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升值” 如何理解央行放大招?四大看点要关注

“降息+升值” 如何理解央行放大招?四大看点要关注
2019年11月06日 08:1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降息+升值”,如何理解央行放大招?四大看点要关注

  原创: 明明 明晰笔谈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11月5日央行小幅缩量续作1年期MLF并意外下调了MLF操作利率,在市场期待的TMLF缺席和猪价快涨引发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预期后,央行以MLF降息的方式续作以稳定预期。此外,贸易谈判进展、海外资金流入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降息+升值政策组合相互抵消负面影响,更有助于稳增长。

  下调MLF操作利率幅度虽小,但信号意义更大。MLF降息的政策操作反映了仅由猪肉价格推升的结构性的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不太强,央行货币政策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和PPI通缩。从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成本角度看,小幅下调MLF操作利率有助于巩固和进一步降成本是政策的目标。宽松的力度并不大,但释放出货币政策更关注稳增长和降成本的信号更加重要,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降息周期开启。

  第一大看点:本次MLF降息的时点值得关注。没有在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后立即跟随,而是在2个工作日后央行便下调了MLF操作利率,降息的时点较为意外。从历史上看,央行在降息或加息拐点操作时点较为灵活,不一定紧跟美联储操作。

  第二大看点:四季度TMLF“反常”,仍然未操作。10月份以来货币政策操作更加灵活,除本次降息外,10月新作MLF、未做TMLF也较为意外。从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上,根据前三次TMLF操作数量来看,10月以来中长期流动性投放量并没有明显增长,实际上可以看作是10月份采取了MLF替代TMLF的操作。TMLF迟迟不操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国庆假期后央行对银行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统计延后,另一方面是在MLF降息后TMLF也面临再定价。

  第三大看点:后续逆回购操作利率会不会跟随下调?从历史上看MLF和逆回购降息并不一定同时,但最后都会先后降息维持稳定的利差。近期资金面处于宽松阶段,短期内逆回购操作可能不会出现,而重启逆回购操作时操作利率十分关键、仍待观察,我们认为很可能保持政策利率的利差稳定,逆回购操作利率大概率会下调5bps。

  第四大看点:降息+升值的组合,政策想象空间很大。11月5日MLF降息落地后人民币汇率不见贬值反而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所体现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政策主动干预的结果。MLF降息政策关注与内部稳增长,而升值背后既体现了中美贸易缓和,也体现出政策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引发的资本外流的担忧。降息和升值相互抵消负面影响,更有助于稳增长。

  债市策略:央行本次降息操作对市场而言有一定的超预期成分,其信号意义更强——“稳经济”是政策底线。未来货币宽松的政策空间打开,后续将推出量价配合的方式。对债券市场而言,央行释放的降息信号,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近期市场趋于悲观的预期,们认为3.2%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的顶部,在利率超过3.2%的情况下逢高买入仍然是占优策略。

  11月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下调操作利率5bp至3.25%,当日有4035亿元1年期MLF到期,实现35亿元流动性净回笼。央行小幅缩量续作1年期MLF并意外下调了MLF操作利率,在市场期待的TMLF缺席和猪价快涨引发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预期后,央行以MLF降息的方式续作以稳定预期。受MLF操作利率小幅调降影响,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38%,5年期主力合约涨0.18%。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下行5~6bp,10年期国开活跃券190210收益率下行5.75bp报3.7375%,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6收益率下行4.75bp报3.2425%。

  小幅降息信号意义大

  下调MLF操作利率,稳增长目标优先于控猪通胀。三季度经济下行、GDP当季增速摸低6%后继续体现出下行压力,其中10月份PPI同比增速将继续下行,而最新公布的官方PMI数据也延续下行趋势,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呼唤货币政策的宽松以对冲。另一方面,9月、10月猪肉价格快涨后CPI同比增速快速上行并形成了高通胀预期,由此引发的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预期导致了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而于此同时PPI同比增速仍然处于负区间内,MLF降息的政策操作反映了仅由猪肉价格推升的结构性的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不太强,央行货币政策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和PPI通缩。

