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

信睿论坛

直播回顾|对话达利欧: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
直播回顾|对话达利欧: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

|2019年03月22日  13:20
达利欧谈债务危机:含七阶段 解决需要紧缩+刺激经济
达利欧谈债务危机:含七阶段 解决需要紧缩+刺激经济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0:03
达利欧: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最易造成投资者"假"兴奋
达利欧: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最易造成投资者"假"兴奋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1:31
达利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技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达利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技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0:50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3月22日  22:36
任泽平:未来二十年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任泽平:未来二十年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19:12
朱民: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
朱民: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1:39
朱民: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债务非降反升
朱民: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债务非降反升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0:46
任泽平:本轮牛市靠的是改革实质性落地和红利释放
任泽平:本轮牛市靠的是改革实质性落地和红利释放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19:40
朱民:在债务阴影下理解债务去杠杆 实现财富有效分配
朱民:在债务阴影下理解债务去杠杆 实现财富有效分配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18:52
赵令欢: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
赵令欢: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1:48
赵令欢:中国投资要用两把筛子——数字化、全球化
赵令欢:中国投资要用两把筛子——数字化、全球化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18:37
赵令欢: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赵令欢: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20:59
陈志武: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概率不大
陈志武: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概率不大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2日  18:42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4日  11:27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4日  11:53
股市十字路口,上不上车?瑞-达利欧:泡沫始于牛市
股市十字路口,上不上车?瑞-达利欧:泡沫始于牛市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3月18日  10:42

论坛日程

3月22日 地点:东方君悦大酒店
13:00-14:00 观众及媒体签到入场
14:00-14:05 主持人开场
14:05-14:10 中信出版集团领导致辞
14:10-14:30 瑞-达利欧主旨演讲:经济和市场原理
14:30-14:45 朱民主题演讲:债务阴影: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
14:45-15:00 陈志武主题演讲:中国经济的债务风险控制
15:00-15:30 圆桌对话:瑞-达利欧、朱民、陈志武(2019中国金融风险与应对策略)
15:30-15:35 主持人总结,引入第二部分
15:35-15:50 赵令欢主题演讲: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捕捉中国投资机会
15:50-16:05 任泽平主题演讲: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16:05-16:40 圆桌对话:瑞·达利欧、赵令欢、任泽平(2019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
16:40-17:00 观众互动
17:00-17:10 《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仪式
17:10-17:30 作者签书留念

2018专访回顾

[视频]独家对话基金之王达利欧: 投资要逆千万人所为
[视频]独家对话基金之王达利欧: 投资要逆千万人所为

几十年来,达利欧的桥水一直在创造奇迹。不仅事业上得意,达利欧的个人生活也充满情怀和温暖,与杀气腾腾的索罗斯相比,达利欧身上更有低调从容的沉稳之气,这也让他成为世界投资业的教父级人物。[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2月27日  04:39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达利欧中国行精彩语录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达利欧中国行精彩语录

“我不会想要在获得更大的成功了,因为我已经超越这个阶段了,我的快乐来自于能够帮助其他人获得成功。”[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3月02日  11:38
[视频]独家对话达利欧(上):愿在华为中国人管理资产
[视频]独家对话达利欧(上):愿在华为中国人管理资产

新浪财经|2018年02月27日  10:16
[视频]独家对话达利欧(下):我更关注帮助他人成功
[视频]独家对话达利欧(下):我更关注帮助他人成功

新浪财经|2018年02月27日  11:48

最新新闻

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原标题: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来源:陆家嘴杂志 最近,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又一次来到中国。和去年一样达利欧这次来中国还是为了“卖书”——在去年的畅销书《原则》之后,他今年有推出了新作《债务危机》。 只不过,作为顶级投资人,即便是签名售书也难以避免被问到投资的话题。这一次他就被要求给中国中产提供一下投资建议。 而他的建议也非常实用,他说,千万不要去做主动积极的投资者;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你在奥运会胜出的可能性还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定期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 有时候对于股民来说,真相就是这样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巴菲特也曾说:“一个投资者虽然不了解具体企业的经济状况,但又想成为美国产业的长期拥有者,应当定期地投资于指数基金。以这种方式,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就能够超越大多数投资专家。” 芒格说:“投资者不可能始终跑赢大盘。因此,你最好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实际上巴菲特、芒格和达利欧早就用实际行动证明战胜市场是可能的,但是他们给投资者的建议却都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魅力在哪里? 市场是有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美国经济繁荣,而美股也从1954年开始迎来了十年的长牛。 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是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1965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一篇名为《论准确预测价格的随机性》(Proof That Properly Anticipated Prices Fluctuate Randomly)的文章中指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会表现出随机游走行为。同一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发表他的论文《股票市场价格走势》(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同样主张随机游走。 1970年,法玛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借助萨缪尔森1965年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也是在这一年,萨缪尔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美国人)法玛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的价格总是完全反映已有信息,如果价格已经充分反映所有有关证券的价格信息,那么市场上证券的价格变化就是完全随机的,投资者不可能持续的在市场获得超额利润。 按照有效市场的理论,证券分析和专业投资人的价值被很多学院派所否定。1973年出版的《漫步华尔街》刚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出身的作者波顿·G.麦基尔(Burton G.Malkie)也对专业投资人的价值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股票市场的定价如此有效,以致就连蒙着眼睛的大猩猩向《华尔街日报》乱掷一阵飞镖,选出的投资组合也能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获得一样的回报。”他在书中如是说。 指数基金诞生 有效市场理论给指数基金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然而,取得了学术上胜利的有效市场理论并没有立刻对市场形成革命性影响,直到约翰·博格(John Bogle)在1974年创立Vanguard集团,而公募指数基金真正诞生还要等到两年之后。 1976年,萨缪尔森在《新闻周刊》(Newsweek)的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出,散户投资者需要一个投资于类似于标普500指数这样的指数的投资渠道。这给了伯格很大的启发,同一年Vanguard集团发行了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公募指数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不过,最初这只基金并不受欢迎,首次承销仅募集到1100万美元。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因为并不追求战胜市场,对很多自认为是投资高手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指数听上去是缺少吸引力的。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不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只要买几只指数基金就可以做到不比专业投资人差的收益,听上去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对指数基金这样的被动型产品来说,放弃了高收益的可能,把成本降足够低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1977年,约翰·博格与Vanguard集团再次打破行业传统,Vanguard集团停止通过经纪人销售基金,而是将基金直接出售给投资者。在去除了中间商之后,投资者得以用最低成本投资指数基金。 然而,Vanguard最初的发展并不顺利。虽然成本足够低,但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想要接触到指数基金,中介还是颇为重要的。 1982年的牛市到来之后,Vanguard的指数基金才开始快速发展,其他公司也开始发行指数产品,但是因为佣金的问题,这些基金相比于Vanguard的产品缺少竞争力。1986年开始,Vanguard先后发行了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债券基金,随后的5年里Vanguard发行了更多的指数基金。 20世纪90年代,ETF开始出现并进一步加速指数型产品的发展,不过Vanguard直到2001年才推出第一只ETF基金。 低成本则一直是Vanguard坚持的策略,1975年Vanguard产品平均费率为0.68%,到1990年已经下降到0.35%,到2017年进一步下降到0.11%。 在美国市场,指数和EFT产品的比重越来越高。美国基金业协会出版的《2018美国基金业年鉴》指出,2007年,指数和ETF分别占美国共同基金的9%和6%,到2017年这个比例增加到18%和17%。 约翰·博格后来被称为“指数基金之父”,萨缪尔森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博格所创造的指数基金是“和车轮、字母以及印刷术一样伟大的发明。” 不是最佳的最佳选择 虽然有效市场理论虽然一度取得了理论上的胜利,但是是实际上很多投资大佬还是用实际的业绩证明了战胜市场并非不可能。 为了反驳那些鼓吹有效市场而否定价值投资,巴菲特在1984年庆祝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发行50周年大会上,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演讲。 他演讲的题目为“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The Super 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在演讲中,他回顾此前50年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采用价值投资策略持续战胜市场的事实,他列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9个持续战胜市场的案例:华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汤姆·科纳普(Tom Knapp)、比尔·鲁安(Bill Ruane)、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瑞克·吉林(Rick Guerin)、史坦.波尔米塔(Stan Perlmeter)等。他们虽然都使用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是每个人挑选股票时各有侧重,选择的股票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股市投资中长期战胜市场。 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行为金融学、适应性市场假说等理论的发展之后,理论界和投资界实际上已经不再那么迷信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的问题在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每个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理解的能力和效率其实都是有差别的。对于公开信息有些投资者有更多获取信息的的渠道,一个使用智能手机的投资者和一个不使用互联网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最近就有券商分析师把最近A股的上涨形容是“信息杠杠”——虽然资金不能加杠杆,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在市场上涨后,很多人同时可以获得这个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 对于同样的信息,每个投资者做出判断速度和结果也是不同的,某些信息被一部分投资者解读为利空,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却认为是利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误判实际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既然战胜市场是可能的,大佬们为什么还是推荐指数基金呢? 站在整体市场的角度来说,不论市场是否有效能够战胜市场的永远只能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而言,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仍旧是一个并不是太坏的结果。对个人投资者以及资金量太大的机构资金来说,指数基金提供了一个拿到市场平均收益的机会,只要市场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而试图去战胜市场获得而外收益付出的代价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值得。 对于像达利欧这样的大佬们来说,最想说的也许是“你们买我的基金就可以了”,但是问题是这些产品的门槛都太高了,一般投资者跟本不满足购买条件。 指数基金未必是投资的最佳投资标的,但却是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指数化投资是大势所趋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战胜市场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当市场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少数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资金量的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很轻易地击败散户投资者,而散户之中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利用机构的缺点去战胜他们。但是当一个市场逐渐变得成熟之后,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会持续下降,最后演变成机构之间的博弈。 实际上,A股现在的情况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过去市场一直以散户为主,但近些年来,沪港通、QFII、养老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明显增加。 随着IPO的持续进行,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2014年底的时候上市公司数量只有2613家,到2018年年底已经接近3600家,4年时间增加近1000家。随着科创版和注册制的推进,未来上市公司的数量一定会持续增加,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想要从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上市公司选股无疑是大海捞针。 费率极低的指数和ETF基金将会是未来个人投资者最佳的选择。从产品来看,中国的指数和ETF产品近年也发展迅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股票型基金903只股票型基金中有517只被动指数型和81只增强指数型,两者的规模占比超过股票型基金的75%,不过在偏股型基金中两者合计规模只是略超过25%。 对于那些喊着牛市踏空的人来说,也许需要的不是抄底,而是接受被动投资的理念,通过ETF和指数基金这样更为简单的投资工具来进行投资。[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4月01日 00:20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瑞·达利欧,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公司创始人。他说:“我是个有好奇心且爱冒险的人,我喜欢新的事物,不介意有点起起伏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如果追求天性,就会经历起伏,这是进化的过程。”(央视记者周旋 张歆)[详情]

央视 | 2019年03月25日 09:18
达利欧:错过中国 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达利欧:错过中国 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原标题:达利欧:错过中国,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来源:秦朔朋友圈 2019年3月22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落地中国北京,同时也带来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并提炼为新书 《债务危机》(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其中文版今年也正式登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押注拉美债务危机错误,达利欧亏得一文不剩,但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机,一来让他开始依赖计算机算法,二来让他开始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力求“知其所以然”。而这可能也是这本关于债务危机的新书的来由。这本书中的模版涵盖了达利欧对48个历史债务周期的观察。照达利欧的话来说——“这本书的诞生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我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当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的视角,而之所以桥水能安然度过危机,是因为我开发了一个理解所有债务危机如何运作的模版。我希望分享这一模版,来减少未来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债务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达利欧从来不避讳表达看多中国的观点,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还未触底、资本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准入不够完善,桥水只是因为要在华开拓业务,因为难免要“明里唱多、暗里唱空”。对上世纪80年代就频繁到访中国的达利欧而言,他当然对中国的种种问题烂熟于心。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他认为可以总结为“四大力量”、“三个重要均衡”和“两个杠杆”。而“四大力量”是指生产率、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政治。对中国而言,生产率的提升有目共睹且仍具潜力,政府逆周期管理债务周期的能力明显强于西方众多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更迅速、有效地协调,相比欧美国家,货币政策空间已经耗尽(利率降无可降、QE尚未退出)。 相比起较为悲观的内资,外资如今看待中国市场用的是全球对比的视角——这是一个增速仍在6%以上的经济体,远高于发达市场。对A股的2019年共识盈利预期是15%,现在很难找到一个还能提供双位数盈利增速的国家。达利欧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在中国市场投资。如果投资者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就错过了一些机会,而风险的解决办法也会有中国特色。 1、达利欧看多中国 去年,在内资持续减仓A股的时候,外资却逆势加仓。也就在去年9月,桥水对客户发布的《每日观察》(Daily Observations)显示,桥水首席投资官及其团队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全球投资者加大对这一市场的配置是有意义的。 此前,桥水基金也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WFOE),并获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PFM),同年桥水也正式发行了第一只WFOE基金,主打“全天候”策略。 桥水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其背后的判断更多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判断。 达利欧此次表示,看待这个问题(布局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产率问题入手,而生产率就需涉及到一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过去几十年,中国生产率飞速增长,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得益于过去的改革开放以及相关政策。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来到过中国,自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了20倍。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大家认为10美元的计算器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但看看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生产率大大提升,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我们的客户必须要拥有中国市场的敞口。” 当然,他也看到,中国资本市场仍需要发展,监管也需要完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投资组合里没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敞口,就无异于错过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表现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而言,目前加码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外资也必须拥有中国敞口。     早前,对于中国市场,桥水CIO也通过多个维度来评估(市场体量、运营效率、外资准入、公司透明度、法律保护、政治稳定性),桥水认为,A股的市场容量、流动性、政治稳定等优势是其他新兴市场不可比拟的。 1、市场体量:中国A股的体量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 2、运营效率:中国与新兴市场基本持平。 3、外资准入:目前还存在持股比例限制、税收限制等。不过,监管在不断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也不断加速对外开放。 4、公司透明度:中国位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 5、法律保护:这一指标弱于平均水平,例如投资者保护、内幕交易等方面。 桥水也表示:“我们认为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能获得中国企业现金流的多元化敞口的方式,就是持有最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公司,这包括了在岸和离岸市场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 同时,对于投资而言,政治一向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达利欧认为经济机器运行的背后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均衡”和“两个杠杆”。其中“两个杠杆”是指央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中国的政策协调能力则是全球效率最高的。 也有观点提及,中国政策制定者也不断推出政策来缓冲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是这一轮周期不一样,家庭部门债务较以前提升,中国也不会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提振经济,未来中国的政策回旋空间是不断下降的,同时,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对外资而言,看中国问题从来都是用全球对比的视角,上述问题似乎在其他新兴市场和部分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例如,IMF前副总裁朱民近期就表示,全球如今都活在债务阴霾之下——2008年时,G20国家全球债务大概为84万亿美元左右,到今天全球债务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增长了60%左右。从各个国家来看的话,债务增长很快。日本的债务从占GDP的313%到了388%,美国的债务从占GDP的225%涨到250%,中国的债务上升比例很高,从占GDP的142%上升到占GDP的254%,几乎上升了快一倍。但中国债务总体是在占GDP的218%的时候稳住了,特别是金融债务在去杠杆,企业债务稳住了,目前只有居民债务在上升。 全球整体债务是在上升的。 而债务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看经济增速,当增速够快,则无需担心偿债压力过大。同时,对提振经济增长而言,相比起黔驴技穷的全球央行,中国似乎有更多回旋空间;比起过去多年实行财政整顿、财政刺激空间着实有限的欧洲国家,中国的财政空间也更大。例如,此前央行参事盛松成提及,2018年我国GDP规模超过了90万亿元,中央赤字规模大约15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则为30-40万亿元,政府债务总规模约55万亿元,是GDP的60%多;而美国政府赤字超过GDP的100%。如此比较,中国政府杠杆率并不算高。而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除税收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例如,很多地方平台和国企都有盈利,而美国政府的债务只能靠纳税人的税收来偿还。 达利欧表示,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未来生产率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对此他表示并不担心。随后就是要关心中国如何应对债务周期的问题。如果要应对债务周期,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逆周期管理(lean against the cycle),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正在推出较为宽松适中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也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和智慧来对债务周期进行逆周期管理,同时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更有能力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 “我去过很多发生过债务危机的国家,美国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债务危机。相比之下,中国逆周期管理的能力更强,因此经济增速放缓仍然是非常可控的。当然很多人太担心短期问题,从而恐慌被放大了。我个人更担心一般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当他们看到市场出现波动、经济数据暂时放缓,就会抛售风险资产,这往往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中国的确拥有80%的散户。 ”他称。 不过整体而言,达利欧仍然表示相信政策制定者的调控能力,同时也对中国生产率的提升有信心。当然期间会出现一些波动和波折,难以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部门可能会承受压力,例如旧经济部门可能会转差,而其它部门则可能会升级。但从整体环境来说,达利欧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应对经济面临的压力。  2、2019年往后全球挑战重重 当我们跳脱中国看全球,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放缓并非个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市场都在同步放缓。同时,全球在社会、政治层面挑战重重——贫富差距的加大、民粹主义的持续抬头等社会问题都在加剧冲突的程度,而2019年、2020年则是全球大选密集发生的年份,波动则可想而知。 如今,全球(欧美为主)的这一轮超长经济扩张周期已经持续了九年,目前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达利欧在多个场合都提及,下一轮衰退不论从政治还是社会角度而言,应对起来都会非常棘手。 此次,达利欧也表示,“我们的确正处在扩张周期的晚期,美国、欧洲都是如此,衰退究竟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后到来仍不能具体判断,但我们面临两个最严峻的问题。首先,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滋生了民粹主义,也导致了很多社会冲突;同时,随着利率趋紧于零、运用QE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央行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收窄。此时,如果经济放缓,而央行又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能力,就会无限放大上述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很多国家都将举行大选,美国、欧洲和一些新兴市场都是如此,因此会看到冲突不断凸显。”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连早前下定决心持续加息的美联储也彻底“认怂”——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且“点阵图”预期今年不加息(早前机构最保守预期是加息1次),且2020年加息一次,并决定今年9月末彻底停止缩表,下调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和通胀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2018年9月以来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程度超过预期;全球增速疲软,可能会对美国带来影响。欧洲等地的经济增速显著放缓,英国脱欧和贸易不确定性也构成风险。 其实,达利欧在过去两年就持续呼吁美联储不应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他是如何作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判断的?也有观点认为,达利欧作为市场玩家,是否因为美联储宽松对于他的投资决策有益,才做此呼吁? 他此次也解释称,“和部分投资人不同,我不在乎市场的上上下下,我对这种波动并没有偏好。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美联储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美联储需要做什么。” 达利欧认为,去年12月,美联储改变了主意,向市场释放了放缓加息的信号,因为他们意识到,持续加息会影响资金流动和经济动能。“早前,他们太关注短期的经济过热,当然这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有关,但事实上经济放缓也将随之而来;此外,美联储似乎没有完全理解通胀的发展,他们此前担心通胀压力,这是因为担心薪资水平将攀升,但他们忽略了通胀结构。如果看一下通胀构成,我们会发现,其实过去出现了商品通缩(goods deflation),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不断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这其实改变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例如市场行为也会因此改变,因此美联储应对经济周期的方式也会与过去不同。如今,美联储不断意识到通胀压力受到抑制,且财政刺激效应也在减退,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更加耐心和数据依赖(data-dependent)。” 当然,更大的担忧则是针对更长远的未来。目前,除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升到2.5%左右的水平,其它主要央行(例如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完全还没有要开启加息进程的苗头,但其经济增速又在持续放缓。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央行还没有开启正常化进程,衰退就到来了,这意味着央行应对下一次危机的回旋空间(降息、QE)下降。同时,历来美联储需要降息500个基点才能应对衰退,目前只有250个基点的空间。 达利欧认为,全球各国未来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自身的边际效应已经大幅下降。问题在于,政府会否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能否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债务货币化(monetization)的效果。而在这种协调方面,似乎中国更具优势。 “挑战在于,我们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当央行宽松时,他们往往是购买金融资产,而不会同时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很难滴流到那些没钱的人身上。如果需要政策具备刺激力度,同时要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就需要有政策来调整支出的走向,使得政策更倾向那些并不富裕的群体,同时也要提升这一群体的生产率。”他称。 “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行动。但问题在于,这种行动会不会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欧洲非常分裂,因此我对此表示担忧;日本虽然也存在分裂的状况,但日本央行还有不少购债的空间,尽管刺激效应不断下降。”达利欧认为,在美国,的确央行还有2.5%的降息空间,但过去央行需要降息500基点才能应对衰退,当然美联储也还有重启QE的空间。可见,世界三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国家都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这就是我们需要担忧的原因。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3月25日 00:01
瑞·达利欧:面对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瑞·达利欧:面对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来源:泽平宏观 2018年,来自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一本《原则》,畅销全球。达利欧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寓所中创办了桥水,纵横投资领域40多年,累积获利超过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 在其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桥水曾安然度过多场债务危机,包括2008年那场金融风暴。当时,在多个超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的背景下,桥水安然度过,实现当年收益为正。 原因在于,瑞·达利欧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建立了理解债务危机的债务大周期模型,成功预测到了危机,从而让桥水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2019年3月22日,达利欧新书《债务危机》中文版发布。他在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与中国投资者分享了这套模型及应对原则。 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 我为什么写《债务危机》?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做决策时要把决策的条件、标准或者说原则写下来,之后可以反思。 我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重复发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 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实际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任何一次发生了我意想不到的状况时,说明有些事情是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了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很多事情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对于生活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设立了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我关于债务危机的研究结果集结成书。 部分政策制定者也赞同,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正所谓“久病成良医”,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债务危机发生的内在规律。 如何预测经济形势? 《债务危机》的内容是基于对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债务大周期模型。每次债务危机的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差不多。 在这一模型中,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基本上就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如何提高效率,生产力就会提高,进而提升你的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也意味着有债务,所以它本身是有周期性的。 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信贷就会往下。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短的债务周期会持续5—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在不断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也就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怎么办呢?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第一个,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要计算收入增长后是否足够还债,如果收入在还债后还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产生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均衡,经济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包括资本市场借贷在内,贷款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第三个,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回报率是多少,股票预期回报率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券预期回报率和现金预期回报率,风险溢价差是否适当,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 之前说央行有两个杠杆工具可用,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央行想要放缓经济增长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处在高位,产能利用率高,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利率相对于长期利率上升,就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状态。 债务周期如何识别? 债务周期一共分为7个阶段:早期、泡沫、顶部、萧条、和谐的去杠杆、推绳子和正常化。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得上款。 第二个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举办晚宴,花很多的钱,借钱花,觉得自己很富有,这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 那么,大家都很乐观地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认真识别泡沫期,不然你有可能被泡沫冲走。在泡沫阶段你应该要卖出,而不是买入,但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 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上升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但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债务周期中,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各类资产的价格都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上涨的价格也表示以后将出现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 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人们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都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并非人人用于自住,预期的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这一信号。新买家以前没有进入这个市场,他们觉得价格上涨了,所以想入场,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阶段,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增长。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及其他任何国家的央行都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带来了变化,这就像2008年时出现的问题。 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当时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化和第六个阶段——“推绳子”。 最终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正常化。 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资产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时间内就会开始去杠杆化。针对债务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个办法,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个办法,当一些人减少开支的时候,另外一些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个办法,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 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处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3月24日 11:59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新浪财经讯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3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瑞·达利欧、赵令欢、任泽平先生在论坛中进行了题为《2019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的圆桌讨论。 在讨论中,达利欧表示,相信将来在中国的投资会增长,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在中国投资。如果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你就忽视了一些机会,因为在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很多行业发展得非常好。同时,他也相信在未来许多年中,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李斯璇:再次感谢任泽平先生。赵总和任先生都达成一个共识: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桥水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所以接下来这一轮对话聊聊怎么看待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投资机会。我手中也有这样的一份报告,是中国证监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展望,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为扩展,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种类都会更加丰富,资本市场也会有多样化的交易平台。刚才也提到了现在我们会扩大对于外资的引入,有的人说现在可能是改革牛,有的人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可能就要到来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再次请出瑞·达利欧先生、赵令欢先生、任泽平先生来进行下一轮的讨论。 我首先请瑞·达利欧先生发言,刚才赵总和任总都已经讲到,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桥水在2018年10月获得了中国的投资牌照,在中国建立了全资基金,那我也多了一个报告,如果我说错了请纠正,就是在你们的全球组合当中,在中国的资产占10%,在美国的资产则超过了50%,所以你觉得这种资产的分布比例是合理的吗? 瑞·达利欧:我的资产有多少在中国,有多少在美国,这个我不能评论,但是我想我相信将来在中国的投资会增长,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在中国投资。如果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你就忽视了一些机会,因为在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很多行业发展得非常好,刚才两位先生已经讲过了。 同时市场在发展,监管也在发展,希望能够达到世界级别,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在成长。同时,我也相信在未来许多年中,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同时在市场和监管环境进一步发展之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 李斯璇:你觉得你的原则在中国会生效吗?我和很多中国的基金经理沟通过,中国的股票市场行为和心理更加复杂,产品也更加复杂,中国的战略和美国也不同,发展得更快,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发展得非常快,和美国在过去的30年发展相比是一样的。你认为呢? 瑞·达利欧:我会对这个进行解释,你自己做判断。我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要进行测试,不仅根据历史情况进行测试,还要比较各国情况。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存在不同,我必须理解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有不同,要把它们放到我的模型当中测试,所以我的决策适用于各个国家,适用于各个历史阶段,因为我有大量的信息帮助我做决策。 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我几乎难以想象,只从中国的视角考虑事情。这是不行的,你都不了解世界其他地方,它的运作方式是什么样的,所以我觉得原则是普适的,永恒的。我们等着看。 李斯璇:你不觉得有些国家存在特殊性吗?我知道你早在1984年就来到中国,2011年设立了中国分公司,我想知道在你看来,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不同的最明显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比如说低利率肯定会刺激经济,肯定会影响资产价格,减税政策也会有影响,减税后,人们手中的钱会更多,人们就会花钱,这些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所以你说的也是对的,中国的市场在不断发展,我并不期望桥水在一开始就发展得很快,我希望能逐渐了解本地的情况,包括监管知识、谁在卖出、谁在买进、原因是什么。了解本土情况的这些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可能是稳步的,缓慢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运用于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 李斯璇:我知道你是慢慢了解了中国市场的一些情况。 瑞·达利欧:作为投资者,你可以投资什么领域?比如说,要构建平衡的投资组合,也就是在通胀和通缩的时候都表现得很好,这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中应该有商品,有大宗商品,有债券,有股权。监管对其中一些方面有所限制,比如说期货,期货对于对冲基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国现在对期货交易就有限制,这也是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然后还有对参与方的不同要求。 另外,中国的市场现在的效率肯定低于其他一些国家,从它的定价和效率来说,都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所以存在一些障碍,但其中有一些实际上就是机会,我们还是在学习这两方面,不断地在研究,在积累经验。 李斯璇:还有一个问题,你是说效率不够高是指它的套利机会更少吗? 瑞·达利欧:对,比如说两个东西的价值如果相互间存在联系就会存在一个机会。 李斯璇:可能大家都希望能找到类似的机会。刚才瑞·达利欧先生也说了,不管是在策略上,还是在产品上,中国发展得很快,现在应该还存在空白之地。但是因为市场的相对效率还不够高,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套利机会,所以我们也想问问赵总。赵总是中国这方面的专家,你们做一级市场,也做二级市场,也做私募,也做公募,围绕中国的经济做了很多年,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下,中国的市场和全球的市场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包括在2019年有什么投资的意向? 赵令欢:全球和人类走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现象,刚才瑞·达利欧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看100年的历史,然后总结出心得;朱民行长从监管角度看债务和经济的关系;还有很多教授以及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其实,人类现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数字生活已经是现实,而且在加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是现实,不可能逆转。而中国在过去用改革开放起到了一个示范带头作用,以后在新的世界格局里面,特别是再新的规则制定时里面,不可避免地要起到很大的参与制定规则的作用。 为什么呢?刚才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这就是纯粹的市场学:借债的和放贷的,在走过这个周期时,一个解决方式就是要重组,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力量,它的重组过程和重组的科学性是比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都要好,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例子。我们也会延续,社会会越来越好。 其实,中国的特点就是一个投资的热土,任总从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说得很完美了。我们做投资的人想宏观、做微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变动时期,我们会关心哪些是可投的,哪些是不可投的,存量怎么投,增量怎么投。中国的特点就特别明确。 李斯璇:具体的例子呢?哪些可投,哪些不可投? 赵令欢:就像债务重组,在西方可能用市场的力量,是可预测的,而中国有政府的干预,过程可能不可预测,但是结果可预测。我们投资了很多新经济,但是同时在中国这个经济环境下,你如果不投存量,比如国企改革、传统的零售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实际上你就失去了很大的一个机会。一般的说法就是别投了,我们觉得可以投,虽然有很多风险,但是风险的解决方案和处理办法也会有很明确的中国特色。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热土,一个是很懂中国的国情,才会知道怎么投。 李斯璇:转型的过程当中,新旧的动能都有投资的机会,但是很懂得这个过程当中的逻辑和道理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赵令欢:大家不要觉得投新经济就挣钱,最近这一年,投新经济亏钱的基金比投旧经济亏钱的多得多,所以宏观只能提供指导,微观才考验我们的技能。 李斯璇:任先生刚才说了经济上否极泰来,对2019年经济是很有信心的,刚才他们告诉我,有120多万网友在观看我们的直播,能不能跟大家具体讲讲, 2019年,您的投资哲学是什么? 任泽平:其实我最近也是在琢磨,我们究竟赚什么样的钱。其实大家留意一下,所有的行业分为三类,一类行业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还有一类行业是辛苦不赚钱的行业,大部分行业是赚辛苦钱的行业。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从长期来说真正赚钱的都是在赚时代的钱,赚投资的钱,短期博弈的钱很难赚。那么你选对赛道,选对行业,选对你的合作伙伴和投资的对象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大致来看中国2019年或者三五年后,最好的行业、最好的机会在哪里?我觉得无非在这几个领域,这几个领域都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比如说为什么像茅台、招行、腾讯都是大牛股,而那些天天折腾的公司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其实你会发现大牛股都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们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第二个,这些公司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没有门槛那,就是红海,永远无法形成一个好的行业格局。 第三个,他们的团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为什么有时候大家讲投资就是投人呢?其实,在一个好的行业中,不同的公司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就在于一个企业是否有强大的心脏和矢志不渝的梦想,这点是很重要的。所以2019年我们会继续投代表中国未来的这些行业。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您对于中国2019年的投资理念是什么?您是否会做一些基本面的分析,还是说你要做更多的量化的分析呢? 瑞·达利欧:谈到投资组合的构建,主要是首先看如何实现比较均衡化的资产配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eta策略,进行这些战略性的资产配置,然后我们运用alpha策略,alpha策略就是要赌市场的下一步变化。然后要构建一个平稳的、平衡的投资组合,挑战就是赚钱很难。 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你是在和专业人士进行竞争,是在玩零和游戏,而且很多个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这简直比在奥运会比赛还难,你必须要虚心。你要想跑赢大盘,打赢这个市场,那一般按理说应该抄底,但是很多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却是在高点买入。所以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很难。 那么为什么不聘请专业的管理者呢?有三个困难之处。 第一个就是,他们的收费很高。 第二个就是,很多人承诺很好,但不见得能兑现。 第三个就是他们要做出是入市还是卖出的决定。中国最好的投资者就是要找到最低成本的,实现平衡的投资组合。这是我们现在所努力的。 如果要实现平衡的、均衡的投资组合呢?无论是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还是通胀上行或下行,还是好年景还是坏年景,总是有一个平衡点,这是我们的关注点,要实现平衡。 与此同时我们进行很多研究,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多,要了解这些具体的机会。尤其是增量方面的。那从alpha的角度来说,还是要花时间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优势,我们觉得还是要找到这方面的平衡,我们会继续努力。 李斯璇:所以你觉得在2018年alpha策略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个人来说很难实现这个平衡,很多的观众正在观看我们的节目,130多万人在网上看直播。跟美国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的个人投资者,不像其他的国家,比如美国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所以你对这些人有什么建议呢? 瑞·达利欧:第一,你要知道你有哪一些东西是不懂的,你要谦虚。第二,你要看代价,看你的成本,要尽量选择比较有经济效益的,要看管理费用。还有要多样化,你要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你别以为说是每天你就能找到最好的和最不好的,你可能做的正好是相反的。所以你要知道你哪些不会做,同时要进行投资组合的多样化,要做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投资成本比较低的。你要么把这笔钱存起来,要么买房产。那你如果有一个投资组合是平衡的,可以实现稳定的回报,这是你所要关注的。 李斯璇:那你说是不是要买各种基金,或者是买指数基金? 瑞·达利欧:是,你要看这个成本,你要注意,要看基金是怎么推广的,就是要注意销售策略,看他们的承诺是不是不现实。 李斯璇:另外,你看中国的创业板、创新科技板,你如何关注新经济的回报率呢?这些公司能不能实现盈利? 瑞·达利欧:长期来看,其实现阶段的盈利不是重要的问题,问题在于未来的盈利。所以长期来看,利润并不是很好的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的工具,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来到中国,深入认识中国,这非常重要,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 李斯璇:我想问下关于赵总对这方面的看法。像刚才达利欧先生刚才说的,对于新经济行业的公司,可能当前也没有盈利,是无法得知它未来的赢利能力,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对一些成熟的行业,比较容易做出它们未来的模型,但是对于一些新经济行业的公司,很多时候大家不了解,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帮助选准新经济的赛道,以及这个赛道上的真实选手吗? 赵令欢:我很简单地回答一下,但是我借这个机会请教瑞·达利欧一个问题。投资是很微观的事情,但你要把事想清楚,宏观的、中观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投人,新经济、旧经济都是一样的,这些事情最好还是让比较专业的人、专业的公司去做。投资发生在早期阶段,重点在于之后的风险以及怎么管理风险,怎么用基金的方式去做。中国比较好的在于,随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建设,各个层面的专业公司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是互动的良性增长的过程。刚才讲的热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能不能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李斯璇:当然了。 赵令欢:瑞·达利欧,你把你的中国成就视作一项投资,还有一个公司的创业经历,还有你个人的经验全都凝聚到你的书里面,而且你花时间与大众分享,我在想如果大家都读了你的书,都知道你所学到的这些经验教训,都遵循你的原则了,你觉得这个周期会不会变呢?大家都学得很好,将来我们都不会犯错,经济危机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呢? 瑞·达利欧:我希望如此。我们的周期这么漫长,我觉得这个是没有原因的、没有道理的,我的希望是这样的:政策制定者和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如何去识别泡沫的产生,以及如何识别出泡沫将破灭。最重要的是在泡沫产生的时候卖掉,而不是在那个时候买进,所以政策制定者就能够应对泡沫,这样就不会采取错误的政策。 如果你能够改变这个周期,实际上这个周期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因为这个周期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导致出现很大的资产损失,所以稳定非常关键。我们想要做的就是用投资来回报社会,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减少投资的波动性,所以我希望我的书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能够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有所助益。 李斯璇:我想问一个问题,根据赵总和任总的讲法,他们认为我们要关注团队、人才,比如说私募股权的投资团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有一些量化基金,它们比一些基本面的基金表现要好,这已经是一个趋势了,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呢?这个趋势就是量化基金分析周期和指标会比基本面的基金表现更好呢? 瑞·达利欧:25年以来,我们写下了我们决策所依据的规则,把这些规则变成了算法,因为电脑可以使我们获益,我们的头脑也可以使我们获益,所以原则非常关键。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些基本的规则,要了解电脑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处理很多信息。如果你深入研究电脑及数据的话,你就会采用机器学习,让机器用算法帮助做出一些决定。 很多人并对电脑不够了解,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如果将来和历史是不一样的,那我们仅仅对数据进行挖掘是不够的,尤其在市场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大家都知晓并使用过去奏效的原则,也许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虑过去的情况,然后激进性地进行相反操作,从而赚到钱。所以关键就是使用算法,使用数据,使用电脑来帮助你,来理解过去,做出相反的判断,也许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做法。就像我们以前是两个人下国际象棋,今天不一样了,无论是在下象棋还是下围棋,都可以和电脑对弈,所以我们会把决策的规则写下来,然后用电脑模拟后看结果。所以人和机器的互动非常关键,才能做出普适的决定,这是最好的方式。 李斯璇:是不是能举个例子,说说你是如何将对市场的理解、对团队的理解、对管理层的理解放到电脑当中呢? 瑞·达利欧:任何一件事情,你可以认知到的任何事情,你定性理解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展现。比如说,你想对团队进行量化,可以把每个人的简历拿过来,看下他们的工作记录,这是可以量化的。有些人是塑造者,他们领导了他们的公司,建立了非常好的团队,有周全的计划,知道没有关键人的风险,我们可以理解这些。然后你同时要一一了解他们的现金流、对现金流的影响、在什么行业,你尝试把这些数据都放到自己的脑子里,对每个公司进行分析,同时把它放在你要构建的平衡的投资组合当中,实际上你的头脑是不够用的,但是电脑的能力是够用的,因为电脑足够强大,可以衡量团队的能力,衡量现金流,衡量在投资组合当中的权重。因为电脑的能力可以处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复杂,人脑是无法处理的,所以我们靠电脑来进行风险的平衡,最后人和电脑共同做出决定。 李斯璇:一切逻辑可能都可以用这样的原则把它量化出来,最后变成真正的算法,反映到投资当中。赵总和任总怎么看?这会不会是未来在中国投资的一种趋势?因为现在在中国用这种方法的相对比较少。 赵令欢:你这跨界了几个特别不同的领域,二级市场,比方说指数投资、被动投资。主动投资的包括私募,做私募的还有更多的数据化,我觉得未来是电脑对人们做判断的帮助越来越大。 但是反过来说投资,特别是我们做私募,或者是风险创投的,的确是交互较多的过程,机器在这里面只是起辅助作用。另外机器要想真正起作用取决于很多条件,中国现在还不具备,所以还有很长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趋势一定会是像刚才瑞·达利欧说的那样,机器会对我们做判断的帮助越来越大。但是只要有人,特别是在市场上,人们都处于互相博弈之中,人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不可能取代的。 任泽平:简单谈一点感想,正好有一个问题,提问的机会非常难得,想请教瑞·达利欧先生。其实刚才你问的这个问题,瑞·达利欧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定要弄明白自己赚什么钱。你是赚趋势的钱,还是赚周期波动的钱?是用Alpha赚钱,还是用Beta赚钱?不可能所有都赚。意味着你赚什么钱,你的分析框架和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瑞·达利欧讲的原则、债务周期,讲了很多关于周期的逻辑,他的方法与巴菲特和价值投资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这跟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分析框架是不太一样的有关。我简单评论下。事实上做宏观对冲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瑞·达利欧能做得这么成功,非常令人敬佩。 我的问题是什么呢?大家知道瑞·达利欧对债务周期、对金融去杠杆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在过去的两年,尤其是在2018年,中国政府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推动化解债务风险、化解金融风险。那么在过去两年,客观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很多领域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控制,但是也对一些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者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想问,达利欧对中国的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去杠杆化有什么建议?谢谢。 瑞·达利欧:其实在中国经济的不同领域都存在杠杆,我想分开来谈。首先在影子银行这个领域,在逐渐放开,而且有很多相关政策,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投资行为,比如说,对新吸收的存款,保证一定收益,同时拿这个钱去进行一些风险比较高的投资,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回报,同时用这个借短投长,这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使借贷增长很快,也使得监管者正在加强相关控制力度,想要控制影子银行。控制了影子银行就说明借贷会减少,借贷减少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你是借款人的话,那你可能会遇到借款困难。如果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借款者的话,借款会更加困难。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控制影子银行,更多的贷款是由银行发放,来弥补影子银行的借贷减少,所以这是可以管理的。但是可能有一些公司会遇到困难,另外监管者会更多参与其中,这是影子银行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关于房地产方面,还有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杠杆,这方面好像管理得很好。还有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我们可以看到融资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在中国,我可以看到这也是比较有效的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因为如果债务情况不好的话,投资者会受影响,政府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如果有谁不负责任,必须要找到责任方,因为他们都被担保,所以如果他们不负责任的话,政府就不得不担保这部分债务。 所以现在中国遵循的是世界级的监管标准,虽然现在还有问题,却是在改进的过程当中,中国政府的工作做得很好,能够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调整。 李斯璇:总的来说可能可以管理,但是还有一些投资者不负责任,他们可能会承担最终结果锁带来的一些成本。[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3月24日 11:53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新浪财经讯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3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瑞·达利欧、朱民、陈志武先生在论坛中进行了题为《中国金融风险与应对策略》的圆桌讨论。 在讨论中,达利欧表示,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如果过慢或者过热都是不好的。资本市场也要均衡。中国的经济基本接近了平衡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去杠杆,但是是一个逐渐实现债务均等化的过程,而且中国正在指导债务应该流向什么行业。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李斯璇:再次感谢陈志武教授,今天没用PPT也是洋洋洒洒讲了三点。其实政府在再分配当中的手段,瑞·达利欧先生的书里面有所涉及。我读的时候注意到书中有非常有意思的表格,讲了具体政府干预过程当中有些做法是聪明的,有些做法是不那么聪明的。尤其是对于多数持有内债的国家,基本债务危机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政府需要知道怎么做,而且政府需要有行事的权威。我们会请三位嘉宾进行一场对话,具体聊一聊。 让我们再次掌声有请瑞·达利欧先生,同时有请朱民先生、陈志武先生。欢迎三位嘉宾带给我们接下来这一场精彩的对话。 其实刚才听了三位的分享,我觉得有很多观点相似的地方、相辅相成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在细节上判断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面,我们好好和大家聊一聊。我想就一个同题提问,三位说说各自的答案。因为2019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论坛的时候,当时我跟朱民先生也聊到一点,朱民先生说中国是这么多的主要经济体中从来没有经历过主要的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国家。我想问一下朱民先生和陈志武先生两位怎么看,然后再请瑞·达利欧先生回答。 朱民先生,因为在2019年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的时候,采访您的时候,咱们也谈论了这个话题,您也说这是比较骄傲的一点,中国也是主要的经济体当中至今没有经历过主要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国家,您觉得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朱民:原因很多,第一,强劲的经济增长。在强劲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即使债务在上升,经济形势也会好很多。第二,中国的债务大部分花在实体上,有实物经济在后面,我们都是在投资。大家很关注地方债,但是地方债务大部分是投资,不像国外的债务都是消费用掉了。有实物资本,又会好一点。 第三,我们的金融系统庞大而且稳定,刚才志武讲到这一点。对于整体的管理监督,我觉得还是很有效的。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的增长,债务有所上升,我们也有波动,但是并没有经历金融危机,我觉得这是好事。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过了40年以后,我们的债务水平客观上是很高的,理解债务,理解债务风险是当前很主要的挑战。 李斯璇:陈教授,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陈志武:这是非常好的观察,非常好的问题。因为实际上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2004年的一些主要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之前经历了某一种金融危机或者说出现了可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危机的挑战,因为那个时候很多银行实际上严格说应申请破产,后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信达等,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就把四大银行的呆帐、坏账都接过来了。如果不是因为强大的政府有能力干预的话,严格意义上的银行危机在那个时候就应该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说到从那一次处理方式,还有日本的处理方式,我们大致上就可以看出现在2019年、2020年和未来,中国即使出现了资不抵债,不管是地方政府,甚至民营企业出现了债务问题的时候,大致上都会按照这种方式来去处理。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说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可能在中国不太容易发生。但是经济危机以非常短暂的突发的方式阵痛呢?这个概率可能也不是太大,就是因为政府可以出面干预。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我觉得你们可能有相似的观点。在您的书中,关键的一点说到有些国家它们是以本币计价的债务,这样的债务危机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管理,可以处理好,如果政策制定者有这个权力和知识的话,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您对中国的情况如何看? 瑞·达利欧:他们只要有知识,有这样的权力。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是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先说一下知识,你们之前说的债务重组,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债务的重组是怎么做的。现在的中国很多领导,对于当时是如何进行债务重组的,是非常了解的。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比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都好很多,有几个理由。 第一,之前我说到了长期债务危机的限制,可以把零利率以及剩下的可以能做多少量化宽松进行衡量,你看中国的情况实际上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进一步降息,还没有到零利率,然后再进行债务重组。现在的情况比六七年之前要更好,因为我六七年前来中国的时候,当时五大行主要借贷给国企,当时的信贷都是在这方面。现在有更好的实体经济的循环,中小企业也获得了信贷。这些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流通更好,而且这种信贷发放到了更多其他方面,资本市场更加有效率。这是现在的情况,当时是没有这些条件的。还有不同的政策工具也在进行协调,货币政策可以和财政政策进行更有效的协调。实际上,在中国,比在其他地方可能更有效。 政策也非常重要,你刚才也说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权力来做这些决策。说到2008年经济危机,当时的挑战是如何进行协调。在中国进行协调更容易。除此之外,中国的增长率以及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率还是持续高位的。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基本上还是高的。收入的增长是一个核心因素,现在中国的增长率还是非常高的,收入增长率也非常高,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时期的22倍。生产力增长的潜力也是非常高的,现在平均是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我们的潜力空间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从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我们肯定担心债务,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都要好。实际上我担心的是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的问题。 李斯璇:整体来说,我觉得您比其他两位更乐观。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就是所谓的有序的、和谐的去杠杆。是不是在贸易摩擦之下还是可以实现的?另外,中国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工具来处理好通胀性的还是通缩性箫条? 瑞·达利欧:说到贸易摩擦这个问题,确实是像一个路障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影响。我一直在关注这些情况,我看到过很多这些情况,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处理好的。 说到和谐、有序的去杠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信贷实际上在进行转变,比如说影子银行,大部分之前没有被监管,而且也没有得到控制的,现在进行了一些有序的监管。一方面可能是影子银行收缩了,但是与此同时你会看到更多的信贷是通过银行系统来进行补充,特别是发放给这些中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你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也在进行一些重组,比如说发行城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动向。经济当中有些部分是有一些去杠杆,有一些经济部门可能出现了刺激性,有些时候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比如说减税、财政政策。 李斯璇:其实读完这本书,我很大的感受是各种各样不同的杠杆的动态平衡过程。总体来讲我感觉,瑞·达利欧先生觉得中国的整个经济比起前面六七年,包括资本在实体的流动更多,政府还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像刚才朱民先生说的可能传统的方式已经失效了,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朱民:我们额外的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利率还有空间,我们的货币还有空间,中央财政是覆盖整个债务,不加地方债务的话,中国确实有这个空间。同时政府的政策能力还是很强的,当年的银行改革是很正面的政府的政策能力的表现,这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要做去杠杆,应该相对条件好一点。但是去杠杆永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到现在为止在说去杠杆,我们逐渐走向一个稳杠杆,我觉得这个目标达成了。但是逐渐往上走,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 我能不能申请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瑞·达利欧:实际上我们是意见统一的,我和朱民教授。 朱民在IMF工作,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国家的情况,我们经常私下也会讨论。我们同意去杠杆从来都不容易,总是会有一些因素导致出现路障。比如说不同的情况相互弥补,此消彼涨。有一些问题实际上可以权衡开,比如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对它们的应对太晚了,但是后来还是安然度过了,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限制。 朱民:这就是所谓的连锁反应,我们要小心。好就好在官方还是比较了解金融部门,比如说过去18个月,把表外的拨回表内,减少影子银行的活动等,这是说明政府能力的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们现在债务水平还是特别高,所以路还是很长的。但是我还是要问瑞一个问题。从市场的共识来说,美联储今年不会再加息了,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但是你在达沃斯的时候说到,你预计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下降,会比人们设想的要更容易衰退,美联储可能需要降息了,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市场会把美联储鸽派论调已经考虑进它的计价当中去了吗?你觉得他们会认为美联储会降息吗?如果会的话,是否会影响市场呢? 瑞·达利欧:我们当时在达沃斯的时候,美联储当时有一个缩表和升息的步骤,当时它可能不知道如何有序进行。到12月的时候,是在债权和股权之间如何做出很好的权衡,也就是市场上的股价和利率。但是自那以来,它的路线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关注路障,包括我们在减税、经济方面的增长。而结果经济的增长下来了,美联储要提高利率,所以美联储当时的方向不对。它现在不再加息了,我觉得这个方向更好。你不要特别关注他们说什么,应该关注他们做什么。因为美联储肯定会回过头来走向正轨的,它已经发现了自己已经走到头了,到瓶颈了,这等于说是现在相当于零利率了。如果你把它乘以资产的久期,比如说十年久期的资产,就意味着它有25%资产的影响,它可以来使用。 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稍微放缓,欧洲经济也是,中国也稍微有一些放缓。当然货币政策上,你们稍微有一些转向。世界整体不会提高,这些国家,包括美国都不太行。在下一次大选之前可能是下降的,现在有35%的下降概率。但是来看一下政治方面,在未来两年内会有一些国家举行大选,可能会有一些革命性的改变。因为会产生冲突,极左和极右之间会产生冲突,对政策也会产生影响,比如说股市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减税,公司税下降了,但公司税可能增加,或者说收入可能增加。资本市场喜欢资本家,但是不喜欢社会主义的政策。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可能会产生政治冲突。 朱民:你觉得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是不是? 瑞·达利欧:是的,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也没有太多操作的空间,欧洲也没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 朱民:我们也不知道美联储它不会减息,也不会增息对不对? 瑞·达利欧:美联储会做它该做的事情,因为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会放缓。 李斯璇:我总是希望嘉宾可以有非常开放的对话过程,欢迎陈教授随时加入其中。其实刚才瑞说了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你看美联储的时候不要看它说什么,要看它做什么。刚好在这本书当中也提到聪明的政府,甚至需要去管理市场的预期。但是聪明的政府应该有实际的行动,阅读了书之后能够对刚才的对话有更清楚的理解。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想听一下陈志武教授的观点,您刚才似乎感觉去杠杆不是那么的有必要,您怎么看?包括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国际经贸的趋势之下,是不是中国的结构性改革或者去杠杆的空间会变小了?刚才瑞的观点觉得这是小坡,不是特别大的事。不知道您怎么看? 陈志武:谢谢,其实我是相对来说比较悲观一些,因为怎么样掌握平衡点?说起来容易。我原来在大学是学计算机的,按理说工程学科对我的训练告诉我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学工程的人往往会忘记人的本性,因为人的本性像刚才瑞·达利欧先生说到的,我们希望什么都往上涨,而且总是往上涨。漂亮的、和谐的去杠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当然有些东西不好说得太具体。 前几年去杠杆蛮好的,最近不是已经宣布了嘛,我们去杠杆的行动已经告一段落,胜利了,可以为下一步更加放开加杠杆,增加流动性,做一些铺垫了。就是因为有些国家要考虑选票,不管是巴西还是美国,还是欧洲国家,你说要去杠杆,大家得勒紧腰带。我们知道前些年希腊,日子过得那么好,但是有段时间必须勒紧腰带。我们觉得有些国家可以让大家更长时间,年复一年的勒紧腰带也行吗?人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去杠杆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行长给我们看的数据,告诉我们2008、2009年这段时间,大家如果翻当时的报纸、杂志、电视、书信,会觉得美国和其他国家杠杆债务都太多了,我们应该吸取一些教训。但是从2008年到现在,实际的情况是不仅仅债务没有下降,反而是继续上升了。我看到这些数据告诉我,这就说明我们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刚才瑞·达利欧先生说到的四大要素、三大平衡、两大杠杆和政策工具,这是很复杂的系统,每一块都做到位,相互协调得很好,说起来容易。让计算机解决优化方程的问题可能比较容易,但是要人去做到是很难的,所以我对于这一点人是不是能够做到不是有那么高的、那么强的信心的。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你刚才给我们介绍了债务周期的一些类型,并且介绍了有几个周期,早期、泡沫,然后是顶部、萧条、和谐的去杠杆、推绳子、正常化的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您把这个模型用在中国,你觉得中国处在这个危机的哪个阶段呢? 瑞·达利欧:我觉得在中国6年之前处于泡沫阶段,而在那个阶段,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人都想到中国来。同时,很多资本流入中国,所以杠杆也在增加,很多公司也都成为投资的对象。如果再看一下股价,私募股权市场的价格也在增加,也就是说可以让人们感到泡沫,同时债务在增加。但是货币政策没有主要反映出这点,而且还有影子银行,我觉得是进入泡沫阶段了,大家都处于很狂热的阶段,这是典型的泡沫阶段。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种泡沫的存在,并且对此有一定的担忧。为什么要担忧呢?因为政策制定者有担忧,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我并不是说债务问题不重要,但是至少现在,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担忧并采取措施了,政策制定者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应对这个问题。如果依照均衡的水平,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必须是平衡的。 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如果过慢或者过热都是不好的。我们再看一下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要均衡。中国的经济基本接近了平衡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去杠杆,但是是一个逐渐实现债务均等化的过程,而且中国正在指导债务应该流向什么行业。 李斯璇:六七年前我们已经看到泡沫了,你觉得现在我们已经达到均衡了吗?你觉得我们会达到顶点吗?还是说我们不会达到顶点?也不会出现泡沫破灭呢? 瑞·达利欧:如果产出的增长和产能的增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没有产能的限制,经济没有太热或者太冷,那么就能够对经济增长进行重组,这些增长可以来自新的领域,或者是比较重要的领域,你就可以应对那些旧的行业产生的问题,比如说水泥和钢铁等。如果把这些产能引到其他的行业,经济就不会太热或者太冷。而且债务的增长就不会那么快,不会超过收入的增长。如果你能够实现这个平衡的话,那就会逐渐实现比较稳定的经济增长。而你的周期就不会那么明显,这是中国政府做的有趣的实验。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把这些事情进行平衡,如果你觉得这些均衡特别重要,并且能够实现这种均衡,你就会有正向的生产效率的增长,你的周期就不会那么明显,增长率不会那么高。可以说,中国几乎接近均衡了。 朱民:能不能再申请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李斯璇:朱民先生问一个问题,陈教授问一个问题。 朱民:问一个通胀的问题,通胀对于股票和债务都是非常重要的。你认为通胀未来几年会怎么样?你觉得通胀会保持还是会增加? 瑞·达利欧:我觉得有两种通胀,第一个是货币通胀,这是由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第二个就是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胀。比如说工资增加,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胀。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就通胀而言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我们正在向数字经济转型,如果从货物通胀的情况来看的话,是在通缩。比如说生产效率提升了,那么货物价格就下降了,我们用技术来替代人,财富差距在增加,但是改变了通胀的素质。我们没有能力限制了,我们可以随时把货物生产出来,我们可以随时变现出新的产能,我们可以看到通胀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果看一下全世界和大多数国家,这种能力的限制都会降低。现在就不再有劳动力紧缺导致能力的限制,更多是货币的通胀,取决于当局的政策来实现平衡。 我觉得现在还没有看到货币通胀,同时也没有货物产生的通胀。我担心的是什么呢?是通缩。如果世界经济疲软下降的话,又出现政治方面的冲突,比如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政治冲突,央行也不能采取政策的话,这会产生矛盾,这是我最担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通缩。我担忧的是通缩,就取决于几点。 首先,你要看一下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法定货币的时代,这个时代央行可以按照它们的意愿印钱,它们承诺把钱还给你,这是银行欠你的凭据,对你的现金有限性有所承诺,它可以印更多的钱。央行有这样的权力,而且是美元为基础的体系。欧元、日元也是主要的货币,如果看一下这三个经济体,再看一下它们的债务水平,我对于通胀的担忧是这样的,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家不愿意持有美元的债务或者是欧元的债务,或者美元的国债、欧元的国债、日元的国债,大家就要问这样的问题了,那时候持有什么样的货币呢?那时候才会产生通胀,但是近期不会看到通胀。 如果看一下《帝国的兴衰》,可能会看到相关问题。 李斯璇:感谢瑞·达利欧。 陈志武:瑞总结的很好,给我们介绍了人民银行做得很好,能够帮助我们管理泡沫,货币政策非常恰当。我想换一个话题,你的发言当中也总结到了这一点,你提到过数字化、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央行和政策制定者所发挥的作用比20世纪的时候要大得多,然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央政府和央行的职能得到大大加强,你会看出债务危机的规律,你认为未来将比以往的不同程度会有多大?政府会如何更加积极、更加协调,使更多的货币数字化,把职能扩大? 瑞·达利欧:我觉得主要看冲突怎么样处理,什么类型的冲突呢?贫富之间的冲突,以及各国之间的冲突。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与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是很类似的,我们是否可以很好地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是有效地来解决? 现在财富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所谓冲突就是这样子,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不光是购买金融资产,央行不光可以做这些。因为它总是局限于这方面,到时候你要抛售,再买金融资产,但是人民并没有真的获得购买力,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协调,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要更多协调。这种货币化就可以转化成为人民的购买力。 但是还有一个人性的问题,不光是一个运作机制的问题,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人们会存在这些冲突,就会相互指责,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是否是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共同的挑战,一块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志武: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崛起,在美国、西欧以及其他国家可能是很难避免的是吧? 瑞·达利欧: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有优势和劣势,它们必须协调,要实施好的政策。比如说教育,有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在美国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不够的,顶层的40%和底层的60%,顶层的40%的人群的子女教育资金五倍于底层的60%,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来提高生产率。与此同时,还要对财富进行很好的分配。问题就是能不能进行一个相互合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刚才我说的蛋糕如何做大,如何做好。 李斯璇:时间已经到了,大家意犹未尽。总结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政策制定者不断地平衡这个过程,投资应该具体在什么地方,去杠杆应该在哪些板块,才可以保证更好的平衡。而且像瑞·达利欧先生说的一样,中国本身在进行有趣的实验,也许是其他国家没有经历过的,我们也非常期待中国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能够创造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正是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论坛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相关的资深业内人士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3月24日 11:27
任泽平:这一轮是改革牛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任泽平:这一轮是改革牛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来源:券商中国 在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Ray Dalio《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任泽平博士对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机会给出了他的判断。 与其他嘉宾不同的是,任博士并没有侧重在解释过去的经济数据,而是从商业领域经济学者的角度给出投资者明确的三个观点,并解释了其中的逻辑。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以及我们分析经济和市场的逻辑。 标题叫否极泰来,哪三个观点呢? 第一个判断,我们判断大约在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 第二个判断,中国资本市场在今年将会否极泰来 第三个判断,如果中国能够务实、市场化的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会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一 大家知道2018年号称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从数据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说我们的GDP增速创十年新低,我们的投资也都创一二十年的新低,我们的大类资产表现呢,2018年A股在全球的大类资产里面跌幅仅次于比特币。 所以有人在去年底悲观地说:“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与此同时,2018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家一听心都凉了,是吧? 但是在去年底,大家知道我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我们提出的观点叫否极泰来,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2018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的这么困难?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2018年全球货币都是收紧的,美联储加息,所以美国经济也是见顶回落。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外需产生了挑战。 第三,大家知道去年金融去杠杆,我们的流动性收紧。在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增加了中小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这些因素在去年出现了一个叠加。 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还有周期自身的力量。在去年我们是去库存周期。经济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呢?如果你经历过几次周期以后,你更加感到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强大。 在2018年,我们是一轮去库存周期,上半年是滞涨,消灭货币和财富,下半年我们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去年周期的力量、政策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叠加,造成了2018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对于2019年,我想有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企稳,经济应该是前低后稳。 为什么呢? 1. 从周期的角度,可以看到今年初库存周期延续了去年的主动去库存,但是主动去库存阶段将在今年二季度耗竭,从主动去库存变成被动去库存,就是复苏的早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这些迹象。 2. 还有就是政策性的力量。在去年三季度,转入量价齐跌的主动去库存周期,从滞涨转入衰退,打开了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政策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已经开始转暖。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它先后的逻辑次序。毫无疑问,政策底在去年三季度,市场底在今年初,然后经济底应该是在今年的中期。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3. 经济有很多领先性指标,比如说货币的投放,还有股市一般领先于经济半年。最近的这些领先性指标都出现了回升,比如M2增速触底回升,股市上涨,预计未来投资和经济有望企稳。 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二 大河里的水涨起来以后,大家知道总有东西要浮上来。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底债券市场先走出了牛市,在今年初股票市场开始走出牛市的初期迹象。 我做了二十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你经历了几轮周期以后,你会发现经济就像机器一样在运动,而人有的时候是非常健忘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投资者能够穿越周期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其实经济预测,有时候大家认为经济预测就像占星术一样,但是你掌握了周期和人性的本质以后就掌握了洞悉世界规律的一把钥匙。 对于大类资产,我对今年的股票市场是相对乐观的,而且大家知道我的乐观应该是在市场上最早的之一。我去年底就讲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讲资本市场会否极泰来。为什么呢? 1. 经济触底企稳,我们看到经济失速的风险在消除。 2. M2社融触底回升,流动性开始宽松。 3. 大家看到这两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其实还是推进较快的:去年4月博鳌讲话宣布了汽车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了大规模减税计划,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民营经济受到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到新高度,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火速推出。 这是一轮什么牛市?我认为这是一轮改革牛。 这一轮改革牛和上一轮有什么不同?上一轮是靠改革的预期推动的,但市场的预期跑得太快了,改革没跟上。如果说上一轮牛市是改革预期推动的,这一轮牛市将会是改革的实质性落地,以及随后的红利释放所推动的。 这一轮牛市如果走得足够远,足够高的话,一定是靠改革的实质性落地和红利的释放,这是我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观点。 三 第三个观点,在过去的四十年,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此消彼涨,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但是,最近这些年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唱空中国的声音悲观的论调再次泛起。 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而且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维度。 我们来看几个指标。 第一,中国人均 GDP 9700 美元,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中国城镇化率不到60%,发达国家都到80%,中国还有一二十年。 第三,中国GDP增速现在还在6%以上,是美国的两到三倍。 大致做了一个测算,大约到2027年,只要中国保持5%到6%的增长,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美国。我们现在经济规模大致相当于美国的66%,全球的16%。 第四,中国有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如果在中国都找不到投资机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投资机会呢? 第五,中国的劳动资源仍然很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我们正在从传统的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新经济都是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 第六,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十分的活跃,中国在全球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仅次于美国,全球最好的新经济企业不在美国就在中国。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的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只要中国推动一轮务实的、市场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将会开启新周期,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3月24日 00:05
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原标题 一财专访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来源 第一财经资讯公众号 2019年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全球超长扩张周期进入晚期,全球增速持续放缓,连早前被认为必定会持续加息的美联储都迅速改变方向。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持续收窄,我们将如何应对下一轮衰退或危机?同时,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对于全球政策制定者以及不断增配中国的外资机构而言,他们又有怎样的投资判断? 2019年3月22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 《债务危机》(中信出版社出版)落地北京。带着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达利欧。 达利欧向来对中国经济发展表示乐观。他说,就未来而言,生产率才是第一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而中国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此后就要看债务周期以及政策制定者逆周期管理的能力,“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能力更强,决策制定更快,因此政策效果更强、渗透也更快。”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他说,如果没有一些中国敞口,就意味着错失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收益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外资必须拥有中国市场敞口,目前时机十分合适。 全球面临两大严峻挑战 第一财经:这一轮超长经济扩张周期已经持续了九年,目前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你在多个场合都提及,下一轮衰退不论从政治还是社会角度而言,应对起来都会非常棘手。你如何看待目前我们身处的环境?应该如何应对下一轮衰退? 达利欧:我们的确正处在扩张周期的晚期,美国、欧洲都是如此,衰退究竟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后到来仍不能具体判断,但我们面临两个最严峻的问题。首先,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滋生了民粹主义,也导致了很多社会冲突;同时,随着利率趋紧于零、运用QE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央行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收窄。此时,如果经济放缓,而央行又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能力,就会无限放大上述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很多国家都将举行大选,美国、欧洲和一些新兴市场都是如此,因此会看到冲突不断凸显。 美联储很难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第一财经:你过去两年来持续呼吁美联储不应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如今,美联储真的下定决心暂停加息,并即将停止缩表。你是如何作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判断的?你作为市场玩家,是否因为美联储宽松对于你的投资决策有益,才做此呼吁? 达利欧:和部分投资人不同,我不在乎市场的上上下下,我对这种波动并没有偏好。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美联储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美联储需要做什么。 去年12月,美联储改变了主意,向市场释放了放缓加息的信号,因为他们意识到,持续加息会影响资金流动和经济动能。早前,他们太关注短期的经济过热,当然这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有关,但事实上经济放缓也将随之而来;此外,美联储似乎没有完全理解通胀的发展,他们此前担心通胀压力,这是因为担心薪资水平将攀升,但他们忽略了通胀结构。如果看一下通胀构成,我们会发现,其实过去出现了商品通缩(goods deflation),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不断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这其实改变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例如市场行为也会因此改变,因此美联储应对经济周期的方式也会与过去不同。如今,美联储不断意识到通胀压力受到抑制,且财政刺激效应也在减退,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更加耐心和数据依赖(data-dependent)。 第一财经:如今,美联储暂缓加息,中国也在持续保证货币的合理流动性。重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逻辑你认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达利欧:我认为央行希望做的是将经济、利率带回到均衡状态(equilibrium),因此如果超过了均衡就要紧缩,未达标之时就需要放松。所以我们要关注均衡利率,也要关注在均衡条件下股票和债券的关系。 目前,我们其实已经接近均衡利率状态,我不认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还有很大的变动空间。就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于经济活力的货币政策正在推进,而这次更多来则自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更多是扮演辅助性的角色,但关键都是希望把经济状态带回到接近均衡的状态。 就股价而言,我认为美国股价目前有一点高,但还不是太过分,因为此前美股估值扩张的同时企业盈利也在上升。 第一财经:在你看来,美联储是否已经无法再继续加息? 达利欧: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应该太关注美联储说什么,我相信市场会看到美国经济持续出现一些相对疲软的情况,而这就意味着美联储不太可能继续采取(紧缩)行动。 未来如何应对衰退更具挑战性 第一财经:各界目前担忧的问题是,除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升到2.5%左右的水平,其它主要央行(例如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完全还没有要开启加息进程的苗头,但其经济增速又在持续放缓。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央行还没有开启正常化进程,衰退就到来了。同时,历来美联储需要降息500个基点才能应对衰退,目前只有250个基点的空间。我们究竟是否还能应对下一轮衰退? 达利欧:这种担忧的确非常普遍,全球各国未来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自身的边际效应已经大幅下降。问题在于,政府会否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能否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债务货币化(monetization)的效果。 挑战在于,我们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当央行宽松时,他们往往是购买金融资产,而不会同时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很难滴流到那些没钱的人身上。如果需要政策具备刺激力度,同时要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就需要有政策来调整支出的走向,使得政策更倾向那些并不富裕的群体,同时也要提升这一群体的生产率。 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行动。但问题在于,这种行动会不会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欧洲非常分裂,因此我对此表示担忧;日本虽然也存在分裂的状况,但日本央行还有不少购债的空间,尽管刺激效应不断下降。在美国,的确央行还有2.5%的降息空间,但过去央行需要降息500基点才能应对衰退,当然美联储也还有重启QE的空间。 可见,世界三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国家都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这就是我担忧的原因。 第一财经:既然情况如此具有挑战性,那么是否只能通过全球政策协调才有可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达利欧:如果全球政策制定者可以协调合作当然很好,但是问题在于,国家的性质就决定了各国都需要关心自身的利益。历史上出现货币政策协调的时候,最后这种协调都无果而终,因为利率政策的协调就涉及到汇率政策的协调,这就无法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让本国货币政策服务于本国经济。 如果全球政策协调能够实现,情况当然就会大不相同;但如果不能,则前景就更具有挑战性,而我的确认为这种协调很难实现,因为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全球投资组合不容错失中国敞口 第一财经:今年,外资不断流入中国境内股债市场。去年9月,桥水CIO曾经在给客户的《每日观察》(Daily Observation)中呼吁,全球投资者都需要拥有一部分中国市场的敞口,且时机已经成熟。你认同这种呼吁吗? 达利欧: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产率问题入手,而生产率就需涉及到一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过去几十年,中国生产率飞速增长,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得益于过去的改革开放以及相关政策。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来到过中国,自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了20倍。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大家认为10美元的计算机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但看看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生产率大大提升,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我们的客户必须要拥有中国市场的敞口。当然,中国资本市场仍需要发展,监管也需要完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投资组合里没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敞口,就无异于错过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表现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而言,目前加码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外资也必须拥有中国敞口。 中国政策协调力更强、经济增速放缓可控 第一财经:如今,中国政策制定者也不断推出政策来缓冲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是这一轮周期不一样,家庭部门债务较以前提升,中国也不会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提振经济。同时,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你对目前的政策有何建议? 达利欧: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我想解释一下,未来生产率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对此我表示并不担心。随后就是要关心中国如何应对债务周期的问题。如果要应对债务周期,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逆周期处理管理(lean against the cycle),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正在推出较为宽松适中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也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和智慧来对债务周期进行逆周期管理,同时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更有能力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 我去过很多发生过债务危机的国家,美国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债务危机。相比之下,中国逆周期管理的能力更强,因此经济增速放缓仍然是非常可控的。当然很多人太担心短期问题,从而恐慌被放大了。我个人更担心一般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当他们看到市场出现波动、经济数据暂时放缓,就会抛售风险资产,这往往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中国的确拥有80%的散户。 不过整体而言,我相信政策制定者的调控能力,同时也对中国生产率的提升有信心。当然期间会出现一些波动和波折,难以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部门可能会承受压力,例如旧经济部门可能会转差,而其它部门则可能会升级。但从整体环境来说,我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应对经济面临的压力。 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策的调控模式是独特的。在你看来,你总结的“债务模版”是否也会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达利欧:当利率走低,资产价格就会上升;如果降低税收,也会产生刺激性效应,因为这会提升企业盈利。可见,这些逻辑放之全球皆准。但不同之处在于,谁掌控经济?中国的最大不同则是,其政策协调性更强,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推进更容易实现,这也能对经济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目前中国扩大财政支出、减税降费、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决策过程更快。但在其它国家,这种协调就十分耗费时间,也需要处理更多冲突。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3月23日 21:14
达利欧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两个杠杆
达利欧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两个杠杆

