是内地同境外资本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如今,新浪财经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微博和财经客户端等多渠道,以科技、社交、数据赋能投资者。【详细】

      郝毓盛表示,从目前来看,预计今年底,美股IPO还是能达到全年200个,但其中包括了很多SPAC IPO,也就是空壳上市。SPAC IPO比前两年有所降温,但今年的数量也还是可以。【详细】

      郝毓盛表示,今年底或者明年IPO市场会怎么样,大家也不好预测,因为左右市场的因素非常多,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会不会有灰犀牛大家也不好预测,但是按照以往周期性的变化,大概的规律是好的企业IPO能带动IPO市场的恢复。【详细】

      郝毓盛表示,去年以来随着监管形势变化,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处在缓慢状态。我个人的经历,上一次这样还是在十年前,当时赴美上市几乎停摆了两年。2011年夏天到2013年秋天两年多时间,一共只有两家企业艰难完成赴美上市。【详细】

      郝毓盛表示,过去这么多年,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欢迎全球各国,尤其是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因为我们希望通过企业在我们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平台,获得充足的最新的支持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这是我们作为交易所平台最核心的一点,为企业提供支持。【详细】

      陈庆表示,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区域,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RCEP,东盟和中国的链接都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激励。【详细】

      陈庆表示,市值区间在5-50亿美金的企业在新加坡拥有很好的流动性。这个区间的企业在新交所属于中大型企业,投资者关注度高,进入指数的机会比其他市场更高。当企业估值接近70-80亿美金时,就可以进入海峡时报指数,获得更多被动基金的关注,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流动性。【详细】

      陈庆表示,不管是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战略,都是从风险管理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两个核心出发点考虑的。资本市场短期来说会受逆全球化的影响,道理很简单,流动性会被制约。在这个大环境下,更需要金融基础设施创造条件,互联互通,保障企业、投资人的利益,创造更新的发展空间。【详细】

      陈嘉贤表示,在今年7月底已经有超过140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超过60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在推动内地企业利用国际资本以及走向国际市场上起了积极的作用。【详细】

      陈嘉贤表示,关于生物医药方面,香港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以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资的中心,截至2021年3月底,三年以来共有63家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的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融资的额度接近2000亿港元。【详细】

      陈嘉贤表示,香港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门户,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在引进来和协助企业走出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详细】

      沈明高表示,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货币政策在加速,这实际上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详细】

      沈明高提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我们要看到这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的机会。【详细】

      肖耿表示,香港是一个普通法体系,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外完全开放,没有外汇管制的一个环境。这个市场就非常适合企业家去冒险。【详细】

      肖耿表示,大湾区有双循环,一个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在岸的市场体系;另外一个是基于港币离岸的市场体系。【详细】

      肖耿表示,内地的企业和内地的个人可以投资海外资产。而香港通过港币的体系,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我们过去是低估了。【详细】

      肖耿表示,香港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外循环的作用,这个外循环对促进中国企业科技的创新还有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详细】

      韩竹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转型、以及相关的绿色技术发展将会催生大量的投资。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内地至少需要投资逾13万亿人民币(约两万亿美元)在绿色项目上。【详细】

      韩竹表示,以疫情前的2019年数据来看,香港发行人绿色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达到71亿美元,其中低碳建筑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最大的投放领域,占年度发行量的61%。【详细】

      韩竹表示,香港可作为连接内地绿色发展机遇与国际资本投资需求的联系人。绿色发展在西方话语体系中,以ESG为主要表达方式。【详细】

      韩竹表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内地机构在港发行绿色债券和进行评估认证,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和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平台。【详细】

      韩竹认为,香港可借着自身的优势,在推动国家绿色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详细】

      纪友红表示,根据数字水泥网显示,2020水泥行业碳排放约13.7亿,占全国排放总量13.5%左右。因此,水泥行业的绿色减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详细】

      纪友红表示,降低能耗方面,不断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管理,通过高效风机技术节约电耗,通过生料助磨剂替代燃料,降低煤耗。上半年吨熟料标准煤耗降至100.8千克/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详细】

      纪友红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把“为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而立命”写入企业基因,把“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写入发展使命。【详细】

      朱钰峰表示,双碳目标背景下,协鑫自主研发的FBR颗粒硅技术助推中国光伏从平价时代再次走向低价时代,全产业链减碳85%左右。【详细】

      徐秀贤表示,下沉市场的潜力很大,装得下很多“龙头”企业。25万亿的下沉市场规模,汇通达目前也只做到不到700亿,已经市场占有率第一,其实每个行业都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到下沉市场去服务好农民。【详细】