  巩固和进一步降成本是政策的目标。从直接融资角度来看,9月份以来债券利率上行幅度较大,MLF降息以引导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成本下行。9月份以来通胀维持高位、金融数据小幅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降息预期落空等利空集中兑现,债券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向上调整过程,直接推升了企业直接融资成本的上行。本次MLF降息是响应国务院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要求。从间接融资角度看,LPR在8月、9月两次报价下行后,10月新作MLF操作利率不变,且降准后流动性投放力度较小,银行资金成本未有明显下行,导致1年期LPR报价难以通过压缩加点端空间进一步压降,10月LPR报价维持前期报价不变。本次小幅下调MLF操作利率降低LPR报价基准、压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11月LPR报价下行。

  全球央行宽松幅度不断放大的外部环境。受到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影响,全球制造业已有明显走弱。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大多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澳大利亚、新西兰央行开启了发达经济体降息的序幕,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相继跟随。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和欧央行重启QE更是将全球范围的宽松推向高潮。全球利率下降对我国出口产生压力的同时,也打开了国内货币宽松的空间。从汇率和贸易的角度看,降息顺理成章。

  小幅调降MLF操作利率,维持货币政策宽松取向的信号意义更大。从流动性投放的数量角度看,小幅缩量续作基本对冲了中长期流动性到期量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从价格角度看,下调5bpMLF操作利率并对冲到期的MLF对当期的资金成本的影响可能小于TMLF+MLF的组合,而后续资金成本的变化更多要关注逆回购操作利率。虽然从宽松的力度上看并不大,但释放出货币政策更关注稳增长和降成本的信号更加重要,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降息周期开启。

  本次降息前后的四个“看点”

  为何降息时点不在美联储降息后?

  本次MLF降息的时点超预期。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推出时点的预判,尤其是政策利率调整的时点预判,往往逃脱不出以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时点的窠臼。今年以来市场对央行降息的预期都是美联储降息后立即跟随,而北京时间11月1日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时市场对国内降息的预期已经较弱,而就在2个工作日后央行便下调了MLF操作利率,降息的时点较为意外。

  降息或加息的拐点操作时点较为灵活,不一定紧跟美联储操作。2015年以来美联储前后开启了加息周期和降息周期,中国央行也在全球货币政策浪潮中经历了加息和降息的过程。而从历史上看,央行加息、降息时点大多数情况下都与美联储加息、降息时点相同,仅仅2017年2月份央行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s与美联储货币政策推出时点不符。再此之前,美联储已经分别于2015年12月开启了加息周期,并在2016年12月继续加息25bps。中国央行在美联储加息两次后打开加息窗口,时点选择更加灵活。所以可以看出,一般拐点的第一次降息(之前是加息)中国央行都会独立选择时间,但之后有可能开始跟随。

  四季度TMLF仍然未操作

  10月份以来货币政策操作更加灵活,除本次降息外,10月新作MLF、未做TMLF也较为意外。首先,10月16日央行新作2000亿元1年期MLF略超市场预期,该次操作一方面是补充缴税大月的流动性缺口,另一方面在于给本月LPR报价提供基准,说明了央行仍然在意平稳流动性环境,但并不可简单视为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其次,一般而言在每个季度首月第四周开展的TMLF操作本次也迟迟不见,直到11月5日MLF小幅缩量续作并降息前,市场仍然预期可能存在TMLF+MLF的操作组合。

  从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上,根据前三次TMLF操作数量来看,10月以来中长期流动性投放量并没有明显增长,实际上可以看作是10月份采取了MLF替代TMLF的操作,体现出央行对流动性的平滑管理和总量控制,以及对资金价格调控意图,也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预期。但是本次意外下调MLF操作利率实际上在于扭转这一预期,但是综合10月前后的货币操作看,宽松力度却又有所克制。回头看TMLF迟迟不操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庆假期后央行对银行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统计延后,另一方面是在MLF降息后TMLF也面临再定价,预计TMLF下次操作也会顺势下调5bps。

  后续逆回购操作利率会不会跟随下调?