  达利欧多图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和“两个杠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北京报道 他同时谈到如何辨别泡沫阶段,以及贫富差距和民粹主义的崛起。 3月22日,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模型。 《债务危机》是对过去100年所有主要债务危机所做的分析,大概48个。达利欧认为,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在他看来,“经济机器”的运行离不开“四大力量”、“三个均衡”和“两个杠杆”。 以下是他的演讲摘要: 四大力量: 1.  生产率。你不断地学习如何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改善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2.  短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当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就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下降。这个周期一般是5到10年。 3.  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由于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在扩张,希望经济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办法是降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了,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 4.  政治。各个阶层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这是相互的。 三个重要的均衡: 1.  债务增长与偿债所需的收入增长相一致。有收入才能还债,要计算一下收入的增长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2.  产能利用率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 3.  股票预期回报利率高于债券预期回报率,债券预期回报率比现金预期回报高。股票预期回报率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券预期回报率和现金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当处于经济周期高位时,产能利用高,央行就会收紧货币政策,放缓经济。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两个杠杆: 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另一个是财政政策。经济与市场起伏就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永动机。 债务周期的几个阶段: 1. 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时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 2. 泡沫。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放贷标准,就像开晚宴一样,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然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懂得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在泡沫阶段你要抛售,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3.  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我们要看一下债务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4. 萧条。央行会采取措施,不能再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有时候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汇率贬值。 5. 有序去杠杆。 6. 无序的推绳子。 7. 无常化。 泡沫阶段的特征 1. 价格高于传统指标。 2. 价格预期未来价格会在高水平上快速上涨。 3. 市场情绪普遍乐观。 4. 投资者使用高杠杆购买资产。 5. 投资者购买超长远期资产(例如建立库存、签订供货合同等)。 6. 新购买者 (即之前市场外的人 )进入市场。 7. 刺激性货币政策 可能是泡沫进一步加剧(紧缩政策导致泡沫破灭)。 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 于是就到了萧条时期。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时间中就会去杠杆。 债务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1. 财政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2. 债务违约/重组。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3. “印钞”来阻止嗜血和刺激经济。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4. 重新分配财富。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 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3月23日 13:14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在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信睿论坛将把精彩内容陆续与大家分享。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决策内容全部写下来,便于进行反思。每次进行交易的时候,我都会写下来,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笔交易,然后再回过头来要看为什么我当时做了这样一笔交易。 我每次都把做这笔交易的条件、标准或者是原则写下来,在下一次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发生,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现实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说明有一些事情是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有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这些研究结果——包括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集结成书。政策制定者也这么要求,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像如果有种病在你身上反复发作,你知道它其中的规律,那你就知道该如何去治疗它、应对它。 《债务危机》是基于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大概48个。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我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诉大家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首先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那你基本上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所以它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往下,它有周期性,此起彼伏。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这个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一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是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或者信用,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是降息,有两个杠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利率已经降到零的时候怎么办呢?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同时还要和政治家互动,这时候政客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各个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异,首先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我要计算一下收入增长后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的均衡,经济不能够太热,也不能够太冷,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贷款,银行的贷款、包括资本市场的借贷,通过资本市场的借贷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的回报是多少,股票预期的回报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权的预期回报和现金的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 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中央银行想要放缓经济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是处在高位,产能高利用,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债务周期的循环,在债务周期当中有七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周期的早期阶段,就是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这就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你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或者任何国家的央行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够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所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有序的去杠杆和第六个阶段——无效的“推绳子”,最终实现正常化。另外,有时候在第四个阶段,汇率会贬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这是收益率的收紧,这些都是经典的图形。 同时就是自我加强的一个萧条期,为什么呢?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去杠杆,那这个债务的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点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点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点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 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完)[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3月22日 22:36
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原标题:为什么大佬们都推荐指数基金? 来源:陆家嘴杂志 最近,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又一次来到中国。和去年一样达利欧这次来中国还是为了“卖书”——在去年的畅销书《原则》之后,他今年有推出了新作《债务危机》。 只不过,作为顶级投资人,即便是签名售书也难以避免被问到投资的话题。这一次他就被要求给中国中产提供一下投资建议。 而他的建议也非常实用,他说,千万不要去做主动积极的投资者;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你在奥运会胜出的可能性还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定期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 有时候对于股民来说,真相就是这样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巴菲特也曾说:“一个投资者虽然不了解具体企业的经济状况,但又想成为美国产业的长期拥有者,应当定期地投资于指数基金。以这种方式,一无所知的投资者就能够超越大多数投资专家。” 芒格说:“投资者不可能始终跑赢大盘。因此,你最好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实际上巴菲特、芒格和达利欧早就用实际行动证明战胜市场是可能的,但是他们给投资者的建议却都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魅力在哪里? 市场是有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美国经济繁荣,而美股也从1954年开始迎来了十年的长牛。 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是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1965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一篇名为《论准确预测价格的随机性》(Proof That Properly Anticipated Prices Fluctuate Randomly)的文章中指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会表现出随机游走行为。同一年,尤金·法玛(Eugene Fama)发表他的论文《股票市场价格走势》(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同样主张随机游走。 1970年,法玛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借助萨缪尔森1965年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也是在这一年,萨缪尔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美国人)法玛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的价格总是完全反映已有信息,如果价格已经充分反映所有有关证券的价格信息,那么市场上证券的价格变化就是完全随机的,投资者不可能持续的在市场获得超额利润。 按照有效市场的理论,证券分析和专业投资人的价值被很多学院派所否定。1973年出版的《漫步华尔街》刚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出身的作者波顿·G.麦基尔(Burton G.Malkie)也对专业投资人的价值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股票市场的定价如此有效,以致就连蒙着眼睛的大猩猩向《华尔街日报》乱掷一阵飞镖,选出的投资组合也能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获得一样的回报。”他在书中如是说。 指数基金诞生 有效市场理论给指数基金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然而,取得了学术上胜利的有效市场理论并没有立刻对市场形成革命性影响,直到约翰·博格(John Bogle)在1974年创立Vanguard集团,而公募指数基金真正诞生还要等到两年之后。 1976年,萨缪尔森在《新闻周刊》(Newsweek)的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出,散户投资者需要一个投资于类似于标普500指数这样的指数的投资渠道。这给了伯格很大的启发,同一年Vanguard集团发行了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公募指数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不过,最初这只基金并不受欢迎,首次承销仅募集到1100万美元。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因为并不追求战胜市场,对很多自认为是投资高手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指数听上去是缺少吸引力的。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不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只要买几只指数基金就可以做到不比专业投资人差的收益,听上去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对指数基金这样的被动型产品来说,放弃了高收益的可能,把成本降足够低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1977年,约翰·博格与Vanguard集团再次打破行业传统,Vanguard集团停止通过经纪人销售基金,而是将基金直接出售给投资者。在去除了中间商之后,投资者得以用最低成本投资指数基金。 然而,Vanguard最初的发展并不顺利。虽然成本足够低,但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想要接触到指数基金,中介还是颇为重要的。 1982年的牛市到来之后,Vanguard的指数基金才开始快速发展,其他公司也开始发行指数产品,但是因为佣金的问题,这些基金相比于Vanguard的产品缺少竞争力。1986年开始,Vanguard先后发行了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债券基金,随后的5年里Vanguard发行了更多的指数基金。 20世纪90年代,ETF开始出现并进一步加速指数型产品的发展,不过Vanguard直到2001年才推出第一只ETF基金。 低成本则一直是Vanguard坚持的策略,1975年Vanguard产品平均费率为0.68%,到1990年已经下降到0.35%,到2017年进一步下降到0.11%。 在美国市场,指数和EFT产品的比重越来越高。美国基金业协会出版的《2018美国基金业年鉴》指出,2007年,指数和ETF分别占美国共同基金的9%和6%,到2017年这个比例增加到18%和17%。 约翰·博格后来被称为“指数基金之父”,萨缪尔森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博格所创造的指数基金是“和车轮、字母以及印刷术一样伟大的发明。” 不是最佳的最佳选择 虽然有效市场理论虽然一度取得了理论上的胜利,但是是实际上很多投资大佬还是用实际的业绩证明了战胜市场并非不可能。 为了反驳那些鼓吹有效市场而否定价值投资,巴菲特在1984年庆祝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发行50周年大会上,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演讲。 他演讲的题目为“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The Super 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在演讲中,他回顾此前50年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采用价值投资策略持续战胜市场的事实,他列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9个持续战胜市场的案例:华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汤姆·科纳普(Tom Knapp)、比尔·鲁安(Bill Ruane)、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瑞克·吉林(Rick Guerin)、史坦.波尔米塔(Stan Perlmeter)等。他们虽然都使用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是每个人挑选股票时各有侧重,选择的股票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股市投资中长期战胜市场。 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行为金融学、适应性市场假说等理论的发展之后,理论界和投资界实际上已经不再那么迷信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的问题在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每个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理解的能力和效率其实都是有差别的。对于公开信息有些投资者有更多获取信息的的渠道,一个使用智能手机的投资者和一个不使用互联网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最近就有券商分析师把最近A股的上涨形容是“信息杠杠”——虽然资金不能加杠杆,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在市场上涨后,很多人同时可以获得这个信息并快速做出反应。 对于同样的信息,每个投资者做出判断速度和结果也是不同的,某些信息被一部分投资者解读为利空,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却认为是利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误判实际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既然战胜市场是可能的,大佬们为什么还是推荐指数基金呢? 站在整体市场的角度来说,不论市场是否有效能够战胜市场的永远只能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而言,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仍旧是一个并不是太坏的结果。对个人投资者以及资金量太大的机构资金来说,指数基金提供了一个拿到市场平均收益的机会,只要市场整体趋势是向上的,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而试图去战胜市场获得而外收益付出的代价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值得。 对于像达利欧这样的大佬们来说,最想说的也许是“你们买我的基金就可以了”,但是问题是这些产品的门槛都太高了,一般投资者跟本不满足购买条件。 指数基金未必是投资的最佳投资标的,但却是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指数化投资是大势所趋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战胜市场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当市场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少数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资金量的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很轻易地击败散户投资者,而散户之中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利用机构的缺点去战胜他们。但是当一个市场逐渐变得成熟之后,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会持续下降,最后演变成机构之间的博弈。 实际上,A股现在的情况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过去市场一直以散户为主,但近些年来,沪港通、QFII、养老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明显增加。 随着IPO的持续进行,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2014年底的时候上市公司数量只有2613家,到2018年年底已经接近3600家,4年时间增加近1000家。随着科创版和注册制的推进,未来上市公司的数量一定会持续增加,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想要从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上市公司选股无疑是大海捞针。 费率极低的指数和ETF基金将会是未来个人投资者最佳的选择。从产品来看,中国的指数和ETF产品近年也发展迅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股票型基金903只股票型基金中有517只被动指数型和81只增强指数型,两者的规模占比超过股票型基金的75%,不过在偏股型基金中两者合计规模只是略超过25%。 对于那些喊着牛市踏空的人来说,也许需要的不是抄底,而是接受被动投资的理念,通过ETF和指数基金这样更为简单的投资工具来进行投资。[详情]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起起伏伏,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瑞·达利欧,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公司创始人。他说:“我是个有好奇心且爱冒险的人,我喜欢新的事物,不介意有点起起伏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如果追求天性,就会经历起伏,这是进化的过程。”(央视记者周旋 张歆)[详情]

