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完善多层次衍生品市场建设

业内人士:完善多层次衍生品市场建设
2019年10月31日 21:43 期货日报

  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产融升级——持续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机构化、多元化趋势特征,推动产融结合,使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良性互动,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参与者生态,对期货衍生品市场特别是商品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层次衍生品市场建设的完善,也将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范围扩大、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市场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加大,基差贸易、场外期权、远期、互换等场外衍生品,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日常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加持,企业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能力、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都大幅提升。”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聚烯烃业务经理谢令在会上介绍,就石化行业来看,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不清晰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实现博弈。例如,基于基差,利用期权的远期保价交易,解决企业远期需求的矛盾;利用结构化的虚值看跌期权,解决供需错配期间的矛盾等。

  “但从整个市场而言,产业对期货等衍生品工具本身和其套保作用认识还不充分,缺乏深层次思考,相当多的产业客户对衍生品市场知识还有待提升。”谢令坦言,实际上,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实力、容错能力有限,内部缺乏期货相关的专业人才,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导致风险对冲能力薄弱,库存管理能力不足。同时,实体企业对非标产品的需求以及行业自身特点引发的个性化需求,仅仅利用期货工具,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很难实现。

  可以看到,部分企业开始绕过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将风险管理诉求转向专业的风险管理公司。国泰君安风险管理公司总经理魏峰介绍,现阶段风险管理公司的营销规模、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实现快速成长,专业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大幅提升。风险管理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融合期现、期权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套期保值、采购保供、研究等业务服务,不仅很好地帮助企业规避、管理生产经营中的风险,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高效利用、降低成本最终实现利润稳定。

  在他看来,现阶段金融机构对现货介入其实依然较浅,在把控产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上有所欠缺。而且,由于参与机构不够丰富,机构间市场尚未完全成熟,金融行业能够为产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还较为单一,尚未形成一体化服务。“随着行业发展,风险管理公司在生产背景与生产要素的管理经验、价格的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结合应用各种新型创新工具,行业公司就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合约规则高度标准化的市场如何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深刻矛盾。从国际市场发展经验来看,要真正服务好实体经济,就要建立起多层次的衍生品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互补、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商品期货交易所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同时有效发挥其在基础设施健全、制度、技术相对成熟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国内场外市场规范、健康成长。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几年大商所已经先后推出了仓单串换、仓单服务商、场外期权、“保险+期货”、基差贸易、商品指数等场外业务试点,丰富国内场外市场建设,同时为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场外市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为进一步促进产融结合,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和服务模式打下基础。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大商所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探索扩展,推出以跨期价差和跨品种价差为标的的商品互换业务新模式,并于9月与兴业银行集团联动完成市场首例大商所价差互换业务,进一步丰富商品互换业务的内涵和应用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的套期保值工具。截至10月30日,平台成交商品互换56笔,价差互换16笔。

  此外,今年9月25日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起步,这对基差贸易的推广使用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重点产业企业、机构投资者、期货公司、交割客户参与平台交易的意愿较为强烈,对于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推动期现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陈修龙

大商所 风险管理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6 三达膜 688101 --
  • 11-06 指南针 300803 --
  • 11-05 联瑞新材 688300 --
  • 11-05 贝斯美 300796 14.25
  • 11-05 矩子科技 30080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