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与演讲

贾肖明:股权投资行业将剧烈分化 资金向头部机构集中
贾肖明:股权投资行业将剧烈分化 资金向头部机构集中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贾肖明[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4:36
王忠民:母基金助力穿越周期 在风险端提供有效供给
王忠民:母基金助力穿越周期 在风险端提供有效供给

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委会主席、全国社保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4:36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4:56
卢荣:粤港澳大湾区有四大投资领域值得关注
卢荣:粤港澳大湾区有四大投资领域值得关注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13

圆桌对话一

元禾辰坤李怀杰:资本浪潮让大机构越来越大
元禾辰坤李怀杰:资本浪潮让大机构越来越大

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36
源星资本于立峰:经济下行时期募资很重要
源星资本于立峰:经济下行时期募资很重要

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46
达晨财智齐慎:经济下行中蕴藏着投资机会
达晨财智齐慎:经济下行中蕴藏着投资机会

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齐慎[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48
岑赛铟:交易所不能高高在上等着企业 而应主动邀请
岑赛铟:交易所不能高高在上等着企业 而应主动邀请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48
朱璘:寒冬来临要对烧钱的业务模式加倍小心
朱璘:寒冬来临要对烧钱的业务模式加倍小心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50
丁浩:资本寒冬阶段如何投资?这三个方向值得思考
丁浩:资本寒冬阶段如何投资?这三个方向值得思考

中民金融执行董事丁浩[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52
邵振兴:简单的资产配置或"割韭菜"不应是投资人所为
邵振兴:简单的资产配置或"割韭菜"不应是投资人所为

君联资本合伙人邵振兴[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52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主持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主持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5:35

圆桌对话二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09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20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21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23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25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25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主持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主持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08

圆桌对话三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44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毕士钧[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59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8:01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8:02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8:05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8:05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主持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主持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11日  17:43

日程安排

13:30-13:35 主持人开场
13:35-13:45 嘉宾致辞
13:45-14:10 主题演讲一: 母基金投资:穿越周期的最大确定性机会
王忠民 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委会主席、全国社保原副理事长
14:10-14:35 主题演讲二:影响⼒投资 – 向善的资本
孙 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
14:35-16:00 主题演讲三:
卢 荣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
15:00-16:00 【圆桌对话一】搏击政策市:募资与退出策略
对话主持:方 远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对话嘉宾:李怀杰 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
于立峰 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
齐 慎 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
岑赛铟 基岩资本副总裁
朱 璘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
丁 浩 中民金融执行董事
邵振兴 君联资本合伙人
16:00-17:00 【圆桌对话二】寻找边界:市场出清、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
对话主持:张海峰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
对话嘉宾:尤劲柏 毅达资本总裁
季 薇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项 威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
孙铭辰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
顾翠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刘思齐 复星锐正资本董事总经理
李文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
17:00-18:00 【圆桌对话三】VC/PE价值再问:存量资产主动经营
对话主持:曹 龙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
对话嘉宾:徐 诗 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
毕士钧 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
陶 涛 基石资本合伙人
周 炜 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
王 钧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苏文俊 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
18:00-18:30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竞争力榜单发布

最新新闻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京召开 热议股权投资蜕变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京召开 热议股权投资蜕变