达利欧:错过中国 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达利欧:错过中国 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原标题:达利欧:错过中国,你的投资组合就落后了 来源:秦朔朋友圈 2019年3月22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落地中国北京,同时也带来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并提炼为新书 《债务危机》(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es),其中文版今年也正式登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押注拉美债务危机错误,达利欧亏得一文不剩,但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机,一来让他开始依赖计算机算法,二来让他开始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力求“知其所以然”。而这可能也是这本关于债务危机的新书的来由。这本书中的模版涵盖了达利欧对48个历史债务周期的观察。照达利欧的话来说——“这本书的诞生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我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当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的视角,而之所以桥水能安然度过危机,是因为我开发了一个理解所有债务危机如何运作的模版。我希望分享这一模版,来减少未来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债务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达利欧从来不避讳表达看多中国的观点,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还未触底、资本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准入不够完善,桥水只是因为要在华开拓业务,因为难免要“明里唱多、暗里唱空”。对上世纪80年代就频繁到访中国的达利欧而言,他当然对中国的种种问题烂熟于心。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他认为可以总结为“四大力量”、“三个重要均衡”和“两个杠杆”。而“四大力量”是指生产率、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政治。对中国而言,生产率的提升有目共睹且仍具潜力,政府逆周期管理债务周期的能力明显强于西方众多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更迅速、有效地协调,相比欧美国家,货币政策空间已经耗尽(利率降无可降、QE尚未退出)。 相比起较为悲观的内资,外资如今看待中国市场用的是全球对比的视角——这是一个增速仍在6%以上的经济体,远高于发达市场。对A股的2019年共识盈利预期是15%,现在很难找到一个还能提供双位数盈利增速的国家。达利欧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在中国市场投资。如果投资者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就错过了一些机会,而风险的解决办法也会有中国特色。 1、达利欧看多中国 去年,在内资持续减仓A股的时候,外资却逆势加仓。也就在去年9月,桥水对客户发布的《每日观察》(Daily Observations)显示,桥水首席投资官及其团队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全球投资者加大对这一市场的配置是有意义的。 此前,桥水基金也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WFOE),并获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PFM),同年桥水也正式发行了第一只WFOE基金,主打“全天候”策略。 桥水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其背后的判断更多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判断。 达利欧此次表示,看待这个问题(布局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产率问题入手,而生产率就需涉及到一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过去几十年,中国生产率飞速增长,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得益于过去的改革开放以及相关政策。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来到过中国,自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了20倍。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大家认为10美元的计算器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但看看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生产率大大提升,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我们的客户必须要拥有中国市场的敞口。” 当然,他也看到,中国资本市场仍需要发展,监管也需要完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投资组合里没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敞口,就无异于错过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表现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而言,目前加码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外资也必须拥有中国敞口。     早前,对于中国市场,桥水CIO也通过多个维度来评估(市场体量、运营效率、外资准入、公司透明度、法律保护、政治稳定性),桥水认为,A股的市场容量、流动性、政治稳定等优势是其他新兴市场不可比拟的。 1、市场体量:中国A股的体量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 2、运营效率:中国与新兴市场基本持平。 3、外资准入:目前还存在持股比例限制、税收限制等。不过,监管在不断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也不断加速对外开放。 4、公司透明度:中国位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 5、法律保护:这一指标弱于平均水平,例如投资者保护、内幕交易等方面。 桥水也表示:“我们认为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能获得中国企业现金流的多元化敞口的方式,就是持有最能反映中国经济的公司,这包括了在岸和离岸市场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 同时,对于投资而言,政治一向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达利欧认为经济机器运行的背后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均衡”和“两个杠杆”。其中“两个杠杆”是指央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中国的政策协调能力则是全球效率最高的。 也有观点提及,中国政策制定者也不断推出政策来缓冲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是这一轮周期不一样,家庭部门债务较以前提升,中国也不会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提振经济,未来中国的政策回旋空间是不断下降的,同时,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对外资而言,看中国问题从来都是用全球对比的视角,上述问题似乎在其他新兴市场和部分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例如,IMF前副总裁朱民近期就表示,全球如今都活在债务阴霾之下——2008年时,G20国家全球债务大概为84万亿美元左右,到今天全球债务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增长了60%左右。从各个国家来看的话,债务增长很快。日本的债务从占GDP的313%到了388%,美国的债务从占GDP的225%涨到250%,中国的债务上升比例很高,从占GDP的142%上升到占GDP的254%,几乎上升了快一倍。但中国债务总体是在占GDP的218%的时候稳住了,特别是金融债务在去杠杆,企业债务稳住了,目前只有居民债务在上升。 全球整体债务是在上升的。 而债务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看经济增速,当增速够快,则无需担心偿债压力过大。同时,对提振经济增长而言,相比起黔驴技穷的全球央行,中国似乎有更多回旋空间;比起过去多年实行财政整顿、财政刺激空间着实有限的欧洲国家,中国的财政空间也更大。例如,此前央行参事盛松成提及,2018年我国GDP规模超过了90万亿元,中央赤字规模大约15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则为30-40万亿元,政府债务总规模约55万亿元,是GDP的60%多;而美国政府赤字超过GDP的100%。如此比较,中国政府杠杆率并不算高。而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除税收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例如,很多地方平台和国企都有盈利,而美国政府的债务只能靠纳税人的税收来偿还。 达利欧表示,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未来生产率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对此他表示并不担心。随后就是要关心中国如何应对债务周期的问题。如果要应对债务周期,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逆周期管理(lean against the cycle),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正在推出较为宽松适中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也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和智慧来对债务周期进行逆周期管理,同时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更有能力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 “我去过很多发生过债务危机的国家,美国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债务危机。相比之下,中国逆周期管理的能力更强,因此经济增速放缓仍然是非常可控的。当然很多人太担心短期问题,从而恐慌被放大了。我个人更担心一般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当他们看到市场出现波动、经济数据暂时放缓,就会抛售风险资产,这往往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中国的确拥有80%的散户。 ”他称。 不过整体而言,达利欧仍然表示相信政策制定者的调控能力,同时也对中国生产率的提升有信心。当然期间会出现一些波动和波折,难以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部门可能会承受压力,例如旧经济部门可能会转差,而其它部门则可能会升级。但从整体环境来说,达利欧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应对经济面临的压力。  2、2019年往后全球挑战重重 当我们跳脱中国看全球,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放缓并非个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市场都在同步放缓。同时,全球在社会、政治层面挑战重重——贫富差距的加大、民粹主义的持续抬头等社会问题都在加剧冲突的程度,而2019年、2020年则是全球大选密集发生的年份,波动则可想而知。 如今,全球(欧美为主)的这一轮超长经济扩张周期已经持续了九年,目前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达利欧在多个场合都提及,下一轮衰退不论从政治还是社会角度而言,应对起来都会非常棘手。 此次,达利欧也表示,“我们的确正处在扩张周期的晚期,美国、欧洲都是如此,衰退究竟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后到来仍不能具体判断,但我们面临两个最严峻的问题。首先,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滋生了民粹主义,也导致了很多社会冲突;同时,随着利率趋紧于零、运用QE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央行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收窄。此时,如果经济放缓,而央行又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能力,就会无限放大上述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很多国家都将举行大选,美国、欧洲和一些新兴市场都是如此,因此会看到冲突不断凸显。”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连早前下定决心持续加息的美联储也彻底“认怂”——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且“点阵图”预期今年不加息(早前机构最保守预期是加息1次),且2020年加息一次,并决定今年9月末彻底停止缩表,下调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和通胀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2018年9月以来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程度超过预期;全球增速疲软,可能会对美国带来影响。欧洲等地的经济增速显著放缓,英国脱欧和贸易不确定性也构成风险。 其实,达利欧在过去两年就持续呼吁美联储不应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他是如何作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判断的?也有观点认为,达利欧作为市场玩家,是否因为美联储宽松对于他的投资决策有益,才做此呼吁? 他此次也解释称,“和部分投资人不同,我不在乎市场的上上下下,我对这种波动并没有偏好。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美联储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美联储需要做什么。” 达利欧认为,去年12月,美联储改变了主意,向市场释放了放缓加息的信号,因为他们意识到,持续加息会影响资金流动和经济动能。“早前,他们太关注短期的经济过热,当然这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有关,但事实上经济放缓也将随之而来;此外,美联储似乎没有完全理解通胀的发展,他们此前担心通胀压力,这是因为担心薪资水平将攀升,但他们忽略了通胀结构。如果看一下通胀构成,我们会发现,其实过去出现了商品通缩(goods deflation),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不断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这其实改变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例如市场行为也会因此改变,因此美联储应对经济周期的方式也会与过去不同。如今,美联储不断意识到通胀压力受到抑制,且财政刺激效应也在减退,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更加耐心和数据依赖(data-dependent)。” 当然,更大的担忧则是针对更长远的未来。目前,除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升到2.5%左右的水平,其它主要央行(例如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完全还没有要开启加息进程的苗头,但其经济增速又在持续放缓。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央行还没有开启正常化进程,衰退就到来了,这意味着央行应对下一次危机的回旋空间(降息、QE)下降。同时,历来美联储需要降息500个基点才能应对衰退,目前只有250个基点的空间。 达利欧认为,全球各国未来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自身的边际效应已经大幅下降。问题在于,政府会否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能否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债务货币化(monetization)的效果。而在这种协调方面,似乎中国更具优势。 “挑战在于,我们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当央行宽松时,他们往往是购买金融资产,而不会同时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很难滴流到那些没钱的人身上。如果需要政策具备刺激力度,同时要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就需要有政策来调整支出的走向,使得政策更倾向那些并不富裕的群体,同时也要提升这一群体的生产率。”他称。 “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行动。但问题在于,这种行动会不会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欧洲非常分裂,因此我对此表示担忧;日本虽然也存在分裂的状况,但日本央行还有不少购债的空间,尽管刺激效应不断下降。”达利欧认为,在美国,的确央行还有2.5%的降息空间,但过去央行需要降息500基点才能应对衰退,当然美联储也还有重启QE的空间。可见,世界三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国家都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这就是我们需要担忧的原因。 [详情]

瑞·达利欧:面对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瑞·达利欧:面对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来源:泽平宏观 2018年,来自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一本《原则》,畅销全球。达利欧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寓所中创办了桥水,纵横投资领域40多年,累积获利超过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 在其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桥水曾安然度过多场债务危机,包括2008年那场金融风暴。当时,在多个超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的背景下,桥水安然度过,实现当年收益为正。 原因在于,瑞·达利欧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建立了理解债务危机的债务大周期模型,成功预测到了危机,从而让桥水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2019年3月22日,达利欧新书《债务危机》中文版发布。他在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与中国投资者分享了这套模型及应对原则。 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 我为什么写《债务危机》?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做决策时要把决策的条件、标准或者说原则写下来,之后可以反思。 我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重复发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 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实际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任何一次发生了我意想不到的状况时,说明有些事情是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了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很多事情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对于生活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设立了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我关于债务危机的研究结果集结成书。 部分政策制定者也赞同,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正所谓“久病成良医”,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债务危机发生的内在规律。 如何预测经济形势? 《债务危机》的内容是基于对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债务大周期模型。每次债务危机的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差不多。 在这一模型中,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基本上就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如何提高效率,生产力就会提高,进而提升你的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也意味着有债务,所以它本身是有周期性的。 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信贷就会往下。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短的债务周期会持续5—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在不断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也就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怎么办呢?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第一个,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要计算收入增长后是否足够还债,如果收入在还债后还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产生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均衡,经济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包括资本市场借贷在内,贷款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第三个,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回报率是多少,股票预期回报率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券预期回报率和现金预期回报率,风险溢价差是否适当,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 之前说央行有两个杠杆工具可用,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央行想要放缓经济增长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处在高位,产能利用率高,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利率相对于长期利率上升,就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状态。 债务周期如何识别? 债务周期一共分为7个阶段:早期、泡沫、顶部、萧条、和谐的去杠杆、推绳子和正常化。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得上款。 第二个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举办晚宴,花很多的钱,借钱花,觉得自己很富有,这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 那么,大家都很乐观地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认真识别泡沫期,不然你有可能被泡沫冲走。在泡沫阶段你应该要卖出,而不是买入,但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 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上升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但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债务周期中,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各类资产的价格都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上涨的价格也表示以后将出现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 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人们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都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并非人人用于自住,预期的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这一信号。新买家以前没有进入这个市场,他们觉得价格上涨了,所以想入场,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阶段,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增长。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及其他任何国家的央行都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带来了变化,这就像2008年时出现的问题。 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当时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化和第六个阶段——“推绳子”。 最终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正常化。 如何应对债务危机? 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资产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时间内就会开始去杠杆化。针对债务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个办法,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个办法,当一些人减少开支的时候,另外一些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个办法,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 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处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详情]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新浪财经讯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3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瑞·达利欧、赵令欢、任泽平先生在论坛中进行了题为《2019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的圆桌讨论。 在讨论中,达利欧表示,相信将来在中国的投资会增长,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在中国投资。如果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你就忽视了一些机会,因为在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很多行业发展得非常好。同时,他也相信在未来许多年中,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李斯璇:再次感谢任泽平先生。赵总和任先生都达成一个共识: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桥水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所以接下来这一轮对话聊聊怎么看待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投资机会。我手中也有这样的一份报告,是中国证监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展望,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为扩展,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种类都会更加丰富,资本市场也会有多样化的交易平台。刚才也提到了现在我们会扩大对于外资的引入,有的人说现在可能是改革牛,有的人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可能就要到来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再次请出瑞·达利欧先生、赵令欢先生、任泽平先生来进行下一轮的讨论。 我首先请瑞·达利欧先生发言,刚才赵总和任总都已经讲到,未来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桥水在2018年10月获得了中国的投资牌照,在中国建立了全资基金,那我也多了一个报告,如果我说错了请纠正,就是在你们的全球组合当中,在中国的资产占10%,在美国的资产则超过了50%,所以你觉得这种资产的分布比例是合理的吗? 瑞·达利欧:我的资产有多少在中国,有多少在美国,这个我不能评论,但是我想我相信将来在中国的投资会增长,因为很多投资者都在中国投资。如果不到中国来投资的话,那你就忽视了一些机会,因为在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很多行业发展得非常好,刚才两位先生已经讲过了。 同时市场在发展,监管也在发展,希望能够达到世界级别,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在成长。同时,我也相信在未来许多年中,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同时在市场和监管环境进一步发展之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 李斯璇:你觉得你的原则在中国会生效吗?我和很多中国的基金经理沟通过,中国的股票市场行为和心理更加复杂,产品也更加复杂,中国的战略和美国也不同,发展得更快,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发展得非常快,和美国在过去的30年发展相比是一样的。你认为呢? 瑞·达利欧:我会对这个进行解释,你自己做判断。我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要进行测试,不仅根据历史情况进行测试,还要比较各国情况。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存在不同,我必须理解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有不同,要把它们放到我的模型当中测试,所以我的决策适用于各个国家,适用于各个历史阶段,因为我有大量的信息帮助我做决策。 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我几乎难以想象,只从中国的视角考虑事情。这是不行的,你都不了解世界其他地方,它的运作方式是什么样的,所以我觉得原则是普适的,永恒的。我们等着看。 李斯璇:你不觉得有些国家存在特殊性吗?我知道你早在1984年就来到中国,2011年设立了中国分公司,我想知道在你看来,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不同的最明显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瑞·达利欧: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比如说低利率肯定会刺激经济,肯定会影响资产价格,减税政策也会有影响,减税后,人们手中的钱会更多,人们就会花钱,这些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所以你说的也是对的,中国的市场在不断发展,我并不期望桥水在一开始就发展得很快,我希望能逐渐了解本地的情况,包括监管知识、谁在卖出、谁在买进、原因是什么。了解本土情况的这些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可能是稳步的,缓慢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运用于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 李斯璇:我知道你是慢慢了解了中国市场的一些情况。 瑞·达利欧:作为投资者,你可以投资什么领域?比如说,要构建平衡的投资组合,也就是在通胀和通缩的时候都表现得很好,这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中应该有商品,有大宗商品,有债券,有股权。监管对其中一些方面有所限制,比如说期货,期货对于对冲基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国现在对期货交易就有限制,这也是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然后还有对参与方的不同要求。 另外,中国的市场现在的效率肯定低于其他一些国家,从它的定价和效率来说,都大大低于其他国家的,所以存在一些障碍,但其中有一些实际上就是机会,我们还是在学习这两方面,不断地在研究,在积累经验。 李斯璇:还有一个问题,你是说效率不够高是指它的套利机会更少吗? 瑞·达利欧:对,比如说两个东西的价值如果相互间存在联系就会存在一个机会。 李斯璇:可能大家都希望能找到类似的机会。刚才瑞·达利欧先生也说了,不管是在策略上,还是在产品上,中国发展得很快,现在应该还存在空白之地。但是因为市场的相对效率还不够高,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套利机会,所以我们也想问问赵总。赵总是中国这方面的专家,你们做一级市场,也做二级市场,也做私募,也做公募,围绕中国的经济做了很多年,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下,中国的市场和全球的市场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包括在2019年有什么投资的意向? 赵令欢:全球和人类走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现象,刚才瑞·达利欧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看100年的历史,然后总结出心得;朱民行长从监管角度看债务和经济的关系;还有很多教授以及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其实,人类现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数字生活已经是现实,而且在加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是现实,不可能逆转。而中国在过去用改革开放起到了一个示范带头作用,以后在新的世界格局里面,特别是再新的规则制定时里面,不可避免地要起到很大的参与制定规则的作用。 为什么呢?刚才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这就是纯粹的市场学:借债的和放贷的,在走过这个周期时,一个解决方式就是要重组,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力量,它的重组过程和重组的科学性是比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都要好,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例子。我们也会延续,社会会越来越好。 其实,中国的特点就是一个投资的热土,任总从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说得很完美了。我们做投资的人想宏观、做微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变动时期,我们会关心哪些是可投的,哪些是不可投的,存量怎么投,增量怎么投。中国的特点就特别明确。 李斯璇:具体的例子呢?哪些可投,哪些不可投? 赵令欢:就像债务重组,在西方可能用市场的力量,是可预测的,而中国有政府的干预,过程可能不可预测,但是结果可预测。我们投资了很多新经济,但是同时在中国这个经济环境下,你如果不投存量,比如国企改革、传统的零售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实际上你就失去了很大的一个机会。一般的说法就是别投了,我们觉得可以投,虽然有很多风险,但是风险的解决方案和处理办法也会有很明确的中国特色。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热土,一个是很懂中国的国情,才会知道怎么投。 李斯璇:转型的过程当中,新旧的动能都有投资的机会,但是很懂得这个过程当中的逻辑和道理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赵令欢:大家不要觉得投新经济就挣钱,最近这一年,投新经济亏钱的基金比投旧经济亏钱的多得多,所以宏观只能提供指导,微观才考验我们的技能。 李斯璇:任先生刚才说了经济上否极泰来,对2019年经济是很有信心的,刚才他们告诉我,有120多万网友在观看我们的直播,能不能跟大家具体讲讲, 2019年,您的投资哲学是什么? 任泽平:其实我最近也是在琢磨,我们究竟赚什么样的钱。其实大家留意一下,所有的行业分为三类,一类行业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还有一类行业是辛苦不赚钱的行业,大部分行业是赚辛苦钱的行业。那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从长期来说真正赚钱的都是在赚时代的钱,赚投资的钱,短期博弈的钱很难赚。那么你选对赛道,选对行业,选对你的合作伙伴和投资的对象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大致来看中国2019年或者三五年后,最好的行业、最好的机会在哪里?我觉得无非在这几个领域,这几个领域都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比如说为什么像茅台、招行、腾讯都是大牛股,而那些天天折腾的公司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其实你会发现大牛股都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们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第二个,这些公司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没有门槛那,就是红海,永远无法形成一个好的行业格局。 第三个,他们的团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为什么有时候大家讲投资就是投人呢?其实,在一个好的行业中,不同的公司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就在于一个企业是否有强大的心脏和矢志不渝的梦想,这点是很重要的。所以2019年我们会继续投代表中国未来的这些行业。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您对于中国2019年的投资理念是什么?您是否会做一些基本面的分析,还是说你要做更多的量化的分析呢? 瑞·达利欧:谈到投资组合的构建,主要是首先看如何实现比较均衡化的资产配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eta策略,进行这些战略性的资产配置,然后我们运用alpha策略,alpha策略就是要赌市场的下一步变化。然后要构建一个平稳的、平衡的投资组合,挑战就是赚钱很难。 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你是在和专业人士进行竞争,是在玩零和游戏,而且很多个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这简直比在奥运会比赛还难,你必须要虚心。你要想跑赢大盘,打赢这个市场,那一般按理说应该抄底,但是很多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却是在高点买入。所以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很难。 那么为什么不聘请专业的管理者呢?有三个困难之处。 第一个就是,他们的收费很高。 第二个就是,很多人承诺很好,但不见得能兑现。 第三个就是他们要做出是入市还是卖出的决定。中国最好的投资者就是要找到最低成本的,实现平衡的投资组合。这是我们现在所努力的。 如果要实现平衡的、均衡的投资组合呢?无论是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还是通胀上行或下行,还是好年景还是坏年景,总是有一个平衡点,这是我们的关注点,要实现平衡。 与此同时我们进行很多研究,而且会做得越来越多,要了解这些具体的机会。尤其是增量方面的。那从alpha的角度来说,还是要花时间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优势,我们觉得还是要找到这方面的平衡,我们会继续努力。 李斯璇:所以你觉得在2018年alpha策略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个人来说很难实现这个平衡,很多的观众正在观看我们的节目,130多万人在网上看直播。跟美国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的个人投资者,不像其他的国家,比如美国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所以你对这些人有什么建议呢? 瑞·达利欧:第一,你要知道你有哪一些东西是不懂的,你要谦虚。第二,你要看代价,看你的成本,要尽量选择比较有经济效益的,要看管理费用。还有要多样化,你要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你别以为说是每天你就能找到最好的和最不好的,你可能做的正好是相反的。所以你要知道你哪些不会做,同时要进行投资组合的多样化,要做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投资成本比较低的。你要么把这笔钱存起来,要么买房产。那你如果有一个投资组合是平衡的,可以实现稳定的回报,这是你所要关注的。 李斯璇:那你说是不是要买各种基金,或者是买指数基金? 瑞·达利欧:是,你要看这个成本,你要注意,要看基金是怎么推广的,就是要注意销售策略,看他们的承诺是不是不现实。 李斯璇:另外,你看中国的创业板、创新科技板,你如何关注新经济的回报率呢?这些公司能不能实现盈利? 瑞·达利欧:长期来看,其实现阶段的盈利不是重要的问题,问题在于未来的盈利。所以长期来看,利润并不是很好的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的工具,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来到中国,深入认识中国,这非常重要,我们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 李斯璇:我想问下关于赵总对这方面的看法。像刚才达利欧先生刚才说的,对于新经济行业的公司,可能当前也没有盈利,是无法得知它未来的赢利能力,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对一些成熟的行业,比较容易做出它们未来的模型,但是对于一些新经济行业的公司,很多时候大家不了解,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帮助选准新经济的赛道,以及这个赛道上的真实选手吗? 赵令欢:我很简单地回答一下,但是我借这个机会请教瑞·达利欧一个问题。投资是很微观的事情,但你要把事想清楚,宏观的、中观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投人,新经济、旧经济都是一样的,这些事情最好还是让比较专业的人、专业的公司去做。投资发生在早期阶段,重点在于之后的风险以及怎么管理风险,怎么用基金的方式去做。中国比较好的在于,随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建设,各个层面的专业公司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是互动的良性增长的过程。刚才讲的热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能不能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李斯璇:当然了。 赵令欢:瑞·达利欧,你把你的中国成就视作一项投资,还有一个公司的创业经历,还有你个人的经验全都凝聚到你的书里面,而且你花时间与大众分享,我在想如果大家都读了你的书,都知道你所学到的这些经验教训,都遵循你的原则了,你觉得这个周期会不会变呢?大家都学得很好,将来我们都不会犯错,经济危机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呢? 瑞·达利欧:我希望如此。我们的周期这么漫长,我觉得这个是没有原因的、没有道理的,我的希望是这样的:政策制定者和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如何去识别泡沫的产生,以及如何识别出泡沫将破灭。最重要的是在泡沫产生的时候卖掉,而不是在那个时候买进,所以政策制定者就能够应对泡沫,这样就不会采取错误的政策。 如果你能够改变这个周期,实际上这个周期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因为这个周期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导致出现很大的资产损失,所以稳定非常关键。我们想要做的就是用投资来回报社会,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减少投资的波动性,所以我希望我的书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能够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有所助益。 李斯璇:我想问一个问题,根据赵总和任总的讲法,他们认为我们要关注团队、人才,比如说私募股权的投资团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有一些量化基金,它们比一些基本面的基金表现要好,这已经是一个趋势了,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呢?这个趋势就是量化基金分析周期和指标会比基本面的基金表现更好呢? 瑞·达利欧:25年以来,我们写下了我们决策所依据的规则,把这些规则变成了算法,因为电脑可以使我们获益,我们的头脑也可以使我们获益,所以原则非常关键。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些基本的规则,要了解电脑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处理很多信息。如果你深入研究电脑及数据的话,你就会采用机器学习,让机器用算法帮助做出一些决定。 很多人并对电脑不够了解,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如果将来和历史是不一样的,那我们仅仅对数据进行挖掘是不够的,尤其在市场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大家都知晓并使用过去奏效的原则,也许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虑过去的情况,然后激进性地进行相反操作,从而赚到钱。所以关键就是使用算法,使用数据,使用电脑来帮助你,来理解过去,做出相反的判断,也许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做法。就像我们以前是两个人下国际象棋,今天不一样了,无论是在下象棋还是下围棋,都可以和电脑对弈,所以我们会把决策的规则写下来,然后用电脑模拟后看结果。所以人和机器的互动非常关键,才能做出普适的决定,这是最好的方式。 李斯璇:是不是能举个例子,说说你是如何将对市场的理解、对团队的理解、对管理层的理解放到电脑当中呢? 瑞·达利欧:任何一件事情,你可以认知到的任何事情,你定性理解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展现。比如说,你想对团队进行量化,可以把每个人的简历拿过来,看下他们的工作记录,这是可以量化的。有些人是塑造者,他们领导了他们的公司,建立了非常好的团队,有周全的计划,知道没有关键人的风险,我们可以理解这些。然后你同时要一一了解他们的现金流、对现金流的影响、在什么行业,你尝试把这些数据都放到自己的脑子里,对每个公司进行分析,同时把它放在你要构建的平衡的投资组合当中,实际上你的头脑是不够用的,但是电脑的能力是够用的,因为电脑足够强大,可以衡量团队的能力,衡量现金流,衡量在投资组合当中的权重。因为电脑的能力可以处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非常复杂,人脑是无法处理的,所以我们靠电脑来进行风险的平衡,最后人和电脑共同做出决定。 李斯璇:一切逻辑可能都可以用这样的原则把它量化出来,最后变成真正的算法,反映到投资当中。赵总和任总怎么看?这会不会是未来在中国投资的一种趋势?因为现在在中国用这种方法的相对比较少。 赵令欢:你这跨界了几个特别不同的领域,二级市场,比方说指数投资、被动投资。主动投资的包括私募,做私募的还有更多的数据化,我觉得未来是电脑对人们做判断的帮助越来越大。 但是反过来说投资,特别是我们做私募,或者是风险创投的,的确是交互较多的过程,机器在这里面只是起辅助作用。另外机器要想真正起作用取决于很多条件,中国现在还不具备,所以还有很长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趋势一定会是像刚才瑞·达利欧说的那样,机器会对我们做判断的帮助越来越大。但是只要有人,特别是在市场上,人们都处于互相博弈之中,人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不可能取代的。 任泽平:简单谈一点感想,正好有一个问题,提问的机会非常难得,想请教瑞·达利欧先生。其实刚才你问的这个问题,瑞·达利欧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定要弄明白自己赚什么钱。你是赚趋势的钱,还是赚周期波动的钱?是用Alpha赚钱,还是用Beta赚钱?不可能所有都赚。意味着你赚什么钱,你的分析框架和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瑞·达利欧讲的原则、债务周期,讲了很多关于周期的逻辑,他的方法与巴菲特和价值投资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这跟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分析框架是不太一样的有关。我简单评论下。事实上做宏观对冲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瑞·达利欧能做得这么成功,非常令人敬佩。 我的问题是什么呢?大家知道瑞·达利欧对债务周期、对金融去杠杆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在过去的两年,尤其是在2018年,中国政府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推动化解债务风险、化解金融风险。那么在过去两年,客观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很多领域的债务风险得到了控制,但是也对一些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者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想问,达利欧对中国的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去杠杆化有什么建议?谢谢。 瑞·达利欧:其实在中国经济的不同领域都存在杠杆,我想分开来谈。首先在影子银行这个领域,在逐渐放开,而且有很多相关政策,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投资行为,比如说,对新吸收的存款,保证一定收益,同时拿这个钱去进行一些风险比较高的投资,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回报,同时用这个借短投长,这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使借贷增长很快,也使得监管者正在加强相关控制力度,想要控制影子银行。控制了影子银行就说明借贷会减少,借贷减少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你是借款人的话,那你可能会遇到借款困难。如果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借款者的话,借款会更加困难。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控制影子银行,更多的贷款是由银行发放,来弥补影子银行的借贷减少,所以这是可以管理的。但是可能有一些公司会遇到困难,另外监管者会更多参与其中,这是影子银行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关于房地产方面,还有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杠杆,这方面好像管理得很好。还有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我们可以看到融资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在中国,我可以看到这也是比较有效的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因为如果债务情况不好的话,投资者会受影响,政府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如果有谁不负责任,必须要找到责任方,因为他们都被担保,所以如果他们不负责任的话,政府就不得不担保这部分债务。 所以现在中国遵循的是世界级的监管标准,虽然现在还有问题,却是在改进的过程当中,中国政府的工作做得很好,能够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调整。 李斯璇:总的来说可能可以管理,但是还有一些投资者不负责任,他们可能会承担最终结果锁带来的一些成本。[详情]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新浪财经讯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3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瑞·达利欧、朱民、陈志武先生在论坛中进行了题为《中国金融风险与应对策略》的圆桌讨论。 在讨论中,达利欧表示,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如果过慢或者过热都是不好的。资本市场也要均衡。中国的经济基本接近了平衡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去杠杆,但是是一个逐渐实现债务均等化的过程,而且中国正在指导债务应该流向什么行业。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李斯璇:再次感谢陈志武教授,今天没用PPT也是洋洋洒洒讲了三点。其实政府在再分配当中的手段,瑞·达利欧先生的书里面有所涉及。我读的时候注意到书中有非常有意思的表格,讲了具体政府干预过程当中有些做法是聪明的,有些做法是不那么聪明的。尤其是对于多数持有内债的国家,基本债务危机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政府需要知道怎么做,而且政府需要有行事的权威。我们会请三位嘉宾进行一场对话,具体聊一聊。 让我们再次掌声有请瑞·达利欧先生,同时有请朱民先生、陈志武先生。欢迎三位嘉宾带给我们接下来这一场精彩的对话。 其实刚才听了三位的分享,我觉得有很多观点相似的地方、相辅相成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在细节上判断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面,我们好好和大家聊一聊。我想就一个同题提问,三位说说各自的答案。因为2019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论坛的时候,当时我跟朱民先生也聊到一点,朱民先生说中国是这么多的主要经济体中从来没有经历过主要的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国家。我想问一下朱民先生和陈志武先生两位怎么看,然后再请瑞·达利欧先生回答。 朱民先生,因为在2019年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的时候,采访您的时候,咱们也谈论了这个话题,您也说这是比较骄傲的一点,中国也是主要的经济体当中至今没有经历过主要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国家,您觉得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朱民:原因很多,第一,强劲的经济增长。在强劲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即使债务在上升,经济形势也会好很多。第二,中国的债务大部分花在实体上,有实物经济在后面,我们都是在投资。大家很关注地方债,但是地方债务大部分是投资,不像国外的债务都是消费用掉了。有实物资本,又会好一点。 第三,我们的金融系统庞大而且稳定,刚才志武讲到这一点。对于整体的管理监督,我觉得还是很有效的。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的增长,债务有所上升,我们也有波动,但是并没有经历金融危机,我觉得这是好事。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过了40年以后,我们的债务水平客观上是很高的,理解债务,理解债务风险是当前很主要的挑战。 李斯璇:陈教授,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陈志武:这是非常好的观察,非常好的问题。因为实际上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2004年的一些主要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之前经历了某一种金融危机或者说出现了可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危机的挑战,因为那个时候很多银行实际上严格说应申请破产,后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信达等,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就把四大银行的呆帐、坏账都接过来了。如果不是因为强大的政府有能力干预的话,严格意义上的银行危机在那个时候就应该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说到从那一次处理方式,还有日本的处理方式,我们大致上就可以看出现在2019年、2020年和未来,中国即使出现了资不抵债,不管是地方政府,甚至民营企业出现了债务问题的时候,大致上都会按照这种方式来去处理。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说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可能在中国不太容易发生。但是经济危机以非常短暂的突发的方式阵痛呢?这个概率可能也不是太大,就是因为政府可以出面干预。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我觉得你们可能有相似的观点。在您的书中,关键的一点说到有些国家它们是以本币计价的债务,这样的债务危机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管理,可以处理好,如果政策制定者有这个权力和知识的话,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您对中国的情况如何看? 瑞·达利欧:他们只要有知识,有这样的权力。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是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先说一下知识,你们之前说的债务重组,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债务的重组是怎么做的。现在的中国很多领导,对于当时是如何进行债务重组的,是非常了解的。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比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都好很多,有几个理由。 第一,之前我说到了长期债务危机的限制,可以把零利率以及剩下的可以能做多少量化宽松进行衡量,你看中国的情况实际上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进一步降息,还没有到零利率,然后再进行债务重组。现在的情况比六七年之前要更好,因为我六七年前来中国的时候,当时五大行主要借贷给国企,当时的信贷都是在这方面。现在有更好的实体经济的循环,中小企业也获得了信贷。这些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流通更好,而且这种信贷发放到了更多其他方面,资本市场更加有效率。这是现在的情况,当时是没有这些条件的。还有不同的政策工具也在进行协调,货币政策可以和财政政策进行更有效的协调。实际上,在中国,比在其他地方可能更有效。 政策也非常重要,你刚才也说了,是不是有这样的权力来做这些决策。说到2008年经济危机,当时的挑战是如何进行协调。在中国进行协调更容易。除此之外,中国的增长率以及生产率和收入增长率还是持续高位的。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基本上还是高的。收入的增长是一个核心因素,现在中国的增长率还是非常高的,收入增长率也非常高,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时期的22倍。生产力增长的潜力也是非常高的,现在平均是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我们的潜力空间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从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我们肯定担心债务,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都要好。实际上我担心的是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的问题。 李斯璇:整体来说,我觉得您比其他两位更乐观。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就是所谓的有序的、和谐的去杠杆。是不是在贸易摩擦之下还是可以实现的?另外,中国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工具来处理好通胀性的还是通缩性箫条? 瑞·达利欧:说到贸易摩擦这个问题,确实是像一个路障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影响。我一直在关注这些情况,我看到过很多这些情况,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处理好的。 说到和谐、有序的去杠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信贷实际上在进行转变,比如说影子银行,大部分之前没有被监管,而且也没有得到控制的,现在进行了一些有序的监管。一方面可能是影子银行收缩了,但是与此同时你会看到更多的信贷是通过银行系统来进行补充,特别是发放给这些中小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你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也在进行一些重组,比如说发行城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动向。经济当中有些部分是有一些去杠杆,有一些经济部门可能出现了刺激性,有些时候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比如说减税、财政政策。 李斯璇:其实读完这本书,我很大的感受是各种各样不同的杠杆的动态平衡过程。总体来讲我感觉,瑞·达利欧先生觉得中国的整个经济比起前面六七年,包括资本在实体的流动更多,政府还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像刚才朱民先生说的可能传统的方式已经失效了,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朱民:我们额外的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利率还有空间,我们的货币还有空间,中央财政是覆盖整个债务,不加地方债务的话,中国确实有这个空间。同时政府的政策能力还是很强的,当年的银行改革是很正面的政府的政策能力的表现,这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要做去杠杆,应该相对条件好一点。但是去杠杆永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到现在为止在说去杠杆,我们逐渐走向一个稳杠杆,我觉得这个目标达成了。但是逐渐往上走,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 我能不能申请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瑞·达利欧:实际上我们是意见统一的,我和朱民教授。 朱民在IMF工作,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国家的情况,我们经常私下也会讨论。我们同意去杠杆从来都不容易,总是会有一些因素导致出现路障。比如说不同的情况相互弥补,此消彼涨。有一些问题实际上可以权衡开,比如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对它们的应对太晚了,但是后来还是安然度过了,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限制。 朱民:这就是所谓的连锁反应,我们要小心。好就好在官方还是比较了解金融部门,比如说过去18个月,把表外的拨回表内,减少影子银行的活动等,这是说明政府能力的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们现在债务水平还是特别高,所以路还是很长的。但是我还是要问瑞一个问题。从市场的共识来说,美联储今年不会再加息了,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但是你在达沃斯的时候说到,你预计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下降,会比人们设想的要更容易衰退,美联储可能需要降息了,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市场会把美联储鸽派论调已经考虑进它的计价当中去了吗?你觉得他们会认为美联储会降息吗?如果会的话,是否会影响市场呢? 瑞·达利欧:我们当时在达沃斯的时候,美联储当时有一个缩表和升息的步骤,当时它可能不知道如何有序进行。到12月的时候,是在债权和股权之间如何做出很好的权衡,也就是市场上的股价和利率。但是自那以来,它的路线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关注路障,包括我们在减税、经济方面的增长。而结果经济的增长下来了,美联储要提高利率,所以美联储当时的方向不对。它现在不再加息了,我觉得这个方向更好。你不要特别关注他们说什么,应该关注他们做什么。因为美联储肯定会回过头来走向正轨的,它已经发现了自己已经走到头了,到瓶颈了,这等于说是现在相当于零利率了。如果你把它乘以资产的久期,比如说十年久期的资产,就意味着它有25%资产的影响,它可以来使用。 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稍微放缓,欧洲经济也是,中国也稍微有一些放缓。当然货币政策上,你们稍微有一些转向。世界整体不会提高,这些国家,包括美国都不太行。在下一次大选之前可能是下降的,现在有35%的下降概率。但是来看一下政治方面,在未来两年内会有一些国家举行大选,可能会有一些革命性的改变。因为会产生冲突,极左和极右之间会产生冲突,对政策也会产生影响,比如说股市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减税,公司税下降了,但公司税可能增加,或者说收入可能增加。资本市场喜欢资本家,但是不喜欢社会主义的政策。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可能会产生政治冲突。 朱民:你觉得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是不是? 瑞·达利欧:是的,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也没有太多操作的空间,欧洲也没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 朱民:我们也不知道美联储它不会减息,也不会增息对不对? 瑞·达利欧:美联储会做它该做的事情,因为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会放缓。 李斯璇:我总是希望嘉宾可以有非常开放的对话过程,欢迎陈教授随时加入其中。其实刚才瑞说了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你看美联储的时候不要看它说什么,要看它做什么。刚好在这本书当中也提到聪明的政府,甚至需要去管理市场的预期。但是聪明的政府应该有实际的行动,阅读了书之后能够对刚才的对话有更清楚的理解。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想听一下陈志武教授的观点,您刚才似乎感觉去杠杆不是那么的有必要,您怎么看?包括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国际经贸的趋势之下,是不是中国的结构性改革或者去杠杆的空间会变小了?刚才瑞的观点觉得这是小坡,不是特别大的事。不知道您怎么看? 陈志武:谢谢,其实我是相对来说比较悲观一些,因为怎么样掌握平衡点?说起来容易。我原来在大学是学计算机的,按理说工程学科对我的训练告诉我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学工程的人往往会忘记人的本性,因为人的本性像刚才瑞·达利欧先生说到的,我们希望什么都往上涨,而且总是往上涨。漂亮的、和谐的去杠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难。当然有些东西不好说得太具体。 前几年去杠杆蛮好的,最近不是已经宣布了嘛,我们去杠杆的行动已经告一段落,胜利了,可以为下一步更加放开加杠杆,增加流动性,做一些铺垫了。就是因为有些国家要考虑选票,不管是巴西还是美国,还是欧洲国家,你说要去杠杆,大家得勒紧腰带。我们知道前些年希腊,日子过得那么好,但是有段时间必须勒紧腰带。我们觉得有些国家可以让大家更长时间,年复一年的勒紧腰带也行吗?人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去杠杆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刚才行长给我们看的数据,告诉我们2008、2009年这段时间,大家如果翻当时的报纸、杂志、电视、书信,会觉得美国和其他国家杠杆债务都太多了,我们应该吸取一些教训。但是从2008年到现在,实际的情况是不仅仅债务没有下降,反而是继续上升了。我看到这些数据告诉我,这就说明我们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刚才瑞·达利欧先生说到的四大要素、三大平衡、两大杠杆和政策工具,这是很复杂的系统,每一块都做到位,相互协调得很好,说起来容易。让计算机解决优化方程的问题可能比较容易,但是要人去做到是很难的,所以我对于这一点人是不是能够做到不是有那么高的、那么强的信心的。 李斯璇:瑞·达利欧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你刚才给我们介绍了债务周期的一些类型,并且介绍了有几个周期,早期、泡沫,然后是顶部、萧条、和谐的去杠杆、推绳子、正常化的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您把这个模型用在中国,你觉得中国处在这个危机的哪个阶段呢? 瑞·达利欧:我觉得在中国6年之前处于泡沫阶段,而在那个阶段,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人都想到中国来。同时,很多资本流入中国,所以杠杆也在增加,很多公司也都成为投资的对象。如果再看一下股价,私募股权市场的价格也在增加,也就是说可以让人们感到泡沫,同时债务在增加。但是货币政策没有主要反映出这点,而且还有影子银行,我觉得是进入泡沫阶段了,大家都处于很狂热的阶段,这是典型的泡沫阶段。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种泡沫的存在,并且对此有一定的担忧。为什么要担忧呢?因为政策制定者有担忧,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我并不是说债务问题不重要,但是至少现在,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担忧并采取措施了,政策制定者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应对这个问题。如果依照均衡的水平,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必须是平衡的。 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如果过慢或者过热都是不好的。我们再看一下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要均衡。中国的经济基本接近了平衡的水平,虽然没有达到去杠杆,但是是一个逐渐实现债务均等化的过程,而且中国正在指导债务应该流向什么行业。 李斯璇:六七年前我们已经看到泡沫了,你觉得现在我们已经达到均衡了吗?你觉得我们会达到顶点吗?还是说我们不会达到顶点?也不会出现泡沫破灭呢? 瑞·达利欧:如果产出的增长和产能的增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没有产能的限制,经济没有太热或者太冷,那么就能够对经济增长进行重组,这些增长可以来自新的领域,或者是比较重要的领域,你就可以应对那些旧的行业产生的问题,比如说水泥和钢铁等。如果把这些产能引到其他的行业,经济就不会太热或者太冷。而且债务的增长就不会那么快,不会超过收入的增长。如果你能够实现这个平衡的话,那就会逐渐实现比较稳定的经济增长。而你的周期就不会那么明显,这是中国政府做的有趣的实验。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把这些事情进行平衡,如果你觉得这些均衡特别重要,并且能够实现这种均衡,你就会有正向的生产效率的增长,你的周期就不会那么明显,增长率不会那么高。可以说,中国几乎接近均衡了。 朱民:能不能再申请问瑞·达利欧一个问题? 李斯璇:朱民先生问一个问题,陈教授问一个问题。 朱民:问一个通胀的问题,通胀对于股票和债务都是非常重要的。你认为通胀未来几年会怎么样?你觉得通胀会保持还是会增加? 瑞·达利欧:我觉得有两种通胀,第一个是货币通胀,这是由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第二个就是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胀。比如说工资增加,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胀。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就通胀而言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我们正在向数字经济转型,如果从货物通胀的情况来看的话,是在通缩。比如说生产效率提升了,那么货物价格就下降了,我们用技术来替代人,财富差距在增加,但是改变了通胀的素质。我们没有能力限制了,我们可以随时把货物生产出来,我们可以随时变现出新的产能,我们可以看到通胀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果看一下全世界和大多数国家,这种能力的限制都会降低。现在就不再有劳动力紧缺导致能力的限制,更多是货币的通胀,取决于当局的政策来实现平衡。 我觉得现在还没有看到货币通胀,同时也没有货物产生的通胀。我担心的是什么呢?是通缩。如果世界经济疲软下降的话,又出现政治方面的冲突,比如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政治冲突,央行也不能采取政策的话,这会产生矛盾,这是我最担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通缩。我担忧的是通缩,就取决于几点。 首先,你要看一下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法定货币的时代,这个时代央行可以按照它们的意愿印钱,它们承诺把钱还给你,这是银行欠你的凭据,对你的现金有限性有所承诺,它可以印更多的钱。央行有这样的权力,而且是美元为基础的体系。欧元、日元也是主要的货币,如果看一下这三个经济体,再看一下它们的债务水平,我对于通胀的担忧是这样的,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家不愿意持有美元的债务或者是欧元的债务,或者美元的国债、欧元的国债、日元的国债,大家就要问这样的问题了,那时候持有什么样的货币呢?那时候才会产生通胀,但是近期不会看到通胀。 如果看一下《帝国的兴衰》,可能会看到相关问题。 李斯璇:感谢瑞·达利欧。 陈志武:瑞总结的很好,给我们介绍了人民银行做得很好,能够帮助我们管理泡沫,货币政策非常恰当。我想换一个话题,你的发言当中也总结到了这一点,你提到过数字化、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央行和政策制定者所发挥的作用比20世纪的时候要大得多,然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央政府和央行的职能得到大大加强,你会看出债务危机的规律,你认为未来将比以往的不同程度会有多大?政府会如何更加积极、更加协调,使更多的货币数字化,把职能扩大? 瑞·达利欧:我觉得主要看冲突怎么样处理,什么类型的冲突呢?贫富之间的冲突,以及各国之间的冲突。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与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是很类似的,我们是否可以很好地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是有效地来解决? 现在财富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所谓冲突就是这样子,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不光是购买金融资产,央行不光可以做这些。因为它总是局限于这方面,到时候你要抛售,再买金融资产,但是人民并没有真的获得购买力,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协调,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要更多协调。这种货币化就可以转化成为人民的购买力。 但是还有一个人性的问题,不光是一个运作机制的问题,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人们会存在这些冲突,就会相互指责,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是否是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共同的挑战,一块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志武: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崛起,在美国、西欧以及其他国家可能是很难避免的是吧? 瑞·达利欧: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有优势和劣势,它们必须协调,要实施好的政策。比如说教育,有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在美国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不够的,顶层的40%和底层的60%,顶层的40%的人群的子女教育资金五倍于底层的60%,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来提高生产率。与此同时,还要对财富进行很好的分配。问题就是能不能进行一个相互合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刚才我说的蛋糕如何做大,如何做好。 李斯璇:时间已经到了,大家意犹未尽。总结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政策制定者不断地平衡这个过程,投资应该具体在什么地方,去杠杆应该在哪些板块,才可以保证更好的平衡。而且像瑞·达利欧先生说的一样,中国本身在进行有趣的实验,也许是其他国家没有经历过的,我们也非常期待中国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能够创造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正是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论坛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相关的资深业内人士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详情]