      徐秀贤表示,下沉市场核心的是要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因为下沉市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浅海市场,所谓“海”就是它的体量很大,所谓“浅”是它的单位产值比较低。【详细】

      徐秀贤表示,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和企业“两只手”的合力。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村致富还需要兴商路,兴商路的修建需要依靠政府引领加企业参与。【详细】

      陶冬预计,美联储加息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大约加到4.5%之后暂停。暂停之后,货币政策是收还是放,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形势。美国利率上升超过预期的风险要远远大过在未来两年降息的风险。【详细】

      美元是不是垃圾?陶冬指出,美国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的8000亿美元,一路扩展到90000亿美元,涨了12倍,这势必会带来币值的不稳定。所以,说美元是垃圾,是合理的。【详细】

      陶冬指出,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使得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调整,而且这个调整的力度是不小的,但是短期的逆转并不意味着QE已死。【详细】

      姚远表示,基于以上两个层面的考虑,美国经济的“深冬”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这将是继08、09年金融危机之后第一次出现实质性内生的经济衰退,而不像2020年年初受疫情外部变量冲击所导致的经济的骤停。【详细】

      姚远表示,由于天然气的短缺,德国目前的供应气已经相比往年同比下降了30%,而这还是在夏天,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是特别旺盛的背景下。天然气在欧洲主要的使用路径是供暖,所以欧洲今年面临的最大挑战将会在冬季。【详细】

      姚远表示,从中期看,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货膨胀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宏观变量之一,对于很多年轻的金融从业者来说近乎两位数的通胀是前所未见的,在欧洲上一次见到这么快的物价上涨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详细】

      姚远表示,除了货币政策以外,近期的通胀大幅度飙升背后的原因有全球能源、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上涨等,而后者又和地缘政治的冲突关系密切。【详细】

      姚远表示,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的概念的支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显而易见的。【详细】

      张忆东表示,未来一旦经济衰退,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再度宽松,从而导致通胀就像牛皮癣一样很容易再次复发,这就使得美国、欧洲呈现出一种较长时间的通胀和较短时间的衰退互相交织在一起。【详细】

      张忆东表示,全球化曾经系统性压低了欧美的通胀,但现在这个机制被打破,欧美低通胀时代已经过去,首先是地缘政治的冲突,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大的趋势,这在中长期导致了能源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绿色通胀的持续性可能会更长。【详细】

      张忆东表示,今年下半年美股还没跌完,美股较难摆脱熊市的区间,甚至认为四季度很可能是会创新低的。【详细】

      张忆东表示,现在依然处于美国的艰难时刻,短期熊市重质。中长期来讲,立足于美国的优势是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到了四季度后期,可以逢低布局美国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优质的成长股。【详细】

      张忆东表示,科创是新时代的最强音,而科创中突出的表现是先进制造业,而先进制造业里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半军”。【详细】

      张忆东表示,能源危机相关的,无论是老能源还是新能源,在储能革命出现质的飞跃之前,新老能源都好,只是说明年上半年,如果说全球通胀有所回落,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进一步地失速,可能能源价格也会有所回落,从而使得新能源相关标的在明年上半年会整固整固,但是大的问题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解决全球通胀的风险,能源科技是最终破局的关键。【详细】

      李佳林表示,比特币的本质是反ESG 理念的,本质上没有实质用处,却消耗了大量的电力和算力,应该予以禁止。【详细】

      李佳林表示,在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效率和精准度,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品质。但如果过度收集一切数据,其实也是一种浪费。因此我主张,只收集必要信息。不是所有数据都有价值,大部分数据可能是垃圾。【详细】

      苏尔田表示,于二零三五年之前实现:全面实现用清洁能源替代各类化石能源,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100%。【详细】

      苏尔田表示,践行ESG的理念,还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企业责任担当。【详细】

      邹传表示,从明晟(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过去25年的周期总结来看,目前是在历史最长的熊市里煎熬。【详细】

      邹传表示,以明晟中国指数来计算,本轮熊市51%的跌幅,超过之前三轮熊市的25%到35%的跌幅。从估值来看,指数交易在10倍的前瞻市盈率,而金融危机以来的估值底部趋势线在9.7倍的市盈率,现在是10.3倍,底部在9.7倍,向下的空间并不大,只有6%。【详细】

      邹传表示,从技术面或从市场情绪来分析,美国本轮的熊市可能上半场还没有走完。【详细】

      邹传表示,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海外资产基本上接近于周期的底部,而美国的海外资产目前刚刚过了熊市的上半场。【详细】