  聚焦中国经济暗黑周期,探讨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之术,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政界高层、行业机构、创新企业的30余位演讲、论坛对话嘉宾,和近500位参会嘉宾到场。 12月1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北京 JW 万豪酒店举行,与会者就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基金募资与退出策略、变局时代的投资边界、PE如何发挥投后价值等热点话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分享和讨论。  聚焦中国经济暗黑周期,探讨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之术,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政界高层、行业机构、创新企业的30余位演讲、论坛对话嘉宾,和近500位参会嘉宾到场。 创办于2010年的“中国创新资本年会”,是中国股权投资界、创业创投创新领域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过往八年中,“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一直坚持有深度、高水准的对话,以前瞻、权威、专业的内容赢得业界认可。 (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贾肖明) “ 也许更冷的冬天将会到来,也许新一轮的牛市正在酝酿,但股权投资行业无疑将剧烈分化,资金和机遇正在向头部机构集中,行业将进一步优胜劣汰。”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贾肖明在开幕致辞上表示。  今年以来,宏观形势萎靡、贸易战等考验中国经济,金融去杠杆、资本市场下行再将股权投资行业推向暗黑周期。在此背景下,股权投资行业出现剧烈分化:募资难哀鸿遍野时, 诸多机构完成大基金的募集、A 股 IPO 审核趋严,但新经济公司赴港、赴美上市锣声不断。 (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创新资本”和“穿越周期”为关键词,谈到母基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运作逻辑。他表示,母基金对资本创新生态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只有母基金这样的高纬度,才能把无数的专业基金、投资人、已经存在的产业链条和已经要退出的资本链条架构在一起,让他们彼此共享、成功、发展。 (图: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在名为《影响力投资-向善的资本》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TPG(德太投资)旗下影响力投资基金“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的投资思路和已投案例。  “找到既有财务回报潜力,又能够对社会产生正面效应的企业其实不难。希望更多的PE投资人能够把资本投到向善的方向,对社会的效益、对环境的改善、为食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孙强说。 (图: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在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拥抱新经济,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机遇》的主题演讲。他分析说,科技革命、规划引领、产业升级这三种动力,为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药研发、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机遇和投资机会。 (圆桌一:搏击政策市,募资与退出策略) 在主题为“搏击政策市:募资与退出策略”的圆桌讨论中,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齐慎、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中民金融执行董事丁浩、君联资本合伙人邵振兴等就成长期的烦恼与自律、中国LP的尴尬时刻、退出策略转变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圆桌二:寻找边界,市场出清、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 在主题为“寻找边界:市场出清、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的圆桌讨论中,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等嘉宾就综合基金与专业基金、投资节奏的把握、投资风口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圆桌三:VC/PE价值再问,存量资产主动经营) 在主题为“VC/PE价值再问:存量资产主动经营”的圆桌讨论中,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 、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毕士钧、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 、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等就投后增值、主动管理、与产业投资方的竞合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进行了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竞争力榜单的发布,通过总结和表彰本年度标杆机构和创新案例,为股权投资上下游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获奖机构和个人如下: 2018年度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竞争力TOP20 (以拼音为序) IDG资本 达晨创投 达泰资本 鼎晖投资 复星锐正 高瓴资本 高榕资本 海林投资 弘毅投资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华平投资 华映资本 基石资本 嘉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经纬中国 君联资本 尚珹资本 深创投 顺为资本 中信产业基金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影响力奖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中美绿色基金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中植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基岩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母基金管理机构  元禾辰坤 2018年度影响力母基金管理机构  盛世投资 2018年度影响力天使投资机构  真格基金 2018年度影响力创业投资机构  源星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创业投资机构  戈壁创投 2018年度影响力基金小镇  东沙湖基金小镇 2018年度影响力天使投资人  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恭彬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创新奖 2018年度创新创业投资机构  山行资本 2018年度创新投后管理创业投资机构  至合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数字金融投资机构  中国民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度创新房地产投资基金  弘睿(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弘基金) 2018年度创新消费服务投资机构  磐霖资本 2018年度创新新经济金融服务机构  华兴资本集团 2018年度创新硬科技投资机构  中科创星 2018年度创新教育企业  柳橙国际 2018年度创新资产管理人  鲁证期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赵溯迟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高成长和特别奖 2018年度高成长母基金管理机构  星界资本 2018年度最佳退出母基金管理机构  盛世投资 2018年度高成长文化产业投资机构  三千资本 2018年度新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美林华安(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度新锐固定收益投资机构  嘉兴君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汇桔网 2018年度高成长创业投资人  复星锐正总裁  金华龙 2018年度新锐私募股权投资人  磐策资本董事长  张策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投资人TOP 20 (以获奖者姓氏拼音为序) 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迪 鼎晖投资总裁                    焦震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李家庆   IDG资本合伙人                  李骁军     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  李宇辉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刘二海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                卢  荣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沈南鹏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           孙铭辰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王  钧 真格基金创始人                  王强 华平投资中国区联席总裁          魏臻\程章伦 达晨创投总裁                    肖冰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熊向东 华盖资本董事长                  许小林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应文禄   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              于立峰   基石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      张维   弘毅投资董事长、总裁            赵令欢   创世伙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周炜 关于中国创新资本年会: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大力支持下,中国商业报道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依托多年来在资本市场、PE/VC,以及高成长创新企业领域的积累,于2010年发起主办中国创新资本年会暨中国股权投资(PE/VC)竞争力评选。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以“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为主题,并同期举办“2018中国股权投资(PE/VC)竞争力评选”榜单发布仪式。 2018第八届21世纪传媒会议周,以“重新定义世界——路径探索与图景重塑”为主题,除了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还有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渤海银行•中华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设计大赛作品展。