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拼团贷款的商业逻辑与监管反思

2023年12月22日10:30    作者:李庚南  

  意见领袖 | 李庚南

  曾几何时,“拼团”成为国人一大消费模式,爱“拼”才会赢成为一种最朴素的信仰。满减拼团、折扣拼团、免费拼团、抢购拼团、抽奖拼团......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拼团花样层出不穷,但都直奔优惠这一个共同目标而去。然而,将“拼团”玩到了高大上的银行也可谓极致。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些银行结合当下消费季的时间节点,推出“拼团贷款”优惠活动。活动主要面向事业单位、国企单位等客群。活动方式主要为银行员工担任团长、客户担任团长两种模式,通过拉人奖励、给拼团成员优惠的消费贷利率来实现获客目的。在岁末年关,“拼团贷款”与正在展开的“揽储大战”一样,无疑都是银行年底信贷冲刺、2024年开门红活动的“节目”。尽管“拼团贷款”并非新生事物,早于2020年部分银行就曾掀起过“贷款拼团潮”,但是在当前货币金融形势下,这种模式无论是其商业逻辑还是合规审慎性都值得我们反思。

  “拼团贷款”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拼团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成团,并因人数优势而获取额外优惠或其他利益的一种消费形式。其关键点是因人数多而可以获取额外的优惠或其他利益。消费者想要获得拼团优惠,需要利用自己的社交关系,将团信息分享,邀请他人参加。

  那么,拼团贷款的商业逻辑是什么?银行为什么不直接给客户利率优惠?拼的过程中,银行能够获得怎样的额外效益?其实,“拼团贷款”背后的商业逻辑与商家“甩卖”促销模式并无大殊,都是零售转批发(小批量)以降低营销成本的一种方式。只不过,一般商家“甩卖”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回收资金,而银行推出“拼团贷款”是为了快速把信贷资金用出去,或为冲量完成年度KPI指标,或为占住贷款额度,或为新年度早投放早收益。而且,在当前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资产荒”明显的情况下,“拼团贷款”所瞄准的客群相对优质,对银行而言无疑也是低风险的好资产。因此,对于相对标准化的消费贷款,银行推出这种营销模式自然有其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内在驱动力。对于银行而言,推出“贷款拼团”营销模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处:一是使消费贷款产品触达目标用户;二是通过消费贷款拉动贷款年末冲刺,完成经营目标;三是以较低成本获客,不仅扩大了客源,而且也增强了存量客户粘性。

  客观地看,“贷款拼团”这种消费贷款模式无疑有助于降低消费者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增长。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各方对消费驱动期盼较高的背景下,无疑也是顺势之举。但这种模式是否需存在变相降低贷款必要的标准和准入条件等合规性问题,是否有违市场利率自律的精神,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包括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尽管尚无例证,但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而“贷款拼团””现象背后所揭示的问题更值得反思。从监管的角度看,至少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宏观层面,需要反思:货币供给是否适度,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还面临哪些现实掣肘。“拼团贷款”现象,从商业银行基层行看,无疑是为了冲量,为了KPY;但从整体看,则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供给相对过剩、急于寻找出路的困惑。从宏观层面看,则表现为货币供给偏宽松但宽货币转化为宽信用尚面临梗阻的矛盾。

  一方面,宽货币特征比较明显。今年以来,为激发市场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促进市场投资和消费增长,货币政策按照“靠前发力、适当加力”导向,积极引导和推动有效信贷供给增加。一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维持在11.4%高位运行,M2与MI的增速剪刀差(MI-M2)扩大到-8.7个百分点,表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依然较弱。二是M2增速明显超出(GDP+CPI)、工业用电量增速。前三季度,(GDP+CPI)累计增速5.6%,而M2同比增速为10.3%,M2增速高出GDP+CPI4.7个百分点,剪刀差维持在3.8—7.2的宽区间。11月末,M2同比增速为10%,而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为6.3%,二者剪刀差达3.7个百分点。与M2的高位运行相对应的,是资金市场利率的持续走低。12月以来DR007基本在1.82%左右,表明市场流动性比较充分,宽货币特征明显。

  另一方面,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并不顺畅。表现为M2增速明显高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4%,低于M2同比增速。此外,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速明显快于各项贷款增速,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滞留的情况。截至2023年11月末,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4.42%,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3.2个百分点。这表明宽货币释放的流动性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循环中,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金空转”。这种状况实际上也充分反映了宏观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与微观主体顺周期惯性之间的矛盾。这或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弱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中观层面,需要关注: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及考核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以及定价方面反映的商业可持续问题。

  从商业银行层面经营层面看,“拼团贷款”对应的是贷款冲刺。这意味着银行贷款投放节奏上的欠科学性,信贷投放季节均衡性管理不够,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

  从商业银行管理决策层看,“拼团贷款”一方面反映了一些银行在整体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非均衡性,管理较为粗放。以消费贷款为主打的“拼团贷款”或影响信贷资源在行业投向上的合理配置,可能影响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拼团贷款”的存在和反复出现,也反映了商业银行上级行(总行)对基层经营行考核激励机制的欠科学和严谨。一是可能存在“鞭打快牛”、盲目加压现象;二是考核激励机制方面对贷款冲时点现象缺乏约束机制,存贷款偏离度管理有待加强。

  从市场利率定价方面看,“拼团贷款”或增大银行息差收窄的压力,影响商业可持续。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整体利率水平已降至历史低谷。2023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82%和4.02%。而“拼团贷款”模式下的消费贷款利率,据有关媒体披露,已低至3.28%(3人团3.58%,5人团3.48%,10人团3.38%,15人团3.28%。)。相对应的是,目前银行息差已步入“1”时代,2023年三季度末,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73%的历史低位。商业银行若为追求市场份额而过度降价,势必进一步加大息差收窄压力。而且,还可能导致局部市场非理性竞争。因此,有必要启动和发挥市场贷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微观层面,要重视:消费贷款粗放发展引发的金融健康问题。

  金融健康问题是普惠金融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普惠金融自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其核心是如何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和消除不适当、不负责任的金融供给带给金融消费者的“次生灾害”。“拼团贷款”在微观上或折射出普惠金融领域需高度关注的金融健康问题。

  消费贷款需求本应该是基于客户现实的融资需求。被营销出来的贷款需求,或许会诱发过度融资、过度消费等非理性行为。甚至导致借款人财务状况劣化。而且,一些不实的、夸大其词的宣传也可能引发金融服务纠纷。因此,无论从金融为民高度,还是从产品适当性管理角度,关注“拼团贷款”背后的金融健康问题都应是消费者保护应有之意。

  需清楚的是,贷款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但又显然区别于一般商品。贷款商品的内核是风险。因此,消费者不能像对待其他商品一样抢购“贷款”,银行也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甩卖“贷款”。关键是,要保持对金融的敬畏、对风险的警惕。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