      梁文涛表示,今年年初,很多投资者认为港股已经处于一个很低的估值水平,但是运行到现在,港股在一个很低的估值水平上仍然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背后是什么原因呢?背后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海外流动性的收紧、美元利率的上行。因为港股估值的锚主要是美元的利率,美元长期利率的上行,使得港股没有大家直观想象的那么得便宜。【详细】

      梁文涛表示,因为港股市场的结构以顺周期的为主,这些品种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非常高,对应地来看,从宏观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实恒生国企指数的走势和中国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详细】

      梁文涛表示,港股以及海外的中概股的拐点和转机,最重要的一个观察点其实就是中美利差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详细】

      陈夏仪表示表示,通胀极有可能仍是本年余下时间的主旋律,并且令投资者深感不安的衰退因素在短期内仍挥之不去。【详细】

      陈夏仪表示,在 2022 年,随着为抗击高通胀而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利率已走涨。存续期更长的债券和增长型股票表现略显逊色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详细】

      陈夏仪表示,如 2022年明确所示,利率走涨带来风险。但同时,它们也带来收益和再平衡的机会。【详细】

      黄亮表示,美国本轮的加息与过往很大的区别是:要快速压制通胀,而非防止经济出现过热。本轮的加息会快,而且降息也会快。对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的长期中枢,维持1.5-3%的区间判断。【详细】

      黄亮表示,海外市场寻找两大投资机会:1、美元端短快速上行的投资机会:美元计价的中短债。目前美元的长债也有较高的配置价值。2、降低对于全球股票市场的收益预期,寻找估值洼地。海外中资股(港股)就是一个较大潜力的市场。【详细】

      黄亮表示,港股的估值已经处于“极低”的位置。恒生指数PE 7倍,尤其是被誉为“港股新方向”的新经济(消费、医疗、科技)。从过往来看,港股已经迎来了比较好的左侧布局机会。【详细】

      潘向东表示,从货币的角度解释,是美元供给减少,欧元区和英国出于对通胀的忧虑,都选择了跟进,美元供给减少,减少幅度比他们都大。同时日本认为通缩仍然是主要矛盾,没有跟着加息,反而扩大购债,加大了日元的贬值压力,也促使美元升值。【详细】

      潘向东表示,发达经济体央行兜底,只要市场有需求,就立马开动机器印钱,不用再担心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所以大型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详细】

      潘向东表示,在投资者看来,经济体量大、货币流动性好的资产就属于核心资产,抗风险能力强。而中小发展中经济体,因为经济体脆弱,经济体量又小,抗风险能力弱,就被投资者当作垃圾资产。【详细】

      潘向东提到强势美元下的资产配置问题,表示美联储加息,欧央行和英国央行也跟着加息,日本没有跟,同时美国经济仍然处在扩张区域,欧洲经济面临滞涨,日本经济受到能源涨价抑制,所有因素综合导致美元升值。【详细】

      蒋先威认为,通胀和衰退仍是悬在全球经济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年初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造成全球数波的大流行,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全球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飙升,欧美等国为应对快速攀升的通胀水平而加速紧缩升级。【详细】

      蒋先威表示,在债券方面,因为近期市场波动的加大,债券资产可以缓冲股票资产的波动,而成熟市场政府债更在各国央行的升息政策之下收益率水平较以往有比较大幅的提升,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债券资产的配置比重。【详细】

      蒋先威表示,在欧美经济成长减缓、投资情绪低迷的情况之下,亚洲经济和市场未来或相对有更好的机会。【详细】

      蒋先威表示,欧美经济成长减缓、投资情绪低迷,亚洲市场未来或相对有更好的机会。【详细】

      张静静表示,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美元就可能冲顶,要见顶回落了。人民币在今年年内小幅贬值之后,应该要迎来中长期偏强劲的状态,至少对一揽子应该是比较稳定,对美元可能是偏强劲的。【详细】

      张静静表示,除了双边汇率之外,还有很多汇率口径,比如说实际有效汇率。疫情以来,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还是小幅升值,而且在众多的汇率当中它表现得比较稳定,也比较坚挺。德国所在的欧洲,韩国、日本的本币基本上都是明显在贬值的,而且贬值幅度远远超过了人民币。【详细】

      疫张静静表示,后中国出口份额再度上升,我国出口还有一些上涨空间。【详细】

      张静静表示,假若把人民币汇率走势简化为两因子模型,长期看,美元指数是人民币汇率的β,出口份额是非美汇率的α。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中间价确实跟美元指数的走势的趋势比较一致,也就是说在汇改之后,美元指数对人民币的影响权重在变大。【详细】