[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12月19日 15:48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加华投资的生态圈主要在消费品领域,有共同的特性,可以给予投资的企业以特殊的赋能。苏文俊认为,“只要你专注在一个领域足够久,你的优势就足够强。”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苏文俊:这个话题对于加华来讲,我们感受非常深刻的一个问题,因为加华是做后期的消费品投资,我们内部的标准一般是消费者细分领域行业前三名,收购在10亿以上,利润在1亿以上,但是我们把这些企业筛完以后我去投他的钱,最后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因为消费品企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现金流很好。我们但是我们投的时候发现他们账上的现金比我们投给他的多得多。这些企业家都会问一句话,具体不点名了,我们曾经见过国内消费品大佬,前几位,一坐下来的气场就压过来,就问了一句话:“我这么赚钱,凭什么要你的钱?” 加华这十一年来非常不容易,11年来投资总共不超过30家公司,每个都没有低于行业的前三名,所以投进去的时候是很艰难的,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很多增值服务都是假的,你先给钱,以后增值服务再说。对加华来讲,增值服务相当于一个入门砖,就像考试一样,我们找的企业都不缺钱,你把钱给他要有一个理由,我为什么需要你的钱。我们这么多年研究来研究去,觉得中国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在资本使臣的合作伙伴,他可以很懂消费品,但是对资本市场隔行如隔山,有些做得很大的企业家,我们去跟他谈增值,跟他谈利润估值。 企业家一上来就说我的厂房、土地加起来值多少钱,我们还要跟他解释这些问题,说明他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很不了解。我们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出来一套,我们不但是给钱,给钱是跟企业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取得了一个投名状。接下来我们要给企业提供的是在资本市场一套的金融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呢?第一个,我们投资进来首先会跟企业讲,你上市的事情,在资本市场上市、收购的事情都是我们来管。这也是跟行业出身有关,因为我们PE合伙人大多数是投行出来的人,我们跟企业讲要跟他比他找的券商更专业,你只要愿意上市,经过我们的整理、规范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上市没问题,我们投的企业往往作为企业的二股东,组织、协调、组建机构,一起来行动,然后推进企业上市,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投的这些企业家都是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管理规范大家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从战略导预算、到内控、到股权激励、到绩效考核,一整套的,我们都会把企业进行梳理,这也是企业需要的,这么多年我们有一个体验,因为我们投的是食品企业,所以我们把企业的食品内控制度,食品安全的整改措施,甚至包括食品安全危机处理预案都给他做好了。这个跟企业一谈他就觉得你在这个行业有积累。确实能够给我带来增值服务,刚才各位大佬说得很清楚,其实我们不能够对这些企业家,特别是我们投的中后期的,都算是行业的领袖了,因为消费品核心竞争要素就三个:品牌、渠道和产品。我们有一个好处在于我们投了这些企业,他们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朋友圈或者是审判圈,他们互相之间可以交流。长期专注在一个行业里面,这个行业的共性,每个创始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专长,自身形成一个气场,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激发,这也是我们基金带来对企业赋能的优势。 我们投的是中后期的消费品,相对会比较稳定一点,因为经济形势再不好,我们的客单价也很低,大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影响不是特别大,今年4、5月份我们投资的企业都还有分红,所以我们一些投资人也觉得很诧异,现在寒冬的经济条件下,你们这边还有分红拿回来。但是这个是相对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增长得也不是十分耀眼,好的时候增加百分之二三十,不好的时候每年也有10%的增长,对中后期的消费品领域,而且是刚需高频的这么一个消费品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会居安思危,特别是结合上一个问题,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也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最近做的两个事情,我们有一家企业刚好到年底需要制定战略,要求我们对整个行业、整个经济大环境、上游相关行业全部进行分析,我们组织了我们的研究团队,跟他们出具了一百多页的关于制定战略做参考的一个报告,这是一个事情。另外一个事情,我们投的老乡鸡也是中国最大的快餐连锁店之一,有超过200亿的销售,每年他们冬至会搞一个鸡汤节,给我打一个电话。他说我们要搞这样一个活动,你能不能把我们投的洽洽瓜子的品牌总监、芭比馒头,是中国最大的早餐连锁企业,芭比馒头的总监、东鹏特饮的品牌总监全部加一个群,这场活动大家互相来帮衬,我有早餐、有正餐,有吃的有喝的,我给品牌总监组了一个群,他们互相促进,互相一起搞这个活动,也可以说是抱团取暖,互相交流,互相切磋。 大家知道,四年前我们跟东鹏谈要投资它,最后在去年我们成为它的二股东,东鹏百分之八九十的销售收入是在广东和广西,是区域性品牌,第一,品牌要全国化,第二渠道要全球化。品牌的全球化我刚才说了,我们因为投资了一圈消费品大佬,因为消费品的渠道都是一致的,超市、电商,所以在中部地区我们把洽洽跟它嫁接了,所以它迅速火到全国各地。品牌方面,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在中央台的世界杯打广告,一下品牌急剧拉升,这两年增长得特别快。回过头来想,确实当时有很多投资者找我谈,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加华?就是加华整个投资的生态圈,因为都是消费品,它们有共同的特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可以给予我们投资的这些企业以特殊的赋能,所以回归到一句话来讲,也是一个常识,只要你专注在一个领域足够久,你的优势就足够强。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8:05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消费升级,教育和医疗领域,从2017年到2018年有22家企业IPO了,“在教育产业投资历史上应该是IPO最猛的两年”。但不幸的是,现在上的21家应该有19家是跑输了指数,王钧认为,主要是收到了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王钧:前面几位做了很多阐述,我这么看这个事,因为我们其实是做早期的,也跟周炜差不多,A轮为主,过去投的80%的项目是A轮领投。我觉得从一个机构的角度讲,对我们来说就是陪伴公司成长,未来做一些增值,我觉得是我们这种早期机构必须做的事情。我觉得实际上有两点可能对一个机构来说是挺重要的,一个是说刚才徐女士说得很好,一个是得专注,因为不专注只能提供市面上的通用服务,换句话说,举一个例子,现在新的基金越做越垂直了,没有很深的行业洞见其实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弄不好还给人指错道了,因为你作为一个董事说话创业者真听,万一指错边了,这个公司还是灾难性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首先要专注,比如说医疗也好,说教育也好,它其实有很多行业内在的自身的规律。 但你从另一个角度讲,比如现在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基本什么行业都有,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专注、每个行业的规律,我这个合伙人到底在某一个行业里面扎的时间够不够长,这是给企业带来后续价值至关重要的,我们从组织形式上希望一个人挑一个行业使劲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波一波都来,但是要把自己的行业刨清楚。大家都挺忙的,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基本上募资和投后管理,我对基金募资和投后管理是一半一半,团队配置也是大概一半一半。说到最后还是看你愿意拿多少资源来投这个事情。 我们过去确实这五六年投了一百多家公司,有好的、有坏的,我觉得像这种情况下无非几个事,第一个能融钱不让融钱,融不着钱就做减法,该处理的处理,实在减法也做不过去,我个人有过这个经历,就得让这个公司善终,我觉得善终其实是不容易的。最后有一个对得起客户,不欠钱,对得起股东,能对得起家庭,我们有很多创业者实际上在签投资协议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不仔细看的,尤其是早期创业,他会签个人担保。所以我说善终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这个事善终得好,从做早期的投资人来讲,更多的是看他的品质、他在公司过程中是不是展现了优秀的品质,有可能就是命不好,确实有些人就是命不好。我觉得我很骄傲的一个事是我们去年投了一家公司,上一家公司死了,把老股东带过来了,我们又加了一把仓,如果命好的话这家公司明年就IPO了,我们这些人做早期的,跟在座的有些同志们不太一样,企业已经成规模了,其实还确实是有很多早期不确定性的,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信任关系,有好的机会,创业的这帮人想回到一个大公司也挺难的。我们看到好的机会会召唤他们,他们看到好的机会也会召唤我们,能拿钱拿钱,拿不着钱就做减法,做不了减法就尽量善终。 我觉得2018年,再过几年回头看,对教育产业一定是标志性的一年,我刚才听好多嘉宾都挺喜欢赛道的,消费升级,教育和医疗这个领域。我觉得这几点,第一个观点,先说几个数据,从2017年到2018年,到今天就是22家IPO了,据我理解,在教育产业投资历史上应该是IPO最猛的两年。但不幸的是,现在上的21家应该有19家是跑输了指数,倒不一定是亏钱了,但19家是跑输了指数,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年确实也出了不少新的政策和法规,这是数据,先把数据放在这儿。 再有一组数据,教育行业看是信谁的数,大概率是三万亿多一点,民办和公半大概一半一半,过去几年大概率是15%、16%的成长速度。这么大一个产业最近也碰见了很多,因为教育周期长,前一波有很好的收获,这个产业值不值得布局、值不值得投入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的。今年大体上出了几波政策,最近一段时间在管课外辅导,我觉得总体来讲监管思路还是清楚的,我其实就这个事特意去请教了一些行业里面的监管人士。我长话短说,我觉得最大的洞见就是,这是某位政府领导跟我说的,我觉得说得特别好,说你的投资和创业永远不能跟着政策走,一定得跟着市场走,因为很多政策是滞后的,你要跟着政策走一定死掉了,我觉得有道理。 市场在往哪儿指?甭管是作为投资方还是作为企业,得合法合规,这是肯定的,市场往哪儿走?确实是在从学科往素质上走,确实从1.0到2.0、到3.0,确实现在在发生认知革命,我原来跟普教的人打交道挺多的,前一段时间我也问过几位在美国做这玩意儿的前辈,我说你觉得最近大事是什么?一件事大家是有共识的,就是技术革命,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不用阐述。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认知,换句话说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以前你的课堂可能还真是传道授业解惑,很大的是知识和内容的传递,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大家发现这种方式留存的信息和知识量非常有限。现在你看到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团队的学习,还有一些自主学习,核心还是,不管中国、欧洲、美国,现在提的新的学习方式还是打杂批判性思维、打造团队合作,要培养创新性,可能对知识的传授越来越重要。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核心点我觉得是跟着市场走,不能跟着政策走。第二个核心点就是刚才说的,实际上现在是这几个大的趋势没有问题,今年虽说寒冬,我们今年也弄了一个教育产业基金,专门投教育,我觉得确实挺好的。