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由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七届普惠金融论坛于2019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数”享生态,“智”惠金融。台湾铭传大学金融科技学院助理教授朱雅蕾出席并演讲。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543/w537h806/20191224/03ba-imfiehp5635282.png)
以下为演讲实录:
朱雅蕾:我在香港美林美国银行担任投资部董事投资超过九年了,非常了解金融业的痛点。现在进入到金融科技,我可以就我之前的行业经验,在学界做一个融合。其实金融业就是要将成本降低,将利润冲高,这是金融业每一天兢兢业业在算的数字,可是我们每个人在为这样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可能会牺牲掉客户的利益,或者让公司冒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行业在做金融科技的时候,我觉得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降低风险,不要让公司的员工为了追求个人的业绩,拿客户的资产随意的去做买卖,让客户接受超过他可以承受风险的损失。其实这个问题类似于最近我们在讨论的无人车问题,当无人车行驶时,对面有一个小孩子从旁边跑过来,他应该撞上那个小孩子还是要撞在旁边的墙?我认为我们在高速追求科技发展的时候,金融业要考虑的一点,就是科技只强求产能跟效率,可是我们要防止AI协助的金融科技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把有道德风险的资料也纳入在演算里头,比如说他为了追求投资的效益,把一些非常不具常态的数字也包括在这个里头,当成他投资的一个数据。所以必须要有一个AI伦理专家帮助客户来控制风险部分。
第二个部分就是说我们在追求金融科技的同时,但是科技毕竟还是始于人性的,所以我们现在银行业大幅的去把学金融的人才坎掉,加入了学电子计算的人才,我们还是需要有纳入社会人文科学这样的学生。因为如果我们做出的产品全部都是理工科设计的,我们就会缺乏暖心关怀,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还有服务的流程是对客户没有温度的。虽然我们现在追求金融科技,我们还是需要纳入社会人文科学,以前人文学系的学生他们是找不到工作的。现在,我们开发科技金融,我们需要人文学系、人类学家去解析人类的语言、手势、情绪、表情,这些都可以使用在人机界面。所以在解决金融痛点的同时,要加一些社会人文科的学生,让整体金融科技的产品增添温度,而且更贴近使用者。
第三个我觉得金融业者的痛点,在大力加强开发金融科技的同时,金融业本身是一个控管联合,金融法规很严格的,所以银行在发展金融科技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台湾,在香港,很容易就处罚了,所以我们就很需要像监管沙箱这样的机器,让银行业在开发新的产品的时候,可以透过监管沙箱做一些实验,避免在开放的环境下触犯到法律。这些我觉得是金融业的痛点,我们可以通过在学校培训,或者是纳入人才方面,还有包括沙箱方面的研究来帮助金融业者更加理解金融科技。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