任泽平:这一轮是改革牛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任泽平:这一轮是改革牛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来源:券商中国 在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Ray Dalio《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任泽平博士对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机会给出了他的判断。 与其他嘉宾不同的是,任博士并没有侧重在解释过去的经济数据,而是从商业领域经济学者的角度给出投资者明确的三个观点,并解释了其中的逻辑。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以及我们分析经济和市场的逻辑。 标题叫否极泰来,哪三个观点呢? 第一个判断,我们判断大约在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 第二个判断,中国资本市场在今年将会否极泰来 第三个判断,如果中国能够务实、市场化的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将会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一 大家知道2018年号称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从数据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说我们的GDP增速创十年新低,我们的投资也都创一二十年的新低,我们的大类资产表现呢,2018年A股在全球的大类资产里面跌幅仅次于比特币。 所以有人在去年底悲观地说:“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与此同时,2018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家一听心都凉了,是吧? 但是在去年底,大家知道我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我们提出的观点叫否极泰来,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2018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的这么困难?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2018年全球货币都是收紧的,美联储加息,所以美国经济也是见顶回落。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外需产生了挑战。 第三,大家知道去年金融去杠杆,我们的流动性收紧。在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增加了中小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这些因素在去年出现了一个叠加。 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还有周期自身的力量。在去年我们是去库存周期。经济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呢?如果你经历过几次周期以后,你更加感到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强大。 在2018年,我们是一轮去库存周期,上半年是滞涨,消灭货币和财富,下半年我们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去年周期的力量、政策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叠加,造成了2018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对于2019年,我想有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企稳,经济应该是前低后稳。 为什么呢? 1. 从周期的角度,可以看到今年初库存周期延续了去年的主动去库存,但是主动去库存阶段将在今年二季度耗竭,从主动去库存变成被动去库存,就是复苏的早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这些迹象。 2. 还有就是政策性的力量。在去年三季度,转入量价齐跌的主动去库存周期,从滞涨转入衰退,打开了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政策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已经开始转暖。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它先后的逻辑次序。毫无疑问,政策底在去年三季度,市场底在今年初,然后经济底应该是在今年的中期。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3. 经济有很多领先性指标,比如说货币的投放,还有股市一般领先于经济半年。最近的这些领先性指标都出现了回升,比如M2增速触底回升,股市上涨,预计未来投资和经济有望企稳。 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二 大河里的水涨起来以后,大家知道总有东西要浮上来。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底债券市场先走出了牛市,在今年初股票市场开始走出牛市的初期迹象。 我做了二十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你经历了几轮周期以后,你会发现经济就像机器一样在运动,而人有的时候是非常健忘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投资者能够穿越周期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其实经济预测,有时候大家认为经济预测就像占星术一样,但是你掌握了周期和人性的本质以后就掌握了洞悉世界规律的一把钥匙。 对于大类资产,我对今年的股票市场是相对乐观的,而且大家知道我的乐观应该是在市场上最早的之一。我去年底就讲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讲资本市场会否极泰来。为什么呢? 1. 经济触底企稳,我们看到经济失速的风险在消除。 2. M2社融触底回升,流动性开始宽松。 3. 大家看到这两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其实还是推进较快的:去年4月博鳌讲话宣布了汽车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了大规模减税计划,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民营经济受到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到新高度,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火速推出。 这是一轮什么牛市?我认为这是一轮改革牛。 这一轮改革牛和上一轮有什么不同?上一轮是靠改革的预期推动的,但市场的预期跑得太快了,改革没跟上。如果说上一轮牛市是改革预期推动的,这一轮牛市将会是改革的实质性落地,以及随后的红利释放所推动的。 这一轮牛市如果走得足够远,足够高的话,一定是靠改革的实质性落地和红利的释放,这是我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观点。 三 第三个观点,在过去的四十年,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此消彼涨,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但是,最近这些年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唱空中国的声音悲观的论调再次泛起。 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而且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维度。 我们来看几个指标。 第一,中国人均 GDP 9700 美元,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中国城镇化率不到60%,发达国家都到80%,中国还有一二十年。 第三,中国GDP增速现在还在6%以上,是美国的两到三倍。 大致做了一个测算,大约到2027年,只要中国保持5%到6%的增长,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美国。我们现在经济规模大致相当于美国的66%,全球的16%。 第四,中国有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如果在中国都找不到投资机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投资机会呢? 第五,中国的劳动资源仍然很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我们正在从传统的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新经济都是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 第六,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十分的活跃,中国在全球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仅次于美国,全球最好的新经济企业不在美国就在中国。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的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只要中国推动一轮务实的、市场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将会开启新周期,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详情]

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原标题 一财专访桥水达利欧:全球投资者不容错失中国市场 来源 第一财经资讯公众号 2019年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全球超长扩张周期进入晚期,全球增速持续放缓,连早前被认为必定会持续加息的美联储都迅速改变方向。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持续收窄,我们将如何应对下一轮衰退或危机?同时,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对于全球政策制定者以及不断增配中国的外资机构而言,他们又有怎样的投资判断? 2019年3月22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 《债务危机》(中信出版社出版)落地北京。带着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达利欧。 达利欧向来对中国经济发展表示乐观。他说,就未来而言,生产率才是第一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而中国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此后就要看债务周期以及政策制定者逆周期管理的能力,“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能力更强,决策制定更快,因此政策效果更强、渗透也更快。”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他说,如果没有一些中国敞口,就意味着错失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收益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外资必须拥有中国市场敞口,目前时机十分合适。 全球面临两大严峻挑战 第一财经:这一轮超长经济扩张周期已经持续了九年,目前我们处于经济周期的晚期。你在多个场合都提及,下一轮衰退不论从政治还是社会角度而言,应对起来都会非常棘手。你如何看待目前我们身处的环境?应该如何应对下一轮衰退? 达利欧:我们的确正处在扩张周期的晚期,美国、欧洲都是如此,衰退究竟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后到来仍不能具体判断,但我们面临两个最严峻的问题。首先,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滋生了民粹主义,也导致了很多社会冲突;同时,随着利率趋紧于零、运用QE的空间有限,这意味着央行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收窄。此时,如果经济放缓,而央行又没有进一步宽松的能力,就会无限放大上述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很多国家都将举行大选,美国、欧洲和一些新兴市场都是如此,因此会看到冲突不断凸显。 美联储很难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第一财经:你过去两年来持续呼吁美联储不应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如今,美联储真的下定决心暂停加息,并即将停止缩表。你是如何作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判断的?你作为市场玩家,是否因为美联储宽松对于你的投资决策有益,才做此呼吁? 达利欧:和部分投资人不同,我不在乎市场的上上下下,我对这种波动并没有偏好。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美联储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美联储需要做什么。 去年12月,美联储改变了主意,向市场释放了放缓加息的信号,因为他们意识到,持续加息会影响资金流动和经济动能。早前,他们太关注短期的经济过热,当然这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有关,但事实上经济放缓也将随之而来;此外,美联储似乎没有完全理解通胀的发展,他们此前担心通胀压力,这是因为担心薪资水平将攀升,但他们忽略了通胀结构。如果看一下通胀构成,我们会发现,其实过去出现了商品通缩(goods deflation),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不断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这其实改变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例如市场行为也会因此改变,因此美联储应对经济周期的方式也会与过去不同。如今,美联储不断意识到通胀压力受到抑制,且财政刺激效应也在减退,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更加耐心和数据依赖(data-dependent)。 第一财经:如今,美联储暂缓加息,中国也在持续保证货币的合理流动性。重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逻辑你认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达利欧:我认为央行希望做的是将经济、利率带回到均衡状态(equilibrium),因此如果超过了均衡就要紧缩,未达标之时就需要放松。所以我们要关注均衡利率,也要关注在均衡条件下股票和债券的关系。 目前,我们其实已经接近均衡利率状态,我不认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还有很大的变动空间。就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于经济活力的货币政策正在推进,而这次更多来则自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更多是扮演辅助性的角色,但关键都是希望把经济状态带回到接近均衡的状态。 就股价而言,我认为美国股价目前有一点高,但还不是太过分,因为此前美股估值扩张的同时企业盈利也在上升。 第一财经:在你看来,美联储是否已经无法再继续加息? 达利欧: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应该太关注美联储说什么,我相信市场会看到美国经济持续出现一些相对疲软的情况,而这就意味着美联储不太可能继续采取(紧缩)行动。 未来如何应对衰退更具挑战性 第一财经:各界目前担忧的问题是,除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升到2.5%左右的水平,其它主要央行(例如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似乎完全还没有要开启加息进程的苗头,但其经济增速又在持续放缓。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央行还没有开启正常化进程,衰退就到来了。同时,历来美联储需要降息500个基点才能应对衰退,目前只有250个基点的空间。我们究竟是否还能应对下一轮衰退? 达利欧:这种担忧的确非常普遍,全球各国未来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自身的边际效应已经大幅下降。问题在于,政府会否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央行能否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债务货币化(monetization)的效果。 挑战在于,我们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当央行宽松时,他们往往是购买金融资产,而不会同时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很难滴流到那些没钱的人身上。如果需要政策具备刺激力度,同时要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就需要有政策来调整支出的走向,使得政策更倾向那些并不富裕的群体,同时也要提升这一群体的生产率。 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行动。但问题在于,这种行动会不会受到政策的支持?目前欧洲非常分裂,因此我对此表示担忧;日本虽然也存在分裂的状况,但日本央行还有不少购债的空间,尽管刺激效应不断下降。在美国,的确央行还有2.5%的降息空间,但过去央行需要降息500基点才能应对衰退,当然美联储也还有重启QE的空间。 可见,世界三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国家都接近长债务周期的终点,这就是我担忧的原因。 第一财经:既然情况如此具有挑战性,那么是否只能通过全球政策协调才有可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达利欧:如果全球政策制定者可以协调合作当然很好,但是问题在于,国家的性质就决定了各国都需要关心自身的利益。历史上出现货币政策协调的时候,最后这种协调都无果而终,因为利率政策的协调就涉及到汇率政策的协调,这就无法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让本国货币政策服务于本国经济。 如果全球政策协调能够实现,情况当然就会大不相同;但如果不能,则前景就更具有挑战性,而我的确认为这种协调很难实现,因为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全球投资组合不容错失中国敞口 第一财经:今年,外资不断流入中国境内股债市场。去年9月,桥水CIO曾经在给客户的《每日观察》(Daily Observation)中呼吁,全球投资者都需要拥有一部分中国市场的敞口,且时机已经成熟。你认同这种呼吁吗? 达利欧: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生产率问题入手,而生产率就需涉及到一国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过去几十年,中国生产率飞速增长,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得益于过去的改革开放以及相关政策。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来到过中国,自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了20倍。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大家认为10美元的计算机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但看看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生产率大大提升,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我们的客户必须要拥有中国市场的敞口。当然,中国资本市场仍需要发展,监管也需要完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投资组合里没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敞口,就无异于错过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这样就意味着你的投资组合表现落后了。因此从投资组合的角度而言,目前加码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外资也必须拥有中国敞口。 中国政策协调力更强、经济增速放缓可控 第一财经:如今,中国政策制定者也不断推出政策来缓冲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但是这一轮周期不一样,家庭部门债务较以前提升,中国也不会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提振经济。同时,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你对目前的政策有何建议? 达利欧:对政策制定者而言,我想解释一下,未来生产率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对此我表示并不担心。随后就是要关心中国如何应对债务周期的问题。如果要应对债务周期,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逆周期处理管理(lean against the cycle),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正在推出较为宽松适中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也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有能力和智慧来对债务周期进行逆周期管理,同时中国相较于其它国家更有能力协调货币和财政政策。 我去过很多发生过债务危机的国家,美国就发生过四次主要的债务危机。相比之下,中国逆周期管理的能力更强,因此经济增速放缓仍然是非常可控的。当然很多人太担心短期问题,从而恐慌被放大了。我个人更担心一般投资者的决策,因为当他们看到市场出现波动、经济数据暂时放缓,就会抛售风险资产,这往往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中国的确拥有80%的散户。 不过整体而言,我相信政策制定者的调控能力,同时也对中国生产率的提升有信心。当然期间会出现一些波动和波折,难以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部门可能会承受压力,例如旧经济部门可能会转差,而其它部门则可能会升级。但从整体环境来说,我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应对经济面临的压力。 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策的调控模式是独特的。在你看来,你总结的“债务模版”是否也会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达利欧:当利率走低,资产价格就会上升;如果降低税收,也会产生刺激性效应,因为这会提升企业盈利。可见,这些逻辑放之全球皆准。但不同之处在于,谁掌控经济?中国的最大不同则是,其政策协调性更强,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推进更容易实现,这也能对经济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目前中国扩大财政支出、减税降费、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决策过程更快。但在其它国家,这种协调就十分耗费时间,也需要处理更多冲突。 [详情]

达利欧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两个杠杆
达利欧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两个杠杆

  达利欧多图详解经济学原理:“四大力量”、“三个均衡”和“两个杠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北京报道 他同时谈到如何辨别泡沫阶段,以及贫富差距和民粹主义的崛起。 3月22日,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模型。 《债务危机》是对过去100年所有主要债务危机所做的分析,大概48个。达利欧认为,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在他看来,“经济机器”的运行离不开“四大力量”、“三个均衡”和“两个杠杆”。 以下是他的演讲摘要: 四大力量: 1.  生产率。你不断地学习如何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改善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2.  短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当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就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下降。这个周期一般是5到10年。 3.  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由于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在扩张,希望经济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办法是降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了,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 4.  政治。各个阶层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这是相互的。 三个重要的均衡: 1.  债务增长与偿债所需的收入增长相一致。有收入才能还债,要计算一下收入的增长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2.  产能利用率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 3.  股票预期回报利率高于债券预期回报率,债券预期回报率比现金预期回报高。股票预期回报率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券预期回报率和现金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当处于经济周期高位时,产能利用高,央行就会收紧货币政策,放缓经济。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两个杠杆: 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另一个是财政政策。经济与市场起伏就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永动机。 债务周期的几个阶段: 1. 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时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 2. 泡沫。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放贷标准,就像开晚宴一样,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然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懂得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在泡沫阶段你要抛售,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3.  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我们要看一下债务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4. 萧条。央行会采取措施,不能再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有时候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汇率贬值。 5. 有序去杠杆。 6. 无序的推绳子。 7. 无常化。 泡沫阶段的特征 1. 价格高于传统指标。 2. 价格预期未来价格会在高水平上快速上涨。 3. 市场情绪普遍乐观。 4. 投资者使用高杠杆购买资产。 5. 投资者购买超长远期资产(例如建立库存、签订供货合同等)。 6. 新购买者 (即之前市场外的人 )进入市场。 7. 刺激性货币政策 可能是泡沫进一步加剧(紧缩政策导致泡沫破灭)。 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 于是就到了萧条时期。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时间中就会去杠杆。 债务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1. 财政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2. 债务违约/重组。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3. “印钞”来阻止嗜血和刺激经济。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4. 重新分配财富。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 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详情]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瑞·达利欧:经济和市场原理与我们所处的位置

  在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上,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信睿论坛将把精彩内容陆续与大家分享。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决策内容全部写下来,便于进行反思。每次进行交易的时候,我都会写下来,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笔交易,然后再回过头来要看为什么我当时做了这样一笔交易。 我每次都把做这笔交易的条件、标准或者是原则写下来,在下一次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发生,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现实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说明有一些事情是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有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这些研究结果——包括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集结成书。政策制定者也这么要求,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像如果有种病在你身上反复发作,你知道它其中的规律,那你就知道该如何去治疗它、应对它。 《债务危机》是基于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大概48个。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我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诉大家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首先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那你基本上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所以它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往下,它有周期性,此起彼伏。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这个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一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是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或者信用,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是降息,有两个杠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利率已经降到零的时候怎么办呢?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同时还要和政治家互动,这时候政客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各个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异,首先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我要计算一下收入增长后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的均衡,经济不能够太热,也不能够太冷,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贷款,银行的贷款、包括资本市场的借贷,通过资本市场的借贷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的回报是多少,股票预期的回报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权的预期回报和现金的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 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中央银行想要放缓经济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是处在高位,产能高利用,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债务周期的循环,在债务周期当中有七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周期的早期阶段,就是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这就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你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或者任何国家的央行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够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所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有序的去杠杆和第六个阶段——无效的“推绳子”,最终实现正常化。另外,有时候在第四个阶段,汇率会贬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这是收益率的收紧,这些都是经典的图形。 同时就是自我加强的一个萧条期,为什么呢?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去杠杆,那这个债务的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点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点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点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 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完)[详情]

赵令欢: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
赵令欢: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弘毅投资董事长、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赵令欢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这时过去仍然是最好的参考书,但千万不要用过去画一条线,说今后会是这个线的延续。断层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么数字化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筛子。沿着数字化去,还是逆着数字化来? 以下为文字实录: 赵令欢:感谢中信出版给我这个机会来庆祝瑞·达利欧先生新书的发行,瑞·达利欧是我们投资界的大家,他以前出过一本书叫《原则》,这是我们公司同事必读的一本书,所以我接到这个邀请我说又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定过来。但是他实际上不光是投资的大家,也是管理的大家,如果读了《原则》这个书,实际上你会看到不光基金是最大,你会理解为基金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瑞·达利欧把他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做桥水这个公司里面。 今天三位从实践的角度、从监管的角度、从学者研究的角度,谈了很多宏观的问题、债务和周期,特别是朱民行长说我们是债台高筑引领下生活,感觉有一定的危机。我就想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投资实践的角度,说说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怎么考虑做投资。 先说说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基础,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的比例不小,我们的实物资产,以房地产为例,在整个的全球比例也很大。然后我们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时间实际上很短,过去这十年我这花了很多的时间,受益和参与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建设,在全球的比例也不小,以至于我在拿这些指标的时候,没有以国内为主体去比较,就好比房地产在经济中间的比重,随便挑几个指标,拉开全球比它的比重。这个图说的不光是它的量不小,最重要的是我们花了一点点时间就走到这里,速度很快。我还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重要的、有效的指标还会继续高速增长,这个是我们在想投资、在想环境的时候会看到什么东西。 这个量实际上有一些问题,问题在我们做置业投资,特别是做并购重组的时候,特别是私募股权公司的情况下,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问题就是机会,这些问题有什么机会呢?因为我们量大,但是我们效率不高,所以增效本身就是一个投资的问题。成长加增效。我们很多财富都汇集在我们房地产资产里面,乃至于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很大的风险,那的确是中国最重要的杠杆风险之一,但是你看它的使用效益、回报效益,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挖掘。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经济增长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增量固然重要,双创、双百、新的技术,但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我们又是产能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实际上存量的优化,效率的提高,本身会是一个长期的投资的主题。 那弘毅作为一个实践者,几乎十年了,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按照三个宏观的维度来考虑我们今后的投资,投资是很有意思的,它是看过去投未来,所以过去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欺骗性都很强,在大的变动的时候,刚才几位专家说几个重要的历史从来没有见过的变化,全球化历史上从来没有,数字化全球从来没有,所以刚才陈教授问瑞·达利欧过去是不是今后很好的预测,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几乎已经不是今后最好的预测了,为什么呢?这三件事实际上是人类走到今天都比较稀罕、比较新奇的事,就是前所未有,正在发生。 第一个全面的数字化,我不是说数字技术,我是说数字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已经引发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业务方式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全面的数字化。中国我们虽然有几千年连续的文明历史,但是也只是在最后40年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都是世界的一个大国,而且还在快速的崛起。最近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管你从全球的角度看,还是从某个国家的内政看,包括美国的内政,实际上和中国作为一个力量崛起都有关系。 第三个就是中国虽然已经做了那么多,但是中国最奇妙的地方,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和以后我们继续应该有信心,特别是在日子过得难的时候要保持信心的地方,中国是一个正在改革创新的国家,40年没停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也没有看到停的迹象,甚至今天继续改革,我们有前面40年的经验,可能以后会试错的成本越来越低,软件路会走的越来越稳健。 这三股力量前所未有,正在发生,在加速影响着每一个角落。我们做投资不大过分理论化或者太宏观化,因为你看得再远,最后也要用到我今天这个项目投不投,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讲几个例子。 往前走,综合刚才的那些观点,我们觉得不管投什么,怎么投,什么时候投,有两把筛子一定要用,第一是符合不符合数字化生活。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断颠覆着,出现了不断地过去的巨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然就倒塌,不断看到想不到的创业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占据领先的地位。而且,独角兽出现的速率还在加速,在这同时,一些轰然倒塌的传统的意念,或者是传统模式的企业也在加速衰落。 所以往前走,我真的是觉得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这个时候,过去仍然是最好的参考书,但是千万不要用过去画一条线,说今后会是这个线的延续,我觉得断层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么数字化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筛子,就是这件事情、这个想法、这个业务模式是沿着数字化去,还是逆着数字化来的?这点很重要。 还有一个全球化,我们比较相信,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全球化第一阶段遇到了很多挑战,乃至于连发达国家都在说自己国家优先,彷佛要打破全球化,甚至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希望以意识形态划线,重新打造全球已经十分契合的供应链,有些人说是不是全球化结束了?我看到的是,恰恰因为最近大家都想反过来逆转全球化,而逆转真正做起来几乎不可能,你就想想,不讲全球,供应链怎么重新把它割断?你不在广州做手机,你还没有起步,就已经做得很远。咱们看看,英国想脱欧,打个比方,像是在婚姻里日子过的挺不舒服,要离婚,离婚这件事越做越辛苦,乃至于离到一半,大家觉得还是不离好。虽然是笑话,也体现出当年做全球化,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是站得住脚的,谁也没有真正做过,但是做的过程中肯定不完美的。 比如我读瑞·达利欧这本书,投资那一套真的说明过去的治理制度,不管是哪一个体制,实际上都有共同的、巨大的缺陷,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贫富分化的问题,这是会引发战争的。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我们人类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 全球化会继续进行,只不过我们必须要把2.0的版本设计出来,要能够在生产力高效提升的基础上做很大的文章,上一轮全球化是在财富的分配上。实际上,这个愿景图我们已经提出来了,中国提出来的新的世界秩序要多元包容,本身就是这个意思。我看到的现在反全球化的浪潮声中,实际上真正比较强劲的一个动力,是要把全球化继续进行下去。所以我们做投资,会这么看。 我这有一些例子说明数字化,我想再次说明的,我们一般做投资会用成功的公司来说,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些成功公司背后成功的原动力,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全面数字化了,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全面数字化了,它的影响不光能够快速造就独角兽,最重要的是它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治理体系和世界全球化规则的制定。 我讲一下全球化,一会我会讲几个例子,我们现在做的实际上是比较顺利的也比较多的是,正好把中国过去积攒的一些优势,好比我们的一些产能,包括先进的产能,把它放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去,同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消费市场,所以我们有产能走出去,把服务和技术引进来。 说说例子。我们以前做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国企改革的投资,长沙的中联重科,改制之后活力焕发,在过去十几年里不断发生,从省属的国有企业,变成在全球重工机械里的全球化企业,其中它的一个产业就是农业机械制造,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特色的农业大国来讲特别重要。所谓特色是,我们不像美国平地多,地没有分到每人每户。所以智慧农业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在这方面,最领先的技术和最早先的实践,是在美国,我们把美国的闻达教授(音)搞的人工智能和中联农机嫁接在一起,通过资本,通过结构,通过合资。 所以全球化的交流,大家都在说抓间谍,打官司,这种摩擦争斗,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像这样的例子以后只会多,不会少。在我看到的数据里面,这个弯已经转换过来的,这方面的交流交换十分多。 这也是十多年前我们国企改革投了中国巨石,在我们的改革下做成了最大玻璃纤维的制造商,主要投资是全球,在美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把市场搬到全球。我国内做投资是引进美国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还要经常引进美国的先进管理人员到中国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不是特别严格的法规监管环境,造便宜的东西供应美国,说不定等中国起来了,还可以供应中国。这件事15年前就达到了,中国巨石不但做到了这个,我们还在美国建这个工厂全套的中国设备、全套的中国技术、全套的中国的管理人员,用美国当地的工程师、工人服务美国的市场。所以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真正内在的动力是很震撼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取消的,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最后一个例子叫新经济也好,共享经济也罢,我们投了美国比较成功的独角兽公司,叫WEWORK,我们之所以投,是觉得这个概念在中国更有用,这个公司和办公方式息息相关,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他想做中国市场,必须要本地化。以前我们讲本地化,就是讲中国人,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WEWORK共享的概念到了中国要和中国的政治、文化、习惯和经济条件连在一起。怎么做呢?就是我们投了它的全球,然后同时签了一个协议,说要专门做WEWORK中国,WEWORK中国专门找更本地化的投资人,打造先机。WEWORK本身还在成长,在全球还没有上市,但是中国本身就有新的投资人有专门的机构,也可以单独上市。 这三个例子加起来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宏观的趋势里面,我觉得今天特别好,瑞·达利欧在说有周期,但是长周期,朱行长说债务是一个风险,我们就希望在这个大的环境里面知道我今天的事怎么做,为什么那么做,那么从比较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仍然是投资的热土。 总结一下:增长最快、力量最大、最为自己,既是很好的生产国,又是最大的消费国。然后我们的相对独立,政府的相对的控制力作为一个市场的重要要素,都起着很多的作用,对至少化解危机会有好处。刚才已经证明了。中国要稳定,我们逐渐发展,我相信投资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它必须本地化。 我再强调一下刚才的要点: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瑞·达利欧能够把他一生心路和总结,专门跑到中国给大家介绍,我觉得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真的让我很崇拜,我也很高兴加入到这个行业来,庆祝这个了不起的新书。 谢谢大家。 [详情]

朱民: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
朱民: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恐惧,因为债务已经悬在那里,随时可能发生波动。贪婪,是因为流动性仍然充裕,市场还可以继续往上走。但是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理解这一点,是读瑞·达利欧的书。 以下为文字实录: 朱民:感谢中信出版集团的邀请,感谢乔卫兵总编,很高兴又回到这个论坛和大家沟通,很高兴和瑞·达利欧、赵令欢、陈志武这样的专家同台,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荣耀。 《债务危机》这本书很重要,今天是书的发行和中信的信睿春季论坛,所以我把这个事情往前推一点。瑞·达利欧讲的是危机的重组,我来讲危机以前高债务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因为我觉得当今世界对市场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无论你认为市场是涨还是跌,无论你认为形势是好还是坏,债务都在上升。这是影响今天市场的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层面,所以我的题目叫《在债务的阴影下,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2008年的时候,G20国家全球债务大概84万亿美元左右,到今天全球债务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增长了60%左右。 上图绿色显示的是政府的债务,红色显示的是居民债务,增长的比较慢,蓝色显示的是企业债务,增长的非常快,因为市场的活跃。这是以前不可想像的事情。经过了如此大的冲击和危机,债务应该急剧地消减。但是债务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见过的现象。 从各个国家来看的话,各国的债务增长是很快的。日本的债务从占GDP的313%到了占GDP的388%,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债务从占GDP的184%增加到占GDP的239%,居民债务在下降。美国的债务从占GDP的225%涨到占GDP的250%,也在上升。如果我们看中国的话,中国的债务上升比例很高,从占GDP的142%上升到占GDP的254%,上升了100%的GDP比重。中国债务总体是在占GDP的218%稳住了,特别是金融债务在去杠杆、企业债务稳住了,居民债务在上升。全球整体债务是在上升的。 债务阴影是今天面对市场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基础,一定是不可以忘记的。我们是生活在债务阴影的不确定之下,理解这一点对市场人士来说特别特别重要。当存在债务阴影的时候利率变得特别敏感。 我们来看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 左边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右边是政府为债务的付息成本。债务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增长和你付息的收益的比例。大家可以看到特别有意思,从2007年到2014年左右的期间里,日本的债务是从占GDP的183%涨到了246%,因为日本债务上升非常快。但是日本付利息的成本从GDP的1.9%下降到GDP的1.8%,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日本的债务占GDP比重增长了60个百分点,日本付息成本占GDP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你会觉得好开心,我钱越借越多,我还利息的钱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特殊的现象,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急剧的下降,为零,甚至为负,所以债务在上升,你的付息成本在下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当成好事多开心,我继续借钱。但是如果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发生什么?如果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你的付息成本增加一个百分点,你的财政支出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利率上升一般不是一个百分点,是可以几个百分点的。比如说美联储利率上升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债务高了以后,利率变得特别敏感。它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都一样,涉及你的付息成本,宏观经济变得特别重要。 我们现在的利率之所以是这个情况,是因为全球的总利率为负的,就是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为什么债务急剧上升? 我们看美国的蓝色的利率,在80年代最高,以后逐渐下跌。这个黄色的是减掉通货膨胀的真实利率水平。到今天为止真实利率水平基本上还是为负。真实利率水平在今天还是为负,流动性仍然宽松,你有能力维持高的债务水平,是好事。但是利率水平不能动,只要一动你就破产。 利率水平的波动还会引起汇率的变化。 美国利率水平上升的时候,80年代上升了90%左右引发了拉美危机,90年代上升了43%左右,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这是2009年的危机,这是2012年的欧元危机。因为利率水平上升会引起美国的美元走强,汇率水平上升,全球的资本流动和企业债务增加,这会引起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所以高债务下的利率,利率引起的汇率,这是两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债务比较高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增长,如果你有很强的增长。因为债务是债务对GDP的比重,如果GDP上升得多,债务比重可以下降。但是我们从增长的前景来说,2008、2009年经济大幅下跌以后,经济总体来说处于低的增长速度。 上图中,红的是发达国家,黄的是全世界平均,蓝的是发展中国家。十年的危机,美国、中国、欧洲发达国家整体增长水平过去十年低于平均过去20年、30年。所以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中速,2008年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今后两到三年全球经济速度继续缓缓下降。所以通过增长走出债务的概率很小。 我们看中国的经济增长,这是到2022年,今年走到6.5左右,逐渐走到6左右。美国走到1.5左右,日本走到0.5左右。整个经济的趋势是在下降的,这个对债务的重组和解决又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企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们这个指标是企业的付利息的成本,我们叫利息成本的覆盖率,就是它的收入能不能平衡它的付利息。 如果净收入等于利息成本这个公司就要破产了,小于1肯定破产。净收入是利息支付成本的三倍是可以的。印度等一些国家已经小于1,利率水平再动的话就会非常困难,所以企业又会面临很大的困难。高债务其实是制造了一个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环境。 债务比较高的时候,瑞·达利欧刚才也讲到,我们可以通过通货膨胀走出、转移。但是通货膨胀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低于2%的目标水平,很多地方通货膨胀甚至为负。 日本制定了那么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通货膨胀现在1都不到。通货膨胀很低的话,通货膨胀要解决债务也变得很困难。现在的困难就在于十年危机,我们全球的债务是上升,这是事实。我讲得都是事实,没有任何虚构故事。 在债务上升的时候,传统的几个方法维持低利率、高增长、高通货膨胀,传统经济学认为可行的方法今天都不存在,所以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高债务的阴影之中,跟着它波动。这是我们理解今天金融市场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 而且在今天这个情况下,因为利率水平如此之低,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财政政策也没有空间。 我们对发达国家财政负债在2007年做的预测应该是往下走,危机的产生,政府债务上升,一直到2021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政府财政赤字从100%左右增长到150%。这是新兴国家,这是发展中国家。最后的保护伞也已经开始溃败的时候,这个形势很不稳定。只是危机没有来而已。 瑞·达利欧这本书很精彩,这本书里他讲了理解债务阴影,我建议大家阅读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理解债务周期和债务周期的观察指标,理解观察指标非常重要。第二,理解债务规模、结构、币种和债务对应的实体经济的关系。第三,理解和谐去杠杆的原则和工具。第四,理解债务去杠杆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第五,理解债务处理的财富分配效应。 所以在今天这个情况下阅读这本书,理解如果危机要来的时候怎么处理这个危机,我觉得这个对金融业的人是个必须准备的功课,这本书也就特别重要。我说这本书有恢弘的历史,有独特的瑞·达利欧的市场视角,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理解,个人经历和历史结合起来,提出了债务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框架,我觉得这个很精彩。因为今天债务是如此之高,所以理解债务变得特别的重要。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债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表明世界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我们不理解的。所以在债务高峰期读这个书是有意义的。历史不一定完全解读未来,但是它是未来的明鉴。如果你不喜欢金融的话,你把它当小说读也是很有趣的。我觉得这本书荣登世界小说的榜首之列,也不为过。当然我不知道瑞·达利欧是不是愿意作为一个小说家,而不是作为金融家存在于今天的世界上。 如果把所有的结合起来的话,今天的全球债务高危、高风险是事实,意味着高波动和高不确定性,这是必然。传统的我们理解债务化解的三大工具,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增长在今天没有空间,这使得债务危机就变得特别的复杂。但与此同时,到今天为止因为利率为负,所以流动性仍然宽松,我曾经说过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恐惧,因为债务已经悬在那里,随时可能发生波动。贪婪,是因为流动性仍然充裕,市场还可以继续往上走。但是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我觉得都得记住,我们的基本的格局和背景是一个高债务、高风险、高波动。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理解这一点,是读瑞·达利欧的书。   [详情]

达利欧: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最易造成投资者"假"兴奋
达利欧: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最易造成投资者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论坛中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但泡沫是不可持续的。 瑞·达利欧演讲实录: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决策内容全部写下来,因为我要进行反思。所以我每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我都会写下来,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笔交易,然后再回过头来要看为什么我当时做了这样一笔交易。 我发现我每次都把做这笔交易的条件、标准或者是原则写下来的话,在下一次碰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我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发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现实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有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说明有一些事情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对于生活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有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我这些研究结果,包括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把它们集结成书,包括政策制定者也这么要求,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这也是我们和非常知名的、有学识的学者讨论我们的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像如果有种病在你身上反复发作,你知道它其中的规律,那你就知道该如何去治疗它、应对它。 《债务危机》是基于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大概48个。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我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诉大家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首先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那你基本上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所以它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往下,它有周期性,此起彼伏。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这个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一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是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或者信用,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是降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已经没有办法降了,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同时还要和政治家互动,这时候政客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各个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异,首先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我要计算一下收入增长后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的均衡,经济不能够太热,也不能够太冷,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贷款,银行的贷款、包括资本市场的借贷,通过资本市场的借贷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的回报是多少,股票预期的回报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权的预期回报和现金的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中央银行想要放缓经济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是处在高位,产能高利用,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债务周期的循环,在债务周期当中有七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周期的早期阶段,就是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这就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你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或者任何国家的央行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够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所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和第六个阶段——无效的“推绳子”,最终实现正常化。另外,有时候在第四个阶段,汇率会贬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这是收益率的收紧,这些都是经典的图形。 同时就是自我加强的一个萧条期,为什么呢?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去杠杆,那这个债务的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点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点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点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详情]