最后一点,因为今年有不少监管其实是跟原来行业中有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有关系。原来我自己管教育公司的时候,当时四中的副校长说了一句话对我个人是很有启蒙作用的,说教育是花功夫的工作,到底用不用心自己心里最清楚,你清楚,所以你的家长和孩子一样清楚。我觉得到最后是一个慢功夫,得抓趋势,但是我觉得行业是非常朝阳的行业。[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8:05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虽然经济形势在下行,但内容消费仍然在往上走,线上的服务不太会受到这轮经济周期冲击过大。周炜说,这在所谓的寒冬里给了一个亮点,“年轻人群在线上的消费我目前判断不太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过大,所以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回避风险的地方。”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周炜: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早期的美元机构出来的风险投资人,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叫存量资产管理,在我们眼中投的不是资产,而是我们的伙伴,所以这个词在我听来有一点点特别,在适应这个过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基金,创新基金以后把名字起为创世伙伴,因为我们过去几年,中国的TMT投资总量总共就有40个,十年时间40个,数量非常少,但是我们陪他们从A轮走到十亿美元以上的估值的。我们的团队又是完整的团队,所以我们的风格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继续在这分析提供支持。 具体怎么看,我觉得我们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比较明确的就是说我们认为给公司钱就是为了让他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源,所以市场上但凡能用标准的钱买到的服务,我们可以帮忙,包括招人什么的,但是这可能不是我们的重点,因为有公开的服务,对我们来说,我们觉得能提供最大的价值是我们作为,像我创业11年、投资11年,这种两个角度不同看问题,在投资领域又像是横向看得比较多,现在尤其在互联网竞争经常都是你把同行打完了,忽然发现一个完全跟你不搭的跟你竞争这种非常多,我们更像是被投企业的监察,我们在帮他监察整个环境,告诉他应该走哪条路,哪个高地应该布局,把它占下来,这是我们提供的用钱在外面买不到的价值。这点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另外在今天这个环境下,确实冬天是比较冷的状况下,我觉得刚才徐诗讲的部分工作,我们大家都在做的,帮助企业募资,这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自己这个机构的品牌,你的口碑,你的项目成功率本身就给了你的项目一个背书,如果你过去的成功率很高的话,下一个投资人会更有信心来投你的项目。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也是目前比较关注的方向。 互联网领域我们大部分投TMT、核心的技术领域,相对来说是受冲击比较少,大家都明白,其实线上的娱乐和消费方式本身高频次,单笔金额相对比较小的特征,在历史上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看到电影行业是反周期的,他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电影行业反而很热,因为大家可以用很小的金额就可以获得愉悦。12月1、2、3号我们投的喜马拉雅,后来人民币基金独立以后又投了一次,我当天发了微信我非常期待看今天晚上的数字,因为它会给大家一个定心丸或者不定心丸,去年三天是1.96亿的内容销售和会员销售总额,我们非常关注今年是多少,如果今年是去年的1.5倍以上的话,我对今后一年,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很多数字已经往下走了,但是内容消费仍然在往上走,而且这个比例我就会比较有信心,线上的服务不太会受到这轮经济周期冲击过大。 当天一天就超过了去年的1.96亿,三天完成了4.35亿,远远超出我期望的数字。里面的90后付费比例达到了70%多,是去年的6.3倍。在所谓的寒冬里给了一个亮点,年轻人群在线上的消费我目前判断不太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过大,所以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回避风险的地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投的绝大部分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目前我们感觉并没有感到受到太大冲击,我们预期达到1亿美金的估值,现在达到八千万,这不是太大的问题,该拿钱就拿钱,为什么一定要期待更高的估值?我觉得这点是比较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支持被投企业,我觉得我们还有一个例子,最近我们刚刚搞了一个人民币基金的年会,也请了一些CEO过来,我们经常会搞一些CEO聚会,当场就有几家CEO互相之间可以互相合作,我们自己也有非常活跃的CEO的群。我们投的40家企业里面有10多家都是独角兽企业,不光是市值超十亿,而且是行业里绝对领先的企业。这些企业跟上下游创业企业很多的支持,有我们在中间做协调的话,作为共同的投资人,这种信任是非常容易建立的,所以在这个角度上,因为大家都讲得比较丰富了,我觉得这个角度上也是挺有意思的,让他们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一件事。 虽然以前在顶级美元基金,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大,实际上我们因为一直是在做基金选型的投资,数量并不大,金额也是远远小于齐名的其他机构。我们选择的是战略性放弃很多的赛道的打法,我们知道你到处去扑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每年会选10-12个模式或者垂直领域做这种团队的集体的围猎式打法,研究透了再去投资。 我估计像大的机构,我不说名字的大的机构,他们一年可能要投七八十个赛道,但是我们一年刊10-12个,真正能投3-4个就够了,这3-4个里面每个赛道会投3家公司左右,但是我们从来不在同一个模式,互相竞争的模式里面投两家公司。过去历史上确实很为难,因为很多领域一旦投错了就没有机会了,但结果还不错。 这两三家怎么选?我们会有一个行业研究基础,顺着产业链条看的话,一般会有两三个特别有价值的投资点,我们在这两三个不同的价值点上选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好的企业投。这样的话,只要他们做得不错,他们天然彼此就有对接的潜力。 还是那句话,第一,你不能让它们互相打,要是合作的,第二个,如果选择的对象是优质的,他们的合作也能形成,再加上你的背书,这个事情就比较自然了。[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8:02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出席并演讲。 陶涛认为,寒冬时期,企业面临资本方的加持,一方面战略上的梳理非常重要,在寒冬期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问题,而是企业的现金流,因为不均衡的现金流模式导致出现很多障碍。这个时候做减法、站在另外一个现金流的视角来看企业会对企业帮助更大一些。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面临一个是资本方的加持,另外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战略上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寒冬期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问题,而是企业的现金流,因为不均衡的现金流模式导致出现很多障碍,所以实际上是在帮助企业进行战略业务做一些梳理,可能这个时候做减法、站在另外一个现金流的视角来看企业会对企业帮助更大一些。 其实从即使一贯的做法,我们希望被投企业以后帮他整合战略资源,即使我们涵盖的投资方向从医疗健康到文化传媒,到消费服务以及先进制造,这四个门类我们都投了有30-40亿以上的项目,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是极为重仓的风格,在这样一个重仓风格和行业专注的结果下,我们自身的投资企业和LP的圈层都集聚了大量的战略资源,我们会思考这个企业跟哪一家战略方合作能够产生效益,能够产生价值,到寒冬的时候往往更需要把相关的战略资源和单个企业相结合,来看我借用你的渠道该怎么做,或者我们的产品方面能达成怎样的协同关系,甚至我们支持被投企业通过并购完成一些战略的转型和关键点的资源的攫取,这都是企业自身感受到非常受用的点。 其实进入到控股型的并购领域相当于基石资本进入到非舒适区,此前因为基石在少数股权投资战绩还是不错的,大概上市公司就25%,就是每4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成功退出率或者整体的退出率达到40-45%左右,就是将近在手企业累计投资的120家企业当中,将近有五六十家已经退出,这个在业内的人民币基金里是很高的,回报也不错,整个的回报大概在6-8倍左右,包括早些年非常高的回报状态。 进入到控股型投资其实是非常难的过程,刚才毕总已经讲到了这个过程,因为控股型投资我认为它的价值增值方式不一样,控股权投资其实是在三个维度里找整个项目能不能够走回来。内生增长其实是比较难的,为什么?因为如果这个企业有非常好的增长前景基本上没有机会让你买,基本上都是企业进入到非常稳定的增长期,这个时候基石的打法,在最近的两个项目里都是我们来看,第一个也要在项目中找到企业家,但是无疑会看到现有管理层的很多缺点,如果管理层非常优秀的话是非常好的项目,或者说不大会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把我们的一些认为团队的短板补足,再通过像刚才介绍的预算、企业文化、绩效考核、管理层激励再看如何实现内生的增长。 协同效应就更难了,因为毕总讲过什么叫协同效应,你看到战略投资方不投资是不是能力合作?这讲得是非常准确和到位的点。基本上在案子里头都会想一定要有一个战略的合作方,或者没有战略合作方一定是这个行业是产业整合,战略合作方跟你的合作不仅是正常做生意就可以了,这样就不需要战略投资方的高比例的股权介入,战略合作方被并购的资产一定要有双方的在内部的可以整合的点,比如以爱卡汽车为例,是汽车垂直门户网站,战略合作方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它可以实现汽车交易能不能线上线下完美融合,而不仅仅是做一个电商的概念。 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把真正自己的痛点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当中双方找到两个刺猬能够抱团取暖的点,才能形成这样的协同效应,这个协同效应跟整体的两个企业的执行力,甚至两个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甚至是两个行业的,不同行业的潜规则都有关联,难度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但是我们认为这是给企业做投资有挑战的地方。另外是产业整合。我们看到了中国连锁药店高度分散的现状,我们做了两千多家药店,在长三角和四川进行积极布局,看到连锁药店的分散和整合,一方面对消费者让利,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利润率,在新零售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场景,我们也是在适当的时机做了出手。 在出手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我们要有好的管理团队,要给他足够的激励,同时要给足够的制衡,所谓制衡就是要有监督,医药零售领域水也很深,另外一个层面,你怎么能够通过互联网工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工具,能够提升单店的效率,同时要因地制宜,让它更加规范化,把过去没有规范的东西把它规范起来。这  东西都是巨大的人力的投入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只是我们觉得这两个案子是我们的基石并购基金践行并购基金策略的打法,我们相信在巨大的人力和战略专注上会有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并购投资是跟中国的优秀企业一起去作为财务方帮助被投企业或者合作方产业优秀企业,树立好的战略并购和战略执行,通过境内外并购,来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我们找到投资机会,找到被投企业的退出点,去年我们帮助全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在意大利完成了一个机器人企业的并购,一亿多欧元,案子很圆满,到今年算是完成一周年了,大家对整个并购还是非常满意的,我们作为财务投资方怎么帮助一些缺乏并购经验,但是同时又是非常优秀的中国企业做并购,这一块也能产生大量的投资机会。