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信心,“稳”字当先,加强基建,科技创新——政治局工作会议简析(19.12.06)

增强信心,“稳”字当先,加强基建,科技创新——政治局工作会议简析(19.12.06)
2019年12月08日 20:47 申万宏源宏观微信

文:申万宏源宏观 秦泰、傅家范、屠强

主要内容:

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政策走向:增强信心,“稳”字当先,加强基建,科技创新。本次会议也是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重要会议,对于确定20年政策主线意义重大。

1、总结2019:风险挑战上升,做好“六稳”,科创突破。1)内外部环境总结:对内部经济风险挑战强调更多。将2019年的内外部环境总结为“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与18年底会议相比,对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强调更多。这一表述与19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直接对应。

2)经济工作成效:做好“六稳”工作,强调“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特别提到“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会议强调“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显示2020年“六稳”以保证“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重要性仍高。

2、展望2020:增强必胜信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3)定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次会议重申“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并较18年12月会议增加“保稳定”表述,与19年4月、7月会议提法一致。

4)展望2020大环境:新增“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增强必胜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办好自己的事。18年底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更新为了“增强必胜信心”,显示经历19年外部环境的诸多波折之后,当前研判外部环境新增不确定性或有一定缓解,经济政策或更多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需和供给层面。

5)宏观经济政策要求:“稳”字当先,逆周期调节工具重要性提升,经济增长仍是重要政策目标。一定程度弱化去杠杆预期。清晰传递出2020年经济增长仍是重要政策目标的信号,预计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较为积极的配合态势。

3、具体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建、提升科技创新。6)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首次指出“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而考虑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均更多与消费需求、而非地产需求直接相关,我们认为2020年或将继续坚持“财政扩张——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的方向,而货币政策或将更多配合内生地产需求的有序释放,但不会实施新一轮的大幅货币宽松,以避免居民预期的紊乱和地产行业风险的再度积累。

7)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8年底会议并无涉及),基建投资或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凸显基建投资在2020年将作为政策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达3-3.2万亿,推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左右。

8)新增“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预计2020年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中下游制造业、高端制造业预计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

9)连续两年未提“房住不炒”,或与房地产需求内生韧性有关,不应理解为政策边际放松。18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亦未提及,一度引发松地产预期,然而事实上,19年地产政策并未明显放松,但地产链条呈现一定的内生韧性。本次会议未提,更多指向明年或维持19年地产长效调控,内生韧性仍可持续释放,但不应理解为地产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正文

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政策走向:增强信心,“稳”字当先,加强基建,科技创新。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也是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重要会议,对于判断19年经济形势、确定20年政策主线意义重大。我们对比本次会议与2018年底会议,简析2020年政策主线的边际变化。

1. 总结2019:风险挑战上升,做好“六稳”,科创突破

2019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更为复杂,主线思路是做好“六稳”,特别提及科技创新。

1)内外部环境总结:对内部经济风险挑战强调更多。本次会议将2019年的内外部环境总结为“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与19年7月会议表述基本一致,而与18年底会议表述(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相比,对国内经济发展的风险挑战强调更多。这一表述与19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直接对应: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回落、深度去库存也令资本形成的贡献弱化,两大内需均弱于18年,而出口在遭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净出口形成经济增长的支撑。因而本次会议并未过度强调19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更多关注到国内需求的结构性偏弱。

2)经济工作成效:做好“六稳”工作,强调“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特别提到“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在取得的主要成绩方面,强调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表述均较18年12月更进一步;同时特别强调做好“六稳”工作,显示19年经济政策对于稳增长目标并无放松。此外首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与19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结构性政策方向保持一致。会议强调“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显示2020年“六稳”以保证“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重要性仍高。

2. 展望2020:增强必胜信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

3)定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延续19年以来会议“保稳定”的提法。本次会议重申“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并较18年12月会议增加“保稳定”表述,与19年4月、7月会议提法一致。

4)展望2020大环境:新增“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增强必胜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办好自己的事。展望明年,本次会议对大环境的定调较18年信心更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18年底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更新为了“增强必胜信心”,显示经历19年外部环境的诸多波折之后,当前研判外部环境新增不确定性或有一定缓解,经济政策或更多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需和供给层面。

5)宏观经济政策要求:“稳”字当先,逆周期调节工具重要性提升,经济增长仍是重要政策目标。更突出“稳”、一定程度弱化去杠杆预期、以及对逆周期调节的强调,是本次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要求的三大特点。18年底强调“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本次会议则直接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更加强调稳的同时,一定程度弱化市场对去杠杆的担忧。本次会议还明确提出“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清晰传递出2020年经济增长仍是重要政策目标的信号,预计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较为积极的配合态势。

3. 具体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建、提升科技创新

6)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首次指出“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范围由18年着重强调的“制造业”,进一步延伸至“农业和服务业”。这一表述,在服务业方面较18年底的“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范围扩展至全部服务业;另一方面则将此前单独提出的“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供给端整体思路中。而考虑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均更多与消费需求、而非地产需求直接相关,我们认为对应的2020年需求端经济政策导向,或将继续坚持“财政扩张——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的方向,而货币政策或将更多采取稳健略偏松的配合性框架,以支持内生地产需求的有序释放,但不会实施新一轮的大幅货币宽松,以避免居民预期的紊乱和地产行业风险的再度积累。

7)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3-3.2万亿,基建投资或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8年底会议并无涉及),列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之前,较19年7月“补短板”表述也更为明确,凸显基建投资在2020年将作为政策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三大城市群作为基建需求持续较大的区域,2020年或有更多基建项目落地。考虑到部分地方政府去杠杆压力,基建发力方向或以收益机制良好的项目为主,7月会议指出的“信息网络新型基建”等亦值得关注。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达3-3.2万亿,推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左右。

8)新增“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预计2020年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中下游制造业、高端制造业预计投资增速将有所回升。本次会议新增“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导向,直接指向对制造业供给能力升级的鼓励和促进。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走低,中游制造业增速回落较快,下游制造业直接受内外部消费需求影响投资信心低位徘徊。预计2020年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向制造业研发投入倾斜,中游高端制造业预计投资增速趋于回升,而下游需求方面,我们预计2020年出口增速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边际缓解小幅改善,国内商品消费需求、特别是可选消费品预计有所回暖,带动消费制造业投资改善,预计2020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6%。

9)连续两年未提“房住不炒”,或与房地产需求内生韧性有关,不应理解为政策边际放松。本次会议未提及房地产,部分观点认为地产政策可能边际放松。但值得注意的是,18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亦未提及相关领域,当时亦引发一定的地产政策放松预期。然而事实上,19年地产政策并未明显放松,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甚至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体现中长期政策框架选择,以及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的决心。从实际操作中来看,年初市场期待的地产销售增速反弹并未出现,部分此前收缩过紧的非一线地方政府边际调整政策幅度,也并未带来趋势性的地产销量扭转。但前10个月以来地产销量也并未大幅下滑,近期土地成交价款、新开工、竣工、地产销量等数据边际改善,也反映地产链条存在一定的内生韧性。这意味着,本次会议未提“房住不炒”,更多指向2020年或将维持19年地产长效调控的框架,内生韧性仍可持续释放,但不应理解为地产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制造业 地产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2 聚辰股份 688123 --
  • 12-11 中新集团 601512 --
  • 12-11 和远气体 002971 --
  • 12-11 甬金股份 603995 22.52
  • 12-10 嘉必优 688089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