赵令欢: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赵令欢: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弘毅投资董事长、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赵令欢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既是很好的生产国,又是最大的消费国。我们的相对独立,政府的相对的控制力作为一个市场的重要要素,都起着很多的作用,对化解危机会有好处。中国要稳定,我们逐渐发展,我相信投资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它必须本地化。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赵令欢:感谢中信出版给我这个机会来庆祝瑞·达利欧先生新书的发行,瑞·达利欧是我们投资界的大家,他以前出过一本书叫《原则》,这是我们公司同事必读的一本书,所以我接到这个邀请我说又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定过来。但是他实际上不光是投资的大家,也是管理的大家,如果读了《原则》这个书,实际上你会看到不光基金是最大,你会理解为基金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瑞·达利欧把他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做桥水这个公司里面。 今天三位从实践的角度、从监管的角度、从学者研究的角度,谈了很多宏观的问题、债务和周期,特别是朱民行长说我们是债台高筑引领下生活,感觉有一定的危机。我就想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投资实践的角度,说说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怎么考虑做投资。 先说说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基础,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的比例不小,我们的实物资产,以房地产为例,在整个的全球比例也很大。然后我们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时间实际上很短,过去这十年我这花了很多的时间,受益和参与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建设,在全球的比例也不小,以至于我在拿这些指标的时候,没有以国内为主体去比较,就好比房地产在经济中间的比重,随便挑几个指标,拉开全球比它的比重。这个图说的不光是它的量不小,最重要的是我们花了一点点时间就走到这里,速度很快。我还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重要的、有效的指标还会继续高速增长,这个是我们在想投资、在想环境的时候会看到什么东西。 这个量实际上有一些问题,问题在我们做置业投资,特别是做并购重组的时候,特别是私募股权公司的情况下,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问题就是机会,这些问题有什么机会呢?因为我们量大,但是我们效率不高,所以增效本身就是一个投资的问题。成长加增效。我们很多财富都汇集在我们房地产资产里面,乃至于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很大的风险,那的确是中国最重要的杠杆风险之一,但是你看它的使用效益、回报效益,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挖掘。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经济增长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增量固然重要,双创、双百、新的技术,但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我们又是产能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实际上存量的优化,效率的提高,本身会是一个长期的投资的主题。 那弘毅作为一个实践者,几乎十年了,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按照三个宏观的维度来考虑我们今后的投资,投资是很有意思的,它是看过去投未来,所以过去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欺骗性都很强,在大的变动的时候,刚才几位专家说几个重要的历史从来没有见过的变化,全球化历史上从来没有,数字化全球从来没有,所以刚才陈教授问瑞·达利欧过去是不是今后很好的预测,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几乎已经不是今后最好的预测了,为什么呢?这三件事实际上是人类走到今天都比较稀罕、比较新奇的事,就是前所未有,正在发生。 第一个全面的数字化,我不是说数字技术,我是说数字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已经引发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业务方式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全面的数字化。中国我们虽然有几千年连续的文明历史,但是也只是在最后40年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都是世界的一个大国,而且还在快速的崛起。最近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管你从全球的角度看,还是从某个国家的内政看,包括美国的内政,实际上和中国作为一个力量崛起都有关系。 第三个就是中国虽然已经做了那么多,但是中国最奇妙的地方,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动力,和以后我们继续应该有信心,特别是在日子过得难的时候要保持信心的地方,中国是一个正在改革创新的国家,40年没停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也没有看到停的迹象,甚至今天继续改革,我们有前面40年的经验,可能以后会试错的成本越来越低,软件路会走的越来越稳健。 这三股力量前所未有,正在发生,在加速影响着每一个角落。我们做投资不大过分理论化或者太宏观化,因为你看得再远,最后也要用到我今天这个项目投不投,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讲几个例子。 往前走,综合刚才的那些观点,我们觉得不管投什么,怎么投,什么时候投,有两把筛子一定要用,第一是符合不符合数字化生活。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断颠覆着,出现了不断地过去的巨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然就倒塌,不断看到想不到的创业者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占据领先的地位。而且,独角兽出现的速率还在加速,在这同时,一些轰然倒塌的传统的意念,或者是传统模式的企业也在加速衰落。 所以往前走,我真的是觉得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这个时候,过去仍然是最好的参考书,但是千万不要用过去画一条线,说今后会是这个线的延续,我觉得断层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么数字化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筛子,就是这件事情、这个想法、这个业务模式是沿着数字化去,还是逆着数字化来的?这点很重要。 还有一个全球化,我们比较相信,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全球化第一阶段遇到了很多挑战,乃至于连发达国家都在说自己国家优先,彷佛要打破全球化,甚至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希望以意识形态划线,重新打造全球已经十分契合的供应链,有些人说是不是全球化结束了?我看到的是,恰恰因为最近大家都想反过来逆转全球化,而逆转真正做起来几乎不可能,你就想想,不讲全球,供应链怎么重新把它割断?你不在广州做手机,你还没有起步,就已经做得很远。咱们看看,英国想脱欧,打个比方,像是在婚姻里日子过的挺不舒服,要离婚,离婚这件事越做越辛苦,乃至于离到一半,大家觉得还是不离好。虽然是笑话,也体现出当年做全球化,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是站得住脚的,谁也没有真正做过,但是做的过程中肯定不完美的。 比如我读瑞·达利欧这本书,投资那一套真的说明过去的治理制度,不管是哪一个体制,实际上都有共同的、巨大的缺陷,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贫富分化的问题,这是会引发战争的。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我们人类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 全球化会继续进行,只不过我们必须要把2.0的版本设计出来,要能够在生产力高效提升的基础上做很大的文章,上一轮全球化是在财富的分配上。实际上,这个愿景图我们已经提出来了,中国提出来的新的世界秩序要多元包容,本身就是这个意思。我看到的现在反全球化的浪潮声中,实际上真正比较强劲的一个动力,是要把全球化继续进行下去。所以我们做投资,会这么看。 我这有一些例子说明数字化,我想再次说明的,我们一般做投资会用成功的公司来说,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些成功公司背后成功的原动力,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全面数字化了,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全面数字化了,它的影响不光能够快速造就独角兽,最重要的是它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治理体系和世界全球化规则的制定。 我讲一下全球化,一会我会讲几个例子,我们现在做的实际上是比较顺利的也比较多的是,正好把中国过去积攒的一些优势,好比我们的一些产能,包括先进的产能,把它放到全世界各个地方去,同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消费市场,所以我们有产能走出去,把服务和技术引进来。 说说例子。我们以前做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国企改革的投资,长沙的中联重科,改制之后活力焕发,在过去十几年里不断发生,从省属的国有企业,变成在全球重工机械里的全球化企业,其中它的一个产业就是农业机械制造,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特色的农业大国来讲特别重要。所谓特色是,我们不像美国平地多,地没有分到每人每户。所以智慧农业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在这方面,最领先的技术和最早先的实践,是在美国,我们把美国的闻达教授(音)搞的人工智能和中联农机嫁接在一起,通过资本,通过结构,通过合资。 所以全球化的交流,大家都在说抓间谍,打官司,这种摩擦争斗,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像这样的例子以后只会多,不会少。在我看到的数据里面,这个弯已经转换过来的,这方面的交流交换十分多。 这也是十多年前我们国企改革投了中国巨石,在我们的改革下做成了最大玻璃纤维的制造商,主要投资是全球,在美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把市场搬到全球。我国内做投资是引进美国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还要经常引进美国的先进管理人员到中国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不是特别严格的法规监管环境,造便宜的东西供应美国,说不定等中国起来了,还可以供应中国。这件事15年前就达到了,中国巨石不但做到了这个,我们还在美国建这个工厂全套的中国设备、全套的中国技术、全套的中国的管理人员,用美国当地的工程师、工人服务美国的市场。所以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真正内在的动力是很震撼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取消的,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 最后一个例子叫新经济也好,共享经济也罢,我们投了美国比较成功的独角兽公司,叫WEWORK,我们之所以投,是觉得这个概念在中国更有用,这个公司和办公方式息息相关,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他想做中国市场,必须要本地化。以前我们讲本地化,就是讲中国人,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WEWORK共享的概念到了中国要和中国的政治、文化、习惯和经济条件连在一起。怎么做呢?就是我们投了它的全球,然后同时签了一个协议,说要专门做WEWORK中国,WEWORK中国专门找更本地化的投资人,打造先机。WEWORK本身还在成长,在全球还没有上市,但是中国本身就有新的投资人有专门的机构,也可以单独上市。 这三个例子加起来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宏观的趋势里面,我觉得今天特别好,瑞·达利欧在说有周期,但是长周期,朱行长说债务是一个风险,我们就希望在这个大的环境里面知道我今天的事怎么做,为什么那么做,那么从比较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仍然是投资的热土。 总结一下:增长最快、力量最大、最为自己,既是很好的生产国,又是最大的消费国。然后我们的相对独立,政府的相对的控制力作为一个市场的重要要素,都起着很多的作用,对至少化解危机会有好处。刚才已经证明了。中国要稳定,我们逐渐发展,我相信投资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它必须本地化。 我再强调一下刚才的要点:看过去、造历史是我们现在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瑞·达利欧能够把他一生心路和总结,专门跑到中国给大家介绍,我觉得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真的让我很崇拜,我也很高兴加入到这个行业来,庆祝这个了不起的新书。 谢谢大家。 [详情]

达利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技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达利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技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论坛中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美国1%的人口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瑞·达利欧演讲实录: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决策内容全部写下来,因为我要进行反思。所以我每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我都会写下来,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笔交易,然后再回过头来要看为什么我当时做了这样一笔交易。 我发现我每次都把做这笔交易的条件、标准或者是原则写下来的话,在下一次碰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我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发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现实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有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说明有一些事情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对于生活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有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我这些研究结果,包括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把它们集结成书,包括政策制定者也这么要求,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这也是我们和非常知名的、有学识的学者讨论我们的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像如果有种病在你身上反复发作,你知道它其中的规律,那你就知道该如何去治疗它、应对它。 《债务危机》是基于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大概48个。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我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诉大家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首先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那你基本上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所以它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往下,它有周期性,此起彼伏。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这个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一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是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或者信用,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是降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已经没有办法降了,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同时还要和政治家互动,这时候政客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各个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异,首先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我要计算一下收入增长后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的均衡,经济不能够太热,也不能够太冷,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贷款,银行的贷款、包括资本市场的借贷,通过资本市场的借贷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的回报是多少,股票预期的回报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权的预期回报和现金的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中央银行想要放缓经济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是处在高位,产能高利用,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债务周期的循环,在债务周期当中有七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周期的早期阶段,就是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这就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你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或者任何国家的央行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够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所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和第六个阶段——无效的“推绳子”,最终实现正常化。另外,有时候在第四个阶段,汇率会贬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这是收益率的收紧,这些都是经典的图形。 同时就是自我加强的一个萧条期,为什么呢?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去杠杆,那这个债务的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点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点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点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详情]

朱民: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债务非降反升
朱民: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 债务非降反升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债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表明世界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我们不理解的。所以在债务高峰期读《债务危机》这个书是有意义的。历史不一定完全解读未来,但是它是未来的明鉴。 以下为文字实录: 朱民:感谢中信出版集团的邀请,感谢乔卫兵总编,很高兴又回到这个论坛和大家沟通,很高兴和瑞·达利欧、赵令欢、陈志武这样的专家同台,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荣耀。 《债务危机》这本书很重要,今天是书的发行和中信的信睿春季论坛,所以我把这个事情往前推一点。瑞·达利欧讲的是危机的重组,我来讲危机以前高债务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因为我觉得当今世界对市场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无论你认为市场是涨还是跌,无论你认为形势是好还是坏,债务都在上升。这是影响今天市场的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层面,所以我的题目叫《在债务的阴影下,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2008年的时候,G20国家全球债务大概84万亿美元左右,到今天全球债务达到了136万亿美元,增长了60%左右。 上图绿色显示的是政府的债务,红色显示的是居民债务,增长的比较慢,蓝色显示的是企业债务,增长的非常快,因为市场的活跃。这是以前不可想像的事情。经过了如此大的冲击和危机,债务应该急剧地消减。但是债务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见过的现象。 从各个国家来看的话,各国的债务增长是很快的。日本的债务从占GDP的313%到了占GDP的388%,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债务从占GDP的184%增加到占GDP的239%,居民债务在下降。美国的债务从占GDP的225%涨到占GDP的250%,也在上升。如果我们看中国的话,中国的债务上升比例很高,从占GDP的142%上升到占GDP的254%,上升了100%的GDP比重。中国债务总体是在占GDP的218%稳住了,特别是金融债务在去杠杆、企业债务稳住了,居民债务在上升。全球整体债务是在上升的。 债务阴影是今天面对市场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基础,一定是不可以忘记的。我们是生活在债务阴影的不确定之下,理解这一点对市场人士来说特别特别重要。当存在债务阴影的时候利率变得特别敏感。 我们来看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 左边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右边是政府为债务的付息成本。债务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增长和你付息的收益的比例。大家可以看到特别有意思,从2007年到2014年左右的期间里,日本的债务是从占GDP的183%涨到了246%,因为日本债务上升非常快。但是日本付利息的成本从GDP的1.9%下降到GDP的1.8%,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日本的债务占GDP比重增长了60个百分点,日本付息成本占GDP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你会觉得好开心,我钱越借越多,我还利息的钱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特殊的现象,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急剧的下降,为零,甚至为负,所以债务在上升,你的付息成本在下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当成好事多开心,我继续借钱。但是如果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发生什么?如果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你的付息成本增加一个百分点,你的财政支出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利率上升一般不是一个百分点,是可以几个百分点的。比如说美联储利率上升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债务高了以后,利率变得特别敏感。它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都一样,涉及你的付息成本,宏观经济变得特别重要。 我们现在的利率之所以是这个情况,是因为全球的总利率为负的,就是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为什么债务急剧上升? 我们看美国的蓝色的利率,在80年代最高,以后逐渐下跌。这个黄色的是减掉通货膨胀的真实利率水平。到今天为止真实利率水平基本上还是为负。真实利率水平在今天还是为负,流动性仍然宽松,你有能力维持高的债务水平,是好事。但是利率水平不能动,只要一动你就破产。 利率水平的波动还会引起汇率的变化。 美国利率水平上升的时候,80年代上升了90%左右引发了拉美危机,90年代上升了43%左右,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这是2009年的危机,这是2012年的欧元危机。因为利率水平上升会引起美国的美元走强,汇率水平上升,全球的资本流动和企业债务增加,这会引起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所以高债务下的利率,利率引起的汇率,这是两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债务比较高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是增长,如果你有很强的增长。因为债务是债务对GDP的比重,如果GDP上升得多,债务比重可以下降。但是我们从增长的前景来说,2008、2009年经济大幅下跌以后,经济总体来说处于低的增长速度。 上图中,红的是发达国家,黄的是全世界平均,蓝的是发展中国家。十年的危机,美国、中国、欧洲发达国家整体增长水平过去十年低于平均过去20年、30年。所以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中速,2008年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今后两到三年全球经济速度继续缓缓下降。所以通过增长走出债务的概率很小。 我们看中国的经济增长,这是到2022年,今年走到6.5左右,逐渐走到6左右。美国走到1.5左右,日本走到0.5左右。整个经济的趋势是在下降的,这个对债务的重组和解决又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企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们这个指标是企业的付利息的成本,我们叫利息成本的覆盖率,就是它的收入能不能平衡它的付利息。 如果净收入等于利息成本这个公司就要破产了,小于1肯定破产。净收入是利息支付成本的三倍是可以的。印度等一些国家已经小于1,利率水平再动的话就会非常困难,所以企业又会面临很大的困难。高债务其实是制造了一个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环境。 债务比较高的时候,瑞·达利欧刚才也讲到,我们可以通过通货膨胀走出、转移。但是通货膨胀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低于2%的目标水平,很多地方通货膨胀甚至为负。 日本制定了那么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通货膨胀现在1都不到。通货膨胀很低的话,通货膨胀要解决债务也变得很困难。现在的困难就在于十年危机,我们全球的债务是上升,这是事实。我讲得都是事实,没有任何虚构故事。 在债务上升的时候,传统的几个方法维持低利率、高增长、高通货膨胀,传统经济学认为可行的方法今天都不存在,所以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高债务的阴影之中,跟着它波动。这是我们理解今天金融市场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 而且在今天这个情况下,因为利率水平如此之低,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财政政策也没有空间。 我们对发达国家财政负债在2007年做的预测应该是往下走,危机的产生,政府债务上升,一直到2021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政府财政赤字从100%左右增长到150%。这是新兴国家,这是发展中国家。最后的保护伞也已经开始溃败的时候,这个形势很不稳定。只是危机没有来而已。 瑞·达利欧这本书很精彩,这本书里他讲了理解债务阴影,我建议大家阅读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理解债务周期和债务周期的观察指标,理解观察指标非常重要。第二,理解债务规模、结构、币种和债务对应的实体经济的关系。第三,理解和谐去杠杆的原则和工具。第四,理解债务去杠杆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第五,理解债务处理的财富分配效应。 所以在今天这个情况下阅读这本书,理解如果危机要来的时候怎么处理这个危机,我觉得这个对金融业的人是个必须准备的功课,这本书也就特别重要。我说这本书有恢弘的历史,有独特的瑞·达利欧的市场视角,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理解,个人经历和历史结合起来,提出了债务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框架,我觉得这个很精彩。因为今天债务是如此之高,所以理解债务变得特别的重要。全球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债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表明世界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我们不理解的。所以在债务高峰期读这个书是有意义的。历史不一定完全解读未来,但是它是未来的明鉴。如果你不喜欢金融的话,你把它当小说读也是很有趣的。我觉得这本书荣登世界小说的榜首之列,也不为过。当然我不知道瑞·达利欧是不是愿意作为一个小说家,而不是作为金融家存在于今天的世界上。 如果把所有的结合起来的话,今天的全球债务高危、高风险是事实,意味着高波动和高不确定性,这是必然。传统的我们理解债务化解的三大工具,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增长在今天没有空间,这使得债务危机就变得特别的复杂。但与此同时,到今天为止因为利率为负,所以流动性仍然宽松,我曾经说过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恐惧,因为债务已经悬在那里,随时可能发生波动。贪婪,是因为流动性仍然充裕,市场还可以继续往上走。但是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我觉得都得记住,我们的基本的格局和背景是一个高债务、高风险、高波动。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理解这一点,是读瑞·达利欧的书。 [详情]

达利欧谈债务危机:含七阶段 解决需要紧缩+刺激经济
达利欧谈债务危机:含七阶段 解决需要紧缩+刺激经济

     【全程直播回顾】对话达利欧: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 达利欧:债务危机的泡沫阶段最易造成投资者“假”兴奋 达利欧: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技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任泽平:未来二十年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任泽平:本轮牛市靠的是改革实质性落地和红利释放 朱民:在债务阴影下理解债务去杠杆 实现财富有效分配       朱民:2019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恐惧和贪婪的临界点 赵令欢:中国投资要用两把筛子——数字化、全球化       赵令欢:我们到了一个要断层式思考的时代 陈志武: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概率不大       达利欧:中国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       达利欧:中国有很多机会 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中国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论坛中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典型的债务危机分成七个阶段,分别为:周期的早期阶段,泡沫,顶部,萧条,有序去杠杆,无效的“推绳子”,最后是正常化。 瑞·达利欧演讲实录: 多年前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把决策内容全部写下来,因为我要进行反思。所以我每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我都会写下来,为什么我要做这样一笔交易,然后再回过头来要看为什么我当时做了这样一笔交易。 我发现我每次都把做这笔交易的条件、标准或者是原则写下来的话,在下一次碰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有所发现。我发现,相似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发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应对原则。在处理现实的时候要有一个原则——要了解现实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每一次有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时,说明有一些事情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但是实际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是不断重复发生的。 我对于生活有很多原则,在桥水也有一些原则,我想把这些原则传达给其他人,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的时候,有人邀请我把我这些研究结果,包括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把它们集结成书,包括政策制定者也这么要求,因为他们认为很可能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忘记该怎么应对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这也是我们和非常知名的、有学识的学者讨论我们的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就像如果有种病在你身上反复发作,你知道它其中的规律,那你就知道该如何去治疗它、应对它。 《债务危机》是基于过去100年间所有的大的债务危机的分析,大概48个。它们不完全一样,但大致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我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模型,以此告诉大家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首先这个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呢?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的均衡和两个杠杆,或者工具。如果你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运作的话,那你基本上能够对经济形势做出预测。 那四大力量都有哪些呢?生产率,就是你不断地学习提高效率,然后你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样的话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它是一个向上的不断演进的过程。围绕它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短期债务周期,一个是长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是一个所谓的商业周期,比如说经济当中有很多方面出现疲软,假设失业率非常高,央行就想要创造信贷,有了信贷就有了购买力,你就可以购买更多东西,但是信贷是贷款,也就是债务。所以它本身是周期性的。如果信贷不断增长,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会采取行动,然后信贷就会往下,它有周期性,此起彼伏。这样的周期很多,一般这个短的是5到10年,大部分的人们对这一种周期比较熟悉和习惯。这些短的周期累积起来就会成为长期债务周期。因为所有人都希望整个市场都是扩张,希望经济能够不断增长,所以就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贷或者信用,这样的话越来越具有刺激性。 那怎么才能刺激经济呢?一个是降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如果利率已经降到零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已经没有办法降了,央行就开始印钞,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要购买资产,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如何判断呢?要看利率水平是不是接近零,然后剩下的所谓的量宽,还够买多少债务资本。同时还要和政治家互动,这时候政客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各个阶层之间会产生冲突,经济会影响政治,政治会影响经济,是相互的。以上是四大力量。 还有三个均衡是非常关键的,我经常会看现状和均衡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异,首先债务的增长和收入的增长是保持一致的,有收入才能还债,我要计算一下收入增长后是不是足够用来还债,如果收入有富余的话就没有问题,如果债务较高的话可能会有泡沫。 第二个就是经济的均衡,经济不能够太热,也不能够太冷,经济必须要符合设计的产能,过热要收紧,过冷的话要刺激,所以我会关注经济均衡的状态。另外还有资本市场的均衡,换句话说贷款,银行的贷款、包括资本市场的借贷,通过资本市场的借贷是一种流通,就像血液的流通一样,这种流通非常关键。 我还要看一下股票预期的回报是多少,股票预期的回报是我经常会看的一个数字,看它是不是超过债权的预期回报和现金的预期回报,它是不是有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差,这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的回报比债券低,是资本基本定价的规律。中央银行有两个杠杆,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当中央银行想要放缓经济的时候,因为整个周期是处在高位,产能高利用,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短期的利率相对于长期的利率在上升,就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变化,所以我经常会关注资本市场的均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债务周期的循环,在债务周期当中有七个部分: 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周期的早期阶段,就是贷款是很健康的,而且大家都能还款,这就是早期阶段。 第二阶段是泡沫阶段,这时候贷款非常繁荣,银行就放松了自己的放贷标准,就像大家开晚宴一样,花很多的钱,借债花钱,觉得自己很富,那个时候就是繁荣的阶段。大家都很乐观地花钱、借钱花,以后又还不上,这就产生了问题。我们要理解如何识别一个泡沫期,有可能你会被泡沫冲走,或者你在泡沫阶段你要售出,而不是在泡沫阶段购买,很多投资者被泡沫影响,一遇到泡沫就兴奋,他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时机,借钱买,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如果资产价格上升的话你就更富了,银行借你更多的钱,你就更兴奋,就会买更多,所以泡沫是不可持续的,要计算一下现金流,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阶段是顶部,因为债务太多,必须要还债,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要看一下债务的金额占收入的比例,通常央行会收紧利率,会放缓经济。 然后我们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萧条。在萧条阶段,美联储或者任何国家的央行会采取措施,就是不能够放松货币政策了,这就发生了变化,就像2008年所出现的问题。除美国外,我们还看到其他国家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然后就是第五个阶段——和谐的去杠杆和第六个阶段——无效的“推绳子”,最终实现正常化。另外,有时候在第四个阶段,汇率会贬值。 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泡沫阶段。首先按照传统的标准,价格会上升,还有现金流的流动等都非常快。同时价格也体现了以后的货币贬值,你要计算一下是否需要加大现金流,以及现金流是不是能预测未来的汇率贬值,如果达到了产能的顶峰时,人们通常都非常乐观,会大肆购买,杠杆率会增加,大家的债务会很大。大家也会进行远期的购买,比如说在房地产市场,大家会买更多房子,这样每个人就增加了一些房产,但是他们并非用于自住,预期是将来会卖掉,这就是泡沫的信号了。 还有买家进入市场。新买家以前不在这个市场当中,他们觉得价格高了,所以想进来,同时货币政策放松也会进一步地使泡沫变大。这些图在我的书中都有,书中讲了100多个周期当中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危机都是相同的。这是股价,在泡沫期就可以看到股价在上升,这是整体的债务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上升,然后到泡沫见顶的时候就看到收紧,这是收益率的收紧,这些都是经典的图形。 同时就是自我加强的一个萧条期,为什么呢?当资产价格上升到顶端,那时候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银行就不愿意借钱,那在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去杠杆,那这个债务的周期有四个解决的方式: 第一点要进行紧缩,不要花那么多钱,你要用钱来还款。 第二点我们减少开支的时候,别人的收入也会减少,因为你的花费就是别人的收入,所以如果你紧缩的话那其他人的收缩会下降,所以这个周期会进一步加强,然后你会违约,或者说债务重组。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的债务就是另外一个人的资产。如果你违约,或是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别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资产下降了,他开支的能力下降了,所以这是自我加强的循环。 第三点中央银行可以印钞,或者是停止流血,并且刺激经济。 第四个方法就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把财富从原先的债权人那里分到债务人那里。 所以我们有两种力量,一种是通胀的力量,一种是紧缩的力量,如何平衡这两种力量非常关键。最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债务是以本币计价还是以外币计价,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话会非常困难,央行控制力就非常有限。如果以本币计价,该国央行就可以很快地管理危机。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图表,这个线是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人均GDP,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上段线条力量是非常大的,它会有波动,但是这些波动、这个周期是非常长期的。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生产效率在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在周期的末期,生产效率在下降。这是美国的生产效率,这是过去1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生产效率的变化,欧洲的生产效率在下降,下降了60%,从0.6到1.8。日本的生产效率在下降,它的债务危机在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这是中国的生产效率。不同国家生产效率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长期来看,生产效率最重要。 同时还有债务的周期叠加。这个图非常关键,是从1990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个圆圈是美国,当讲到债务和GDP之间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幅图中,债务占GDP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下面这幅图我们可以看这个蓝线就是短期的利率,几乎到0了,到0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央行就会印钞,这是红线,然后购买金融资产,这是央行扩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是这样的,美联储是这样做的,债务占GDP的比例非常高,利率几乎是0,然后央行开始印钞,购买金融资产,开始扩表,央行购买了15万亿的金融资产。因此资产的价格就上升了,因为买家多了,经济在增长,这是债务周期的一部分。 与此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财富缺口的增加和财富差距的增加,收入的差距,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这是人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和财富的差距。现在我们可以看到1%的人口,他们的财富是下层的90%人口财富的总和,因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富人变得更富,只有富人才有金融资产。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比如说技术。技术也使得财富差距变大,因为技术使得低技能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财富差距在拓宽,我们看到民粹主义抬头,这是政治在发挥作用了,民粹主义开始在西方非常盛行。左翼和右翼都会有民粹主义,左翼的民粹主义,他们没有太多钱;右翼民粹主义资本家也会有一定的良知,这里我们衡量的是民粹主义的抬头。也就是面临社会问题了。 我们看看这样典型的周期和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周期是类似的,那时候出现了两极化,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两极化产生了,在大选当中反映出来,这会影响到后续经济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能量,央行也没有太多的能量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详情]

桥水达利欧:中国经济接近平衡 存在投资机会
桥水达利欧:中国经济接近平衡 存在投资机会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3月22日下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超级畅销书《原则》作者瑞·达利欧(Ray Dalio)携新作《债务危机》中文版,在北京与中国投资者分享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 无法亲临活动现场或收看直播的投资者,见闻君结合《债务危机》一书中部分内容,为你整理了演讲与对话精华。 01、达利欧主旨演讲《经济和市场原理》 2008年9月,全球金融体系近乎停滞,对很多投资者和普通人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达利欧看来,2008年的这场危机,其实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而在未来也还会发生很多次。 他相信每件事都是反复发生的,通过观察那些多次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理解当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制定出应对的原则。 达利欧在去年9月时提到,他对于债务危机规律的理解全都收录进了新书之中。 达利欧今日演讲时表示,我们需要知道经济机器和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它们之间有着不断的联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时,有人邀请我把我总结出的原则整理成书,以帮助大家了解我们的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就像疾病,我们知道了治疗的规律,就能了解如何去应对它。 我们的经济的运作有四大力量、三个重要均衡: 四大力量包括:首先是生产率,它是一个向上不断演进的过程。其次是短期债务周期和长期债务周期,这是一个此起彼伏的周期,短周期一般是五到十年,而一些短周期累计起来构成长周期。我们都希望经济不断上行,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信贷,刺激经济,央行也会进行更多量宽,也就是资产购买。最后就是一个就是政治。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三个重要均衡:首先是债务增长与偿债所需的收入增长相一致;其次,产能利用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后,股票的预期回报率高于债券预期回报率,而债券的预期回报率高于现金的预期回报率。 达利欧表示,所有的大型债务危机都可以分为六或七个阶段:周期早期、泡沫阶段、触顶、萧条、去杠杆以及正常化。 图片截取自达利欧新书 一个典型的债务周期第一是早期阶段,债务是非常健康的;第二是泡沫阶段,银行会放松贷款的标准,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去识别一个泡沫期,在这一阶段应该卖出,而不是兴奋地买入,需要关注这个债务究竟能产生多少现金流;第三是顶部阶段,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关注还债,通常这一阶段央行会收紧利率、放缓经济;第四阶段就是萧条,每个国家的央行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不能够再采取紧缩的政策;接下来就是有效地去杠杆,最后回到正常。 他表示,泡沫阶段的特征包括价格高于传统指标、预期未来价格会在高水平上快速上涨、市场情绪普遍乐观、投资者使用高杠杆购买资产、投资者购买长远期资产等等。 达利欧提到,在化解债务危机、实现去杠杆的问题上有四种途径: 1、财政紧缩; 2、债务违约/重组; 3、印钱刺激经济; 4、财富再分配。 达利欧认为,债务危机得到完美化解的结果,就是“漂亮去杠杆”,也就是在债务负担下降的同时,经济仍保持增长,而且通胀不出问题。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权衡使用上述四种途径,以实现通缩力量和通胀力量之间的平衡。 如果大型债务危机真的出现,此时该做什么?达利欧认为,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提供大量流动性等方式拯救整个金融体系,此时道德风险问题可以暂时不予考虑。 02、圆桌对话:2019中国金融风险与应对策略 话题一:中国为何至今还没经历过债务危机?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首先,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增长,第二,中国的实物资本是相当丰富的,第三,中国有庞大和稳定的金融系统。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仍然需要理解债务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干预,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接管国有银行的坏账。 达利欧: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债务重组是做的非常好的,现在中国比其他国家好的地方有几个理由:第一,中国在利率方面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还可以进行更多量宽。我前几年来中国时,信贷更多地是面向国企,但现在更多地给到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更高了。其次,不同的政策工具之间正在进行更好的协调,2008年经济危机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协调各种金融工具。第三,目前中国的收入增长率还是很高的,尽管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高。现在的生产力是改革开放前的22倍,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话题二:市场的共识一般认为美联储不会再加息了,你是否同意?你在达沃斯论坛谈到美国经济增速将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进入衰退。市场定价中是否已经包含美联储的鸽派信号? 达利欧: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的路线就出现了问题。现在不加息是更合适的,我们不应该关注他们说了些什么,而应该关注他们应该怎样做。 现在全球的经济增长都有所放缓,利率不太可能继续提高,在下一次美国大选之前可能美联储的利率都存在35%的下降概率。 另外,在未来两年内,会有一些国家进行大选,不同政党之间会产生冲突,会带来一些政治方面的影响。 话题三:您认为中国处在您在《债务危机》中提到的模型的哪个阶段? 达利欧:中国从五六年前开始进入了泡沫阶段。资本正在流入中国,从股市来看,私募股权市场价格增加,债务也在增加,有一点看到泡沫阶段的意味。中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意识到泡沫状态的存在,并且开始采取措施。 我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基本接近平衡水平,如果把传统行业的产能引入其他行业,那么就不会带来过热的增长,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实验,如果取得成功,那么中国就可以在这一阶段达到平衡。 03、圆桌讨论:2019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 话题一:您认为哪些中国资本市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方? 达利欧:一个投资组合中应该既有股票、也有债券和大宗商品等等。有一些资产是受到监管限制的,例如期货,这对于对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中国的定价和市场效率是低于其他国家的,一方面可能是一种限制,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展的机会。 话题二:2019年的投资理念是怎样的?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有一部分行业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一部分是辛苦不赚钱的行业,大多数是赚辛苦钱的行业。 我们要投的就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他们的第一个特点是时代的产物,第二个特点是有行业红海,第三是有优秀的团队。2019年还是应该投资能够代表中国未来的行业。 达利欧:首先找到均衡的,也即是战略性的资产配置,我们称之为Beta,然后我们才要寻求Alpha。我们和专业人士同时进行投资,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市场是情绪化的,很多时候在顶点的时候买入。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寻找一个均衡的,最低成本的投资组合。 话题三:量化基金是否会比基本面基金表现更好? 达利欧:二十五年前我们把我们的投资原则写成算法输入计算机,机器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过去的原则在未来不一定奏效,评估风险的过程中人脑也是完全不够用的。因此我们非常需要电脑来帮我们分析历史经验,对决策的过程进行模拟,最终得到一个普遍适用的决定。[详情]

任泽平:本轮牛市靠的是改革实质性落地和红利释放
任泽平:本轮牛市靠的是改革实质性落地和红利释放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任泽平在演讲中讲到了改革牛的观点。他表示,上一轮是靠改革的预期推动的,但是我们的预期跑得太快,改革没跟上。但如果说上一轮的牛市是改革的预期推动的,这一轮的牛市将会是改革实质性的落地,以及随后的红利释放所推动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否极泰来:任泽平在信睿论坛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三个展望 任泽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知道瑞·达利欧先生是全球最优秀的投资家。在过去的这些年,他写过很多漂亮的文章,来分享他对世界的看法,来分享他是怎么来分析宏观经济的这些框架和逻辑,也分享了他如何成功的做投资,可以说很多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他跟我们做了这样的分享,让人非常感佩。 我想在这个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大家知道我们可能跟学院派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侧重于解释过去,或者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我们作为商业领域的经济学家或者观察者必须给出明确的判断,因为涉及到投资,肯定要杀伐决断。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分享一下我们分析经济和市场的一些逻辑。 标题叫否极泰来,哪三个观点呢? 第一个判断,我们判断大约在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 第二个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今年将会迎来否极泰来。 第三个判断,如果中国能够务实的、市场化的、开放的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将会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这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三个观念,现在讲一下逻辑。 一、 大家知道2018年号称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从数据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说我们的GDP增速创十年新低,我们的投资也都创一二十年的新低,我们的大类资产的表现, 2018年A股在全球的大类资产里面跌幅仅次于比特币。所以有人在去年底讲过一个观念说:“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与此同时,2018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家一听心都凉了,是吧? 但是在去年底,大家知道我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出我们提出的观念叫否极泰来,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2018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的这么困难?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其实在2018年全球货币都是收紧的,美联储加息,所以美国经济也是见底回落。第二,中美贸易关系,对我们外需产生了挑战。第三,大家知道去年金融去杠杆,我们的流动性收紧。 这些因素在去年出现了一个叠加。 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还有周期自身的力量。在去年我们是去库存周期。经济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呢?如果你经历过几次周期以后,你更加感到经济自身规律的强大。在2018年,我们是一轮去库存周期,上一轮是消灭货币和财富,下一轮我们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去年周期的力量,政策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叠加,造就了2018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对于2019年,我想有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大家将会看到在今年中期,这是我在去年提出的判断,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企稳,经济应该是前低后稳。为什么呢? (1)我想从周期的角度,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年出从库存周期延续了去年的主动去库存,但是大家将会看到主动去库存阶段将在今年二季度耗竭,大家看到从主动去库存变成被动去库存,就是复苏的早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这些迹象。 (2)还有就是政策性的力量。在三季度,我们打开了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大家看政策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已经开始转暖,而经济的运行有它自身地规律的。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都非常清晰的展现它先后的逻辑。毫无疑问,政策底在去年三季度,市场底在今年一月份,然后经济底应该是在今年的中期。我想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3)而且大家可以看经济有很多领先性指标,比如说货币的投放,还有包括股市,一般领先于经济半年。我们看最近的这些领先性指标都出现了回升,比如M2增速,有投资经济就企稳了。 我给大家看几张图,我们看到社融和M2增速已经触底回升,12月份累计的增速也是回升的。我们广义货币和投资、经济增速它的拟合性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M2社融的触底和略微回升,因为不是大水漫灌。这次可以看到中央对货币的投放,包括结构性宽松,宽货币到宽信用,这次节奏控制的比较好,到目前来看都很好的控制了我们的节奏。 今年M2社融增速应该会温和的触底回升,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大致会在年终触底,我们对全年的判断经济是前低后稳,但是我们没说前低后升。这跟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有关的。比如说我们的财政政策、赤字率从去年的2.6上调到2.8,而不是3,说明财政、货币都是温和的放松。这是第一个对经济的看法。 二、 第二个对市场的看法。大河里的水涨起来以后,大家知道总有东西要浮上来。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底债券率先走出了牛市,在今年初股票市场开始走出牛市的初期迹象,未来应该可能是房地产和商品。 所以说你会看到在周期的轮动当中,大类资产的表现也是非常非常的清楚的。我做了二十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前在体制内,后来到市场上和实体的企业里面。当你经历了几轮周期以后,你发现经济真的像机器一样在运动,而人有的时候是非常健忘的,这是为什么有些投资者能够穿越周期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其实经济预测,有时候大家嘲笑经济预测就像占星术一样。但是你掌握了周期以后就掌握了动息世界的一把钥匙。 对于大类资产,我们对今年的股票市场是相对比较乐观,而且大家知道我的乐观应该是在市场上最早的之一。我们去年底就讲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我们一月份讲资本市场会否极泰来。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个,经济触底企稳,我们看到经济失速的风险在消除,流动性开始宽松。第二,M2社融触底回升。第三,大家看到这些年尤其是最近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事实上其实还是推的比较快的。这是一轮什么牛市?这是我第一次讲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是一轮改革牛。大家知道我在2014年下海的时候讲过5000年不是梦,改革牛的观点。 这一轮和上一轮有什么不同?上一轮是靠改革的预期推动的,但是我们的预期跑得太快了,我们的改革没跟上。但是如果说上一轮的牛市是改革的预期推动的,这一轮的牛市将会是改革实质性的落地,以及随后的红利释放所推动的。 比如去年4月份,博鳌上总书记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大幅度降低关税,我们推动了汽车、金融行业的开放,我们在今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大规模的减税,减税多少?2万亿。去年是1.4万亿,增值税,制造业的增值税出现了普遍的减免。大家知道我们对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央高度重视,说了很多暖人心的话,也有实质的举措。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里面,资本市场在经营当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找到了中国激发经济活力和化解债务风险很重要的一把钥匙。今年科创板注册制火热推出。 这一轮牛市如果走得足够远,足够高的话,一定是靠改革的实质性落地和红利的释放,这是我和大家交换的第二个观点。 三、 第三个观点,在过去的四十年,唱红中国经济的声音此消彼涨,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但是,最近这些年因为中国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唱红中国的声音悲观的论调再次泛起。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而且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维度。我们来看几个指标。 第一,中国人均GDP9700美元,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中国城镇化率不到60%,发达国家都干到80%,中国还有一二十年。 第三,中国GDP增速现在还在6%以上,是美国的两到三倍。 我们大致做了一个测算,大约到2027年,只要中国保持5%到6%的增长,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美国。我们现在经济规模大致相当于美国的66%,全球的16%。中国有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如果在中国都找不到投资机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投资机会呢? 中国的劳动资源仍然很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我们正在从传统的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刚才赵(令欢)总讲了全球化、数字化,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是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十分的活跃,我们来看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中国在全球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里面中国仅次于美国,全球最好的新经济企业不在中国就在美国。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的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只要中国推动一轮务实的、开放的、市场化导向的一轮新的改革,我们坚信中国将会开启新的周期,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谢谢![详情]

