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新浪财经2023年会暨第16届金麒麟论坛”于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变革世界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出席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房爱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今天我想围绕“消费是变革世界中,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基石”,谈三点想法,供参考。
一、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全球发展构成威胁,地缘政治冲突增加了经济的复杂性严峻性。
美西方对我持续进行打压遏制,大搞“脱钩断链”、“去风险”“小院高墙”,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安全风险增加。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扩大消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当前,经济循环还存在一些堵点。必须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也必须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际经验也表明,发达国家多数都经历了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美国于二十世纪初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2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超过50%,1929年其消费率达80%,2022年为82%;日本消费率1970年为58%,2022年达到77%;德国1970年消费率达到72%,2022年为73%。当前,我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0%,2022年消费率为53.2%,比2010年提升约4个百分点,消费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扩大消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比如,这几年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智能产品,像扫地机器人、自动拖地机、智能马桶、智能窗帘、智能电视等等,都是伴随着这种消费需求而产生的。做好消费促进工作,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扩大消费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举措。在内需中,消费对经济发展能更好发挥基础性作用;消费是最终需求,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消费稳中向好,从长远看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可改变
今年以来,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见效,消费呈现恢复发展态势,为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消费市场持续恢复。1-11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7.2%。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服务消费明显回升。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消费需求快速恢复。1—11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餐饮收入增长19.4%。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绿色、智能、健康消费快速兴起。1-11月,网零额增长8.3%,占社零比重达27.5%。
但同时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还有待提升,消费信心和意愿仍显不足,消费市场恢复还不均衡、基础还不稳固。从重点商品看,一些大宗商品销售后劲不足;从市场主体看,实体零售经营状况仍不乐观;从客流情况看,客流量显著恢复,但客单价明显下降。
展望未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仍有较大增量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消费占比看,2022年,我国消费率为53.2%,发达国家普遍在70%以上,英美超过80%。从消费结构看,2022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美国不到10%;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为43.2%,美国为66%。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消费市场还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从支撑要素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消费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商业和消费的每一次跨越,都跟科技发展、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蒸汽机发明,产生了火车,促进了百货店产生,延长了流通半径,增加了流通渠道,增加了消费供给。电气化发明,产生了电话,推动了连锁店的产生,使工业化大生产原理得以在流通领域应用,规模效率迅速提升,流通成本大大降低,消费规模逐步扩大。互联网的发明,产生了电商,打破了时空界限,改变了一对一的交易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消费方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将给消费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消费方式、消费供给、消费环境、消费文化都有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智能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定制消费、绿色消费、简约消费、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服务消费等,将成为未来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三、扩大消费应从长远谋划,并要打破从消费环节扩大消费的思路
扩大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从某一个环节就能做到的,要坚持系统理论,健全长效机制。
第一,要用畅通循环的方法扩大消费。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这个论断说的没错,但还不够全面。影响消费的不仅仅是收入,概括起来,影响消费的因素有6个方面,即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环境、消费供给、消费方式、消费文化。
我们说消费受六大因素影响,那么影响这六大因素又是什么呢,就是产业升级。只有产业升级,就业和收入才能增加,消费能力才能提高;只有产业升级,国家税收增加,才能增加公共投入,消费者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才能减轻,消费预期才会改善;只有产业升级,才能实现对企业信誉的精准画像,优化消费环境;只有产业升级,才能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增加消费供给;只有产业升级特别是流通产业升级,才能增加消费便利度,创新消费方式;只有产业升级,才能创新消费理念,发展消费文化。
扩大消费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产业升级改善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环境、消费供给、消费方式、消费文化,从而扩大消费;通过扩大消费,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双升级的良性循环。
第二,用长短结合的方法扩大消费。影响消费的六大因素,有的是短期问题,有的是长期性体制机制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动解决。
短期来看,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创新消费供给。积极探索将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加地方税源,调动地方开展促消费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精准引导政策,既支持创新消费供给,也支持扩大消费,培育数字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新增长点。比如,人形机器人如果具有Chatgpt的智能,市场潜力将非常大。我国现有家庭约5亿户,如果10%的家庭购买,每台机器人按15万元计算,就能形成7.5万亿元的市场增量。二是改善消费环境。当前,一些地区仍实施汽车限购,部分大城市限制皮卡进城,汽车改装、汽车收藏、房车露营、邮轮游艇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限制。要从重点城市入手,推动放开应该放开的相关限制措施。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完善重点领域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三是完善消费方式。加快形成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重要手段、以大型商圈、步行街、社区连锁商业网点为基础、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流通体系。同时发挥以城带乡作用,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补齐农村商业短板。
长期来看,也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消费能力。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43%,发达国家多在60%以上。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二是改善消费预期。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居民在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敢消费。三是培育消费文化。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消费,适度发展信贷消费,大力反对铺张浪费。
第三,要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扩大消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影响消费的因素不同,扩大消费的方法也应该因地制宜。
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同时,对消费供给、消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品质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要改善消费环境,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健全城市商业体系,发展智慧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经济欠发达地区,制约消费主要是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问题。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议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提高基层教师、医务人员等工资水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