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滕泰
很多人还不理解消费的意义,认为只有生产才创造财富,喜欢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只有让产品和服务能够卖出去,生产者才会有收入和利润。反之,如果消费不够活跃,产品卖不出去,生产者就会亏损。
消费还是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我们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消费的过程就是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的过程。
为什么把消费叫做终端需求呢?因为如果终端需求不旺盛、不活跃,消费品卖不出去,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厂房设备还有什么用?如果终端消费需求不活跃,投资需求自然就会下来。所以现在的房地产投资负增长、民间投资负增长、制造业和基本建设投资下滑,直接原因是投资过剩,根本原因是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消费既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经济循环的起点,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关键要认识到,当前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才是中国经济循环的堵点。畅通中国经济循环一定要从活跃和扩大消费开始,而不是扩张已经过剩的低效和无效投资。中国投资率连续多年接近50%,早就搞过头了,今后应该逐步降到30%以下的国际正常水平。不但不能再继续扩大投资.,而且要全面检查投资过剩,减少无效投资、低效投资的长期过程中,投资负增长很正常。
中国的消费率目前只有53%,其他国家大部分在70%以上,美国英国在80%以上。只要不断提高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的占比,比如由现在的不足50%,提高到60%以上,由国富变民富,中国的消费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扩大消费的手段虽然理论上有好多种,但是当前在中国真正有用的有三条:
一是大幅降息,提高消费倾向。需要真降息,要每次降50个基点,把实际利率降低到1%以下,而不是每次大张旗鼓象征性地降10个基点,然后又趁市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加回来,结果几年下来实际利率根本没怎么降。任何利率都是社会平均利率润的一部分,这几年社会平均利润率大幅下降,利率为什么不大幅下降?任何国家在经济增速下滑、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增速下滑、房价下跌、股市下跌、通货紧缩的背景下都会大幅下调利率,中国为什么不大幅降息?降到1%、降到零利率有什么不可以?
二个是给老百姓发钱促销费,每年至少发1万亿人民币。每年几万亿、十几万亿的资金去搞投资,为什么不能安排一定的财政预算给老百姓发钱?促销费不能政府喊口号让老百姓拿自己的钱去消费,谁有钱不会消费?不要说财政没钱,搞几万亿投资怎能就有钱,发钱发消费券就没钱?还是观念问题。只要把过剩投资、低效投资、无效投资压下来,发消费券就有钱。各国促销费都是政府发钱带动老百姓消费,我们安排财政预算的时候,如果安排1万亿以上的真金白银给老百姓发钱或发消费券,一定能够激发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三是让中国股市恢复性上涨到4000点以上、5000点以上,持续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关键是认识到股市上涨对消费和投资的促进作用。不要讲什么实体经济不好股市怎么会好,不要谈什么谁是本谁是末,也不要谈什么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股市大涨以后,居民财产性收入大涨,消费一定会更活跃。股市上涨以后,企业股权价格上涨,质押贷款能力大涨,企业投资一定会更活跃。不管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从任何一个环节有了蛋或有了鸡都可以开始一个更好的循环。看看美国,看看印度,人家什么时候担心过股市泡沫?像中国股市这样多年“干旱”却一心想着“防涝”的国家真是没有。那个在中国大陆人人都知道、在全球其他地方闻所未闻的什么“虚拟经济”概念,本质上不过是物质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等信息态经济的错误定义。当然,认知统一了,有各种办法可以提振股市信心,要把股市涨到4000点、5000点,持续上涨当成重要经济任务和经济工作目标。
总之,无论是促销费还是其他稳增长措施,都需要实实在在、立竿见影的实质性政策举措,要多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无论是消费潜力、股市潜力,还是中国经济潜力,其实都很大很大,一定要充满信心!
(本文作者介绍: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沃顿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新供给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的提出者。)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