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不足、“失血”过快 康芝药业多项利润大幅下跌

“造血”不足、“失血”过快 康芝药业多项利润大幅下跌
2019年04月25日 14:34 财经网

“造血”不足、“失血”过快 康芝药业多项利润大幅下跌

段静远/文

4月25日,康芝药业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修正后的业绩数据显示,康芝药业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82亿元,修正后与上年同期重述后相比上升32.12%。

然而,财经网注意到,这样的高收入或许只是有名无实。

事实上,近年来,康芝药业不断面临“造血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而另一面,“失血”过快——成本攀升、营销耗费也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又一难题。

不仅如此,修正后的业绩快报更暴露出,康芝药业多项利润指标大幅下降,降幅超40%。其中,营业利润修正后与上年同期重述后相比下降49.4%;利润总额相比下降46.16%。不仅如此,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出现同比下降75.93%的状况。

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面对主业问题难解,康芝药业开始频频外探寻找出路。但这样的“半路出走”,或许更使企业渐失方向。

康芝药业2018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 截图

应收账款真假难辨  “造血能力”亮起红灯

对于康芝药业2018年维稳上扬的营业收入数据来说,并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相反企业账上所挂的应收账款却越来越多。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不仅屡次亮起红灯,更让外界对于康芝药业收入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财经网注意到,根据数据较为完备的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期间企业营业收入上涨91%,成绩亮眼,几近翻倍。但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更是“如影随形”,同步攀升,当期合计已达1.35亿元,同比提升90.6%。

而这样的高应收也只是前两季度的延续。财经网梳理发现,康芝药业2018年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始终居高不下,同比上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另有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康芝药业就曾遭到前审计总监实名举报,称企业在2012年至2013年期间存在虚构关联交易、粉饰业绩、虚增利润的行为。

当时,有财务人士详细分析指出,2012年企业应收账款突增135%,而后的一年里,在应收账款回落的同时,坏账损失却反向提高,这样不寻常的“一升一落”引人生疑。不仅如此,2013年间,企业应收账款的变动随大客户同步变动,收入变动更是随之起伏。这样的联动变化更招来了“或利用关联方虚构交易,虚增应收账款伪造收入”的疑问。

对此,北京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直言道,“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其实未必真实存在,”对此,他详细阐述道,“很多企业为了冲业绩,将产品移至合作商或者经销商处,以‘移库’的方式营造虚高的销售业绩。实际上,应收账款的风险太大,真正优质的业绩应该是低应收高现金的。”

重金营销研发懈怠  主业遭遇成本危机

一方面,康芝药业的应收账款似乎真假难辨,另一方面,高应收支撑起来的高收入或许也只是有名无实,企业“造血能力”的不足似乎昭然若揭。但是顶着“手头紧张”的压力,康芝药业也依然没有停止对营销的大手笔投入。

截至2018年三季度,康芝药业的销售净利率为7.58%,与2010年的44.3%相比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而影响其净利率下滑的罪魁祸首,或许正是企业大笔挥金投入的销售费用。

回看2018年上半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康芝药业当期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增30.67%,达到3480.47万元。而在接下来的第三季度,销售费用更是一路飙升至1.24亿元,超过净利润三倍之多。对于高额的营销开支,康芝药业解释称,增长的原因在于产品营销投入及营销人员工资增加。

但是,官方的解释似乎并没有得到业内认可,甚至在史立臣看来,康芝药业“天价营销”或与“两票制”的落地执行,有着较大关系。史立臣告诉财经网,“‘两票制’实施之后,一些医药将从前分摊到各个流通环节的返点通过高开销售费用来实现,这就导致了这些企业销售费用的增加。”

对于营销的重视不仅挤压了企业利润,似乎还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企业过多的精力,懈怠了研发。这一点也直接反映在了新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主销产品结构的更新迭代上。

据wind医药数据库显示,康芝药业最近的药品上市数据还停留在2016年4月,药品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了2013年至2016年之间,此后尚未看到药品上市的更新数据。这样的发现,也在史立臣的观点中得到了印证。他指出,“近年来康芝药业产品实际面市的很少,产品更替速度慢、主销产品结构一直没有得到优化。这成为了康芝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净利润的不断收缩,不仅受制于销售费用的持续走高,成本的双位数增长也在极大挤压康芝药业的利润所得。

财经网注意到,在康芝药业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可见,企业进入二季度后,营业成本与总支出均发生双位数增长,三季度更是出现营业成本同比上年增长76.4%,营业总支出同比高涨91%的尴尬局面。

今年年初,康芝药业更是不得已宣布“放弃尼美舒利分散片带量采购”,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暴露无遗。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6月,上海市公布了第二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拟中标结果,康芝药业并未入选,此后企业申请自愿将采购价降低至带量采购中标价继续供应,以非带量采购中标企业身份保留医疗机构采购资格。

但仅仅咬牙坚持了2年半的时间,今年年初,康芝药业最终宣布“放弃带量采购”,企业在解释中提到,“因成本上涨,公司生产的尼美舒利分散片无法按原采购价继续供应”,其成本压力可见一斑。

而财经网还注意到,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有公告显示,中标企业湖北舒邦药业的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供应稳定。从手握明星产品尼美舒利颗粒瑞芝清到因成本上涨“不得不断供”,似乎也在不断透露着康芝药业的业绩遭遇危机。

屡现“不搭界”并购  跨行布局频遭诟病

或许正是因为主业发展遭遇困境,康芝药业也期望能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据财经网梳理发现,2018年,康芝药业曾调整方向开始转战医疗领域,两次出击并购医院。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6月,康芝药业使用超募资金3.2亿元,收购了广州瑞瓴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间接持有云南九洲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及昆明和万家妇产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而九洲医院及和万家妇产医院主营业务为生殖医学相关领域,这也让业内人士产生了疑惑——这与康芝药业的主营儿童药领域似乎很难挂上勾。

不仅如此,据审计报告显示,两家医院在被收购前的经营业绩似乎表现平平——2017年度九洲医院实现净利润728.27万元,而和万家在2017年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康芝药业依旧选择以超高估值收购下两家医院,有媒体报道称,此次收购九洲医院评估增值率1160.03%,和万家医院评估增值率更是高达8139.40%。

“不搭界”的并购并不被业内看好。就此,史立臣也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主营儿童药的企业却跨界生殖医学领域,两个不搭边的领域之间相互难以借鉴,业务无法实现对接。”他提出,“如果选择儿童医院,或可实现药企研发生产医院消化销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宣传产品的作用。”

尽管此次跨行并购的争议声不断,但并没有阻止康芝药业的再度出击,在2018年7月25日,企业再发公告,拟以3.5亿元收购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

这一次,康芝药业的步子迈的更大,重金买下控股股东宏氏投资全资持有的日化企业100%的股权,投资触角更是伸向了与主业毫无关系的日化用品领域。然而此次,收购估值过高、业绩承诺难以兑现的争议再次甚嚣尘上。

康芝药业似乎失去了对于主业专注钻研的劲头,一旦主业遇到困难、利润贡献小,便开始运作资本,投身到来钱更快的领域。

对于康芝药业屡屡跨界搞投资,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也评价道,“自2011年以来康芝药业的业绩不稳定,实际上,与公司发展战略不清晰,决策层急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具体解释道,“药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决策层急躁情绪直接反应在了公司股价持续走低,整体利润负增长等表现上来。”

(本文来自于财经网)

康芝药业 应收账款 造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