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布局“拖后腿” 实探京威股份秦皇岛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进展缓慢

新能源布局“拖后腿” 实探京威股份秦皇岛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进展缓慢
2019年07月06日 04:45 中国经营报

  新能源布局“拖后腿” 实探京威股份秦皇岛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进展缓慢

  陈茂利

  “土地平整了,还没有建设。”京威股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时隔一年半,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002662.SZ,以下简称“京威股份”)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整车项目(项目公司:秦皇岛德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龙汽车项目”)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京威股份位于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的德龙汽车项目基地,原计划于2020年底投产,规划用地面积约2284亩的生产基地,还是一片空旷的荒土地。

  就项目建设规划、生产基地建设进度以及是否能如期投产等问题,记者致电致函京威股份董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整车项目还没有开始建,关于项目的开展情况,公司会按照节点和要求及时对外公开披露。

  秦皇岛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德龙汽车项目,我们还没有介入,现在招商局在掌握这个事,还没到我们这里报建设手续,最后的报建还没有开始。”

  一年半过去了,为何不开工建设,是否原定的投资计划有变?京威股份方面未回复记者的提问。

  整车项目疑“受挫”

  “没有听说京威股份有整车厂。”经常在秦皇岛经济开发区跑出租的司机告诉记者,“只知道威卡威(京威股份)有一个老厂,有一个新厂。”

  京威股份是一家中德合资的乘用车内外饰件系统综合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为中高档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15年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2018年3月14日,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秦皇岛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一个年产30万台高端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计划建设包括年产30万台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与之配套的三电系统和增程器生产基地及汽车零部件研究院等。

  据悉,该项目是秦皇岛经济开发区重点引进的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0亿元,其中整车项目投资130亿元,三电系统及增程器生产基地投资3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左右,带动劳动力就业近4500人。

  7月2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一年半时间过去了,京威股份所谓的“高端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未有厂房出现,原定的生产基地内部有一些土堆,部分地方被荒草覆盖。周边厂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在平整土地,打夯。”

  “雷声大,雨点小”,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大手笔”投资的京威股份至今并未收获预期的效益,其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在完成公司注册一年半后,尚无实质性进展。

  采访中,京威股份的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回避了记者关于项目建设进度以及规划等问题。不过,记者也关注到,京威股份董秘在今年4月底回复投资者时表示,“秦皇岛整车项目目前还处于土地前期开发阶段,无实质性进展。”

  就京威股份新能源整车项目尚处于土地平整阶段,项目未进行到下一阶段的原因,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领导在忙着接待客商”回避了记者的采访。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9月,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秦皇岛德龙汽车有限公司完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立项工作,该项目是开发区2018年引进的重点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后将年产汽车车门、亮条三角窗、行李箱盖和引擎盖等汽车零部件600万套。

  对比京威股份与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最初签订的《投资协议》,项目投资金额、建设内容都有所变化。接近开发区管委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项目可能只是意向性的。

  建设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德龙汽车项目,我们还没有介入,现在招商局在掌握这个事。要地(指2284亩的生产用地)只是一个意向,要不要建,招商局在商议这个事,还没到我们这里报建设手续。”

  此外,2017年5月,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11.3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8.28亿元)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德龙汽车有限公司,建设高端电动汽车产业园,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电动乘用车等。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威股份并未在年报中披露任何关于德国德龙项目进展信息。京威股份所规划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内外联动”效应令人存疑。

  “造车梦”缺乏资金支持

  做汽车很烧钱,没有钱可谓是寸步难行。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公开表示,一个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完成A+轮融资之后也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来,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

  按照京威股份此前披露的投资规划,仅是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便需要花费240多亿元之高。

  前行需要粮草,但现实很窘迫。京威股份此前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布局正在消耗其在零部件领域积累下来的“家底”。 其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布局的几家公司,不仅未带来可观收益,反而亏损不止。其中,深圳五洲龙、江苏卡威、长春新能源2016年~2018年累计亏损分别为7.64亿元、4.64亿元、0.75亿元。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实际上,京威股份可谓是举债投资。2018年,京威股份年末负债总额为34.33亿元,对比2014年,京威股份还未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当年年末负债总额6.94亿元,负债总额增加了将近4倍。此外,京威股份还面临着偿债压力。京威股份2018年年报显示,流动比率 87.06%,速动比率44.93%。从两个指标来看,其偿债能力着实不理想。

  值得关注的是,迫于资金压力。去年一年,京威股份一口气出售11家子公司或参股公司股权。记者也关注到,这11家中不乏新能源领域的公司。其中,京威股份以21.28亿元的价格将持有的三家福尔达系公司股权转让给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出售行为,在当时被视为 “折价出售”。此外,由于出售三家对盈利贡献高的福尔达系公司,2018年京威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亏损。

  与此同时,京威股份融资并不顺利。股票发行不顺利,债券发行不顺利。京威股份自2016年9月开始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亿股(含3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用于在德国投资建设高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2018年4月,因未获股东大会通过,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撤回京威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申请文件》。

  此外,京威股份拟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0亿元(含20亿元)的公司债券,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和偿还公司债券。截至目前,没有最新进展。

  实地走访中,京威股份德龙汽车项目基地周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听说威卡威缺钱才未建设的。除了“缺钱”,股东之间的战略分歧都让京威股份进军新能源之路充满阻碍。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中微公司 688012 --
  • 07-10 福光股份 688010 --
  • 07-10 新光光电 688011 --
  • 07-09 宏和科技 603256 4.43
  • 07-08 澜起科技 688008 24.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