  本次MLF降息后市场对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下调仍然存在分歧,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利率的利差稳定概率大。从历史上看,2017年1月24日新作MLF率先上调操作利率,2月3日逆回购首次操作并上调10bps;2017年3月、12月新作MLF和逆回购,且利率同时上调;2018年3月逆回购利率跟随美联储加息而上调,而直到4月MLF到期续作时才确认MLF操作利率下调相同幅度。我们认为近期资金面处于宽松阶段,短期内逆回购操作可能不会出现,而重启逆回购操作时操作利率十分关键、仍待观察,我们认为很可能保持政策利率的利差稳定,逆回购操作利率大概率会下调5bps。

  降息+升值的组合

  11月5日MLF降息落地后人民币汇率不见贬值反而大幅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所体现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政策主动干预的结果。MLF降息政策关注与内部稳增长,而升值背后既体现了中美贸易缓和,也体现出政策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引发的资本外流的担忧。降息和升值相互抵消负面影响,更有助于稳增长。前文对降息政策有过介绍,在此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贸易谈判进展推升人民币

  《债市启明系列20190827—降息会不会在9月?》中曾提出,当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在于贸易摩擦,与中美政策利差的相关性在减小。2015年以来每一次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后,加息当天人民币都会有小幅升值;七月份美联储宣布降息后人民币不升反贬,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驱动力并非中美政策利差,而是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预期。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促进了人民币的升值。随着10月12日,中美重启贸易谈判之后,谈判不断取得进展,人民币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11月5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中美贸易谈判正在向完成第一阶段谈判而努力,并且正在取得很好的进展,这部分谈判主要是围绕当前的贸易问题,如天然气、大豆等。罗斯再次强调,他对于达成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有理由感到乐观。在贸易摩擦缓和以及央行小幅度下调MLF利率的情况下,11月5日,离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了7的整数点位。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包含了市场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国际收支情况的预期,但是往往存在短期内反应过度的情况。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包含了投资者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状况以及国际收支的预期,每次特朗普推特宣称对中国加收关税,人民币都会大幅度贬值,但是实际上关税清单的落地往往是几个月之后,在关税落地前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这种贬值更多包含了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和国际收支未来恶化的预期,但是因为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以及关税落地后对于中国的影响多大缺乏定量的测量,往往存在短期内过度反应的情况。

  8月份到9月份这段时间,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因为市场认为贸易关税的加征,会对中国未来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10月12日之后,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的悲观预期得到了修复,人民币汇率开始步入了升值阶段。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成果,美国决定取消部分关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逼近6.9。考虑到3000亿美元商品关税加收前,人民币汇率大概在6.9的水平,之后随着特朗普对30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加收,市场预期较为悲观,人民币有了较大幅度的贬值。如果贸易谈判取得成果,美国决定取消部分关税,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逼近3000亿美元商品加收关税前的水平。

  8月份以来,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引导。在8月以及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前一日收盘价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央行希望引导人民币升值,此外中国也面临着被美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近期,随着贸易谈判的缓和和人民币的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前一日收盘价与中间价逐渐靠拢。

  资金流入推升人民币汇率走强

  北向资金8月以来持续流入,目前已处于年内高点,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人民币升值。从陆股通反映的北向资金流入角度来看,今年8月份陆股通累计流入处于阶段性低位,而自在岸人民币8月5日突破“7”的关口以后,北向资金持续涌入并超过此前3月份的高点水平。截至11月5日,当前北向资金累计流入8767.8亿元。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主要原因在于,此前人民币汇率持续位于7以下位置,境外资金普遍对于人民币是否会大幅贬值存在担忧,而当人民币汇率充分贬值以后,保持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反倒使得境外资金的忧虑解除,北向资金开始涌入,推动人民币升值。

  随着国内对于外资的扩大开放,境外机构对于国内债券的不断增持同样助推人民币汇率走强。从境外机构的持债情况来看,随着国内对于外资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美利差持续走扩使得国内债券资产对于境外机构的吸引力愈发增加,境外机构持有的国债与政金债水平也持续走高,当前境外机构持有的国债与政金债总额已达到1.74万亿元。境外机构对于国内债券的配置需要扩大了人民币需求,助推人民币汇率走强。

