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展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专家:需给予财政支持以提升企业办学积极性

深圳开展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专家:需给予财政支持以提升企业办学积极性
2022年08月17日 18:10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通过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实训基地、学科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稳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20年,深圳率先确定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企业为第一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以下简称“深大腾班”)也于同年获得独立招生资格,并连续两年录取分数线高居该校理工科类第一。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深圳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中,“率先建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成为鼓励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之一。

  相关人士指出,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对接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弥合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鸿沟。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可以真实了解企业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毕业前就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产教融合长期面临“合而不深”“学校热、企业冷”等问题,相关支持政策需不断完善以提升企业办学积极性。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根据《通知》,深圳将重点建设培育主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质企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企业,以及现代物流、家政、养老等现代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成为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相较2020年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申报通知,此次《通知》着重增加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领域,回应了深圳科研与产业链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这方面,腾讯作为第一批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早在2018年底即联合深圳大学打造了“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并于次年5月正式开设特色本科班“深大腾班”。

  据深大腾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开设的都是通识基础课程,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的相关课程及实验实操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毕业后至少要一年才可达到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大腾班除常规的计算机通识课程之外,还另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实训、脑与认知科学、机器学习、云计算工程等六门特色课,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招聘需求拆解为可培养的技能,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人才。

  今年6月,深大腾班首届(2018级)学生迎来毕业季。校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首届深大腾班学生在毕业半年前已确定去向,其中约50%的学生顺利入职腾讯、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40%选择到海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在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深圳各职业院校与华为、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实施“六个共同”,即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去年7月,“六个共同”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成为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创新经验做法之一。

  以比亚迪为例,据相关人士介绍,比亚迪作为第一批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共建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共同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具体来看,比亚迪每年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深职院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承担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讲授等工作,实现企业方“既是老师,又是工程师”的效果。

  据了解,除深职院外,比亚迪与全国百余所学校开展了订单班、冠名班的合作,每年有万余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渠道进入比亚迪实习。“企业把产业相关知识提前植入学校专业课程中,后续又安排学生到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学生得以提前熟悉企业的产品及生产工艺,更快速地适应岗位要求,这也为企业降低了再培训的成本。”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深职院今年一比亚迪订单班共23名学生,有22名与比亚迪签订就业协议。另一方面,据深职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主任邓志君观察,比亚迪、华为等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特色产业学院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其需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需求。因此,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紧跟产业前沿,在同领域的多数企业都可通用,这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提高企业办学积极性

  近日,人社部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数据显示,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制造业从业人员向服务行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据人社部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

  记者了解到,深圳多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均与制造业高度相关,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集成电路技术等。但据富士康大学校长谢建中此前透露,富士康深圳厂区每年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约1600人,大专毕业生约2500人,而所招员工中毕业于深圳本土职业院校的人数很少。

  在与相关制造业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共同培育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有企业向记者反映,投入的成本与收益不相匹配的问题较为突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同样表示,“从现实看,企业缺乏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原因在于这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但对企业的直接贡献不大。”

  一方面,出于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考量,越来越多技能型人才流向服务业。邓志君告诉记者,前几年开设的个别汽车机电维修相关的订单班中,部分学生进入对口企业从事车间工作的意愿降低,分流至汽车销售、保险、二手车贸易及其他技术开发或服务领域。而谢建中也指出,富士康每年用于推行新型学徒制等技术工人培训的经费约1.5亿元,若学生未来不愿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企业的前期投入将有极大折损。

  另一方面,邓志君表示,目前的产教融合工作更多基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培养师资与人才等,往往是企业向学校提供其已有的技术与技能,校企双方尚未形成“产学共研”的局面,职业院校为企业解决前沿、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

  从办学成本端考虑,熊丙奇告诉记者,鼓励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工作的前提是解决行业企业办学存在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的问题,给予相关企业税收优惠与一定的财政支持。对此,新修订并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应按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具体到深圳,《通知》明确,对列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信息储备库、进入建设培育期的企业,相关部门应按规定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方面对建设培育企业给予便利的支持;建设培育期满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纳入深圳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后,应按国家规定享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和相关税收政策。

  在技能人才从业意愿方面,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校企双方的合作方向应从培养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向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转变,将企业先进的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企业应探索将专业技能水平与工资待遇、上升渠道挂钩,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让技能人才通过能力及薪资的提升拥有更多自我及社会认同感,进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巩固产教融合成果。

  (作者:陈思琦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8 恒烁股份 688416 65.11
  • 08-17 天力锂能 301152 57
  • 08-17 利仁科技 001259 19.75
  • 08-17 汉仪股份 301270 25.68
  • 08-17 振华风光 688439 66.9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