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标题:经观社论 | 是否“保6”并不是中国经济的真问题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日前撰文称,“我们不能让经济增长速度再突破6这个界限了”。他表示,为了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不进一步下滑,需要采取有力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我们有相当大量的政策空间”。
余永定的观点在学界引发了一场争议。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等经济学者都针对性撰文。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经济持续下行的今天,中国是否应该采取新的刺激政策,确保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触及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下限,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之外部也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市场对2020年的调控目标和政策基调高度关注。此时此刻,是否保6成为热议话题并不奇怪。
我们欢迎这样的争论。准确地研判经济脉搏是合理决策的前提,这离不开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讨论。就我们的理解,回答是否保6,需要分析当下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处在怎样的水平。如果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保持在较6%更高的水平,恰当的政策组合或许可以有效拉动增长。如果经济潜在增长率处在6%的下方,甚至还会向下调整,采取刺激政策强行拉高增长率代价高昂不可取。
学界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研判并不一致,但大部分学者认同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中速增长平台。以今天的经济规模,如果在6%乃至略低于6%的增长轨道上,中国能够在保证合适的就业水平的同时,顺利实现经济引擎的切换,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高质量增长。
更现实的考量在于,中国仍处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阶段。市场出清尚未结束,稳杠杆才见成效,地方政府债务历经几轮清理,隐性债务的增加仍难真正遏止。在这种情况下,启动新的刺激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扩张拉动大规模投资,以行政手段动员各种资源推升经济增长率,恐怕旧病未除,又添新疾。更何况,过去几年刺激政策的效用弱化已是现实。
基于此,我们相信,6%并非不可突破的界限,不过这并不表示决策部门无所作为。宏观调控意在防范经济大起大落。我们仍然需要增强预判预调,以合理的逆周期政策组合,平滑经济增长曲线。从这个角度理解,稳增长不意味着不惜代价死守一个数字指标。
经济增长率之外,更值得重视的也许是就业指标。当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领域时,新增就业岗位恐怕很难单纯指望大基建项目。城市需要有更大的包容心,而非动辄以各种名目将投身于它的人们拒之门外。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企业增多,都有可能减少就业岗位。这要求我们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各项社会保障。12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出台更多支持新增就业岗位的措施,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
6%没有特殊的政策含义。只有不过分纠结于某个增长数字,我们才可能聚焦于经济中的真问题。比如民间投资仍在放缓,已经连续数月低于国有投资增速。这说明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预期不稳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如果以竞争中性原则为突破口,推动一场真正的变革,由此释放的增长潜力可能比单纯保“6”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霍琦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