我们的并购策略是沿着这两个线来做推进,应该讲还在推进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给LP产生好的回报。[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8:01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毕士钧出席并演讲。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希望做一个全过程,不单单是帮着融资,帮着上市。 他指出, 上市融资这件事大家都会做,他们不一定比券商做得更专业。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会犯哪些错误?至合资本可以跟创始人交流一些心里话,更甚至于你上市以后的事,你上市以后到底怎么去搞,从资本战略上,从长期的发展上,你可能会犯哪些错误?至合资本能帮助你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尽量帮助你能够在上市以后,利用你的资本优势来取得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东西。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毕士钧: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我们这个基金是一个新的基金,但是团队是一个老的团队,我们最早在中信做PE,做了八年,我们又在一家A股上市公司,暴风科技做了四年。其实前八年做的是PE,后四年做的是VC+二级市场。这样一个精力,让我们其实对于投后管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所倡导的投后管理,我们是希望做一个全过程,不单单是帮着融资,帮着上市,我觉得上市、融资这件事,其实大家都会做,其实我们不一定比券商做得更专业。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会犯哪些错误?我们可以跟创始人交流一些心里话,更甚至于你上市以后的事,你上市以后到底怎么去搞,从资本战略上,从长期的发展上,你可能会犯哪些错误?因为我们的教训很多,经验也很多,我们能帮助你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尽量帮助你能够在上市以后,利用你的资本优势来取得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东西,这是我们希望帮助创业者做的东西。 我们只投了120家不到的公司,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投得少能进行有效的投后管理。第二点,我也非常赞同除了我们能够积极地帮助被投企业派遣一些能够跟企业家积极配合有效打法的职业经理人以外,我们更重要的一条是协助企业上市以后,我们协助企业进行持续的并购行为,我们曾经帮助我们的被投企业上市以后进行了数次的境内并购和境外并购持续帮助企业扩大市值,我们认为上市之日起才是投后管理的开始,送帮助已经上市的企业积极地扩大他的产品门类、业务门类,增强他的行业地位,然后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其实是基石资本一贯的打法,这个打法也跟我们投得少、投得重,作为主要投资者在上市以后持股期更长,整个策略形成鲜明的闭环。 像徐总说的,诚实地说这个时代,到2018年你要说我们没有寒冬的话,我觉得是不现实的,这个寒冬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它,只是对于人民币的大环境是寒冬,对于美元来说其实还好。一线的美元钱一点都不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企业怎么做呢?我们就建议下面的投资项目,虽然我投你是人民币投的,我建议你下面一定拿美元,从业务上的调整、从战略上的调整,因为人民币的投资都是要在A股退出,A股退出有它的惯性和特点。原来的轨迹要有一些变化,我们要重要探讨业务,这个业务是否适合去美国上市,才决定了你是否拿到美元,你能否在美国上市又取决于这个业务的一些特点,又延伸到了对公司战略、对公司业务的一些重新再讨论。我们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是我们跟创始人一块儿来探讨,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调整。这件事情是我们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帮着企业做的事情。 您讲到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两个确实区别还是蛮大的,核心的区别就是财务投资第一目的是赚钱,产业投资不是,产业投资更要求你业务的协同、战略的匹配这些东西,我们单纯的财务投资这件事情是比较愉快的、比较简单的,比较好实现,其实我本人就是一个财务投资投后管理的产物。我当时到暴风公司是因为我投了这个项目,2010年我们作为中信领投了这个项目,投完以后,我们让它从美国拆回来上A股,我们认为他适合上A股,但是确实在跟A股磨合过程当中,他也是蛮痛苦的,在2013年底、2014年年初的阶段,因为我们当时是占股份比较大,除了创始人之外就是我们了,我们也是为我们那一轮的投资负责任,再加上相当于那一轮的投资者都是我们找的,我们作为领投,其他人全是我们去找的。 我们自己觉得压力也蛮大的,所以我当时在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其实就由这个公司的董事变成了这个公司的CFO,后来帮他们做了上市的事情,包括上市以后的事情。单纯从财务投资来说,这个事情其实还算成功的,财务投资的投后管理我们做的是成功的,也确实帮着之前的投资人多赚了挺多钱的,最少也翻了20多倍。但是从产业投资角度来说,其实变得会更复杂,你要帮公司制定战略吗?这个公司的战略和你自己的战略一定要相匹配才去投吗?你们一定有业务协同才去投吗?投完了之后真的能业务协同吗?业务合作到底能合作到什么程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投之前不知道的,你只有投了之后才建立了一个关系,但是反过来说不投这个关系是不是也能建立?其实我现在倒是觉得投资和产业之间,投资和业务的关系不是必然性的,不是因为你投了才能建立这样的业务关系,可能本来应该有业务关系就应该有。投了之后会加强它,会把原来的因果关系变得更牢固,变得更好一些。这个就顺了,如果原来没有这样的业务关系,你却想通过投资让它建立,其实比较难。这是我大概的看法。 从至合资本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能做成两点: 1,继续发挥财务投资人的优势,以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在资本上少走一些弯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是有发言权的,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 2,是我们更希望做的,我们希望在业务上、在战略上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这个作用又不能瞎指挥,你投资人说的就是一定对的吗?那不一定,投资人往往是把A的项目复制到B项目,但是环境不一样了,人不一样了,所以其实有时候需要大家一块儿来探讨,但是我们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原来的创始人不知道,这个时候可以跟他聊、跟他讲,但是即使是规律性的东西也有可能被打破,这个时候大家要极客观地专注在某一个方向,就像刚才有几位大佬都在谈这个问题,你要专注、要懂这个行业,否则就是瞎说,所以我们一定要专注在某个领域。现在我们重点在教育领域中做得还算是比较专注。我们跟创始人讲他还算是比较愿意听,一听的话觉得你还挺懂,骗不了你。 第二个就是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原来好像没太想过,如果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对我团队的要求是说创始人想过你要想,创始人没想过的你也要想,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能说我给人家做一些建议,提一些建议,做一些投后管理。所以我们希望我能达成这两条,如果能达成的话,就是达成我希望做的事。[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7:59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出席并演讲。 徐诗称,自她2015年底创办山行资本的时候,好像每一年的年会主题都是资本寒冬。她表示,大环境是一定有影响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内生性因素一定是最核心的,“它的管理水平、赛道切的精准度、进入的时点是不是正确的时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徐诗:我们还是一个非常专注型的打法,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之前是在网易做了7年的高管,网易新闻App是我做的,后来做了瓜子,另外一位合作伙伴也是来自一二级市场做投资官,既有投资应验,也有产业经验的合伙人。我们在实操的领域上,无论是在战略、产品、用人、产品上,我们踩踏过程的坑特别多,围绕这三点,我们就是找人、找钱、定战略,我们在这三个领域围绕他们的需求做一些深度的投后服务。战略讨论,优秀的CEO应该有明确的判定,只是验证的过程里面,需要真正懂他的人,懂赛道的人,以及有过一些经验的人,跟他有一些深入的探讨和反复的言。另外一块,我们找人上,投后做得是比较深度的,我们在很多种早期,还有一些其实已经高成长的公司的这些找合作伙伴,尤其是高管O级的人员帮忙搜寻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一家典型的,在一年以内,他的业务收入规模从单月几十万,到几千万,他的三个VP都是我们给他们找的。我们在找钱人,我们本身也跟产业非常优秀的一些机构有非常深度的合作,我们在帮他们完成接下来的一些融资,还有我们在一些我们看好的赛道和项目上持续的加注,都是有一些具体的支持的。 实在地讲,我感觉2015年底创办山行资本的时候,好像每一年的年会主题都是资本寒冬,第三年都是这个主题了,大环境是一定有影响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内生性因素一定是最核心的,它的管理水平、赛道切的精准度、进入的时点是不是正确的时点是非常关键的。刚才提到这个问题企业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实实在在讲,企业最需要的就像周总以及各位讲的,其实就是钱。如果他的商业模式是健康的、是合理的,毫无疑问你要帮企业,要么是给他更多的钱,要么是帮他找到更多的钱,这是最实在的,不要讲那么多废话和虚的,就是帮他找钱。刚才说到一些积极的干预和管理,对我们来说,我们是觉得越做这个行业,在行业里十几年,经过非常多的小周期,还有大的周期,从原来PC到移动,到今天的产业互联网,在这个时间里,其实我们的逻辑肯定是希望投大赛道上,企业家是必须有非常强的决心,我们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案例对我们来说,如果他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决,哪怕他可能还OK,可以这么活着,我们也会做一些积极的退出的动作,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我们拿一个还OK的回报就退出了。大概是这样的。[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7:44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主持圆桌论坛。[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7:43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出席并演讲。[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7:25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出席并演讲。[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12月11日 17:25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京召开 热议股权投资蜕变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京召开 热议股权投资蜕变

