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12月9日,新浪财经2020年会暨第13届金麒麟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聚焦“十四五”——构建新格局 重塑新优势。中国银保监会副部长级干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出席并演讲。
于学军在演讲中表示,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进入一个较好阶段。
“所谓较好,就是货币信贷相对适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较好控制,处于既不过松又不过紧的状态。相对来说,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的较好阶段,曾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多次出现,但总的来看保持的时间却并不长。”于学军解释道。
许有人会问:近期发生不少债券违约事件,全年信托风险也不断爆发,好像并不是风平浪静。我要说的是一个大的环境,是总体上的平衡状态,而在这种大的环境中,并不是什么风险都不发生。
“具体到某一方面的风险爆发,我认为任何时候都难以避免,尤其是未来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经济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的进一步提高,爆发一些市场风险事件实属正常,甚至是一种常态。”他说。
于学军表示,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应对和化解好这些风险极为重要。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仍然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和化解这些风险、矛盾,对于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均十分重要。就金融业来看,至少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好:
首先是货币的控制与管理问题。
风险与债务是一对孪生兄弟,负债规模大,风险必然高;尤其是当债务水平快速上升的阶段,往往更容易积累风险。而一旦加杠杆难以持续,往往又容易爆发风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期间高度警惕。同时,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易放难收,这是世界各国实施宏观调控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所以未来几年,如何有序、平稳地退出非常规的阶段性政策将十分重要,相信也很棘手。
第二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随着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变化,尤其是大幅度增加信贷之后,往往也会积累更多风险,下一步需直面考验。因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银行的资产质量往往也会下降,新增的不良贷款会使银行承受相应的代价;同时,政策的调整变化也会给经营机构带来能否有效应对的问题。总的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大型银行业机构,还是中小型经营机构,市场的竞争会更为直接,激烈程度显著提升,不确定性也更难把握。现在不少行长都反映:他们感到经营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回顾起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已走过20个春秋,总的来看取得不小进步。但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敏感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好路径、进程、节奏,管理好相关联的风险,任重道远,难度很大。
第四是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也将面临重大挑战。这主要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金融科技使金融服务进一步虚拟化。十四五期间将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发展会对金融监管形成持续的挑战。一是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向线上拓展运用,在给金融业服务带来更大便捷性的同时,也与社会上的各种商业活动相互交叉、应用等,使金融监管环境日趋复杂;二是这种科技发展,也极易使各类非持牌机构渗透到金融领域模糊金融业务及其监管的边界,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球的金融监管者给出合理的回答。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很高兴参加“新浪财经年会暨第十三届金麒麟云端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聚焦十四五—构建新格局,重塑新优势。因为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上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而再过22天我们将迎来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年会聚焦“十四五”,研究构建新格局,重塑新优势,感到特别及时、重要。围绕论坛主题,我简单谈几个相关问题。
1、2020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虽然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历史上少有的负增长、低增长,但却经受住了重大疫情和经济出现下滑的双重考验,较好地完成了抗击疫情和稳定经济等各项工作任务,是难忘的一年,伟大的一年,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
从大的方面来看,一是成功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使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快速恢复;二是有效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在第三季度已实现正增长,这成为今年全球大的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三是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在环保、脱贫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均取得明显进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就金融业来看,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复工复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稳外贸稳外资等方面,还是在防范化解自身金融风险方面均表现良好。在降息让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科技进步等方面又取得新进展。
2、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进入一个较好阶段。受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一季度我国经济下降6.8%,这在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所以上半年各方面感觉极为困难;但是,下半年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增长逐月好转,形势越来越明朗,很多方面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全年看,虽然增速不高,但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却进入一个较好阶段,对明年形势也可持一个相对乐观的看法。