任泽平:未来二十年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任泽平:未来二十年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分享了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一些逻辑判断。他表示,第一个判断,大约在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第二个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今年将会迎来否极泰来。第三个判断,如果中国能够务实的、市场化的、开放的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将会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否极泰来:任泽平在信睿论坛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三个展望 任泽平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知道瑞·达利欧先生是全球最优秀的投资家。在过去的这些年,他写过很多漂亮的文章,来分享他对世界的看法,来分享他是怎么来分析宏观经济的这些框架和逻辑,也分享了他如何成功的做投资,可以说很多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他跟我们做了这样的分享,让人非常感佩。 我想在这个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大家知道我们可能跟学院派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侧重于解释过去,或者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我们作为商业领域的经济学家或者观察者必须给出明确的判断,因为涉及到投资,肯定要杀伐决断。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分享一下我们分析经济和市场的一些逻辑。 标题叫否极泰来,哪三个观点呢? 第一个判断,我们判断大约在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触底。 第二个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今年将会迎来否极泰来。 第三个判断,如果中国能够务实的、市场化的、开放的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将会开启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这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三个观念,现在讲一下逻辑。 一、 大家知道2018年号称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从数据的表现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说我们的GDP增速创十年新低,我们的投资也都创一二十年的新低,我们的大类资产的表现, 2018年A股在全球的大类资产里面跌幅仅次于比特币。所以有人在去年底讲过一个观念说:“2018年是过去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与此同时,2018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大家一听心都凉了,是吧? 但是在去年底,大家知道我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出我们提出的观念叫否极泰来,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2018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的这么困难?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其实在2018年全球货币都是收紧的,美联储加息,所以美国经济也是见底回落。第二,中美贸易关系,对我们外需产生了挑战。第三,大家知道去年金融去杠杆,我们的流动性收紧。 这些因素在去年出现了一个叠加。 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还有周期自身的力量。在去年我们是去库存周期。经济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呢?如果你经历过几次周期以后,你更加感到经济自身规律的强大。在2018年,我们是一轮去库存周期,上一轮是消灭货币和财富,下一轮我们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去年周期的力量,政策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叠加,造就了2018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对于2019年,我想有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大家将会看到在今年中期,这是我在去年提出的判断,今年中期中国经济将会企稳,经济应该是前低后稳。为什么呢? (1)我想从周期的角度,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年出从库存周期延续了去年的主动去库存,但是大家将会看到主动去库存阶段将在今年二季度耗竭,大家看到从主动去库存变成被动去库存,就是复苏的早期。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这些迹象。 (2)还有就是政策性的力量。在三季度,我们打开了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大家看政策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已经开始转暖,而经济的运行有它自身地规律的。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都非常清晰的展现它先后的逻辑。毫无疑问,政策底在去年三季度,市场底在今年一月份,然后经济底应该是在今年的中期。我想这是我对经济的看法。 (3)而且大家可以看经济有很多领先性指标,比如说货币的投放,还有包括股市,一般领先于经济半年。我们看最近的这些领先性指标都出现了回升,比如M2增速,有投资经济就企稳了。 我给大家看几张图,我们看到社融和M2增速已经触底回升,12月份累计的增速也是回升的。我们广义货币和投资、经济增速它的拟合性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M2社融的触底和略微回升,因为不是大水漫灌。这次可以看到中央对货币的投放,包括结构性宽松,宽货币到宽信用,这次节奏控制的比较好,到目前来看都很好的控制了我们的节奏。 今年M2社融增速应该会温和的触底回升,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大致会在年终触底,我们对全年的判断经济是前低后稳,但是我们没说前低后升。这跟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有关的。比如说我们的财政政策、赤字率从去年的2.6上调到2.8,而不是3,说明财政、货币都是温和的放松。这是第一个对经济的看法。 二、 第二个对市场的看法。大河里的水涨起来以后,大家知道总有东西要浮上来。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底债券率先走出了牛市,在今年初股票市场开始走出牛市的初期迹象,未来应该可能是房地产和商品。 所以说你会看到在周期的轮动当中,大类资产的表现也是非常非常的清楚的。我做了二十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以前在体制内,后来到市场上和实体的企业里面。当你经历了几轮周期以后,你发现经济真的像机器一样在运动,而人有的时候是非常健忘的,这是为什么有些投资者能够穿越周期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 其实经济预测,有时候大家嘲笑经济预测就像占星术一样。但是你掌握了周期以后就掌握了动息世界的一把钥匙。 对于大类资产,我们对今年的股票市场是相对比较乐观,而且大家知道我的乐观应该是在市场上最早的之一。我们去年底就讲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今年初我们一月份讲资本市场会否极泰来。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个,经济触底企稳,我们看到经济失速的风险在消除,流动性开始宽松。第二,M2社融触底回升。第三,大家看到这些年尤其是最近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事实上其实还是推的比较快的。这是一轮什么牛市?这是我第一次讲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是一轮改革牛。大家知道我在2014年下海的时候讲过5000年不是梦,改革牛的观点。 这一轮和上一轮有什么不同?上一轮是靠改革的预期推动的,但是我们的预期跑得太快了,我们的改革没跟上。但是如果说上一轮的牛市是改革的预期推动的,这一轮的牛市将会是改革实质性的落地,以及随后的红利释放所推动的。 比如去年4月份,博鳌上总书记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大幅度降低关税,我们推动了汽车、金融行业的开放,我们在今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大规模的减税,减税多少?2万亿。去年是1.4万亿,增值税,制造业的增值税出现了普遍的减免。大家知道我们对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央高度重视,说了很多暖人心的话,也有实质的举措。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里面,资本市场在经营当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找到了中国激发经济活力和化解债务风险很重要的一把钥匙。今年科创板注册制火热推出。 这一轮牛市如果走得足够远,足够高的话,一定是靠改革的实质性落地和红利的释放,这是我和大家交换的第二个观点。 三、 第三个观点,在过去的四十年,唱红中国经济的声音此消彼涨,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但是,最近这些年因为中国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唱红中国的声音悲观的论调再次泛起。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而且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维度。我们来看几个指标。 第一,中国人均GDP9700美元,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中国城镇化率不到60%,发达国家都干到80%,中国还有一二十年。 第三,中国GDP增速现在还在6%以上,是美国的两到三倍。 我们大致做了一个测算,大约到2027年,只要中国保持5%到6%的增长,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规模将会超过美国。我们现在经济规模大致相当于美国的66%,全球的16%。中国有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如果在中国都找不到投资机会,在哪里可以找到投资机会呢? 中国的劳动资源仍然很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每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我们正在从传统的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刚才赵(令欢)总讲了全球化、数字化,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是受益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力十分的活跃,我们来看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中国在全球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里面中国仅次于美国,全球最好的新经济企业不在中国就在美国。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的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只要中国推动一轮务实的、开放的、市场化导向的一轮新的改革,我们坚信中国将会开启新的周期,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谢谢![详情]

陈志武: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概率不大
陈志武: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概率不大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今年的经济和投资趋势发表了深刻的见解。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在论坛中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真正出现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局面,概率不是太大,不太容易会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雷曼兄弟那种金融危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如果只是简单的中低速发展十年、二十年,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当然更好的结局就是再增长20年、30年,但是现实是告诉我们债务已经确确实实是比较高了,我们需要时间来不断地去消化。 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志武:大家下午好,今天这个活动是非常好,特别是瑞·达利欧先生书的名字《债务危机》非常棒,也非常及时,从我自己的经历是2009年,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我的《金融的逻辑》的书卖得非常好,后来再版的时候,《金融的逻辑》还是叫《金融的逻辑》,另一本书,就是《所有的泡沫最终都会破的》,没想到几年以前开始,《金融的逻辑》销量明显不如《所有的泡沫最终都会破的》。我想,今天的书名如果有债务危机或者泡沫要破之类的关键词在里面,销售肯定是不错的,中信出版社今天出版《债务危机》这本书,书名真的很好。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我们现在大家关注的话题跟前些年发生很大的变化,前些年更多的是想到要多赚钱,自己创业,赚更多的钱。但是现在怎么样守住已经到手的财富,怎么样做好自己的理财投资,可能是大家更加关注的话题。 所以,接下来我主要讲三点: 第一点,怎么样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国外其他的国家,我们都看到了,刚才朱民行长给我们看了一个数据,2008年全球总的负债大概是84万亿美元,债务危机以后十年,不仅仅债务没有下降,反而是进一步上升,到了140多万亿美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理解?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话题。 这个问题,我们在中国能够有更好的理解:特别是现代政府在经济金融决策和控制这方面,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府或者朝代都难以想到的,做梦也想不到的。比如说刚才朱民行长也说到了利率,十几年以前,日本政府的利率利息成本算日本的GDP大概是1.9%左右,那么最近这些年日本的债务不断地膨胀,每年要支付的利息成本只是日本GDP的1.8%,反而还少了,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大家想想原来乾隆皇帝,或者是汉朝的时候刘邦有没有本事做到这一点?做不到。因为原来不管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的国家,如果有金融接待交易的话,你完全有市场,有买方和卖方,有借方和贷方来决定的。这样一来因为整个央行都可以人为的把利率给压低,或者抬高。那大家想想任何一个政府,不管是日本政府、美国政府还是其他的政府,如果他们自己借债的必要性总是很高,而且越来越高,你想他们会让利息往上调吗?不会的。有了这个杠杆有了这个工具以后,我想我们今天基本上要接受一个现实,未来的世界利率会完全更进一步的由这些央行和政府控制以后,靠债务去发展的趋势只会强化,而不会下降的。所以我们都应该要去好好读一下瑞·达利欧先生的书,就是《债务危机》,如果不多去读这样的书让我们理解,到最后账还是要还的话,那很容易让我们靠负债来发展的冲动很难以控制的。 除了各个国家的央行都能够去通过调整利率来为借债发展提供便利,在中国的环境之下,地方政府作为消费者和作为投资者的权利,基本上没受到太多的制约。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相对比较容易做出。而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经济各个方面都能够是增长的。 这样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都是不断的靠债务来推动发展。 这样一来就让我想讲第二个大家都可能比较关心的、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今天我们都说中国的债务水平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整体负债是GDP的1.4倍,而现在的话整体负债是GDP的将近2.6倍。那么接下来我们会面对什么样的一个前景2019年,2020年,以后会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可以很快的把中国今天的格局跟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那些国家做一些对比。因为我们都知道亚洲四小龙,还有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在1997年之前,加上韩国,都跟我们在中国很熟悉的增长方式一样的,一个靠投资带动增长,因为这些国家的股权市场、长期资本市场在当年都不是很发达,所以不太奇怪,他们既然主要靠银行来支持他们的发展,而银行不会去做一般的长期资本投资的,不愿意去冒险的,只愿意做放贷的,所以不太奇怪。当年的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和我们这些年在中国看到是一样的,第一靠投资带动增长,第二也是靠债务融资为主的投资手段给债务带来资金的支持。这一点我们看到中国今天的格局和当年亚洲国家非常类似,这是我们看到的共同点。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比当年的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泰国都要强很多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中国,如果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资不抵债了,没有办法还钱,那怎么办呢?我们会不会看到很多企业在今天,过去,或者未来会面临倒闭,逼得申请破产,被讨债的一方压的活不下去了?在中国的环境之下,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国家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地方政府可以把债权方和债务方叫在一起来开会,通过地方政府的压力让债权方必须放弃债务权利,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瑞·达利欧先生说到的,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重新转移。 因为有一点我们都应该知道,从教科书都学到了,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只要债务是国内的内债,那么有一块钱的贷款,有人借了一块钱,必然有另外一个人放贷出去了一块钱,有一块钱的债权,只要贷方和债务方都是国内的企业都是国内的自然人,政府可以强行的把它达成一个共识,要么债权人放弃全部他的利益,要么两个人找一个中间点,债权人牺牲五毛钱,债务人本来要还一块钱,现在还五毛钱,债务方的权益被迫转移给债权方。用这种干预达到新的平衡就不会出现银行挤兑,债务危机这样的局面。 因为这一点第一我们看到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真正出现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局面,概率不是太大,就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对这些债权人他们的权力控制程度非常靠得住的,所以不太容易会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雷曼兄弟那种金融危机。 另外一个方面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亚洲国家不同的方面就是,当年的印尼也好,韩国也好,泰国的这些公司也好,他们的长期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加在一起,占他们总的债务的将近一半这么多,这样一来的话,中国今天的债务基本上是99%左右都是内在的,都是人民币形式的,这样一来加上外汇资金处境受到严格的管制,这样对政府出面,出力来解决未来可能的债务挑战,或者是债务危机的危险,我觉得处置能力还是比较高的,这就是为什么呢?可能2019年也好,2020年也好,尽管我们担心债务在哪里会被引发金融危机?我个人觉得概率也不是太高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刚才我们说到的:第一没有太多的外债;第二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干预,使得债权方和债务方找到平衡点,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最后一点就是既然我说在中国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概率不是很高,那是不是我们可以万事大吉,以后就是继续靠债务,靠发债,靠贷款,靠印钞永久的发展下去呢?我个人觉得我们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40年,这已经非常幸运了。 接下来我觉得更大可能解决高债务,高杠杆的局面的方式,更有可能会像日本那样子。就会让我们看到用时间来消化这么多的债务,一方面就要用一下瑞·达利欧先生,包含他在《债务危机》书里面详细谈到的多种处理高债务的方式,包括去杠杆,但是我觉得去杠杆应该要做,但是出于稳定的考虑,靠长期去杠杆来解决比较难,因为经济要增长,股市要增长,房地产要上涨。更有可能通过政府干预,把那些债务解决好,控制好房地产和所有资产的价格,尽量把潜在的危机不断地往后推,同时靠更多的经济增长,包括让企业不能够随便的裁员,保证就业不至于恶化,让中国的债务慢慢地消化。 日本1990年以后比较幸运,因为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真的是快速的崛起,给日本的企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机会,这样反过来让日本自己本来要花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消化这些债务,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可以通过中国经济的崛起得到很多的帮助。 但是相对而言,我比较担心的就是,中国今天向未来看的话,我们现在看不出来,除了中国之外,另外一个能像过去中国那样将近30年不断增长的国家是哪一个?是印度、日本,还是其他的国家呢?我们现在看不出来。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如果只是简单的中低速发展十年、二十年,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当然更好的结局就是再增长20年、30年,但是现实是告诉我们债务已经确确实实是比较高了,我们需要时间来不断地去消化。 谢谢大家。[详情]

弘毅投资赵令欢: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捕捉中国投资机会
弘毅投资赵令欢: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捕捉中国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 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信睿春季论坛——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出席并演讲,题目为: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捕捉中国投资机会。[详情]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新浪财经讯 2019年3月22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债务危机》(中信出版社出版),落地北京,与中国经济学家、投资人一起,共话防范风险新方案,探讨中国经济新未来。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出席并演讲,题目为“债务阴影: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详情]

完整版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一直走在全球技术创新前列 尤其是5G
完整版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一直走在全球技术创新前列 尤其是5G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一直走在全球技术创新前列 尤其是5G
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一直走在全球技术创新前列 尤其是5G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债务周期可以调节 中国的政策非常主动
视频|对话达利欧:债务周期可以调节 中国的政策非常主动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美国债务周期因民粹主义传递出更大风险
视频|对话达利欧:美国债务周期因民粹主义传递出更大风险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视频|对话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所有的资产类别都有投资
视频|对话达利欧:中国所有的资产类别都有投资

  [详情]

视频|对话达利欧:投资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元化
视频|对话达利欧:投资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元化

  [详情]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独家专访】       达利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也是发达国家两倍 达利欧:中国推出温和利好政策 经济不会有剧烈波动 达利欧给中国中产的投资建议:组合加被动 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时有先天优势 桥水基金达利欧:多样化组合投资是最重要的事 基金之王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关注中国所有资产类别 桥水达利欧:未来两年 政治会在美国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新浪财经讯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将他独创的一套危机模型以及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债务危机》(中信出版社出版),落地北京,与中国经济学家、投资人一起,共话防范风险新方案,探讨中国经济新未来。3月19日,达利欧先生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新浪财经专访。 以下为采访实录: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这次您的中国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您的第二本书——《债务危机》,我们也非常有幸拜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一个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是,您的发现能否帮助政府或者央行提前采取措施,逆周期调整,减缓剧烈的波动,使债务危机能够退化为比较温和的去杠杆,或者说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2018年您的预警机制帮助桥水躲过了金融危机,您对您发明的这个预警机制,帮助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有什么看法? 达利欧:其实刚才您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可以的。因为如果说这些事件,你看一下,它们之间是有因果的机制关系。如果说你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那你就可以对它控制;如果能够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我在书中也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债务到底是以本国货币计价还是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如果说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些综合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能够使得我们的这个周期不是特别地剧烈。其实我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些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说我们的资产价格下降了,就是我们的债务危机所引起的。那么资产价格下降之后,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有了损失。有了损失之后,作为放贷的机构,它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我们的政策发生改变。 我们就会经历这样很大的周期,有一个大的下行周期之后,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用一些政策带来经济的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让我们躲过了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来中和债务带来的一些问题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的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其实我们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好政策正在推出。中国的这些政策大家都有一些期待,而且它是非常主动,非常温和的,所以使得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那么在其它国家可能这种债务的问题它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时候再采取行动就太晚了,之后的这些政策财可能带来我们经济的好转。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到这个书中去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看看他们看完之后得出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个机制是不是正确的。我也是想鼓励我们的这些经济学教授,还有政策制定者,让他们来挑战我在书中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理解可以让我们使得经济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这些大起大落,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每次出现这种大的周期都是非常痛苦的,而且这种荣衰的周期会给很多人带来阵痛。如果说我们可以理解它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应对。 新浪财经:我再来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关于行动时机的选择。您曾经在书里面提到过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导致行动者往往受到很多的掣肘,但是中国是一个执行和决策都比较强的国家,这样是不是有助于我们中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 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有天生的优势的。我觉得中国是有这种优势的,因为中国政府它可以理解现在经济当中发生着什么,而且它不用去忍受比如说政治上的一些决策制定当中的困难,它就可以马上行动。对于经济来说,政府将会有更好的控制权,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它可以使得整个周期更加温和。 除此之外,比如说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它的效果也会比很多国家要好得多。但是很多国家的央行都是完全独立的,它是独立于财政政策的。之所以这样设置的原因是想确保央行它不会采取一些有政治目的的行为对于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说过分刺激经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些国家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就会比较差。 另外,其实很多国家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也很困难,因为这些都和政治挂钩,所以他们反应速度就会慢。如果说我们看一下欧元区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国家之间还要进行协调。大家这种意见的不合,可能使得我们的决策制定会比较缓慢,有的时候甚至是有一些不好的决策制定出来。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别的国家相比,他们非常有知识,懂的很多,而且很有能力。另外,协调性很好。    新浪财经:关于您对债务危机的分析,总是说每一次债务危机有很多的相同点、相似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对下一次危机来说,我们总是关心下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不知道您对美国现在所处的债务周期是什么看法?它有没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假如未来出现问题,您预测可能会出现在什么样的领域?比如说就像2008年的次贷一样,最后我们能否在这些领域采取一些措施? 达利欧:因为这里面有四个问题,你先选一个。 新浪财经:如果下一次美国发生危机,您觉得最有可能的领域会是哪一个?就债务周期而言。 达利欧:其实我之前也说过,我们的经济增长背后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推手。第一个就是我们生产力不断地增长。比如说生产力是和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相关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每一个人均GDP可以产出的越多,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也会提高,而生产力的增长,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之外,我们有两个周期:短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在我们这个短的债务周期当中,可能一开始这个国家陷入了衰退,经济是比较箫条的,这个时候央行就会用信贷来刺激,因为信贷它代表了购买力。人们获取了这个购买力之后,他就会去买货物、服务以及金融资产,那么所有的这些货物、服务、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一直达到容量的上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通胀的风险。出现通胀风险之后,央行它会再次收紧货币,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周期,国家就会再一次进入衰退。这个短期债务的周期差不多是7到10年。这些短的债务周期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长的债务周期。 每一个人都想让每一种资产、每一个产品的价格都不断地上涨,所以我们就会有很多刺激的措施,刺激市场、刺激经济,我们希望我们的就业水平也能够不断地提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说让利率下降,一直下降到没有空间为止。当这个利率降到零的时候,所有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在1929年到1932年,和2008年到2009年的时候,利率都是降到了零。当时央行印了很多的货币,然后拿这些货币去买金融资产,这个就使得我们的市场在不断地上升,流动性也是增加了,经济好转。 这就带来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是造就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周期。之前我们有了这样一些刺激,市场也是不断地在上涨,一直到了今天。发达国家其实它们在短期的债务周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当中都处于比较晚的时间。通常这些周期是五到十年,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五到十年周期当中的第九年了,现在央行很多也是在刹车。同时我们在长期债务周期当中也是处于比较晚的阶段,因为现在央行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创造出更多的信贷了。特别是在欧洲和日本,他们的利率已经是零了,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再去印更多的钞票去买金融资产了,这就是我说的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尾端。 我们看到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财富差距,这个造成了我们现在左派、右派都看到了民粹主义。因为央行在印钞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它使得富人更富,因为那些富人手上本来就有金融资产,现在价格更高了,但他们的这些措施并没有让穷人富起来。而且现在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人丢了自己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也是很担心的,因为如果说我们经济下行,同时还有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也就是社会当中的两极化。与此同时央行没有什么手段,它没有什么能力能够逆转这种情况的话,那这个时候这个周期就非常危险了。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其实政治在经济当中它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未来的两年,会有非常多重要的选举,这些选举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左派和右派的民粹主义。而这些矛盾就造就了风险更大的传递。 新浪财经:刚才您说到了政治上的争议,我们谈一谈美国现在经常提到的MMT,也就是“现代货币理论”。像巴菲特这样的一些投资大师对这些理论是持非常批评的态度,而像总统候选人桑德斯还有国会女议员科特兹是非常支持这一个理论的,您对MMT是怎么看的?他们的争议点其实在于怎么去分析货币创造是否过多的问题。 达利欧:这个只不过是它贴的一个标签,我们要透过标签看它的本质。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背后的本质,我们来想一想,如果说你借钱,拿着这笔钱去做一个投资,那么这个投资会产生一些现金流。而如果说你投资产生的这个现金流是大于你要去还债的这个数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投资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特别是如果说你的这个债务又是以你的本币来计价的话,那你就很容易去管理这个债务。现在大家太过于关注这个预算平衡的问题,但并不去关注到底什么是好的投资,我觉得好的投资包括比如说教育,还有基础设施,因为其实对于投资来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如果说我们对于教育、基建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不进行投资或者是投资不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而这些投资其实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率。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借钱,然后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不借钱,也不做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在这个人群当中还有一个机会的差距,也就是说在我们最穷的这60%的人当中,他们其实没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去增加自己的生产力。如果说他们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话,这其实会对我们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结果。 在书中我其实举了一个例子,假设说我们现在需要举债去建一个地铁,那么我们借钱的同时进行了一些测算,我们通过收取地铁票的费用,可以把之前的投资拉平。假设我们的这个收入没有办法去拉平我们之前的这些投资,那可能我们这个债就要进行减记,可能减记20%、30%左右,如果说我们要减记30%的话,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每年3%。所以这就是一个债务问题,你要想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一种情况是更好的,是你现在有了这条地铁,这个地铁系统,但是每年需要减记债务3%?还是说你没有这个地铁系统。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其实是你没有任何的发展,而较好的情况是你有了发展,但你可能需要对这个债务进行重组。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希望这个钱借出去之后它还能收回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所以我其实想讲的是这个,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在教育、基建这样非常重要的领域进行明智的、很好的投资的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经济本身的质量就会下降,这个就是美国现在的问题。 新浪财经:您刚才已经提到了驱动经济的一些基本因素,我们中国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高速度的发展,我简单地问您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中是不是还存在一些我们以前忽视或者说利用得不够的基本驱动因素?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以往的一些基本驱动因素产生的驱动力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达利欧:您说得很对,因为现在已经不能够再靠以前的驱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了。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其实是受益颇多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当中是非常获益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打开大门的时候,也是需要迎头赶上其它的国家,比如说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技术,在很多的领域都有提高。这些也使得我们在这个生产力方面增加的速度能够赶上其它的国家。但是真正我们要想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这一切,它们是不是能够带来真的创新、改革,以及它是不是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善。这些指标就是我们教育的质量,还有基建的质量,包括我们的创新,现在我觉得我在中国看到了很多这些非常好的现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实是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它也创造出了很多的企业家精神,这个为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创新。 如果看一下技术发展的话,中国一直都是走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前列,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5G的技术。因为5G技术,它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性,而且会使得我们的生产力有一个大的突破。而中国的5G技术,将会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现在,我们如果说能够取得大量的数据,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把这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也就是数据加上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很多领域得到很多、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国就要要看,比如说在不同的领域我们还能不能进一步地有一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另外,在很多领域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的领导力。还有一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区域现在其实还是发展不够的,这些区域我们其实是可以有更多生产力的提高的。 所以,我刚才提到了两点,第一点就是创新。第二点,我们要把这些创新能够让它拓展到中国那些可能发展得不是特别充分的一些区域,能够让那些区域的生产力也进一步地提高。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的。虽然说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新浪财经:桥水公司是一家不断地创新和进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概找到了一千多种相关度很低的回报流。去年10月份,桥水中国基金已经在中国开始正式地运营,我想问一下达利欧先生,未来您在中国市场的资产回报流当中您会比较关注哪些大类?如果随着海外机构不断地进入,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可能会达到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的水平,您觉得这个进程大概可能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进程不及预期,您觉得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新浪财经:简化为一个问题,桥水在中国看中的大类资产的类别可能是哪些? 达利欧:我们所有的资产类别都会关注,而且现在都有投资。 新浪财经:您觉得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能够达到和中国经济比重相当的水平,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达利欧:这个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监管是相关的,这个取决于监管,比如说监管它会决定我们能够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投资。现在我们的流动性也是在不断地增加,流动性增加也会对我们投资带来比较好的帮助。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我们继续往下提问。 您的投资圣杯的理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浪财经也开发了一套工具,帮助用户去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们不能进行全球资产的配置,比如说像一些中国的投资者,他可能只能在一个国家进行资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您的圣杯理论是否还存在?您是否有什么建议要给到他来降低这个回报率的波动? 达利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其实多样化想要做到的话,就是你手上必须有很多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市场当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实中国是有足够多的不同的这种资产类别、资产的种类,能够让投资人来选择,在中国有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还有我们的现金,各种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你可以选择和组合成一个非常平衡的多样化投资组合。所以,对于一个普通的这些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必须要知道如何来进行多样化,因为多样化它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减少风险,但与此同时不会减少你投资的收益,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样化。 新浪财经:最后一个问题来自于您的中国的粉丝,他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每个月大概有20%的收入能够进行投资,但是这个钱绝对数量不是很多,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他想问您,能否给他一些稳妥的投资建议,是不是定投费率低的指数基金是一个好的选择?除此之外您觉得对他来说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到他? 达利欧:指数基金我是非常推荐的,因为现在如果说你去买一个主动投资的或者说是主动管理的这样一个基金,它的管理费是非常高昂的。其实我对这位中国粉丝的问题,我是有这样的一个建议,就是要比较关注分散化,其实你刚才提到了,说他的总额可能不是特别大,其实我们不需要一个很大的总数,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组合,千万不要去做这种主动积极的投资者,我把被动投资叫做beta,其实你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被动投资组合,然后不停地定时地去对它进行再平衡。也就是说你这个投资组合里面的这些产品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资产,它的价格变高了,它的权重变大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卖掉一部分,使它的权重回归原来的权重。或者说有一些资产它的价格变低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去再买一些,让它再进行平衡。其实如果有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然后你再进行这种低买高卖,是成本效益非常高的一种投资方式,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其实你在跟市场竞争的时候,你是在跟那些市场当中最聪明、最有经验的这些专业投资人士在竞争,你其实要比的话,你可能在奥林匹克当中胜出的可能性都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所以,对于很多的这些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太过于激动或者太过于害怕,所以他们不会低买高卖,而是低卖高买。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价格上涨的这个商品是一个值得买的,而他并不会去想这个商品已经有这么高的价格,是它的价格会被高估了,太贵了。所以呢,对于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的时候都是这种低卖高买的情况。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 因为我现在已经69岁了,所以我现在所在的人生阶段让我更愿意把我生活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有用的这些原则教给别人。其实事物和事物之间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它就好像机器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原则来应对这些事情,那就可以取得成功。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原则是好的。所以,我最想鼓励大家的就是去思考一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思考一下那些原则,看看这些原则、因果关系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对的,它们是不是合理的,然后再去决定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原则来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两本跟原则相关的书,我希望大家都能去思考这些原则,去思考一下这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拿这些原则去进行辩论,进行压力测试,可以甚至去问一问一些经济学的教授,这个原则到底是对不对,跟他们进行讨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讨论,大家可以得到真理,能够找到自己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可以伴随大家,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成功。 新浪财经:谢谢达利欧先生您的宝贵时间。 (结束)[详情]

[视频]达利欧:未来两年 政治会在美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视频]达利欧:未来两年 政治会在美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目前美国处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尾端,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央行缺乏创造更多的信贷的能力。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逆转,该债务周期非常危险。他指出,未来两年,政治会在美国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瑞·达利欧分析,经济增长的背后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推手:一是生产力不断地增长,此外就是短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 在短期债务周期中,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经济萧条时,央行会用过信贷来刺激。信贷代表了购买力,人们获取购买力后,就会购买货物、服务以及金融资产,这些货物、服务、金融资产的价格不断地上升,一直达到容量的上限。此时会有通胀的风险,央行会再次收紧货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短期债务周期,国家就会再一次进入衰退。 “短期债务的周期差不多是7到10年,这些短的债务周期叠加就变成了长的债务周期”。 达利欧提到,在这个时候,政府会有很多措施去刺激市场和经济,同时还希望就业水平也能不断地提高,比如利率下降,一直下降到没有空间为止。当利率降到零的时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在1929年到1932年,和2008年到2009年的时候,利率都是降到了零。“当时央行印了很多的货币,然后拿这些货币去买金融资产,使得市场不断地上升,流动性增加,经济好转”。 达利欧认为,这些措施造就了现在所处的周期。发达国家在短期债务周期和长期债务周期中都处于比较晚的时间。通常这些周期是五到十年,目前已经处在五到十年周期中的第九年了,而央行也在刹车,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创造出更多的信贷了。“特别是在欧洲和日本,利率已经是零了,他们没有能力印更多的钞票去买金融资产,这就是我说的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尾端”。 此外,达利欧还指出财富差距也是美国当前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央行在印钞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它使得富人手上金融资产价格更高,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让穷人富起来,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人丢掉工作。 在经济下行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之下,如果央行再没有没有什么手段够逆转这种情况的话,达利欧判断,这个周期就非常危险了。 达利欧最后强调,在未来的两年当中,政治在美国经济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未来的两年,会有非常多重要的选举,这些选举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左派和右派的民粹主义。而这些矛盾就造就了风险更大的传递”。 以下为相关采访实录: 新浪财经:债务周期而言,如果下一次美国发生危机,您觉得最有可能的领域会是哪一个? 达利欧:其实我之前也说过,我们的经济增长背后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推手。第一个就是我们生产力不断地增长。比如说生产力是和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相关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每一个人均GDP可以产出的越多,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也会提高,而生产力的增长,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之外,我们有两个周期:短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在我们这个短的债务周期当中,可能一开始这个国家陷入了衰退,经济是比较箫条的,这个时候央行就会用信贷来刺激,因为信贷它代表了购买力。人们获取了这个购买力之后,他就会去买货物、服务以及金融资产,那么所有的这些货物、服务、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一直达到容量的上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通胀的风险。出现通胀风险之后,央行它会再次收紧货币,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周期,国家就会再一次进入衰退。这个短期债务的周期差不多是7到10年。这些短的债务周期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长的债务周期。 每一个人都想让每一种资产、每一个产品的价格都不断地上涨,所以我们就会有很多刺激的措施,刺激市场、刺激经济,我们希望我们的就业水平也能够不断地提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说让利率下降,一直下降到没有空间为止。当这个利率降到零的时候,所有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在1929年到1932年,和2008年到2009年的时候,利率都是降到了零。当时央行印了很多的货币,然后拿这些货币去买金融资产,这个就使得我们的市场在不断地上升,流动性也是增加了,经济好转。 这就带来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是造就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周期。之前我们有了这样一些刺激,市场也是不断地在上涨,一直到了今天。发达国家其实它们在短期的债务周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当中都处于比较晚的时间。通常这些周期是五到十年,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五到十年周期当中的第九年了,现在央行很多也是在刹车。同时我们在长期债务周期当中也是处于比较晚的阶段,因为现在央行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创造出更多的信贷了。特别是在欧洲和日本,他们的利率已经是零了,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再去印更多的钞票去买金融资产了,这就是我说的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尾端。 我们看到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财富差距,这个造成了我们现在左派、右派都看到了民粹主义。因为央行在印钞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它使得富人更富,因为那些富人手上本来就有金融资产,现在价格更高了,但他们的这些措施并没有让穷人富起来。而且现在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人丢了自己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也是很担心的,因为如果说我们经济下行,同时还有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也就是社会当中的两极化。与此同时央行没有什么手段,它没有什么能力能够逆转这种情况的话,那这个时候这个周期就非常危险了。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其实政治在经济当中它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未来的两年,会有非常多重要的选举,这些选举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左派和右派的民粹主义。而这些矛盾就造就了风险更大的传递。[详情]

[视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关注中国所有资产类别
[视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关注中国所有资产类别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华尔街顶级基金管理人、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接受了新浪财经专访。达利欧称,他关注中国所有的资产类别,而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重将取决于中国政府的监管程度。 面对“未来桥水在中国看中的大类资产类别可能是哪些?”的问题,达利欧表示,“我们所有的资产类别都会关注,而且现在都有投资。” 达利欧说,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监管是相关的,“这个取决于监管,比如说监管会决定我们能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投资。现在我们的流动性也是在不断地增加,流动性增加也会对我们投资带来比较好的帮助。” 达利欧不只一次地表达过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市场的看好。此前的中国行期间,他曾对媒体表示,“计划不断加强参与中国市场,其实桥水早已开始这么做了,因为中国市场正向流动市场、开放市场转变,将更多向中国市场引入外商投资。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在中国为中国投资人管理资金。” 工商资料显示,桥水(中国)于2016年3月设立,2017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由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变更为王沿。2018年该公司还进行了股东、经营范围、企业类别等三项变更。这被外间认为是为其申请私募管理人资格做准备。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消息,去年6月,桥水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 以下为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桥水公司是一家不断地创新和进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概找到了一千多种相关度很低的回报流。去年10月份,桥水中国基金已经在中国开始正式运营,未来桥水在中国看中的大类资产的类别可能是哪些? 达利欧:我们所有的资产类别都会关注,而且现在都有投资。 新浪财经:随着海外机构不断地进入,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想要达到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的水平,你觉得这个进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进程不及预期,你觉得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达利欧:这个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监管是相关的,这个取决于监管,比如说监管会决定我们能够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投资。现在我们的流动性也是在不断地增加,流动性增加也会对我们投资带来比较好的帮助。[详情]

[视频]基金之王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视频]基金之王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晚,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接受新浪财经专访。他表示,就投资来说,大众过于关注预算平衡,而不关注到底何为好的投资。他认为,对一般人来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达利欧以借钱投资举例,投资会产生现金流,现金流要大于还债的数目,那么可以说这个投资是一个好的投资。“现在大家太过于关注这个预算平衡的问题,但并不去关注到底什么是好的投资。” 在达利欧看来,好的投资包括教育和基础设施,最后的投资是教育好下一代,“如果我们在这样的领域没有进行明智的投资,长此以往,经济本身的质量就会下降,这就是美国现在的问题”。 同时,达利欧还提到了人群中的机会差距。他指出,在最穷的60%的人当中,很多人是没有太多机会增加自己的生产力,如果这些人的生产力可以提高,会带来更好的经济结果。 相关问答实录: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了政治上的争议,我们谈一谈美国现在经常提到的MMT,也就是“现代货币理论”。像巴菲特这样的一些投资大师对这些理论是持非常批评的态度,而像总统候选人桑德斯还有国会女议员科特兹是非常支持这一个理论的,您对MMT是怎么看的?他们的争议点其实在于怎么去分析货币创造是否过多的问题。 达利欧:这个只不过是它贴的一个标签,我们要透过标签看它的本质。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背后的本质,我们来想一想,如果说你借钱,拿着这笔钱去做一个投资,那么这个投资会产生一些现金流。而如果说你投资产生的这个现金流是大于你要去还债的这个数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投资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特别是如果说你的这个债务又是以你的本币来计价的话,那你就很容易去管理这个债务。现在大家太过于关注这个预算平衡的问题,但并不去关注到底什么是好的投资,我觉得好的投资包括比如说教育,还有基础设施,因为其实对于投资来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如果说我们对于教育、基建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不进行投资或者是投资不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而这些投资其实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率。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借钱,然后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不借钱,也不做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在这个人群当中还有一个机会的差距,也就是说在我们最穷的这60%的人当中,他们其实没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去增加自己的生产力。如果说他们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话,这其实会对我们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结果。 在书中我其实举了一个例子,假设说我们现在需要举债去建一个地铁,那么我们借钱的同时进行了一些测算,我们通过收取地铁票的费用,可以把之前的投资拉平。假设我们的这个收入没有办法去拉平我们之前的这些投资,那可能我们这个债就要进行减记,可能减记20%、30%左右,如果说我们要减记30%的话,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每年3%。所以这就是一个债务问题,你要想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一种情况是更好的,是你现在有了这条地铁,这个地铁系统,但每年需要减记债务3%?还是说你没有这个地铁系统?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其实是你没有任何的发展,而较好的情况是你有了发展,但你可能需要对这个债务进行重组。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希望这个钱借出去之后它还能收回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所以我其实想讲的是这个,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在教育、基建这样非常重要的领域进行明智的、很好的投资的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经济本身的质量就会下降,这个就是美国现在的问题。[详情]

[视频]桥水基金达利欧:多样化组合投资是最重要的事
[视频]桥水基金达利欧:多样化组合投资是最重要的事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晚,华尔街顶级基金管理人瑞·达利欧(Ray Dalio)接受新浪财经专访。达利欧建议中国普通投资者应进行多样化投资组合,因为多样化可以减少风险,但同时不会减少收益。 今年2月,达利欧在中国进行了一场演讲,演讲中他说:“成功的投资关键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组合,投资的圣杯就是能找到15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回报流。”这被他的追随者称为“圣杯理论”。 “圣杯理论”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是否存在限制?一些中国投资者如果不能进行全球资产配置,而是仅限于一个国家内的投资,该如何发挥、运用“圣杯理论”?对此,达利欧表示,想要做到多样化,就是你手上必须有很多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市场当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其实中国是有足够多的不同的资产类别、资产的种类,能够让投资人来选择。在中国有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还有我们的现金,各种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你可以选择和组合成一个非常平衡的多样化投资组合。”达利欧说,所以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必须要知道如何来进行多样化,因为多样化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减少风险,但与此同时不会减少你的收益,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样化。 以下为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你的投资圣杯理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浪财经也开发了一套工具,帮助用户去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们不能进行全球资产的配置,比如说像一些投资者,他可能只能在一个国家进行资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圣杯理论是否还存在?对于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回报率的波动,你是否有什么建议? 达利欧: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实想要做到多样化,就是你手上必须有很多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市场当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实中国是有足够多的不同的资产类别、资产的种类,能够让投资人来选择。在中国有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还有我们的现金,各种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你可以选择和组合成一个非常平衡的多样化投资组合。所以,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必须要知道如何来进行多样化,因为多样化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减少风险,但与此同时不会减少你的收益,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样化。[详情]

[视频]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时有先天优势
[视频]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时有先天优势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决策和执行的高效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有助于处理经济危机。 在达利欧看来,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有天生优势的,因为中国政府可以理解现在经济当中发生着什么,而且它不用去忍受在政策制定时一些决策时的困难,可以马上行动。“对于经济来说,通过政府有更好控制权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整个经济周期更加温和”。 除此之外,达利欧认为,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其效果也比很多国家要好。 他进一步解释道,很多国家的央行都是完全独立的,也独立于财政政策,这样是想确保央行不会采取一些有政治目的的行为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说过分刺激经济。也因为如此,这些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比较差。 “其实很多国家的财政政策之间协调也很困难”,达利欧指出,因为这些都与政治挂钩,所以反应速度会比较慢。比如在欧元区,这个问题就会更复杂,因为国家之间还要进行协调,意见不合会导致决策制定缓慢,甚至会导致出台不好的政策。 “和别的国家相比,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非常有知识,很有能力,协调性很好”,达利欧总结道。 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您曾经在书里面提到过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导致行动者往往受到很多的掣肘,但中国是一个执行和决策都比较强的国家,这样是不是有助于我们中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 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有天生优势的。我觉得中国是有这种优势的,因为中国政府它可以理解现在经济当中发生着什么,而且它不用去忍受比如说政治上的一些决策制定当中的困难,它就可以马上行动。对于经济来说,政府将会有更好的控制权,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它可以使得整个周期更加温和。 除此之外,比如说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它的效果也会比很多国家要好得多。但是很多国家的央行都是完全独立的,它是独立于财政政策的。之所以这样设置的原因是想确保央行它不会采取一些有政治目的的行为对于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说过分刺激经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些国家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就会比较差。 另外,其实很多国家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也很困难,因为这些都和政治挂钩,所以他们反应速度就会慢。如果说我们看一下欧元区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国家之间还要进行协调。大家这种意见的不合,可能使得我们的决策制定会比较缓慢,有的时候甚至是有一些不好的决策制定出来。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别的国家相比,他们非常有知识,懂的很多,而且很有能力。另外,协调性很好。  [详情]

