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财快评:“六稳” 已从全局统筹走向精准施策
9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2019年我国经济整体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上半年经济产出同比增长6.3%。在更趋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下,经济平稳增长面临诸多挑战,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是及时且必要的。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优化了年度经济政策框架。早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中央就强调2019年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平稳运行和市场预期调整过程中,国内微观主体对于金融、外贸和外资等的判断日益科学,基本呈现较为平稳状态。比如,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兑美元“破7”反映较为合理,没有出现恐慌性资本流动。再比如,在特朗普政府全面施压中,金融市场反映亦更为理性。当然,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就业、稳预期、稳投资面临较为一定的压力。在就业方面,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深入,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水平均可能有所提升。在预期方面,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对物价上涨的进一步预期,可能引发“通胀螺旋”的市场担忧。在投资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和私人部门投资仍没有实质性企稳,未来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发展的动力支撑相对不足。
为了实现稳字当头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发挥逆周期功能,政策实施应该强化精准化水平。在结构调整深化期,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撒胡椒面的政策是不恰当的,且政策效力在边际递减。未来实现“六稳”目标,尤其是为了保障近期就业、预期和投资的平稳发展,精准施策才是基本的政策选择。政策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准。
在货币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资金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平稳,着力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同时通过普遍降准、定向降准、调节信贷规模、优化考核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资金的可得性。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减税要更多地采用降税率方式而非结构性减税方式,以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获得感。在物价稳定方面,应注重猪肉价格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系统性影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和预期管理等方式保障物价整体稳定性。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过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提振地方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水平。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框架中的“前门”,致力于通过市场硬约束来缓释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度,是未来地方政府事权发挥的市场化融资基础。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下滑压力,需要综合施策。经济下行有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以及体制性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挥逆周期调整的功能,但是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需要同深化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加以应对。在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中,还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效应。未来“六稳”目标的实现需要经济与社会、发展与改革、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等的有效统筹。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