  聚焦中国经济暗黑周期,探讨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之术,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政界高层、行业机构、创新企业的30余位演讲、论坛对话嘉宾,和近500位参会嘉宾到场。 12月1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在北京 JW 万豪酒店举行,与会者就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基金募资与退出策略、变局时代的投资边界、PE如何发挥投后价值等热点话题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分享和讨论。  聚焦中国经济暗黑周期,探讨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之术,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政界高层、行业机构、创新企业的30余位演讲、论坛对话嘉宾,和近500位参会嘉宾到场。 创办于2010年的“中国创新资本年会”,是中国股权投资界、创业创投创新领域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过往八年中,“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一直坚持有深度、高水准的对话,以前瞻、权威、专业的内容赢得业界认可。 (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贾肖明) “ 也许更冷的冬天将会到来,也许新一轮的牛市正在酝酿,但股权投资行业无疑将剧烈分化,资金和机遇正在向头部机构集中,行业将进一步优胜劣汰。”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贾肖明在开幕致辞上表示。  今年以来,宏观形势萎靡、贸易战等考验中国经济,金融去杠杆、资本市场下行再将股权投资行业推向暗黑周期。在此背景下,股权投资行业出现剧烈分化:募资难哀鸿遍野时, 诸多机构完成大基金的募集、A 股 IPO 审核趋严,但新经济公司赴港、赴美上市锣声不断。 (图: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创新资本”和“穿越周期”为关键词,谈到母基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运作逻辑。他表示,母基金对资本创新生态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只有母基金这样的高纬度,才能把无数的专业基金、投资人、已经存在的产业链条和已经要退出的资本链条架构在一起,让他们彼此共享、成功、发展。 (图: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在名为《影响力投资-向善的资本》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TPG(德太投资)旗下影响力投资基金“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的投资思路和已投案例。  “找到既有财务回报潜力,又能够对社会产生正面效应的企业其实不难。希望更多的PE投资人能够把资本投到向善的方向,对社会的效益、对环境的改善、为食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孙强说。 (图: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在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拥抱新经济,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机遇》的主题演讲。他分析说,科技革命、规划引领、产业升级这三种动力,为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药研发、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机遇和投资机会。 (圆桌一:搏击政策市,募资与退出策略) 在主题为“搏击政策市:募资与退出策略”的圆桌讨论中,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齐慎、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中民金融执行董事丁浩、君联资本合伙人邵振兴等就成长期的烦恼与自律、中国LP的尴尬时刻、退出策略转变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圆桌二:寻找边界,市场出清、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 在主题为“寻找边界:市场出清、估值重构下的价值投资”的圆桌讨论中,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等嘉宾就综合基金与专业基金、投资节奏的把握、投资风口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圆桌三:VC/PE价值再问,存量资产主动经营) 在主题为“VC/PE价值再问:存量资产主动经营”的圆桌讨论中,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 、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毕士钧、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 、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等就投后增值、主动管理、与产业投资方的竞合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进行了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竞争力榜单的发布,通过总结和表彰本年度标杆机构和创新案例,为股权投资上下游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获奖机构和个人如下: 2018年度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竞争力TOP20 (以拼音为序) IDG资本 达晨创投 达泰资本 鼎晖投资 复星锐正 高瓴资本 高榕资本 海林投资 弘毅投资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华平投资 华映资本 基石资本 嘉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经纬中国 君联资本 尚珹资本 深创投 顺为资本 中信产业基金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影响力奖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中美绿色基金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中植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基岩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母基金管理机构  元禾辰坤 2018年度影响力母基金管理机构  盛世投资 2018年度影响力天使投资机构  真格基金 2018年度影响力创业投资机构  源星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创业投资机构  戈壁创投 2018年度影响力基金小镇  东沙湖基金小镇 2018年度影响力天使投资人  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恭彬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创新奖 2018年度创新创业投资机构  山行资本 2018年度创新投后管理创业投资机构  至合资本 2018年度影响力数字金融投资机构  中国民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度创新房地产投资基金  弘睿(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弘基金) 2018年度创新消费服务投资机构  磐霖资本 2018年度创新新经济金融服务机构  华兴资本集团 2018年度创新硬科技投资机构  中科创星 2018年度创新教育企业  柳橙国际 2018年度创新资产管理人  鲁证期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赵溯迟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高成长和特别奖 2018年度高成长母基金管理机构  星界资本 2018年度最佳退出母基金管理机构  盛世投资 2018年度高成长文化产业投资机构  三千资本 2018年度新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美林华安(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度新锐固定收益投资机构  嘉兴君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汇桔网 2018年度高成长创业投资人  复星锐正总裁  金华龙 2018年度新锐私募股权投资人  磐策资本董事长  张策 2018年度股权投资竞争力投资人TOP 20 (以获奖者姓氏拼音为序) 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迪 鼎晖投资总裁                    焦震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李家庆   IDG资本合伙人                  李骁军     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  李宇辉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刘二海 越秀产业基金总裁                卢  荣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沈南鹏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           孙铭辰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王  钧 真格基金创始人                  王强 华平投资中国区联席总裁          魏臻\程章伦 达晨创投总裁                    肖冰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熊向东 华盖资本董事长                  许小林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应文禄   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              于立峰   基石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      张维   弘毅投资董事长、总裁            赵令欢   创世伙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周炜 关于中国创新资本年会: 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大力支持下,中国商业报道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依托多年来在资本市场、PE/VC,以及高成长创新企业领域的积累,于2010年发起主办中国创新资本年会暨中国股权投资(PE/VC)竞争力评选。 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以“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为主题,并同期举办“2018中国股权投资(PE/VC)竞争力评选”榜单发布仪式。 2018第八届21世纪传媒会议周,以“重新定义世界——路径探索与图景重塑”为主题,除了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还有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渤海银行•中华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设计大赛作品展。[详情]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苏文俊谈投资:专注一个领域足够久 优势就足够强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加华伟业资本合伙人苏文俊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加华投资的生态圈主要在消费品领域,有共同的特性,可以给予投资的企业以特殊的赋能。苏文俊认为,“只要你专注在一个领域足够久,你的优势就足够强。”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苏文俊:这个话题对于加华来讲,我们感受非常深刻的一个问题,因为加华是做后期的消费品投资,我们内部的标准一般是消费者细分领域行业前三名,收购在10亿以上,利润在1亿以上,但是我们把这些企业筛完以后我去投他的钱,最后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因为消费品企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现金流很好。我们但是我们投的时候发现他们账上的现金比我们投给他的多得多。这些企业家都会问一句话,具体不点名了,我们曾经见过国内消费品大佬,前几位,一坐下来的气场就压过来,就问了一句话:“我这么赚钱,凭什么要你的钱?” 加华这十一年来非常不容易,11年来投资总共不超过30家公司,每个都没有低于行业的前三名,所以投进去的时候是很艰难的,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很多增值服务都是假的,你先给钱,以后增值服务再说。对加华来讲,增值服务相当于一个入门砖,就像考试一样,我们找的企业都不缺钱,你把钱给他要有一个理由,我为什么需要你的钱。我们这么多年研究来研究去,觉得中国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在资本使臣的合作伙伴,他可以很懂消费品,但是对资本市场隔行如隔山,有些做得很大的企业家,我们去跟他谈增值,跟他谈利润估值。 企业家一上来就说我的厂房、土地加起来值多少钱,我们还要跟他解释这些问题,说明他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很不了解。我们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出来一套,我们不但是给钱,给钱是跟企业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取得了一个投名状。接下来我们要给企业提供的是在资本市场一套的金融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呢?第一个,我们投资进来首先会跟企业讲,你上市的事情,在资本市场上市、收购的事情都是我们来管。