  美元下行压力下,人民币或将进一步升值

  从美国经济情况与美元指数的角度来看,当前美元指数与美国制造业PMI走势并不完全一致,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走弱将给美元带来贬值的压力,从而提升人民币汇率。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小幅企稳,但仍处于荣枯值下方,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反映出美国制造业仍处于收缩当中。同时一直支撑美国经济的消费也出现了疲软信号,9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为负,在当前薪资增速放缓,利息支出增加以及储蓄率提高的背景下,美国个人消费承压,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面临着弹劾问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当前美国制造业PMI与美元指数走势并不一致,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并不乐观的背景之下,未来美元指数或将承压,美元指数的下降或将带来人民币汇率的提升。

  从欧元区经济以及欧元走势上,同样可以看到美元指数所面临的压力,欧元区制造业PMI已下行至低位水平,英国脱欧不确定性减弱,欧元未来或将走强,欧元走强将带动美元指数下行,提振人民币汇率。从欧元区制造业PMI与欧元汇率的走势上来看,欧元区制造业景气程度与欧元走势相关性较高,当前欧元区制造业PMI已处于危机后低点水平,且近期略有企稳,而政治事件方面随着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延期,英国“无协议脱欧”风险减弱,欧元未来或将走强。欧元作为美元指数权重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欧元的走强将带来美元指数的下行,从而提振人民币汇率,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从政策角度看,降息+升值更利于稳增

  降息以内部降成本和稳经济为主,人民币升值以稳外资。货币政策以内部为主,降息以内部降成本和稳经济为主,而近期人民币升值除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外资持续流入、美元贬值的市场因素外,若从政策角度来理解则在于遏制货币宽松周期中汇率贬值预期导致资本外流风险。一般而言,降息对应着本币贬值,但当前中美利差较大、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已经对冲了降息对汇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磋商取得进展后,人民币升值并不用过多受制于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而更多考虑到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稳定外资流入,也是“六稳”目标之一。从人民币升值再到货币政策,后续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可能伴随着较大规模的资金流入,这可能会成为央行后续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手段。

  从历史上看降息+升值的组合,“8·11汇改”后仅仅在2016年一季度出现过降息+人民币升值的组合。从基本面角度看,2015年经济出席较大幅度下行,人民币汇率前期有急跌。货币政策方面,为稳增长央行推出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汇率政策方面,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分离看央行有主动引导汇率对抗贬值预期,并注重引导市场将注意力转向货币篮子,同时央行开始大幅抽离离岸人民币以打击人民币空头,此外央行行长周小川发声表态不支持人民币贬值,此外美联储2016年3月降息预期落空导致美元贬值,多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总体而言,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快速下跌,而2016年初降息有出于稳增长的考虑,降息后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再起,央行通过相应的汇率政策来遏制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了降息+升值的组合。

  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意味着利率水平中枢的下行,降息+升值有助于稳增长和稳外资利多风险资产。回顾2016年降息+升值阶段,利率小幅震荡上行,而股市有小幅回升。2016年一季度经济基本面短期企稳,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都有所回暖,实际GDP增速下滑趋势也有所遏制,这一阶段利率维持小幅震荡上行而股市有所回暖。当前的阶段与2016年一季度的不同点在于:(1)当前是货币政策降息宽松周期的新起点,而2016年初是货币宽松的尾部,(2)2016年起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行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回升,于此同时基建投资也大幅回升,经济基本面在一季度企稳。当前货币宽松+人民币升值组合下,债券和风险资产均将受益。

  债市策略

  央行本次降息操作对市场而言有一定的超预期成分,其信号意义更强:说明央行认为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而且不会因为“猪通胀”而关闭边际宽松的窗口,政策思路仍然是预调微调,相机抉择,“稳经济”才是真正的政策底线。未来货币宽松的政策空间打开,本次MLF降息后将推出量价配合的方式,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降准政策,明年MLF操作利率可能继续调降。对债券市场而言,央行释放的降息信号,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近期市场趋于悲观的预期,此前我们也明确提出看着猪做债并不靠谱,我们认为3.2%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合理区间的顶部,在利率超过3.2%的情况下逢高买入仍然是占优策略。