      张静静表示,至于中期,因为我们2024、2025年要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在“十四五”所有的新旧能源都是享受政策红利的,特别是新能源是享受政策红利的领域,理论上在“十四五”后面的这两三年,特别是到2023、2024年,新旧能源还应该是最佳资产。【详细】

      王慧峰表示,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港股上市融资的数量以及融资额急剧下跌,新股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48%,融资额更是骤紧了92%,跌至过去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详细】

      王慧峰表示,一直以来企业如何用金融工具将产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再将金融资本注入产业的运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效增长,这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详细】

      王慧峰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国际化金融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虽然受到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的多重考验,但我们仍然坚持不断探索国际资本市场的新机遇。【详细】

      李中表示,过去8个财年,中国水务核心供水收入和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都超过20%,集团的收入、利润和运营现金流也是年化超过20%的增长率,充分体现了公用事业的特点,就是高度的稳定性、确定性。【详细】

      李中表示,中国水务集团是中国水行业市场化混改的先驱,仍然享有先发优势。【详细】

      李安康表示,过去一年,从资本市场来说是充满波折的一年,对于整个创新药行业而言,目前正处于一个资本的寒冬,特别是对香港的上市公司,整体市场的价值都处于低位。【详细】

      李安康表示,未来随着行业政策愈加明朗,行业竞争进入良性循环,相信真正优秀有价值的生物技术企业会迎来市场价值的回归。【详细】

      蔡洌表示,不论股价是一块钱还是100块钱,其实它没有不同,从行业的角度,永远跟金融从业人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只能看多公司而不能做空,所以股价是1块还是100块,只要供公司不需要融资,其实公司会坚持着继续做,目前看起来是对的,而且会持续的做对的事情。【详细】

      蔡洌表示,因为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有足够的现金去坚持做对的事情,而不需要去考虑外部的短期的资本市场波动。【详细】

      王润辉表示,鸿承环保在推动ESG的过程当中,企业的有形和短期成本会增加,当中需要做出资本的投资。但同时企业的无形和长期的成本会下降,同时会得到无形的利益,包括经营风险的下降、社会的认同感以及员工的平衡发展等。【详细】

      荣获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有:东方证券、中国水务、天齐锂业、联邦制药、联想集团 、春立医疗、中国软件国际、中国神华、阜博集团、绿城管理控股【详细】

      荣获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的有:泉峰控股、环球新材国际、中国黄金国际、中国东方教育、建业新生活、远大医药、荣晖国际、中国飞鹤、协鑫科技、小米集团【详细】

      荣获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具新经济上市公司的有:平安好医生、北京能源国际、德琪医药、中手游、康哲药业、中广核矿业、君实生物、比亚迪股份、华领医药、先声药业【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具领导力企业家的公司有: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石药集团董事局主席蔡东辰、天齐锂业创始人、董事长蒋卫平、比亚迪电子董事局主席王传福、上海医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周军、协鑫科技董事会主席朱共山、唯品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沈亚、洛阳钼业董事长 袁宏林、福耀玻璃董事长、执行董事 曹德旺、龙湖集团董事长 吴亚军【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CFO的有:丽珠医药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司燕霞、紫金矿业财务总监吴红辉、新东方在线财务总监尹强、沛嘉医疗CFO蔡洌、中兴通讯财务总监李莹、波司登首席财务官朱高峰、信义能源财务总监段宁、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高永岗、华润万象生活首席财务官阳红霞 腾盛博药CFO&CSO李安康【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具ESG上市公司的有:中国建材、上海实业控股、华润水泥控股、华润燃气、红星美凯龙、鸿承环保、新城悦服务、百度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同程旅行、特步国际、农夫山泉、国药控股、中集集团、弘阳地产【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新股的上市公司有:归创通桥-B、云康集团、金力永磁、知乎-W、理想汽车-W、百心安-B、小鹏汽车-W、蔚来-SW、康耐特光学、汇通达网络【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ir团队的有:中煤能源、中集车辆、中国金茂、美的置业、中广核电力、兖矿能源、亚信科技、中国中冶、力量发展、保利物业【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的有:鹰瞳科技、中国心连心化肥、伟仕佳杰、中国东方集团、越秀服务、新希望服务、天德化工、易鑫集团、金山云、科兴生物【详细】

      获得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外资投行的有:高盛亚洲、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详细】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