这也是跟行业出身有关,因为我们PE合伙人大多数是投行出来的人,我们跟企业讲要跟他比他找的券商更专业,你只要愿意上市,经过我们的整理、规范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上市没问题,我们投的企业往往作为企业的二股东,组织、协调、组建机构,一起来行动,然后推进企业上市,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投的这些企业家都是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管理规范大家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从战略导预算、到内控、到股权激励、到绩效考核,一整套的,我们都会把企业进行梳理,这也是企业需要的,这么多年我们有一个体验,因为我们投的是食品企业,所以我们把企业的食品内控制度,食品安全的整改措施,甚至包括食品安全危机处理预案都给他做好了。这个跟企业一谈他就觉得你在这个行业有积累。确实能够给我带来增值服务,刚才各位大佬说得很清楚,其实我们不能够对这些企业家,特别是我们投的中后期的,都算是行业的领袖了,因为消费品核心竞争要素就三个:品牌、渠道和产品。我们有一个好处在于我们投了这些企业,他们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朋友圈或者是审判圈,他们互相之间可以交流。长期专注在一个行业里面,这个行业的共性,每个创始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专长,自身形成一个气场,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激发,这也是我们基金带来对企业赋能的优势。 我们投的是中后期的消费品,相对会比较稳定一点,因为经济形势再不好,我们的客单价也很低,大家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影响不是特别大,今年4、5月份我们投资的企业都还有分红,所以我们一些投资人也觉得很诧异,现在寒冬的经济条件下,你们这边还有分红拿回来。但是这个是相对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增长得也不是十分耀眼,好的时候增加百分之二三十,不好的时候每年也有10%的增长,对中后期的消费品领域,而且是刚需高频的这么一个消费品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会居安思危,特别是结合上一个问题,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也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最近做的两个事情,我们有一家企业刚好到年底需要制定战略,要求我们对整个行业、整个经济大环境、上游相关行业全部进行分析,我们组织了我们的研究团队,跟他们出具了一百多页的关于制定战略做参考的一个报告,这是一个事情。另外一个事情,我们投的老乡鸡也是中国最大的快餐连锁店之一,有超过200亿的销售,每年他们冬至会搞一个鸡汤节,给我打一个电话。他说我们要搞这样一个活动,你能不能把我们投的洽洽瓜子的品牌总监、芭比馒头,是中国最大的早餐连锁企业,芭比馒头的总监、东鹏特饮的品牌总监全部加一个群,这场活动大家互相来帮衬,我有早餐、有正餐,有吃的有喝的,我给品牌总监组了一个群,他们互相促进,互相一起搞这个活动,也可以说是抱团取暖,互相交流,互相切磋。 大家知道,四年前我们跟东鹏谈要投资它,最后在去年我们成为它的二股东,东鹏百分之八九十的销售收入是在广东和广西,是区域性品牌,第一,品牌要全国化,第二渠道要全球化。品牌的全球化我刚才说了,我们因为投资了一圈消费品大佬,因为消费品的渠道都是一致的,超市、电商,所以在中部地区我们把洽洽跟它嫁接了,所以它迅速火到全国各地。品牌方面,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在中央台的世界杯打广告,一下品牌急剧拉升,这两年增长得特别快。回过头来想,确实当时有很多投资者找我谈,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加华?就是加华整个投资的生态圈,因为都是消费品,它们有共同的特性。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可以给予我们投资的这些企业以特殊的赋能,所以回归到一句话来讲,也是一个常识,只要你专注在一个领域足够久,你的优势就足够强。谢谢。[详情]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王钧: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2018年对教育产业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消费升级,教育和医疗领域,从2017年到2018年有22家企业IPO了,“在教育产业投资历史上应该是IPO最猛的两年”。但不幸的是,现在上的21家应该有19家是跑输了指数,王钧认为,主要是收到了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王钧:前面几位做了很多阐述,我这么看这个事,因为我们其实是做早期的,也跟周炜差不多,A轮为主,过去投的80%的项目是A轮领投。我觉得从一个机构的角度讲,对我们来说就是陪伴公司成长,未来做一些增值,我觉得是我们这种早期机构必须做的事情。我觉得实际上有两点可能对一个机构来说是挺重要的,一个是说刚才徐女士说得很好,一个是得专注,因为不专注只能提供市面上的通用服务,换句话说,举一个例子,现在新的基金越做越垂直了,没有很深的行业洞见其实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弄不好还给人指错道了,因为你作为一个董事说话创业者真听,万一指错边了,这个公司还是灾难性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首先要专注,比如说医疗也好,说教育也好,它其实有很多行业内在的自身的规律。 但你从另一个角度讲,比如现在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基本什么行业都有,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专注、每个行业的规律,我这个合伙人到底在某一个行业里面扎的时间够不够长,这是给企业带来后续价值至关重要的,我们从组织形式上希望一个人挑一个行业使劲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波一波都来,但是要把自己的行业刨清楚。大家都挺忙的,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基本上募资和投后管理,我对基金募资和投后管理是一半一半,团队配置也是大概一半一半。说到最后还是看你愿意拿多少资源来投这个事情。 我们过去确实这五六年投了一百多家公司,有好的、有坏的,我觉得像这种情况下无非几个事,第一个能融钱不让融钱,融不着钱就做减法,该处理的处理,实在减法也做不过去,我个人有过这个经历,就得让这个公司善终,我觉得善终其实是不容易的。最后有一个对得起客户,不欠钱,对得起股东,能对得起家庭,我们有很多创业者实际上在签投资协议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不仔细看的,尤其是早期创业,他会签个人担保。所以我说善终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这个事善终得好,从做早期的投资人来讲,更多的是看他的品质、他在公司过程中是不是展现了优秀的品质,有可能就是命不好,确实有些人就是命不好。我觉得我很骄傲的一个事是我们去年投了一家公司,上一家公司死了,把老股东带过来了,我们又加了一把仓,如果命好的话这家公司明年就IPO了,我们这些人做早期的,跟在座的有些同志们不太一样,企业已经成规模了,其实还确实是有很多早期不确定性的,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信任关系,有好的机会,创业的这帮人想回到一个大公司也挺难的。我们看到好的机会会召唤他们,他们看到好的机会也会召唤我们,能拿钱拿钱,拿不着钱就做减法,做不了减法就尽量善终。 我觉得2018年,再过几年回头看,对教育产业一定是标志性的一年,我刚才听好多嘉宾都挺喜欢赛道的,消费升级,教育和医疗这个领域。我觉得这几点,第一个观点,先说几个数据,从2017年到2018年,到今天就是22家IPO了,据我理解,在教育产业投资历史上应该是IPO最猛的两年。但不幸的是,现在上的21家应该有19家是跑输了指数,倒不一定是亏钱了,但19家是跑输了指数,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年确实也出了不少新的政策和法规,这是数据,先把数据放在这儿。 再有一组数据,教育行业看是信谁的数,大概率是三万亿多一点,民办和公半大概一半一半,过去几年大概率是15%、16%的成长速度。这么大一个产业最近也碰见了很多,因为教育周期长,前一波有很好的收获,这个产业值不值得布局、值不值得投入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的。今年大体上出了几波政策,最近一段时间在管课外辅导,我觉得总体来讲监管思路还是清楚的,我其实就这个事特意去请教了一些行业里面的监管人士。我长话短说,我觉得最大的洞见就是,这是某位政府领导跟我说的,我觉得说得特别好,说你的投资和创业永远不能跟着政策走,一定得跟着市场走,因为很多政策是滞后的,你要跟着政策走一定死掉了,我觉得有道理。 市场在往哪儿指?甭管是作为投资方还是作为企业,得合法合规,这是肯定的,市场往哪儿走?确实是在从学科往素质上走,确实从1.0到2.0、到3.0,确实现在在发生认知革命,我原来跟普教的人打交道挺多的,前一段时间我也问过几位在美国做这玩意儿的前辈,我说你觉得最近大事是什么?一件事大家是有共识的,就是技术革命,技术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不用阐述。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认知,换句话说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以前你的课堂可能还真是传道授业解惑,很大的是知识和内容的传递,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大家发现这种方式留存的信息和知识量非常有限。现在你看到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团队的学习,还有一些自主学习,核心还是,不管中国、欧洲、美国,现在提的新的学习方式还是打杂批判性思维、打造团队合作,要培养创新性,可能对知识的传授越来越重要。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一个核心点我觉得是跟着市场走,不能跟着政策走。第二个核心点就是刚才说的,实际上现在是这几个大的趋势没有问题,今年虽说寒冬,我们今年也弄了一个教育产业基金,专门投教育,我觉得确实挺好的。最后一点,因为今年有不少监管其实是跟原来行业中有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有关系。原来我自己管教育公司的时候,当时四中的副校长说了一句话对我个人是很有启蒙作用的,说教育是花功夫的工作,到底用不用心自己心里最清楚,你清楚,所以你的家长和孩子一样清楚。我觉得到最后是一个慢功夫,得抓趋势,但是我觉得行业是非常朝阳的行业。[详情]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周炜: 线上服务不太会收到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创世伙伴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虽然经济形势在下行,但内容消费仍然在往上走,线上的服务不太会受到这轮经济周期冲击过大。周炜说,这在所谓的寒冬里给了一个亮点,“年轻人群在线上的消费我目前判断不太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过大,所以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回避风险的地方。”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周炜: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早期的美元机构出来的风险投资人,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叫存量资产管理,在我们眼中投的不是资产,而是我们的伙伴,所以这个词在我听来有一点点特别,在适应这个过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个基金,创新基金以后把名字起为创世伙伴,因为我们过去几年,中国的TMT投资总量总共就有40个,十年时间40个,数量非常少,但是我们陪他们从A轮走到十亿美元以上的估值的。我们的团队又是完整的团队,所以我们的风格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继续在这分析提供支持。 具体怎么看,我觉得我们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比较明确的就是说我们认为给公司钱就是为了让他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源,所以市场上但凡能用标准的钱买到的服务,我们可以帮忙,包括招人什么的,但是这可能不是我们的重点,因为有公开的服务,对我们来说,我们觉得能提供最大的价值是我们作为,像我创业11年、投资11年,这种两个角度不同看问题,在投资领域又像是横向看得比较多,现在尤其在互联网竞争经常都是你把同行打完了,忽然发现一个完全跟你不搭的跟你竞争这种非常多,我们更像是被投企业的监察,我们在帮他监察整个环境,告诉他应该走哪条路,哪个高地应该布局,把它占下来,这是我们提供的用钱在外面买不到的价值。这点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另外在今天这个环境下,确实冬天是比较冷的状况下,我觉得刚才徐诗讲的部分工作,我们大家都在做的,帮助企业募资,这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自己这个机构的品牌,你的口碑,你的项目成功率本身就给了你的项目一个背书,如果你过去的成功率很高的话,下一个投资人会更有信心来投你的项目。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也是目前比较关注的方向。 互联网领域我们大部分投TMT、核心的技术领域,相对来说是受冲击比较少,大家都明白,其实线上的娱乐和消费方式本身高频次,单笔金额相对比较小的特征,在历史上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看到电影行业是反周期的,他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电影行业反而很热,因为大家可以用很小的金额就可以获得愉悦。12月1、2、3号我们投的喜马拉雅,后来人民币基金独立以后又投了一次,我当天发了微信我非常期待看今天晚上的数字,因为它会给大家一个定心丸或者不定心丸,去年三天是1.96亿的内容销售和会员销售总额,我们非常关注今年是多少,如果今年是去年的1.5倍以上的话,我对今后一年,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很多数字已经往下走了,但是内容消费仍然在往上走,而且这个比例我就会比较有信心,线上的服务不太会受到这轮经济周期冲击过大。 当天一天就超过了去年的1.96亿,三天完成了4.35亿,远远超出我期望的数字。里面的90后付费比例达到了70%多,是去年的6.3倍。