这种感觉有些说不出来的奇怪,但仔细想来应当是由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所积累而形成。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不断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其着力点在于减税降费,同时加大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适当提高赤字率水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上则保持相对稳定,通过调低存款准备金率、逆回购、改革信贷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并引导利率适当下行等政策措施,为金融市场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努力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围绕三年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目标,加大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的整治力度,严监管、强监管,使“影子银行”的规模和风险大为收缩或称为收敛,同时有针对性的调控好房地产市场,并有效缓释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总体上看这些政策效果明显,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的严峻局面,以及美国施加的愈演愈烈的打压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更显示出及时和灵活性,强调直达、落地和实效。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增发抗疫特别国债和提高赤字的容忍度,并要求所筹资金直接投向市县基层;金融政策则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的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利率水平,延期还本付息,有力支持抗疫生产和复工复产、稳外贸稳外资等,并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努力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降尽降”。今年由于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速度很快,有力有效,大部分企业均可得到收益、实惠,对这一点大家感同身受。所以,这样一种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较好阶段,实际上是来之不易的,是多年努力并且政策累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的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
那么,什么叫做“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进入一个较好阶段”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为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上,既有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经济增长出现过热的阶段,也有被迫实行紧缩性调控政策,致使经济出现滑坡、明显偏冷的情况;所谓较好,就是货币信贷相对适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较好控制,处于既不过松又不过紧的状态。相对来说,这样的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的较好阶段,曾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多次出现,但总的来看保持的时间却并不长。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近期发生不少债券违约事件,全年信托风险也不断爆发,好像并不是风平浪静。我要说的是一个大的环境,是总体上的平衡状态,而在这种大的环境中,并不是什么风险都不发生。具体到某一方面的风险爆发,我认为任何时候都难以避免,尤其是未来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经济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的进一步提高,爆发一些市场风险事件实属正常,甚至是一种常态。
3、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应对和化解好这些风险极为重要。的确,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仍然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和化解这些风险、矛盾,对于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均十分重要。就金融业来看,至少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好:
首先是货币的控制与管理问题。近两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码,尤其是今年受新冠疫情的突发影响,又出台了一些非常规的阶段性政策,使货币信贷的投放力度明显加大。至10月末的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全国银行业机构的本外币贷款比年初新增近18万亿元,同期比增长12.8%;期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215万亿元,同期比增长10.5%;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1万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60%。同时,由于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分子增加多,分母增加的少,这就使中国经济的货币化水平即M2与GDP之比大幅度提高,将肯定会超过历史峰值即2009年的208%。与此相联系,我国宏观债务率水平在前几年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今年又出现明显上升,这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债务总额大幅增加。
风险与债务是一对孪生兄弟,负债规模大,风险必然高;尤其是当债务水平快速上升的阶段,往往更容易积累风险。而一旦加杠杆难以持续,往往又容易爆发风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期间高度警惕。同时,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易放难收,这是世界各国实施宏观调控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所以未来几年,如何有序、平稳地退出非常规的阶段性政策将十分重要,相信也很棘手。
第二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随着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变化,尤其是大幅度增加信贷之后,往往也会积累更多风险,下一步需直面考验。因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银行的资产质量往往也会下降,新增的不良贷款会使银行承受相应的代价;同时,政策的调整变化也会给经营机构带来能否有效应对的问题。总的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大型银行业机构,还是中小型经营机构,市场的竞争会更为直接,激烈程度显著提升,不确定性也更难把握。现在不少行长都反映:他们感到经营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回顾起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已走过20个春秋,总的来看取得不小进步。但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敏感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好路径、进程、节奏,管理好相关联的风险,任重道远,难度很大。
第四是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也将面临重大挑战。这主要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金融科技使金融服务进一步虚拟化。十四五期间将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发展会对金融监管形成持续的挑战。一是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向线上拓展运用,在给金融业服务带来更大便捷性的同时,也与社会上的各种商业活动相互交叉、应用等,使金融监管环境日趋复杂;二是这种科技发展,也极易使各类非持牌机构渗透到金融领域模糊金融业务及其监管的边界,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球的金融监管者给出合理的回答。
聚焦十四五,是个很宏大的题目,限于时间,不能讲的太多。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