[视频]达利欧给中国中产的投资建议:组合加被动
[视频]达利欧给中国中产的投资建议:组合加被动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晚,华尔街顶级基金管理人达利欧(Ray Dalio)接受新浪财经专访。面对中国中产阶级应该如何投资的问题,达利欧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千万不要去做主动积极的投资者;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你在奥运会胜出的可能性还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 一位达利欧的中国粉丝通过新浪财经带来一个问题:他是一名中国中产,每个月大概有20%的收入能进行投资,但这个钱的绝对数量不是很多,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管理。这样的情况下,他需要一些稳妥的投资建议。 “指数基金我是非常推荐的,因为现在如果说你去买一个主动投资的或者说是主动管理基金,它的管理费是非常高昂的。”达利欧建议,中产投资要关注分散化,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很大的钱额总数,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组合,“千万不要去做这种主动积极的投资者,我把被动投资叫做beta,其实你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被动投资组合,然后定时地去对它进行再平衡。” 达利欧进一步解释,“这个投资组合里面的这些产品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资产,它的价格变高了,权重变大了,这个时候你要卖掉一部分,使它的权重回归原来的权重。或者说有一些资产,价格变低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去再买一些,让它再进行平衡。” 达利欧表示,其实如果拥有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再进行这种低买高卖,是成本效益非常高的一种投资方式,“千万不要想着你能跑赢市场,因为其实你在跟市场竞争的时候,你是在跟市场当中最聪明、最有经验的专业投资人士在竞争,非要比的话,你可能在奥林匹克当中胜出的可能性都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 达利欧说,对于很多的投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市场涨太过于激动或者因为跌太过于害怕,所以他们不会低买高卖,而是低卖高买。对很多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价格上涨的这个商品才是值得买的,而并不会去想这个商品已经有这么高的价格,是它的价格被高估了,太贵了。所以对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的时候都是低卖高买的情况。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定期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达利欧说。 以下为相关的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这个问题来自于您的中国粉丝,他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每个月大概有20%的收入能够进行投资,但是这个钱绝对数量不是很多,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他想问您,能否给他一些稳妥的投资建议,是不是定投费率低的指数基金是一个好的选择?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到他? 达利欧:指数基金我是非常推荐的,因为现在如果说你去买一个主动投资的或者说是主动管理的这样一个基金,它的管理费是非常高昂的。其实对这位中国粉丝的问题,我是有这样的一个建议,就是要比较关注分散化,其实你刚才提到了,说他的总额可能不是特别大,其实我们不需要一个很大的总数,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组合,千万不要去做这种主动积极的投资者,我把被动投资叫做beta,其实你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被动投资组合,然后不停地定时地去对它进行再平衡。也就是说你这个投资组合里面的这些产品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资产,它的价格变高了,它的权重变大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卖掉一部分,使它的权重回归原来的权重。或者说有一些资产它的价格变低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去再买一些,让它再进行平衡。 其实如果有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然后你再进行这种低买高卖,是成本效益非常高的一种投资方式,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其实你在跟市场竞争的时候,你是在跟那些市场当中最聪明、最有经验的这些专业投资人士在竞争,你其实要比的话,你可能在奥林匹克当中胜出的可能性都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 所以,对于很多的这些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太过于激动或者太过于害怕,所以他们不会低买高卖,而是低卖高买。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价格上涨的这个商品是一个值得买的,而他并不会去想这个商品已经有这么高的价格,是它的价格会被高估了,太贵了。所以呢,对于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的时候都是低卖高买的情况。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 因为我现在已经69岁了,所以我现在所在的人生阶段让我更愿意把我生活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有用的这些原则教给别人。其实事物和事物之间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它就好像机器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原则来应对这些事情,那就可以取得成功。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原则是好的。所以,我最想鼓励大家的就是去思考一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思考一下那些原则,看看这些原则、因果关系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对的,它们是不是合理的,然后再去决定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原则来生活和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两本跟原则相关的书,我希望大家都能去思考这些原则,去思考一下这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拿这些原则去进行辩论,进行压力测试,可以甚至去问一问一些经济学教授,这个原则到底是对不对,跟他们进行讨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讨论,大家可以得到真理,能够找到自己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可以伴随大家,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成功。(新浪财经 刘洋)[详情]

[视频]达利欧:中国推温和利好政策 经济不会剧烈波动
[视频]达利欧:中国推温和利好政策 经济不会剧烈波动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 北京时间20日凌晨讯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周二晚接受了新浪财经的独家专访,他指出,他对于债务危机演化规律的发现以及建立的预警机制,有助于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的,“如果能良好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达利欧表示,如果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可以更容易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使得整个经济周期不是特别地波动剧烈。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资产价格下降了,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此时大家都开始有损失。之后放贷机构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政策发生改变,最终才能带来经济的恢复。“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躲过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呢?”达利欧认为,经济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 达利欧认为,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这些利好政策正在主动推出,而且非常温和,所以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那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 达利欧希望,读者通过他的《债务危机》这本书,能够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同时他也鼓励经济学的教授和政策制定者,来挑战他在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的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在达利欧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表明大家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使得经济的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大起大落。 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这次您的中国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您的第二本书——《债务危机》,我们也非常有幸拜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一个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是,您的发现能否帮助政府或者央行提前采取措施,逆周期调整,减缓剧烈的波动,使债务危机能够退化为比较温和的去杠杆,或者说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2008年您的预警机制帮助桥水躲过了金融危机,您对您发明的这个预警机制,帮助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有什么看法? 达利欧:其实刚才您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可以的。因为如果说这些事件,你看一下,它们之间是有因果的机制关系。如果说你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那你就可以对它控制;如果能够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我在书中也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债务到底是以本国货币计价还是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如果说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些综合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能够使得我们的这个周期不是特别地剧烈。其实我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些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说我们的资产价格下降了,就是我们的债务危机所引起的。那么资产价格下降之后,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有了损失。有了损失之后,作为放贷的机构,它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我们的政策发生改变。 我们就会经历这样很大的周期,有一个大的下行周期之后,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用一些政策带来经济的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让我们躲过了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来中和债务带来的一些问题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的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其实我们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好政策正在推出。中国的这些政策大家都有一些期待,而且它是非常主动,非常温和的,所以使得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那么在其它国家可能这种债务的问题它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时候再采取行动就太晚了,之后的这些政策财可能带来我们经济的好转。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到这个书中去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看看他们看完之后得出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个机制是不是正确的。我也是想鼓励我们的这些经济学教授,还有政策制定者,让他们来挑战我在书中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理解可以让我们使得经济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这些大起大落,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每次出现这种大的周期都是非常痛苦的,而且这种荣衰的周期会给很多人带来阵痛。如果说我们可以理解它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详情]

[视频]达利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也是发达国家两倍
[视频]达利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也是发达国家两倍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3月19日晚,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接受了新浪财经的专访。面对中国经过了40年高速发展期后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的问题,他表示:“虽然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达利欧说。 达利欧认为,中国已经不能完全再靠以前的驱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了。但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特别提到中国的技术创新走在全球前列,尤其是“中国的5G技术,将会走在全世界前列。”达利欧说,5G技术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性,而且会使得我们的生产力有一个大的突破。 达利欧还给出了自己对中国经济新的驱动力的见解,他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要看在不同的领域还能不能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另外,在很多领域是否能够展现出中国的领导力。 此外,他还称,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区域其实还是发展不够的,这些区域“其实可以有更多生产力的提高。” 在达利欧看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有赖于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将创新的成果拓展到尚未充分发展的区域,以此提高这些区域的生产力。“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中国还有很大提高空间。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以下为相关问答实录: 新浪财经:你刚才已提到了驱动经济的一些基本因素,中国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高速度发展,中国经济中是不是还存在一些我们以前忽视或者说利用得不够的基本驱动因素?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以往的一些基本驱动因素产生的驱动力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达利欧:你说得很对,因为现在已经不能够再靠以前的驱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了。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其实是受益颇多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当中是非常获益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打开大门的时候,也需要迎头赶上其它的国家,比如说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技术,在很多的领域都有提高。这些也使得我们在生产力方面增加的速度能够赶上其它的国家。 但是我们真正要想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这一切,是不是能够带来真的创新、改革,以及它是不是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善。这些指标就是我们教育的质量,还有基建的质量等。 我觉得我在中国看到了很多非常好的现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实是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它也创造出了很多的企业家精神,为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创新。 如果看一下技术发展的话,中国一直都是走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前列。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5G的技术。因为5G技术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性,而且会使得我们的生产力有一个大的突破。而中国的5G技术,将会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现在,我们如果能够取得大量的数据,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把这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也就是数据加上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很多领域得到很多、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国就要看,比如说在不同的领域我们还能不能进一步地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另外,在很多领域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的领导力。还有一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区域现在其实还是发展不够,这些区域其实是可以有更多生产力的提高。 所以,我刚才提到了两点,第一点就是创新。第二点,我们要把这些创新拓展到中国那些可能发展得不是特别充分的区域,能够让那些区域的生产力也进一步地提高。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的。虽然说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详情]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专访达利欧实录:中国人的投资圣杯就在中国

   新浪财经讯 3月19日,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先生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新浪财经专访。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这次您的中国之行给我们带来了您的第二本书——《债务危机》,我们也非常有幸拜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一个依然困扰我们的问题是,您的发现能否帮助政府或者央行提前采取措施,逆周期调整,减缓剧烈的波动,使债务危机能够退化为比较温和的去杠杆,或者说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2018年您的预警机制帮助桥水躲过了金融危机,您对您发明的这个预警机制,帮助一个国家、整个社会避免金融危机有什么看法? 达利欧:其实刚才您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是可以的。因为如果说这些事件,你看一下,它们之间是有因果的机制关系。如果说你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那你就可以对它控制;如果能够控制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特别剧烈的经济周期。 我在书中也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债务到底是以本国货币计价还是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如果说债务都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些综合的方法,也就是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能够使得我们的这个周期不是特别地剧烈。其实我在书中也提到了,这些经济周期当中很多的事物都是自我强化的。比如说我们的资产价格下降了,就是我们的债务危机所引起的。那么资产价格下降之后,抵押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大家都开始有了损失。有了损失之后,作为放贷的机构,它就越来越不愿意放贷,每一个人都非常谨慎,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下去,一直到我们的政策发生改变。 我们就会经历这样很大的周期,有一个大的下行周期之后,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用一些政策带来经济的恢复,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既然我们采取了一些行动,能够让我们躲过了债务危机或者说是逆转了债务危机,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周期的前面就采取这些行动,来中和债务带来的一些问题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的周期是可以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平滑的。其实我们现在在中国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好政策正在推出。中国的这些政策大家都有一些期待,而且它是非常主动,非常温和的,所以使得中国的经济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有非常剧烈的波动。那么在其它国家可能这种债务的问题它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时候再采取行动就太晚了,之后的这些政策财可能带来我们经济的好转。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我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到这个书中去真正地了解经济运作的机制和规律,看看他们看完之后得出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这个机制是不是正确的。我也是想鼓励我们的这些经济学教授,还有政策制定者,让他们来挑战我在书中所提到的这些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如果说我们能够达成共识,也就是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那么我们就能够预判这个经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经济的运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理解可以让我们使得经济周期更加地平滑,不再出现债务危机带来的这些大起大落,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每次出现这种大的周期都是非常痛苦的,而且这种荣衰的周期会给很多人带来阵痛。如果说我们可以理解它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应对。 新浪财经:我再来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关于行动时机的选择。您曾经在书里面提到过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导致行动者往往受到很多的掣肘,但是中国是一个执行和决策都比较强的国家,这样是不是有助于我们中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 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有天生的优势的。我觉得中国是有这种优势的,因为中国政府它可以理解现在经济当中发生着什么,而且它不用去忍受比如说政治上的一些决策制定当中的困难,它就可以马上行动。对于经济来说,政府将会有更好的控制权,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它可以使得整个周期更加温和。 除此之外,比如说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它的效果也会比很多国家要好得多。但是很多国家的央行都是完全独立的,它是独立于财政政策的。之所以这样设置的原因是想确保央行它不会采取一些有政治目的的行为对于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说过分刺激经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些国家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就会比较差。 另外,其实很多国家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也很困难,因为这些都和政治挂钩,所以他们反应速度就会慢。如果说我们看一下欧元区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国家之间还要进行协调。大家这种意见的不合,可能使得我们的决策制定会比较缓慢,有的时候甚至是有一些不好的决策制定出来。我觉得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别的国家相比,他们非常有知识,懂的很多,而且很有能力。另外,协调性很好。    新浪财经:关于您对债务危机的分析,总是说每一次债务危机有很多的相同点、相似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对下一次危机来说,我们总是关心下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不知道您对美国现在所处的债务周期是什么看法?它有没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假如未来出现问题,您预测可能会出现在什么样的领域?比如说就像2008年的次贷一样,最后我们能否在这些领域采取一些措施? 达利欧:因为这里面有四个问题,你先选一个。 新浪财经:如果下一次美国发生危机,您觉得最有可能的领域会是哪一个?就债务周期而言。 达利欧:其实我之前也说过,我们的经济增长背后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推手。第一个就是我们生产力不断地增长。比如说生产力是和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相关的,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每一个人均GDP可以产出的越多,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产力也会提高,而生产力的增长,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生产力的增长之外,我们有两个周期:短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在我们这个短的债务周期当中,可能一开始这个国家陷入了衰退,经济是比较箫条的,这个时候央行就会用信贷来刺激,因为信贷它代表了购买力。人们获取了这个购买力之后,他就会去买货物、服务以及金融资产,那么所有的这些货物、服务、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不断地上升,一直达到容量的上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通胀的风险。出现通胀风险之后,央行它会再次收紧货币,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周期,国家就会再一次进入衰退。这个短期债务的周期差不多是7到10年。这些短的债务周期加在一起就变成了长的债务周期。 每一个人都想让每一种资产、每一个产品的价格都不断地上涨,所以我们就会有很多刺激的措施,刺激市场、刺激经济,我们希望我们的就业水平也能够不断地提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说让利率下降,一直下降到没有空间为止。当这个利率降到零的时候,所有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在1929年到1932年,和2008年到2009年的时候,利率都是降到了零。当时央行印了很多的货币,然后拿这些货币去买金融资产,这个就使得我们的市场在不断地上升,流动性也是增加了,经济好转。 这就带来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是造就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周期。之前我们有了这样一些刺激,市场也是不断地在上涨,一直到了今天。发达国家其实它们在短期的债务周期和长期的债务周期当中都处于比较晚的时间。通常这些周期是五到十年,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五到十年周期当中的第九年了,现在央行很多也是在刹车。同时我们在长期债务周期当中也是处于比较晚的阶段,因为现在央行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创造出更多的信贷了。特别是在欧洲和日本,他们的利率已经是零了,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再去印更多的钞票去买金融资产了,这就是我说的在长期债务周期的尾端。 我们看到现在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财富差距,这个造成了我们现在左派、右派都看到了民粹主义。因为央行在印钞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它使得富人更富,因为那些富人手上本来就有金融资产,现在价格更高了,但他们的这些措施并没有让穷人富起来。而且现在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人丢了自己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也是很担心的,因为如果说我们经济下行,同时还有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也就是社会当中的两极化。与此同时央行没有什么手段,它没有什么能力能够逆转这种情况的话,那这个时候这个周期就非常危险了。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其实政治在经济当中它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未来的两年,会有非常多重要的选举,这些选举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左派和右派的民粹主义。而这些矛盾就造就了风险更大的传递。 新浪财经:刚才您说到了政治上的争议,我们谈一谈美国现在经常提到的MMT,也就是“现代货币理论”。像巴菲特这样的一些投资大师对这些理论是持非常批评的态度,而像总统候选人桑德斯还有国会女议员科特兹是非常支持这一个理论的,您对MMT是怎么看的?他们的争议点其实在于怎么去分析货币创造是否过多的问题。 达利欧:这个只不过是它贴的一个标签,我们要透过标签看它的本质。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背后的本质,我们来想一想,如果说你借钱,拿着这笔钱去做一个投资,那么这个投资会产生一些现金流。而如果说你投资产生的这个现金流是大于你要去还债的这个数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投资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特别是如果说你的这个债务又是以你的本币来计价的话,那你就很容易去管理这个债务。现在大家太过于关注这个预算平衡的问题,但并不去关注到底什么是好的投资,我觉得好的投资包括比如说教育,还有基础设施,因为其实对于投资来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如果说我们对于教育、基建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不进行投资或者是投资不够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而这些投资其实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投资收益率。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借钱,然后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不借钱,也不做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在这个人群当中还有一个机会的差距,也就是说在我们最穷的这60%的人当中,他们其实没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去增加自己的生产力。如果说他们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话,这其实会对我们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结果。 在书中我其实举了一个例子,假设说我们现在需要举债去建一个地铁,那么我们借钱的同时进行了一些测算,我们通过收取地铁票的费用,可以把之前的投资拉平。假设我们的这个收入没有办法去拉平我们之前的这些投资,那可能我们这个债就要进行减记,可能减记20%、30%左右,如果说我们要减记30%的话,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每年3%。所以这就是一个债务问题,你要想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一种情况是更好的,是你现在有了这条地铁,这个地铁系统,但是每年需要减记债务3%?还是说你没有这个地铁系统。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其实是你没有任何的发展,而较好的情况是你有了发展,但你可能需要对这个债务进行重组。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希望这个钱借出去之后它还能收回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所以我其实想讲的是这个,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在教育、基建这样非常重要的领域进行明智的、很好的投资的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经济本身的质量就会下降,这个就是美国现在的问题。 新浪财经:您刚才已经提到了驱动经济的一些基本因素,我们中国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高速度的发展,我简单地问您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中是不是还存在一些我们以前忽视或者说利用得不够的基本驱动因素?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以往的一些基本驱动因素产生的驱动力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达利欧:您说得很对,因为现在已经不能够再靠以前的驱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了。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其实是受益颇多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当中是非常获益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打开大门的时候,也是需要迎头赶上其它的国家,比如说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技术,在很多的领域都有提高。这些也使得我们在这个生产力方面增加的速度能够赶上其它的国家。但是真正我们要想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这一切,它们是不是能够带来真的创新、改革,以及它是不是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善。这些指标就是我们教育的质量,还有基建的质量,包括我们的创新,现在我觉得我在中国看到了很多这些非常好的现象。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实是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它也创造出了很多的企业家精神,这个为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创新。 如果看一下技术发展的话,中国一直都是走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前列,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5G的技术。因为5G技术,它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连接性,而且会使得我们的生产力有一个大的突破。而中国的5G技术,将会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现在,我们如果说能够取得大量的数据,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把这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也就是数据加上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很多领域得到很多、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国就要要看,比如说在不同的领域我们还能不能进一步地有一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另外,在很多领域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的领导力。还有一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区域现在其实还是发展不够的,这些区域我们其实是可以有更多生产力的提高的。 所以,我刚才提到了两点,第一点就是创新。第二点,我们要把这些创新能够让它拓展到中国那些可能发展得不是特别充分的一些区域,能够让那些区域的生产力也进一步地提高。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其实中国还是有很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的。虽然说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还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新浪财经:桥水公司是一家不断地创新和进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概找到了一千多种相关度很低的回报流。去年10月份,桥水中国基金已经在中国开始正式地运营,我想问一下达利欧先生,未来您在中国市场的资产回报流当中您会比较关注哪些大类?如果随着海外机构不断地进入,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可能会达到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的水平,您觉得这个进程大概可能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进程不及预期,您觉得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新浪财经:简化为一个问题,桥水在中国看中的大类资产的类别可能是哪些? 达利欧:我们所有的资产类别都会关注,而且现在都有投资。 新浪财经:您觉得桥水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能够达到和中国经济比重相当的水平,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达利欧:这个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监管是相关的,这个取决于监管,比如说监管它会决定我们能够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投资。现在我们的流动性也是在不断地增加,流动性增加也会对我们投资带来比较好的帮助。 新浪财经:达利欧先生,我们继续往下提问。 您的投资圣杯的理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浪财经也开发了一套工具,帮助用户去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我们不能进行全球资产的配置,比如说像一些中国的投资者,他可能只能在一个国家进行资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您的圣杯理论是否还存在?您是否有什么建议要给到他来降低这个回报率的波动? 达利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其实多样化想要做到的话,就是你手上必须有很多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市场当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实中国是有足够多的不同的这种资产类别、资产的种类,能够让投资人来选择,在中国有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还有我们的现金,各种不同的资产。这些资产你可以选择和组合成一个非常平衡的多样化投资组合。所以,对于一个普通的这些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必须要知道如何来进行多样化,因为多样化它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减少风险,但与此同时不会减少你投资的收益,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进行多样化。 新浪财经:最后一个问题来自于您的中国的粉丝,他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每个月大概有20%的收入能够进行投资,但是这个钱绝对数量不是很多,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他想问您,能否给他一些稳妥的投资建议,是不是定投费率低的指数基金是一个好的选择?除此之外您觉得对他来说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到他? 达利欧:指数基金我是非常推荐的,因为现在如果说你去买一个主动投资的或者说是主动管理的这样一个基金,它的管理费是非常高昂的。其实我对这位中国粉丝的问题,我是有这样的一个建议,就是要比较关注分散化,其实你刚才提到了,说他的总额可能不是特别大,其实我们不需要一个很大的总数,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组合,千万不要去做这种主动积极的投资者,我把被动投资叫做beta,其实你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被动投资组合,然后不停地定时地去对它进行再平衡。也就是说你这个投资组合里面的这些产品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资产,它的价格变高了,它的权重变大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卖掉一部分,使它的权重回归原来的权重。或者说有一些资产它的价格变低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去再买一些,让它再进行平衡。其实如果有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然后你再进行这种低买高卖,是成本效益非常高的一种投资方式,千万不要想着你能够跑赢市场,因为其实你在跟市场竞争的时候,你是在跟那些市场当中最聪明、最有经验的这些专业投资人士在竞争,你其实要比的话,你可能在奥林匹克当中胜出的可能性都比跑赢市场更大一些。所以,对于很多的这些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太过于激动或者太过于害怕,所以他们不会低买高卖,而是低卖高买。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犯下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价格上涨的这个商品是一个值得买的,而他并不会去想这个商品已经有这么高的价格,是它的价格会被高估了,太贵了。所以呢,对于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的时候都是这种低卖高买的情况。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然后对这个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费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 因为我现在已经69岁了,所以我现在所在的人生阶段让我更愿意把我生活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有用的这些原则教给别人。其实事物和事物之间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它就好像机器运行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原则来应对这些事情,那就可以取得成功。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原则是好的。所以,我最想鼓励大家的就是去思考一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思考一下那些原则,看看这些原则、因果关系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对的,它们是不是合理的,然后再去决定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原则来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两本跟原则相关的书,我希望大家都能去思考这些原则,去思考一下这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拿这些原则去进行辩论,进行压力测试,可以甚至去问一问一些经济学的教授,这个原则到底是对不对,跟他们进行讨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讨论,大家可以得到真理,能够找到自己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可以伴随大家,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成功。 新浪财经:谢谢达利欧先生您的宝贵时间。 (结束) 【独家专访】 达利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也是发达国家两倍 达利欧:中国推出温和利好政策 经济不会有剧烈波动 达利欧给中国中产的投资建议:组合加被动 达利欧:中国在处理经济危机时有先天优势 桥水基金达利欧:多样化组合投资是最重要的事 基金之王达利欧:最好的投资就是教育好下一代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关注中国所有资产类别 桥水达利欧:未来两年 政治会在美国经济中起重要作用[详情]

瑞-达利欧:周期不是占星术,而是经济规律
瑞-达利欧:周期不是占星术,而是经济规律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2008年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十年间,全球经济还在一直寻求复苏之道。 在这场风暴之中,瑞·达利欧创办的桥水基金,以准确的预测和成功的应对方案,安然度过危机。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这样总结道: “桥水对经济细节的把握能力令人震惊,他们拥有比美联储更多的人才、数据和成果。” 被誉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的达利欧,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有着看待债务危机的非常规视角和丰富的一线市场经验。如今,他坦言自己更关心如何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更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别人。 3月22日,在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信睿论坛上,瑞·达利欧将与中国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投资人齐聚,共话防范债务风险的新方案,探讨中国经济新未来。 比美联储提早6个月预测到经济危机 早在2008年年初,瑞·达利欧就通过桥水系统的“萧条测量仪”,预测到了这场危机的到来。他果断对客户的资产组合进行了重新配置:假若危机如预计的那般到来,那桥水将以某种方式对冲仓位,使之保持足够的盈利可能和有限的损失可能;假若危机并未发生,那就还有一套补救方案可用。 当时,美国经济的外在迹象似乎在显示一片繁荣,达利欧的推理和计算只引起了副总统迪克·切尼的国内政策副助理拉姆森·贝特法哈德的重视。在贝特法哈德的邀请下,达利欧带着数据参加了纽约联储主席蒂姆·盖特纳的午餐会,在听取分析之后,盖特纳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这次午餐会两天后,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倒闭。但此时,摩根大通、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模型仍旧在预测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直到6个月后,全球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所有人才真正认清了事态。 最终,在这场对冲基金业平均亏损19%、多家投资方损失超过30%的危机中,桥水基金凭借着极具先见的危机预测和稳妥的配置方案,实现了正向收益,其旗舰基金业绩的增长超过了14%。 “虚拟实践”研究百年经济事件 搭建债务周期模型 在2008年的高光时刻之前,达利欧也曾有过至暗经历:1982年,达利欧判断美联储复兴经济的努力将会失效,并买入大量黄金和国债期贷作为对欧洲美元的对冲。 可是,美国经济在美联储的努力下,以一种无通胀的方式实现了复兴,并进入了长达18年的繁荣时期。一夜回到原点的桥水只剩下一名员工——就是达利欧自己。 这次惨败过后,达利欧意识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旧事重演”。以一国货币计价的债务,可以在该国政府的帮助下被成功重组,通胀和通缩能够互相对冲,早在1932年就有过先例。 因此,达利欧找到了一种可以克服顽固难治的投资问题的方法:重视历史研究的价值。这引导他努力理解过去100年里所有主要经济体与时常发生的所有活动,并总结出经过仔细验证的永恒和普世的决策原则。 达利欧在研究中采用了“虚拟实践”的方法,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中,假设自己在同时期进行投资活动,从而找出每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特征,完善对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的设想。 通过对过去100年发生的主要债务危机和48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包括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核心成因、应对政策利弊、政府决策和大众情绪等层面的剖析,达利欧搭建了他的典型债务大周期模型,并提出了应对债务危机的四个常见工具: 1. 财政紧缩 2. 债务违约/重组 3. 央行印钞并购买资产 4. 财富重新分配 重视周期研究,远瞻经济新未来 历史上,只有少数自律性良好的国家能够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尽管决策者一般都想尽力妥善行事,但由于短期回报(提高经济增长率)看似合理,加之放宽信贷比收紧信贷(例如,提供还款保证、放宽货币政策等)更容易,就会出现信贷过于宽松的状况。这是产生债务大周期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信贷/债务增长过慢导致的经济问题同样严重,其代价是错失了发展机会。因此,判断信贷/债务快速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信贷产生的结果和债务偿还情况。而大量举债的风险主要在于决策者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将坏账损失分摊到多年。 决策者能不能做到这点,取决于两个因素: (1)债务是否以决策者能够控制的货币计价; (2)决策者能否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施加影响。 在任何时候,只要发生借款,就启动了一系列机械性的、可预测的事件,就会创造出一个周期。对个人是如此,对一国经济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债务危机都是有周期性的,它不是占星术式的玄幻现象,而是一系列合乎逻辑、以固定模式反复发生的事件。 在市场经济中,信贷扩张和信贷收缩推动经济周期的发展,其背后有完美的逻辑支撑。尽管各个周期的规律相似,但它们重现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不会完全相同。 达利欧将关于债务危机的研究成果和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经济形势,共同探讨经济新未来。 信睿论坛·春季 活动信息 识别海报二维码预约报名 信睿论坛·春季 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  暨瑞·达利欧《债务危机》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 3月22日13:30-17:30 活动地点 北京 活动嘉宾 瑞·达利欧  桥水创始人、超级畅销书《原则》作者。在《财富》杂志的评选中,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被投资界知名刊物CIO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朱民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陈志武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 赵令欢   弘毅投资董事长 任泽平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详情]

股市十字路口,上不上车?瑞-达利欧:泡沫始于牛市
股市十字路口,上不上车?瑞-达利欧:泡沫始于牛市

  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3月8日,沪深股市放量下挫,上证指数大跌4.40%失守3000点。不少在高位被套住的股民这个周末一点都不好过,他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周一大盘开盘。 中国的股市,最近可谓是热门话题之一。从1月31日开始,大盘几乎每天都在涨。据统计,中国的股民已经达到了1.48亿的规模,根据3月6日的交易口径测算,两市的市值达到55.79万亿,比2018年年底足足增加了12.3万亿,据此计算出每个股民在这波上涨趋势中人均赚到了8.3万元。(当然,很多人是被平均的) 上证指数从1月31日开始的涨势 很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人,也陆续到营业厅重新找回自己的股票账户密码,打算重新入市。只是,这赚钱大计还没开始呢,龙头股在周五几乎全部跌停。距离2月25日300只股涨停的盛景,只过去了仅仅10天时间。 股市的大起大落,让人不禁联想起2015。 2015年是许多人记忆犹新的一年。彼时,股市气氛高涨,无论男女老少、圈里圈外,也不管你懂不懂股市,一股脑扎了进去。大街小巷里到处是你这只股比我这股好,我那支股比你的强的谈论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话:找男朋友的就找做券商工作的,牛市能赚钱,熊市下班早。 2015年6月12日,大盘创下当轮牛市的最高点位——5178.19点;仅仅过了一个周末,风云突变。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以5174.42开盘后,全天跌幅2.00%,让无数股民伤心不已的股灾就此开始:千股跌停、强行平仓、股灾2.0,股灾3.0…5178点到2650,上证指数近乎被腰斩,在社会舆论中掀起轩然大波。 每每看到2015年6月12日5178点那个历史性的高位,无数股民都在懊悔:为什么我没有这一天逃顶?也有一群善于“追涨杀跌”的群众捶胸顿足: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泡沫? 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瑞·达利欧在其新作《债务危机》中分享了他对泡沫与危机的研究。 泡沫始于牛市 在股市合理上扬期间,人们往往会过分预期这一走势的持续时间,从而导致泡沫出现。牛市最初是合理的,由于利率较低,投资性资产(例如股票和房地产)更具吸引力,因此股价和房地产价格上涨,经济形势改善,带来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加,资产负债表改善,企业可以承担更多债务,企业价值增加。 随着资产价值增加,净值和支出 / 收入水平上升。投资者、商人、金融中介机构和政府坚定了对经济持续繁荣的信心,进而推动加杠杆化进程。经济繁荣也吸引不想错失良机的新买家进入市场,助长了泡沫的出现。 随着新的投机者和贷款人进入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信贷标准下降。银行提供大量贷款,大量新型贷款工具涌入市场,大量的金融工程应运而生。投资人轻松赚钱,迅速发财。投机者抵押资产的净值上涨,又可以获得新的贷款,进一步助长泡沫膨胀。 这时,大多数人认为这不是问题。相反,他们认为这恰好反映和证实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以股票为例,股价上涨会增加企业的支出和投资,从而提高企业利润,进一步拉高股价,降低信贷息差,鼓励企业增加借款(因为抵押品的价值增加,企业盈利增长),进而影响企业的支出和投资等。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认为资产是宝贵的财富,认为没有资产的人都错失了良机。在这种形势下,各类机构都买入资产,造成资产负债出现严重不匹配,具体形式如下: (1)短借长贷; (2)承担流动负债,但投资非流动资产; (3)利用借入资金投资风险较高的债务或其他风险资产; (4)以一种货币借款,用另一种货币贷款。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获得预期的价差。在此期间,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而偿债成本上涨得更快。 像大多数物种一样,人类的天性就是随大流,并且会过分依赖近期的经验。正是由于人类的这一特性,由于价格反映的共识,人们往往推断近期的良好形势会延续下去。 泡沫最有可能发生在经济周期、国际收支平衡周期或长期债务周期的顶部。 随着泡沫阶段接近顶峰,经济最为脆弱,但人们自认为富裕程度最高,对未来的信心最大。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出现过这种情况,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21 世纪前 10 年的中期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况。 当泡沫破裂时,形势急转直下,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贷款人撤回资金,投机者不得不进行抛售,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 此外,风险较高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会出现贷款人和投资者“挤兑”(提取资金)的现象,从而导致流动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受影响的一个市场或多个市场规模很大,杠杆率很高,存量债务可能会带来系统性威胁,债务问题可能会摧毁整个经济。 发现泡沫 虽然各个案例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在不同的案例中,泡沫的相似之处远远超过不同之处。每一次泡沫都是一系列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的产物,可以通过研究其背后的逻辑关系了解泡沫的形成。了解了泡沫形成的关键特征,就能很容易地识别泡沫。 为了能在重大债务危机发生前识别危机,我研究了所有主要市场,分析市场中是否存在泡沫,我还研究了泡沫破裂会冲击的领域,泡沫最明确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1)相对于传统标准来看,资产价格偏高 (2)市场预期目前的高价会继续快速上升 (3)普遍存在看涨情绪 (4)利用高杠杆融资买进资产 (5)买家提前很长时间买入(例如增加库存、签订供应合同等),旨在投机或应对未来价格上涨的影响 (6)新买家(之前未参与市场者)进入市场 (7)刺激性货币政策进一步助长泡沫(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泡沫破裂) 如何躲避危机? 相比于2015年的中国股灾,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一场令人始料未及、波及全球的灾难。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的金融危机狂风骤雨般席卷全球,多个超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全球经济受到重创。此后十年,全球经济仍然在苦苦寻求复苏之道。 桥水对冲基金却安然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逆市斩获正收益。这是因为其创始人瑞·达利欧准确预测到了这场撼动全球的金融危机。 瑞·达利欧白手起家,创办的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由于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瑞·达利欧更是被誉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桥水的《桥水每日观察》是时任美国财长盖特纳每日必读的材料。 《桥水每日观察》(Bridgewater's Daily Observations) 瑞·达利欧为什么可以预测到金融危机? 正如他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 他通过深入研究历史上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找出每种经济现象的平均值,完善对现象背后因果关系的设想和研究,建立了债务周期模型。在理解危机的基础上,桥水打造了计算机决策系统,详细列出了在每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8 年,桥水就已经设计打造了“萧条计量指标”,瑞·达利欧通过模型分析成功预测到了危机的来临,桥水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瑞·达利欧将他独创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提炼为新书《债务危机》。 在《债务危机》中,他剖析了大规模债务危机发生规律及应对原则,并分享了他的债务周期模型(解释模型),结合近百年金融危机史,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核心成因、应对政策利弊、政府决策和大众情绪等层面的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经济形势,应对可能到来的下一次经济危机。 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看待债务危机的非常规视角、一线市场操作经验。股市有风险,跟风需谨慎。 在个人投资路上,专家的实时分析也许有效,大众的选择或许也值得参考,但对于宏观环境的自我感知、对于经济规律的了解判断,才更是你必须拥有的,《债务危机》这本书将帮助你以备受启发的新方式理解经济与市场。 瑞·达利欧将于本月来华,参加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2019经济展望与投资趋势”信睿论坛,与多位重磅嘉宾共话防范债务危机的新方案,探讨中国经济新未来。[详情]

《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三: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
《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三: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