  利率债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19年11月5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涨跌互现,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18.54bps、-12.45bps、-5.63bps、-44.01bps和10.34bps至1.86%、2.32%、2.35%、2.42%和2.67%。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下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0.00bps、-2.10bps、-2.98bps、-5.00bps至2.67%、2.89%、3.06%、3.25%。上证综指上涨0.54%至2,991.56,深证成指上涨0.71%至9,938.61,创业板指上涨0.79%至1,713.29。

  周二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有4035亿元1年期MLF到期,实现35亿元流动性净回笼。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流动性动态监测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11月5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93.71点,上涨0.95%,转债指数收于112.08点,上涨0.81%。177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英科转债一心转债迪龙转债文灿转债今飞转债顺昌转债辉丰转债横盘,岩土转债停牌外,121支上涨,48支下跌。其中,寒锐转债(4.82%)、中装转债(3.70%)、利欧转债(3.56%)领涨,天康转债(-5.36%)、联泰转债(-1.64%)、国祯转债(-1.61%)领跌。177支可转债正股,除模塑科技澳洋顺昌亚太股份伊力特德尔未来招商公路司尔特游族网络远东传动横盘,中化岩土停牌外,92支上涨,75支下跌。其中,众信旅游(10.04%)、好莱客(7.80%)、寒锐钴业(7.39%)领涨,大丰实业(-5.44%)、亚太药业(-4.26%)、联泰环保(-3.32%)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上周在权益市场筑底回升的背景下中证转债指数小幅收跌,成交量略有回升,个券层面的亮点依旧不少。

  十月以来权益市场走势略显曲折,不如9月市场表现强势,投资者情绪也面临诸多考验,我们在转债市场周报策略中持续强调分化背景下依旧存在亮点,数支标的走出了上市新高。步入年尾预计市场波动依旧较大,投资者对后期走势有着诸多疑问,我们总结应对当前市场的三种思路,预期依旧能够取得超额收益。

  站在当下时点来看,基本面视角下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虽然出现部分白马股业绩不及预期但整体增速与二季度基本持平,进一步夯实盈利周期有望逐步企稳的市场预期。市场情绪视角下随着政策预期落空的消化叠加外围风险步入真空期,对于通胀的隐忧可能成为短期内制约市场的因素,情绪修复成为驱动行情的核心因素的可能性较低。

  思路一建议依旧把握龙头标的,成熟行业格局基本已定,龙头有望取得更大市场规模分得更多市场利润,估值仍有提升空间,这一方向以大消费、科技等相关行业为重点;思路二则是逆周期布局,展望中期逆周期角度有望发挥转债自身最大的特性,近期转债市场估值已经逐步压缩,结合价格看部分个券可能提供了潜在中期布局的窗口期,这一方向可以重点关注轻工造纸、汽车零部件、公用事业等板块;思路三是新券择优,四季度是新券发行上市的高峰期,这一批新券规模资质均具有不错看点,可以择优布局。

  落地至具体策略层面,我们认为短期对市场仍可以抱有一分期待,本月MSCI纳入占比提升有望进一步活跃市场。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参林(百姓)转债、和而转债绝味转债、国祯转债、洲明转债安图转债水晶转债启明转债哈尔转债以及金融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海尔转债玲珑转债蓝晓转债雨虹转债蓝思转债亚泰转债中来转债明泰转债久立转2长久转债和银行转债。

  风险因素:市场流动性出现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不如预期,无风险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9年11月6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191106—如何理解“降息+升值”的组合》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1 卓越新能 688196 --
  • 11-11 清溢光电 688138 --
  • 11-07 金山办公 688111 45.86
  • 11-06 指南针 300803 6.25
  • 11-06 三达膜 688101 18.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