   导读:许多朋友希望我们推荐春节长假期间值得阅读的好书。2018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来自桥水达利欧的《The Big Debt Crisis》。从中我们理解了,债务危机的形成背后是人性的恐惧和贪婪。每一次都不同,但都有极其相似。债务危机的形成如同白天和黑夜,如同生与死,一切都是人性的轮回。2019年我们也非常期待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我们在过去三个月将本书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超过2万字的翻译,包括债务危机分析框架,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度分析案例。在春节长假期间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长假,也感谢所有人过去一年对于点拾投资的支持!以下为本书第三部分。 泡沫形成期:2004到2006 在一个债务周期的早期,债务增长速度基本上和收入增速一致,大部分债务进入实体经济,产生了快速的收入增长。这个阶段美国经济看上去非常不错。经济增速保持在3%到4%,失业率低于长期平均值,在4%到5%之间,通货膨胀在2%都爱3.5%之间。美联储的目标是增长和通胀,而非债务增速。这一段时间联邦利率从2004年的1%提高到了2006年的5%。 在这三年中,标普500回报率35%,和32%的盈利增速几乎一致。经济处于Goldilocks的最舒服状态,不冷也不热,资产价格的泡沫也不大。央行的增长和通胀目标能很好完成,也不太会关注债务水平。 房地产泡沫 2004到2006年之间,房屋价格上涨了30%,并且相比2000年上涨了80%,这是二战之后房屋价格涨幅最大的十年。在房地产泡沫形成中,开始了一轮自我循环。假设一个家庭用5万美元支付了一个价值25万美元房子的首付,然后放假从25万上涨到了35万。这个家庭的投资翻倍。这也带来更高的借贷比例,更多的人进入房地产市场。下图我们看到2000年以来开启了一轮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这时候家庭债务比例从2000年的85%上升到了2006年的120%。信贷标准被降低了,各个层级收入人群都加大了债务比例。其实收入最低人群的债务比例是增加最快的。随着买房带来的财富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房地产进行再融资,增加杠杆来投机。房屋贷款和房屋再融资金额在2005年达到了5000亿美元,比1998年上升了5倍。推动了美国债务比例达到了GDP的300%。在这个自我循环的游戏中,借款人和贷款人都得到了短期利益。信贷标准越低,房价涨幅越高。投机者入场导致房价开始加速上行。这是经典泡沫的形成。 美国房地产市场全面出现泡沫特征,关于泡沫特征我再次重申一下几个特点: 1.价格相对历史平均是不是过高 2.价格是不是包含了未来快速升值 3.购买是不是通过高杠杆完成的 4.购买者是不是在未来防止未来价格继续上涨做一些套期保值 5.是不是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 6.是不是有全面牛市的情绪 7.收紧是不是会刺破泡沫。 下面两张图也很说明问题。我们看到房贷利率出了很大的下滑。2003年的房贷利率跌到了1950年代最低水平,而且在房地产泡沫中持续保持低位。另一张图我们看到杠杆率在2003到2007年之间大幅提升。甚至是加息周期的2005到2007年之间,杠杆率维持在很高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支付很小比例的首付就能买房,意味着他们背负的房屋贷款越来越高。次级贷占到了房屋贷款比例的20%。我们会在接下来部分专门讨论这个话题。 在整个债务开始叠加,房地产市场进入泡沫的阶段,经济却没有出现过热迹象,通胀也保持平稳。所以仅仅盯住这几个指标的美联储,并没有感到担心。通常来说,最差的债务泡沫(1929年美国,1989年日本)都没有出现物价和服务价格的通胀水平上升,但是资产价格由债务增长推动。通常情况下,央行会错误的让债务继续增长下去。在下面这几张图中看到,由于通胀水平并不高,美联储在泡沫扩张期间维持了低利率水平。事实上从2001下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美联储的短端利率水平比通胀水平还要低。当美联储在2004年中开始加息时,长期利率水平没有变化,实际利率水平还出现了下滑。 2006年中被布什总统任命为财政部长的鲍尔森已经看到了泡沫的问题。他此前是高盛的CEO,对于金融市场过热非常敏感。在那个时候,他就持续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召开会议。他们看到了次贷问题,但没有人看到整个房地产市场问题。鲍尔森还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很担忧。 泡沫的全面扩大 整个经济开始出现泡沫特征,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大量海外热钱涌入美国。美国制造业就业下滑,美国大量失去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特别是对中国。然而房地产相关的泡沫带来了经济的一轮景气周期。建筑相关的就业人数上升,抵消了出口下滑带来的就业数据下降。海外资金的流入,带来了美国人民持续加杠杆消费。美国人的过度消费是一个泡沫典型特征。 大量的借贷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长。存款利率不可能无限的下滑,贷款数量不可能无限的增长。当债务到期时,将会出现现金流问题。在这个阶段,新增的贷款变得风险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带来来自监管以外的渠道。这种“影子银行”贷款往往是泡沫的重要部分。通常金融机构会建立新的渠道来向这些人放款。由于更少的监管,这些人获得贷款变得更加容易。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金融创新”,这些“金融创新”最终都直接导致了危机的触发。 下面这两张图,我们看到了证券化创新产品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 推动泡沫形成的,一定不仅仅是低利率水平,而是更容易的信贷,更宽松的监管,更加危险的金融创新。也由于监管者不会盯着债务增长,而是看通胀和经济增长,他们在初期也会包容泡沫的形成。借款人和放款人之间出现资产和债务错配,让他们在下行周期中格外受伤。这些错配主要以几种形式出现: 1. 短期贷款,长期放款。如果放款人一旦不愿意再借款给这些人,债务可能被挤破 2. 贷款给那些愿意支付更高利率,但是风险也更高的人 3. 汇率之间的套利交易。用一种货币贷款,另一种货币放款,来赚取利率差 到了2007年,我肯定我们处在一个泡沫中,因为整个经济具备了泡沫的一切特征。在没有新增的贷款之后,泡沫就会崩溃。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研究告诉决策者,但是他们常常质疑我们的研究,并没有给我们反馈。 2007年见顶 在2007年时,股市波动率走低,大家依然在歌舞升平中。我们在3月13日的Daily Obversations中提出了次贷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几年投资银行创造的大量金融创新产品CDS,CMO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金融创新导致信贷去了更加危险的借款人。这些看似没有太大风险的资产,其实隐藏了巨大风险。2006年12月,第二大的次贷贷款机构新世纪,披露他们2.5%的贷款,连第一笔贷款都还不出来。当银行和投资者要求新世纪还钱时,这个机构拿不出钱。 当然,大家都认为次贷问题可控。3月2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声明,认为次贷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被控制住了。美国股票在4月到5月继续上涨,创了历史新高。6月中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了2002年最高点,达到了5.3%。到了7月中旬,90天国债利率达到了5%。 当利率开始上升时,债务支付也开始上升,推动了新增贷款人逐渐消失,因为借钱变得昂贵了。由于借钱的人少了,能花的钱也少了,导致消费开始下滑。一个人的开支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开支减少后,收入也开始减少。当人们减少支出后,价格下跌,经济开始下行。 由于短端利率水平上行,导致持有短周期的资产吸引力变大,类似于现金资产。而持有长周期的资产吸引力变小,类似于股票,房子,债券等。资金从金融资产中撤出,导致他们的价值出现下滑。资产价格下跌,带来了财富效应的负反馈! 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0.5%,超出市场预期的0.25%。美股以巨大的反弹反应此次降息。回头看,这是下跌之前的最后一次反弹。当时整个标普500距离历史新高仅差2%。但是次贷危机的根源没有被拔掉,大量高风险的贷款已经流入到社会中了。投行将贷款人的产品再包装,进行分层。但是我们知道,所有基于历史数据的风险评级都是不靠谱的,风险应该用逻辑层面来看待。这些产品的持有人,认为自己持有了一个低风险产品,从而再加大杠杆来买入。一旦风险开始爆发,将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整个三季度投行的盈利已经受到了影响。贝尔斯登三季度盈利大幅下滑61%,就是因为来自其相关对策基金在次贷的头寸出现问题。摩根斯坦利和雷曼兄弟盈利分别下滑7%和3%。市场依然认为风险在可控范围中,2007年10月9日,标普创了当时的新高。这个位置,要到2013年才能达到。最终标普从10月高点到年底收尾下跌了6%,全年依然取得了正收益。12月最大的单日跌幅来自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个基点。这一年美元指数下跌了8.6%,而原油上涨了55%达到96美元。 2008年大衰退 2008年的开年就很糟糕,花旗和美林分别计提222亿和141亿美元的坏账损失,经济数据也在恶化。到了2008年1月20日,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已经达到10%,全球其他国家的指数表现更差。显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1月22日的紧急会议上,美联储发表声明说,虽然股票市场的表现并非其职责,但目前的下跌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进入衰退阶段。1月22日,美联储临时降息75个基点,一周之后再次降息50个基点。这是1987年以来单月最大的降息幅度。国会也通过了160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通过税收返还来拉动消费。 到了2008年3月,违约接二连三开始发生。凯雷集团在欧洲的两个基金出现了违约,他们都是大量持有MBS房地产贷款抵押证券的基金。投资者开始担心出现问题,开始将资金从里面撤出。这也导致CDS的价格在3月出现大幅飙升。我们都知道银行间信用的问题,一旦有问题,银行的流动性会快速枯竭。当时的贝尔斯登是问题最严重的,折价全美第五大投行大约有4000亿为处理掉的垃圾资产,对应5000个交易对手,75万张衍生品合同。一旦贝尔斯登垮台,可能引发价值2.8万亿美元,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3月10日到3月14日的四天内,贝尔斯登发现180亿美元现金被客户赎回,越来越多人担心这家银行会倒闭。连财政部长鲍尔森都担心这家全美第五大投行可能在24小时内破产。到了3月14日的晚上,公开货币市场交易中,已经没有人愿意接受来自贝尔斯登的抵押物了。 事实上,伯南克、盖特纳和鲍尔森一直非常清楚银行倒闭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无法绕过国会,说服国会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些投资银行。而摩根大通银行也不愿意并购贝尔斯登。 祸不单行的是,在经济基本面糟糕的同时,原油价格却不断创新高,在2008年5月创了130美元的历史新高。这让美联储进退两难,持续放松会带来更高的通胀,但不放松,经济基本面又很差。2008年的夏天,美国开始出现了滞涨。下图我们看到,在标普500一路回调的同时,通胀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高潮”当然要数雷曼兄弟的倒闭。在2008年9月初的时候,纽约时报还专门写了几篇文章,说抄底便宜货(bargain hunters)正在进入市场。当时就专门提到了雷曼兄弟。作为一家有着160年历史的投行,雷曼还是享受非常高的声誉。而这家投行的股价从高位已经下跌了80%。然而,抄底资金没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后雷曼的下跌开始加速。在单日出现了50%的巨大跌幅,这时候市场才意识到雷曼是否要倒闭了。下图我们看到各大投行的CDS价格都出现了大幅攀升。 在雷曼兄弟的问题上,决策层面临多重困难。美联储可以给雷曼兄弟注入资金,但到底要多少钱他们要不清楚。给雷曼寻求买家是另一个选项,但当时寻求买家的投资银行并不仅仅只有雷曼一家,包括当时的美林证券也在寻求买家。几家大的银行,美洲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都表达了购买雷曼的兴趣,但他们都需要政府的支持来做保障。然而财政部明确表示,政府不会出手。 最终雷曼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业倒闭事件,倒闭时持有的资产超过6000亿美元。这时候大家会担心规模更大的高盛以及JP Morgan出现问题。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一个倒闭事件如同发生的“雪崩”。9月15日周一,雷曼倒闭事件导致市场大跌5%,金融股跌幅巨大。美国财长鲍尔森在之后其自传“峭壁边缘”中写过内心的无力感。 随后一家家投行都面临被“清算”的风险,这导致最终政府出台了TARP(坏账购买计划)来给市场注入流动性。通过给金融企业注入资金,逐步恢复资产价格,带来信心的提升,随后银行也可以进行再融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获得了美联储的保护。美联储还出台了保护货币基金的措辞。当时许多人认为货币基金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他们将资产大量分散在高收益的债券上。但是一旦流动性出现枯竭,货币市场几万亿美元的资产面临巨大挤兑风险。下图我们看到,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出现了大幅攀升。 到了2008年的10月,股票加速下跌(如果有印象,这也是A股当年跌幅最大的一个月)。标普500从10月1日到10月10日下跌了22%,没有一天出现上涨。其中10月9日出现了放量暴跌,跌幅达到了7.6%。市场的暴跌让管理层加速出台救助计划。鲍尔森认为,如果政府不加速行动,一场1929年大萧条级别的灾难会到来。而当时罗斯福新政中,最强大的政策就是FDIC银行法,美联储成为了最后的贷款人,市场一下子解决了流动性枯竭的问。而这一次,鲍尔森也希望美联储成为有毒资产的最后借款人。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他承诺将大幅推动政府开支,特别是基础建设开支,失业率补助金,医疗保险等,他还将支持政府救助资金TARP。通过对于国会的控制,能让奥巴马总统快速行动。这个阶段,经济数据出现了加速下滑。零售销售同比下滑8%,汽车销售量同比下滑30%,失业率创了1994年新高的6.8%,12月制造业数据创了1982年新低。11月10日,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公布了250亿美元的季度亏损,房利美季度亏损超过290亿美元,而且两者都获得了1500亿和1000亿的政府援助基金。2008年11月20日,股票再创新低,单月跌幅达到了20%。奥巴马上台后快速行动,任命了盖特纳为下一任财政部长。110月25日,美联储和财政部发布了8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下图是标普500在11月到年底的走势,我们看到政府的动作不断。全球央行都开始集体释放流动性,并且开始跟随美联储降息到0利率水平。 历史总是那么相似,在面临大萧条的时候,选择释放天量流动性并且压低利率价格,成了政府以及央行一致行动的决策。这一次美联储出台的是量化宽松。我们从下图看到,货币供应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并且伴随着利率水平见底。而这一次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同样伴随着利率水平的见底。 2009年的去杠杆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政府正式上台,财政部长盖特纳在2月10日做了金融行业稳定的演讲。他提到将帮助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干净以及强大,并且将对全国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决定他们需要注入多少资金。但是投资者已经不买账了,盖特纳发言的时候,标普大跌3%,当天跌幅达到了4.9%。到了3月,经济持续出现下滑,月度汽车销量达到了1980年代最低水平,月度新增失业数据也达到了65万人。2009年3月9日,世界银行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报告,当天市场继续大跌1%,投资者的情绪极度悲观。而那一天,就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大底部。当然,在当时是不可能判断出来的。 第二天市场就大涨6.4%,其中花旗集团大涨38%。公司的CEO向员工发布声明,说他们依然还在盈利。之后政策也开始了反击,不断出台利好。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扩大量化宽松QE的购买规模至7500亿美元,并且将用最多3000亿美元购买国债。到了3月23日,财政部长盖特纳宣布了5000到100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收购计划。当天,标普大涨7.1%,其中金融股大涨18%。3月24日,美联储和财政部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大而不倒。那些巨大的金融企业,政府是不会让其倒闭的。从保险公司,到对冲基金,到私募股权基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变成了有缓冲的破产,联合工会一起解决公司的债务。下面这张图我们看到,由美国政府扶持的债务达到了惊人的29万亿美元! 市场的顶部往往由不可持续的买入构建成,市场的底部也往往由不可持续的卖出构建。投资者的极度悲观造成了市场的底部,这时候基本面还会有更差的消息,但是股价已经不再反应了。到了4月中旬,标普已经反弹了25%,油价反弹了20%,CDS利差下跌了30%。全球股市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 我们再来看一张更加详细的标普500走势图,2009年下半年开始了一系列资产购买的行动。许多人还在犹豫是不是市场还仅仅是一个反弹,接下来还要创新低。此时标普500不知不觉走了出来。我们看到下面这张图,标普500其实有一个双底的过程。两个都是对应天量的资产购买计划开始。 之后的一切都是历史,我们也在大量的文献中看过对于金融危机的描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第一次量化宽松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开始了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的量化宽松。在此期间,伯南克也曾经尝试过收紧,特别是在2011年。但那时候又遇到了欧洲债务危机,欧洲金猪5国的CDS价格出现了飙升。在2010年下半年,美国的失业率也维持在高位。下面这两张图,一张代表失业率数据,另一张代表标普500的表现。我们看到拉长看都是表现很好的。但是期间面临各种各样的波折,美联储的持续宽松帮助了经济到今天的完全改善! [详情]

《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二:大萧条完整的形成和破灭
《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二:大萧条完整的形成和破灭

   导读:许多朋友希望我们推荐春节长假期间值得阅读的好书。2018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来自桥水达利欧的《The Big Debt Crisis》。从中我们理解了,债务危机的形成背后是人性的恐惧和贪婪。每一次都不同,但都有极其相似。债务危机的形成如同白天和黑夜,如同生与死,一切都是人性的轮回。2019年我们也非常期待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我们在过去三个月将本书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超过2万字的翻译,包括债务危机分析框架,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度分析案例。在春节长假期间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长假,也感谢所有人过去一年对于点拾投资的支持!以下为本书第二部分。 1927到1929年:泡沫期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开始经历了由科技引领的快速增长。美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给新的技术带来了巨大市场。比如那时候的收音机数量从1922年的6万台增长到了1928年的750万台。汽车行业快速增长,到了1929年,美国实现了2300万的汽车保有量,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科技进步驱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1922到1928年美国工人生产效率提高了75%。 在经济增长的早期,大约从1922到1927年,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胀水平并不高。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都取得了财富的增长。企业盈利创了战后新高,而失业率创了战后新低。在泡沫的初期1923到1926年期间,债务增速并不比收入增速更快,因为当时的债务是用来创造快速的收入增速。同时,股票市场稳步走高,波动率并不大。在1922年到1927年,投资者在股票市场获利150%。当时最火爆的公司也是一个科技股:美国收音机公司和通用汽车。 之后泡沫开始形成,如同每一次泡沫形成一样,大众认为科技带来了一次新的时代,将永久性的告别旧时代。当时美国对于全世界投资者来说,都极具吸引力。当时还是金本位的时代,大量的黄金涌入美国领土。当其他国家,包括法国、德国和英国,开始担心过多的黄金从他们领土流向美国时,他们要求美联储降低利率,让美元变得不再有吸引力。1927年春天,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4%降低到3.5%。这个行为刺激了美国信贷的创造。这是典型的央行不可避免创造金融泡沫的行为。 由于低利率环境,经济增长加速,到了1928年下半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9.9%,汽车产量创了历史记录。到了1929年初,华尔街日报发文,美国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过,所以的一切都指向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创记录的铁路客运量。 这里再次重申我对泡沫判断的7个标准:价格相对历史平均是不是过高,价格是不是包含了未来快速升值,购买是不是通过高杠杆完成的,购买者是不是在未来防止未来价格继续上涨做一些套期保值,是不是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是不是有全面牛市的情绪,收紧是不是会刺破泡沫。 在1927到1928年期间,股票市场几乎翻番。当时大量的股票通过杠杆被买入,市盈率高得离谱。大量新散户进入股票,这是一个股票市场泡沫的典型标志。华尔街的经济行在这个期间扩张了50%。在此期间,股票市场的杠杆率大幅飙升,许多杠杆来自监管以外的系统(注:是不是和2015年A股杠杆牛市很像?)。银行让这些高风险杠杆资金看起来很安全,将资产重新整合打包,从来没有人真正做过压力测试。这些所谓的“金融创新”往往导致下一轮危机。这个过程中,银行家和投机者赚到了大量的钱。到了1929年,电话贷款和投资信托是银行表外系统中,真正最快的融资渠道。 电话贷款市场迅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杠杆债务市场。每一天贷款利率都会基于系统利率变化。电话贷款能够创造出资产和负债端的错配,贷款者基于长期的风险资产来获得短期贷款。借款人将资金借给那个愿意出高利息的高风险者。一个经典的债务危机,就是将贷款者和放款人的资产错配挤压掉。 一群新的投资者进入电话贷款市场,他们发现这真是一个好生意。市场利率比一般要高,而且随时能把钱拿回来(Call back)。许多公司将他们多余的现金拿到这个市场进行放款。甚至大量海外资本也进入这个行当。1928年这个市场占美联储之外放贷的24%,到了1929年10月,占比提高到了58%。可怕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在流动性上都不受美联储的保护。下图我们看到美国家庭的杠杆债务比例大幅上升,同期上升的还有美国股市! 投资信托是另一种金融创新,带来了大量的新投机者。这些信托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买入多家公司股票,那么这种投资信托就是最好的品种。通过组合,让你享受到多个公司的股票。下图我们看到,投资信托的成立大规模增长。 在股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冒险者通过不断加杠杆,迅速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杠杆。这也对股票价格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冒险的人越多,股票价格就越涨。有趣的是,股票市场越好,杠杆买股票的利率就越低,而非越高。配资方的供给不断增加,大家都发现向投机者配资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市场。 大量的杠杆产生于影子银行体系,大部分传统银行看上去杠杆率不高。在1929年5月,这些银行比1920到1921年衰退中,看上去健康很多。他们的收入创历史记录,资本金比例更高,存款大幅高于负债。这些都是因为资产价格的高估导致的。 1929年下半年:大崩溃 来到1928年,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从2月到7月,利率水平从1.5%提高到了5%。美联储希望放缓信贷的增长,而不影响经济基本面。到了1929年8月,美联储再次加息到6%。由于短期利率曲线走平,流动性开始下行。持有短期现金类资产的回报上升。由于资金价格的上行,持有现金更加有吸引力,而非持有长期资产或者风险资产。资金价格上行导致大量资金从金融资产撤出,资产价格开始下跌。这也推动了财富效应的负反馈。泡沫开始被刺破。 刺破泡沫的是流动性收紧,具体发生的情况是:1929年3月第一次看到了泡沫问题。到了1929年中,6月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工业增加值和工厂雇佣人数创历史新高。5月股市短暂回调后,6月大涨11%,7月上涨5%,8月上涨10%。股票市场的上涨继续由家庭杠杆率推动,6到8月美国家庭的债务增加了超过1.2万亿。到了8月8日,美联储加息到6%,显示了强硬的调控措施。经纪商收紧了电话贷款市场的放贷,保证金比例从前一年的10%大幅提高到45-50%。道琼斯在9月3日达到了创记录的381点后,之后25年再也没有创出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特定事件导致美股的崩盘。如同一个经典的泡沫,价格需要不断加杠杆买入来推动,一旦投机者和放款人都在持仓的最大位置,市场就会自由落体。到了10月中旬,一系列的收紧导致股票市场从高点回落10%。而大部分投资者认为,最坏阶段已经过去,波动率提高对市场是好事。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历史。从10月19日的周六,到10月21日那一周,股票市场交易量急剧放大,市场出现了巨大调整,一波又一波的保证金质押需求,推动了市场的不断卖出。到了10月23日周三,道琼斯单日暴跌6.3%,创那个时候最大单日跌幅,收盘为305点。市场出现了暴跌=》追加保证金=》平仓盘卖出=》暴跌的负面反馈(注:还是和2015年A股下半年很像)。在经历了持续的暴跌后,股票市场终于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没有人愿意买入了。到了11月中旬,美股从高点回落超过50%。之后美国总统Hoover开始注入流动性,并且让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6%下调到4.5%。当时最著名的还是洛克菲勒宣布以50美元价格买入100万股标准石油,帮助标准石油驻底50元。到了11月13日,市场短暂见底,到了12月已经反弹了20%。乐观情绪又开始回来了。。。 1930到1932年:大萧条 到了1930年,许多人认为股票市场50%的调整已经结束,开年的四个月市场开始反弹。当时没有看到公司盈利的下滑,许多公司变得便宜。到了3月,美联储降低利率到3.5%,5个月内下调利率2.5%。到了3月25日,国会又通过了两个铁路基建项目,将带了1%的GDP增长。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刺激将带来经济的增长。银行业到了1930年初,又开始进行扩展。道琼斯到了4月10日反弹到了290点以上。在我们的去杠杆初期,许多人都会低估经济衰退的严重性,这时候的经济政策往往不足够。 到了1930年下半年,经济开始衰退。5月到12月的百货店销售下滑了8%,工业增加值下滑了17.6%,失业率上升到了10%以上,产能利用率下滑了12%。家庭和房屋贷款市场崩溃。由于经济基本面恶化,股票市场恢复大跌。到了1930年10月,股票市场创了1929年11月的新低。而此时,Hoover总统依然保持乐观。 当股票市场暴跌的时候,银行股表现还是比较坚挺,但是最终也无法幸免。1930年银行的盈利整体下滑了40%,不过资产质量还是足够好,有些银行甚至增加了分红。那时候他们相比股票市场和经济,都感觉要好很多。然而,一批小银行开始不行了,逐渐的房地产贷款比例高的银行,也不行了。当时第一家不行的大银行是美国银行,拥有40万存款者,是美国最大的银行。银行出现了挤兑风险。当时JP Morgan会见美联储主席,讨论是否需要注入3000万美元资金拯救这家银行。许多人认为这家银行是独立的,就让他倒闭吧。但是有人认为,如果一旦美国银行倒闭,会导致市场上流动性冻结,其他银行会接二连三倒闭。最终,他们还是让美国银行倒闭,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倒闭最大的银行。最终我们发现,这是影响大萧条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大众对于国家银行系统的信心,急转直下。 这里补充一句,由于当时还是金本位时代。美联储没有办法开启“印钞机”。一旦美联储印钞,老百姓就会将美元换成黄金。所以美联储能够注入的流动性在当时是有限的,也限制了美联储对于当时银行危机的拯救。 1930年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民众希望新的变革, 民主党横扫了美国国会。两年后,老罗斯福将当选美国总统。 伴随着一年的经济衰退,超过600万的美国人没有工作,而政策制定者关于如何应对依然有巨大分歧。大家最大的分歧在于联邦政府是否需要大幅增加开支以刺激经济。如果这么做,意味着政府的财政赤字会增加,也意味着收入的重新分配。Hoover总统更加倾向于非直接刺激。同时他还需要面对大幅减少的税收收入。到了1931年,政府财政赤字达到了3%的GDP。 在衰退中我们会看到这个经典矛盾。政府刺激是一个明显的应对措施。然而当你的支出减少,你的收入也在减少。经济衰退时,政府收入减少,也没有钱用来做刺激政策。下图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变化。 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形成了一次完整的危机,初期政府的干预手段效果不大。美国进口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在这个过程中,反而推动美元走强。这个过程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也出现过。如果我们看下面这张图,看到在大萧条过程中,道琼斯指数出现了多次20%以上的反弹。不过每一次反弹都是带来更大幅度的下跌。 到了1931年的四季度,由于全球其他货币都在对美元贬值,美国出现了通缩型衰退。美国的大萧条向全球扩散。1931年9月,道琼斯单月暴跌30.7%,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到了10月5日,市场单日暴跌10.7%。纽交所停止了做空机制。此前的大幅上扬的避险资产美国国债,也被大举抛售,投资者担心美国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由于对于银行的担忧,大部分银行抛售债券来保持现金比例。 由于黄金从美国大幅流出,为了吸引投资者,美联储又开始了加息之路。在1931年10月9日,美联储加息1%,从1.5%提高到了2.5%。一周以后继续加息1%,提高到了3.5%。当时的美联储主席私下要求法国不再从美国撤资,将黄金保留在美国国土。由于美国政府开始兑换黄金和现金,又导致了新一轮的银行被挤兑。由于存款比例下滑,银行不得不召回他们的贷款。大量普通老百姓被迫拍卖房子和农场,以应对银行的要求。下面这张图我们看到了美国黄金储备的月度变化,以及银行存款的大幅下滑。 到了1932年,经济持续衰退,信贷收缩。企业的亏损达到了创记录的2.7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银行倒闭。在一个经典的债务危机中,政策制定者对于通缩的应对是将债务水平削减,在这个动作会导致经济持续的衰退。削减展望,财政紧缩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痛苦的过程。显然,这时候美国总统Hoover的应对措施并不有效。Hoover总统在后期,设立了金融资产重组机构,来吸纳银行的坏账。到了1932年8月,这个机构给5520家金融企业贷款了1.3万亿美元,来帮助减少银行的破产。但是,由于只能对优质资产进行抵押放款,大量真正需要钱的金融机构拿不到贷款。下面是美国银行倒闭的数量。 到了1932年后期,美国国内失业率达到了25%。而这一次大萧条也导致了全球的保护主义崛起,进而引发了后来的战争。在德国,希特勒在选举中获胜。1931年日本入侵东三省,1932年入侵上海。美国国内也引发了大规模的民粹主义。之后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全面爆发。在危难时刻,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将美国总大萧条中真正拯救了出来。下图我们看到,在罗斯福当选的时候,美国失业率达到了惊人的25%,通缩也是在10%的水平。从投资时钟看,是最差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罗斯福总统上台 1932年11月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在竞选中他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大幅超过了Hoover总统的1580万张。在当时,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大选中,最大的一次选票差距。面对经济的衰退,贫富差距的大幅拉大,全球民粹主义大幅崛起(1920到1930年)。这个阶段,不仅仅美国更换了领导人,其他包括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都进行了政党更换。30年代初期,美国贫富差距创了历史新高,在接下来的10年依然会保持很高。罗斯福当选时,收入最高的前10%人口占到了美国总收入的45%,以及85%的总财富。这也让罗斯福的当选口号为“New Deal”。曾诺给底层工人,实业人群带来改变。 进入1933年2月,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底特律联合集团,当时密西根州最大的金融机构,面临破产边缘。他们向美国政府寻求贷款。当时这家金融机构根本没有抵押物来贷款了。美国政府同意给于信贷,但是要求其最大股东,汽车大亨福特也必须出资。在博弈中,福特认为汽车工业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大而不倒”,政府一定不会放弃。于是,福特拒绝出资,而美国政府也最终没有出手,让其破产。这家银行破产导致密西根州几乎破产。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传导到了其他州,包括俄亥俄、印第安纳等。在2月最后两个星期,纽约联储的黄金储备有2.5亿美元被投资者取出。 1933到1937年,开始了一轮完美的去杠杆。3月5日,在正式上任后的第二天,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出口。在银行开门之前,出台了法案,将通过美联储给银行提供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可以基于银行资产提供,而非黄金,这就打开了美联储印钞机。这样,美联储一边印钞,另一边又不需要担心黄金储备被挤兑。3月12日,在银行开门的前一天晚上,罗斯福又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广播,表示美联储的12家银行将提供充足流动性。第二天,大家都在紧张等待银行开门,不知道民众又会抽走多少资金。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众居然向银行存入了10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经典的资产和债务案例。当大家认为资产没问题时,债务也会逐步解决。越来越多银行终于开门了,发现不再有挤兑风险。道琼斯也出现了单日15.3%的涨幅。 突然间,整个资金价格大幅下降。短期利率水平下降到了2%,在未来四个月道琼斯指数几乎翻倍。大萧条就这样突然结束了。许多人认为大萧条持续了整个1930年代。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GDP在1936年就回到了1929年的高点。如果你看大量的资产价格图形,你会发现美元和黄金脱钩是一个转折点。 回头看,罗斯福总统拯救美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就是美元和黄金脱钩,美联储能够印钞来给银行注入流动性。这个案例,也让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做出了正确决定,导致整个金融危机仅仅持续了一年。到了1935年,美国经济进入了一种Goldilocks的时期。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房价上升了10%,通胀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较大的反弹。 到了1936年,由于欧洲大陆的战争,越来越多钱再次流入美国,美国资产价格出现了又一次繁荣。但是罗斯福总统对于大萧条记忆犹新,这也让他开始担忧新一轮资产泡沫。在1936年,股票价格相比1933年底部增长了4倍,1935和1936年指数分别上涨40%和25%。通胀从之前的0上涨到了2%。到了1937年,美股继续走强,这时候通胀水平已经达到了5%。在1937年3月,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控。紧缩带来了短期资金价格的上涨,财政政策开始收紧。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双重收紧,风险资产价格被打压,信贷增速开始放缓。非金融信贷进入-2%的增长。这一次调控,又带来了一次经济衰退,失业率重新回到了15%。一年以后,美股从高位回落接近60%,在1938年4月二次探底。 之后的一切都是历史,到了1939年经济在新一轮刺激下,又开始复苏。我们看到经济的波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泡沫和萧条本来就是互相对应的。而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详情]

达利欧《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一:债务危机的形成
达利欧《债务危机》翻译连载一:债务危机的形成

  文|朱昂 (微信:dianshi830) 导读:许多朋友希望我们推荐春节长假期间值得阅读的好书。2018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来自桥水达利欧的《The Big Debt Crisis》。从中我们理解了,债务危机的形成背后是人性的恐惧和贪婪。每一次都不同,但都有极其相似。债务危机的形成如同白天和黑夜,如同生与死,一切都是人性的轮回。2019年我们也非常期待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我们在过去三个月将本书的精华部分进行了超过2万字的翻译,包括债务危机分析框架,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度分析案例。在春节长假期间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长假,也感谢所有人过去一年对于点拾投资的支持!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在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给大家提供我们对于全球债务问题的分析框架。桥水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依靠这套体系表现出色,未来也希望帮助对于债务危机可能性的减少以及如何在危机中做投资管理。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出发点会和大部分经济学家,政治家不同。因为我会在市场变化上下注,强迫我关注资产的相对价值以及资本的流动。作为一个全球宏观投资者,最大的痛苦是看错,最大的快乐是看对。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现实案例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 在我个人的生涯中,我经历了1966年到1971年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0年的通胀泡沫以及1978到1982年的破灭,80年代的拉美通胀性衰退,日本80年代泡沫以及之后的破灭,2000年网络股泡沫崩溃,以及2008年的去杠杆。通过学习我了解五世纪罗马帝国的崩溃,1789年美国的债务重组,美国大萧条,德国的魏玛共和国,1930到1945年的二战导火索等。 通过对于大量的案例进行研究,我开始理解每一次债务危机背后的因果关系,也逐渐建立了一个基于债务周期、经济周期、商业周期的研究框架。同时我能发现这些债务危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同点。最终将这些案例整合在一起,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图片:这些债务问题有什么同样的驱动因素,许多事情只是在不断的重复发生。 最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我的观点只是代表自己,未必是正确的。我只是希望分享自己的一些研究而已。 如何看待信用和债务 信用就是赋予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基于某一种约束会在未来偿还,偿还的部分就是债务。信用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很好的,如果信用很低,没有钱,社会就发展不起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是不喜欢借钱的,就算我破产的时候也不愿意借钱。但是社会并非如此。如果一个社会的信用/债务增速很低,他对于经济的坏处和信用/债务增长过快是一样的。 总的来说,由于信用创造了购买力和债务,信用需求的多少基于借的钱是否使用足够有效,以产生支付债务的收入。如果效率是足够高,那么借款人和债务人都会受益。 我们举一个关于坏账的例子。如果一个政府项目的40%债务无法被支付。这些坏账等于大约20%的总贷款额,也就是坏账率是8%。假设债务是GDP的200%,也就是这笔坏账等于大约16%的GDP。如果最终这个债务让社会承担,然后用15年消化,那么大约每年是1%的GDP。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这笔债务无法被时间摊平,那么对于社会就是难以接受的。这个例子说,一个坏账的下行风险,来自决策者能否将其通过时间来摊薄。从我研究的案例中发现,决策者能否这么做基于两点:1)这个债务是否存在于他们自己计价的货币;2)他们对于信用方和债务人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 因为人性的问题,全球历史上极少数的国家是没有债务危机的。站在决策层的角度,他们都倾向于信贷宽松,这也是另一个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债务危机都有周期性?我们用《大富翁》游戏来解释。在游戏一开始,你有许多现金和很少的土地。你会少持有现金,将现金转化成土地。当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你的土地盖了很多酒店和房子,你一旦走到盖了很多房子的土地,就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如果你没有钱支付怎么办?那只能以低价卖掉土地来支付。在游戏的开始,土地为王,在游戏后期,现金为王。现在假设你可以在《大富翁》中获得银行的贷款来购买土地。那么你会借钱来购买土地,而把钱存在银行获取利息。通过银行带来的杠杆率,整个游戏的进程被加速了,这就更接近真正的经济运行情况。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债务人没办法还钱,他会将银行一起拖累,导致双向破产,这时候经济也会开始收缩。 贷款带来了自我循环的向上周期,最终也会带来自我循环的向下周期。那些高度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基础建设的经济模式往往面临比较大的周期性特征。比如你花费1000万一年盖房子,等房子改完了你的支出变成了0。包括员工雇佣,建筑材料等。这也是新兴经济体的特征。 新兴经济体另一个特征是,一开始他们劳动力便宜,基础建设很差。之后他们的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竞争优势下降,基础建设改善。许多都是如此,包括70年代的日本。 债务危机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借款人无法偿还他们的债务义务,导致给他们的放款人也无法向信用提供者偿还债务。政策制定者首先需要处理借款机构的问题。那些高杠杆率,面临大量债务问题的借款机构风险最大,也将对经济产生影响。通常来说,这些借款机构都是银行,当然也有其他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券商等机构。 长期债务周期的问题主要是两种 1. 债务无法偿还。如果你预期借款者每年支付4%的利息,而最终他只能支付2%甚至更小。你需要做坏账准备。坏账减值在当期的影响会很大。(比如当年的50%) 2. 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下降。即使债务问题短期解决了,借款人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借到那么多钱了,这会产生巨大影响。 我学习了过去100年的债务危机案例后,发现其实许多债务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其程度是可以控制的。那些对GDP影响超过3%的债务危机,其实政策制定者都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这些债务危机最大的风险是:1)决策者做了错误的决定;2)错误决定导致的结果让那些去帮助他们的人受到了伤害。 说了那么多,我想重申两点:1)对于政策决策者来说,以外币为形态的债务会比本币为形态的债务难解决的多;2)债务危机虽然能管理,但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不会受到伤害。 决策者在面临债务问题时,有四个选择:1)紧缩;2)债务重组;3)央行印钞;4)财富再分配。 下面这张图是美国1910年以来的债务和债务上限。你会发现利息支付很平稳,而债务不断向上。所以债务成本的上升幅度没有债务上升的幅度那么大。这是因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水平,维持债务融资的持续扩张,直到有一天他们什么都不能做了(利率降低到0)。当这一天来临时,去杠杆就开始了。 在一个短债务周期中,消费力受到了借款人和放款人提供流动性的意愿。如果流动性很宽松,经济就会增长。如果流动性并不那么宽松,经济就会衰退。流动性的开关掌握在央行手里。但在长期债务周期中,一定是债务上升速度比收入上升速度要快的,这是人性导致。大部分人是愿意承担更高风险,去借更多钱来消费,消费又推动了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借钱形成一种自我循环。一旦债务增长对应收入增长的上限达到,整个过程就会反转。资产价格暴跌,投资者恐慌,导致更多的资产抛售。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整个消费开始下降。,股票价格也会大跌,同时带来失业率的上升。长期债务问题会一直存在,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今天的美国,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过。 请记住金钱有两个功能:交易的媒介以及财富的保存。也正因为此,金钱服务两个主人:那些通过获取金钱来保障生活;以及通过金钱来保存财富价值。第一类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员工,工人。第二类人我们把他们叫做资本家,投资者。第一类人通过销售他们的时间赚钱,第二类人通过借钱给其他人赚钱(比如利息收入,股权收入,资产价值收入)。我们会看到,一个人的资产会成为另一个人的负债,这也推动着整个债务周期的运动。历史上看,主要有两类债券危机: 1. 通缩型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会将利率下调到0。但是无法再往下降利率了,这时候债务重组和紧缩还是登台。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上限上升,因为收入下滑速度超过了债务重组速度。这种情况主要在债务大量是本地化货币的背景。 2. 通胀型衰退。主要在资本流动较大,债务以非本国货币的形式发生。当海外资本流入放缓,信用创造变成了紧缩。在一个通胀型去杠杆背景下,资本流出会抽干流动性,汇率贬值,通胀上升。 下面这张图展示了一个长期债务周期的七个部分。我们接下来会一个个和大家分析。 1)债务周期的早期。在债务周期的早期,债务增速并不比收入增速更快,因为当时的债务是用来创造快速的收入增速。比如借来的钱会用于投资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推广。这时候资产负债表很健康,债务上限很低。债务增速,经济增速和通胀不高不低。这就是我们说的“Goldilocks”。 2)泡沫期。在泡沫初期,债务会增长的逼收入更快,并且提供强劲的资产回报。这时候收入,资产和个人身价的快速增长会形成一种自我循环。假设你年收入50000,净资产50000,但是你能每年借10000,一年的支出就可以达到60000,比你的收入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支出加快,股票估值上升,资产价格上升,人们会越借越多。 在泡沫其中,央行会降低利率从而带来一轮资产价格的牛市,包括股票和房地产,经济基本面也在改善。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机者进入,银行降低贷款的门槛,大量的影子银行系统诞生。而这些投机者,放款人也赚到了大量的钱,从而继续鼓励投机。 下面这张图是泡沫发生的一些条件。我们看到债务增长超过了收入增速,股票市场出现上涨,国债收益率下降。 有意思的是,货币政策在这个时候是帮助推动泡沫的。比如80年代的日本,以及1920和2000年的全球。这时候央行是不愿意收紧货币政策的。而且大部分央行是盯着通胀和增长的,不是盯着债务增长的。 那么判断一个泡沫有什么标准码?下面是我们对于过去几次泡沫研究后,列出的统一标准。这里面有7个标准:价格相对历史平均是不是过高,价格是不是包含了未来快速升值,购买是不是通过高杠杆完成的,购买者是不是在未来防止未来价格继续上涨做一些套期保值,是不是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是不是有全面牛市的情绪,收紧是不是会刺破泡沫。 3)顶部。当市场变得完美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变得更好,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还会变得更好,这时候就是市场的顶部。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市场见顶,但一个最常见的就是央行开始收紧,加息。很多时候,也是泡沫导致了通胀,带来了加息。当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时,市场的财富效应转向负面,放款人开始担心收不回钱。这时候市场开始降低风险偏好,从高风险资产转向低风险资产。下面这张图我可能看到市场顶部的时候,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在顶部向下的时候,财富效应先开始毁灭。许多人会忽视财富效应毁灭对于经济的影响,之后收入会出现下降。 4)衰退。在大部分衰退中,货币政策依然有效。这时候可以通过不断降息来挽救衰退。这样财富效应会逐渐转正,经济也会刺激,债务问题会得到缓解。但是大萧条中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当时的利率水平已经到了最低点。汇率会出现大幅度的贬值。这种情况在1930到1932年,2008到2009年的美国都发生过。我们看到2008年美联储一直降低,但没有用处。 当大萧条来临时,债务出现违约和重组,特别是加杠杆的放款人,这一切如同一场雪崩。假设你拥有10万美元的债务,你认为可以交换等值的10万美元现金,或者相同价值的商品。然而当金融资产对应现金的比例太高,当许多人都要把金融资产换成现金的时候,这时候是没有流动性的。央行必须再次印钞,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违约。 许多人认为大萧条是人的心理作用,一种内心的风险偏好降低,从高风险资产转移到低风险资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萧条本质还是信贷和债务的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影响就是财富。许多人认为的财富,不过是对方的某种承诺,今天这种曾诺无法遵守了。由于许多人是加了杠杆的,那么其财富消灭30%以上都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在大萧条中,资本家/投资者会经历严重的财富缩水,因为他们投资组合会崩溃(股票价格跌幅在50%左右)。他们的收入会下滑,而他们常常会面临更高的税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变得极度的防御思维。通常情况下甚至会选择将资产转移到海外,来躲避高税率,寻找安全的流动性,以及和信用体系不相关的投资。 如何管理经济萧条?前面我们提过,管理层有四个选择:紧缩,债务重组,债务货币化或者印钞,财富再分配。每一个选择对于经济的影响都不同,关键是如何把这些选择做好。很多时候,管理层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在一开始政府是不愿意出手的,这将导致经济萧条更加严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政府出手很快,导致经济萧条时间很短。但是1930年美国大萧条和80年代日本失落的十年,政府出手很慢,导致了很长时间的萧条。从具体案例的角度看,我们看到下图美国政府在1930年大萧条印钞程度和2008年印钞程度。明显2008年以更快的速度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吸取了1930年的教训。 关于债务重组,我们也会看到有几种做法。一种是提供流动性,包括银行流动性,紧急借贷。一种是解决放款人的债务问题,包括债务的重组,重新资产化,债务国有化。一种是如何剥离掉债务,包括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来吸收这些债务(中国在90年代曾经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吸收银行的坏账)。最后一种是主权违约和重组。下面这张图我们看到在48个案例中,这些做法和工具的使用比例。最常用的还是流动性管理工具,提供紧急贷款和流动性。债务重组合并,债务的国有化也是被经常用到的。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看到美国银行的国有化,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我们认为在债务泡沫,资产价格顶部,去杠杆和经济衰退中,管理层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好的管理和差的管理差别很大。在泡沫阶段,好的管理会将债务增长作为目标,财政政策开始收紧,来管理债务的泡沫。坏的管理会被市场投资者驱动,管理层仅仅看到通胀和经济增长,导致流动性长期以很便宜的价格出现。在债务周期顶部的时候,好的管理通过货币政策,微观流动性操作来缓和泡沫的顶部。而糟糕的管理就是不断收紧收紧再收紧,刺破泡沫。在经济萧条中,好的管理是杨浩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推动充裕的流动性,将短期利率迅速降低到0%。而糟糕的管理是缓慢降低,提供有限的流动性,过早的收紧。在去杠杆阶段,好的管理会快速的货币化,资产的收购以及货币的贬值,将名义增速带动利率水平之上。而糟糕的管理则是几乎没有资产的收购,并没有基于财富效应做任何的动作。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货币政策。1)利率驱动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效果最好,对于经济的影响最大。当央行降息周期,他们在刺激经济,带来财富增长,驱动需求。当然利率下降的幅度是有限的,现在到了0利率就下不去了。于是他们开始追求第二种政策;2)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投资者的行为,购买金融资产,主要是对于投资者和存款人有影响的债务资产。政府通过购买短期债券来影响投资者行为。这种政策的有效性不如利率政策。但是在风险溢价很高的时候,这时候会比较好。之后风险溢价下滑,投资者购买资产的动力也会下滑;3)直接将钱交给存款人和投资者手里,让他们来消费。由于有钱人花钱动力没有穷人那么强,这时候将钱交给没有钱的人,让他们花钱来刺激经济。这种情况在许多案例中都发生过,类似于消费券的发放。 最后一点,我们看看整个债务危机中,从经济萧条到恢复正常需要花多少时间。历史上看,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让经济恢复到前期高点。而对于股票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差不多10年时间,让股票价格回到前期的高点。下面是我们研究案例中平均股票回调时间在119个月。经济平均回调时间在72个月! [详情]

2018达利欧中国行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