在所谓的寒冬里给了一个亮点,年轻人群在线上的消费我目前判断不太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过大,所以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回避风险的地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投的绝大部分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目前我们感觉并没有感到受到太大冲击,我们预期达到1亿美金的估值,现在达到八千万,这不是太大的问题,该拿钱就拿钱,为什么一定要期待更高的估值?我觉得这点是比较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支持被投企业,我觉得我们还有一个例子,最近我们刚刚搞了一个人民币基金的年会,也请了一些CEO过来,我们经常会搞一些CEO聚会,当场就有几家CEO互相之间可以互相合作,我们自己也有非常活跃的CEO的群。我们投的40家企业里面有10多家都是独角兽企业,不光是市值超十亿,而且是行业里绝对领先的企业。这些企业跟上下游创业企业很多的支持,有我们在中间做协调的话,作为共同的投资人,这种信任是非常容易建立的,所以在这个角度上,因为大家都讲得比较丰富了,我觉得这个角度上也是挺有意思的,让他们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一件事。 虽然以前在顶级美元基金,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大,实际上我们因为一直是在做基金选型的投资,数量并不大,金额也是远远小于齐名的其他机构。我们选择的是战略性放弃很多的赛道的打法,我们知道你到处去扑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每年会选10-12个模式或者垂直领域做这种团队的集体的围猎式打法,研究透了再去投资。 我估计像大的机构,我不说名字的大的机构,他们一年可能要投七八十个赛道,但是我们一年刊10-12个,真正能投3-4个就够了,这3-4个里面每个赛道会投3家公司左右,但是我们从来不在同一个模式,互相竞争的模式里面投两家公司。过去历史上确实很为难,因为很多领域一旦投错了就没有机会了,但结果还不错。 这两三家怎么选?我们会有一个行业研究基础,顺着产业链条看的话,一般会有两三个特别有价值的投资点,我们在这两三个不同的价值点上选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好的企业投。这样的话,只要他们做得不错,他们天然彼此就有对接的潜力。 还是那句话,第一,你不能让它们互相打,要是合作的,第二个,如果选择的对象是优质的,他们的合作也能形成,再加上你的背书,这个事情就比较自然了。[详情]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进行战略梳理非常重要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出席并演讲。 陶涛认为,寒冬时期,企业面临资本方的加持,一方面战略上的梳理非常重要,在寒冬期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问题,而是企业的现金流,因为不均衡的现金流模式导致出现很多障碍。这个时候做减法、站在另外一个现金流的视角来看企业会对企业帮助更大一些。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陶涛:寒冬时期,企业面临一个是资本方的加持,另外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战略上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寒冬期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问题,而是企业的现金流,因为不均衡的现金流模式导致出现很多障碍,所以实际上是在帮助企业进行战略业务做一些梳理,可能这个时候做减法、站在另外一个现金流的视角来看企业会对企业帮助更大一些。 其实从即使一贯的做法,我们希望被投企业以后帮他整合战略资源,即使我们涵盖的投资方向从医疗健康到文化传媒,到消费服务以及先进制造,这四个门类我们都投了有30-40亿以上的项目,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是极为重仓的风格,在这样一个重仓风格和行业专注的结果下,我们自身的投资企业和LP的圈层都集聚了大量的战略资源,我们会思考这个企业跟哪一家战略方合作能够产生效益,能够产生价值,到寒冬的时候往往更需要把相关的战略资源和单个企业相结合,来看我借用你的渠道该怎么做,或者我们的产品方面能达成怎样的协同关系,甚至我们支持被投企业通过并购完成一些战略的转型和关键点的资源的攫取,这都是企业自身感受到非常受用的点。 其实进入到控股型的并购领域相当于基石资本进入到非舒适区,此前因为基石在少数股权投资战绩还是不错的,大概上市公司就25%,就是每4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成功退出率或者整体的退出率达到40-45%左右,就是将近在手企业累计投资的120家企业当中,将近有五六十家已经退出,这个在业内的人民币基金里是很高的,回报也不错,整个的回报大概在6-8倍左右,包括早些年非常高的回报状态。 进入到控股型投资其实是非常难的过程,刚才毕总已经讲到了这个过程,因为控股型投资我认为它的价值增值方式不一样,控股权投资其实是在三个维度里找整个项目能不能够走回来。内生增长其实是比较难的,为什么?因为如果这个企业有非常好的增长前景基本上没有机会让你买,基本上都是企业进入到非常稳定的增长期,这个时候基石的打法,在最近的两个项目里都是我们来看,第一个也要在项目中找到企业家,但是无疑会看到现有管理层的很多缺点,如果管理层非常优秀的话是非常好的项目,或者说不大会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把我们的一些认为团队的短板补足,再通过像刚才介绍的预算、企业文化、绩效考核、管理层激励再看如何实现内生的增长。 协同效应就更难了,因为毕总讲过什么叫协同效应,你看到战略投资方不投资是不是能力合作?这讲得是非常准确和到位的点。基本上在案子里头都会想一定要有一个战略的合作方,或者没有战略合作方一定是这个行业是产业整合,战略合作方跟你的合作不仅是正常做生意就可以了,这样就不需要战略投资方的高比例的股权介入,战略合作方被并购的资产一定要有双方的在内部的可以整合的点,比如以爱卡汽车为例,是汽车垂直门户网站,战略合作方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它可以实现汽车交易能不能线上线下完美融合,而不仅仅是做一个电商的概念。 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把真正自己的痛点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当中双方找到两个刺猬能够抱团取暖的点,才能形成这样的协同效应,这个协同效应跟整体的两个企业的执行力,甚至两个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甚至是两个行业的,不同行业的潜规则都有关联,难度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但是我们认为这是给企业做投资有挑战的地方。另外是产业整合。我们看到了中国连锁药店高度分散的现状,我们做了两千多家药店,在长三角和四川进行积极布局,看到连锁药店的分散和整合,一方面对消费者让利,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利润率,在新零售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场景,我们也是在适当的时机做了出手。 在出手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我们要有好的管理团队,要给他足够的激励,同时要给足够的制衡,所谓制衡就是要有监督,医药零售领域水也很深,另外一个层面,你怎么能够通过互联网工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工具,能够提升单店的效率,同时要因地制宜,让它更加规范化,把过去没有规范的东西把它规范起来。这  东西都是巨大的人力的投入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只是我们觉得这两个案子是我们的基石并购基金践行并购基金策略的打法,我们相信在巨大的人力和战略专注上会有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并购投资是跟中国的优秀企业一起去作为财务方帮助被投企业或者合作方产业优秀企业,树立好的战略并购和战略执行,通过境内外并购,来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我们找到投资机会,找到被投企业的退出点,去年我们帮助全国最大的工业企业在意大利完成了一个机器人企业的并购,一亿多欧元,案子很圆满,到今年算是完成一周年了,大家对整个并购还是非常满意的,我们作为财务投资方怎么帮助一些缺乏并购经验,但是同时又是非常优秀的中国企业做并购,这一块也能产生大量的投资机会。我们的并购策略是沿着这两个线来做推进,应该讲还在推进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给LP产生好的回报。[详情]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 不能只是帮助企业融资上市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至合资本创始合伙人毕士钧出席并演讲。 毕士钧倡导投后管理,希望做一个全过程,不单单是帮着融资,帮着上市。 他指出, 上市融资这件事大家都会做,他们不一定比券商做得更专业。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会犯哪些错误?至合资本可以跟创始人交流一些心里话,更甚至于你上市以后的事,你上市以后到底怎么去搞,从资本战略上,从长期的发展上,你可能会犯哪些错误?至合资本能帮助你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尽量帮助你能够在上市以后,利用你的资本优势来取得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东西。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毕士钧: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我们这个基金是一个新的基金,但是团队是一个老的团队,我们最早在中信做PE,做了八年,我们又在一家A股上市公司,暴风科技做了四年。其实前八年做的是PE,后四年做的是VC+二级市场。这样一个精力,让我们其实对于投后管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所倡导的投后管理,我们是希望做一个全过程,不单单是帮着融资,帮着上市,我觉得上市、融资这件事,其实大家都会做,其实我们不一定比券商做得更专业。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会犯哪些错误?我们可以跟创始人交流一些心里话,更甚至于你上市以后的事,你上市以后到底怎么去搞,从资本战略上,从长期的发展上,你可能会犯哪些错误?因为我们的教训很多,经验也很多,我们能帮助你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尽量帮助你能够在上市以后,利用你的资本优势来取得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东西,这是我们希望帮助创业者做的东西。 我们只投了120家不到的公司,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投得少能进行有效的投后管理。第二点,我也非常赞同除了我们能够积极地帮助被投企业派遣一些能够跟企业家积极配合有效打法的职业经理人以外,我们更重要的一条是协助企业上市以后,我们协助企业进行持续的并购行为,我们曾经帮助我们的被投企业上市以后进行了数次的境内并购和境外并购持续帮助企业扩大市值,我们认为上市之日起才是投后管理的开始,送帮助已经上市的企业积极地扩大他的产品门类、业务门类,增强他的行业地位,然后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其实是基石资本一贯的打法,这个打法也跟我们投得少、投得重,作为主要投资者在上市以后持股期更长,整个策略形成鲜明的闭环。 像徐总说的,诚实地说这个时代,到2018年你要说我们没有寒冬的话,我觉得是不现实的,这个寒冬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它,只是对于人民币的大环境是寒冬,对于美元来说其实还好。一线的美元钱一点都不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企业怎么做呢?我们就建议下面的投资项目,虽然我投你是人民币投的,我建议你下面一定拿美元,从业务上的调整、从战略上的调整,因为人民币的投资都是要在A股退出,A股退出有它的惯性和特点。原来的轨迹要有一些变化,我们要重要探讨业务,这个业务是否适合去美国上市,才决定了你是否拿到美元,你能否在美国上市又取决于这个业务的一些特点,又延伸到了对公司战略、对公司业务的一些重新再讨论。我们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是我们跟创始人一块儿来探讨,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调整。这件事情是我们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帮着企业做的事情。 您讲到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两个确实区别还是蛮大的,核心的区别就是财务投资第一目的是赚钱,产业投资不是,产业投资更要求你业务的协同、战略的匹配这些东西,我们单纯的财务投资这件事情是比较愉快的、比较简单的,比较好实现,其实我本人就是一个财务投资投后管理的产物。我当时到暴风公司是因为我投了这个项目,2010年我们作为中信领投了这个项目,投完以后,我们让它从美国拆回来上A股,我们认为他适合上A股,但是确实在跟A股磨合过程当中,他也是蛮痛苦的,在2013年底、2014年年初的阶段,因为我们当时是占股份比较大,除了创始人之外就是我们了,我们也是为我们那一轮的投资负责任,再加上相当于那一轮的投资者都是我们找的,我们作为领投,其他人全是我们去找的。 我们自己觉得压力也蛮大的,所以我当时在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其实就由这个公司的董事变成了这个公司的CFO,后来帮他们做了上市的事情,包括上市以后的事情。单纯从财务投资来说,这个事情其实还算成功的,财务投资的投后管理我们做的是成功的,也确实帮着之前的投资人多赚了挺多钱的,最少也翻了20多倍。但是从产业投资角度来说,其实变得会更复杂,你要帮公司制定战略吗?这个公司的战略和你自己的战略一定要相匹配才去投吗?你们一定有业务协同才去投吗?投完了之后真的能业务协同吗?业务合作到底能合作到什么程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投之前不知道的,你只有投了之后才建立了一个关系,但是反过来说不投这个关系是不是也能建立?其实我现在倒是觉得投资和产业之间,投资和业务的关系不是必然性的,不是因为你投了才能建立这样的业务关系,可能本来应该有业务关系就应该有。投了之后会加强它,会把原来的因果关系变得更牢固,变得更好一些。这个就顺了,如果原来没有这样的业务关系,你却想通过投资让它建立,其实比较难。这是我大概的看法。 从至合资本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能做成两点: 1,继续发挥财务投资人的优势,以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在资本上少走一些弯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是有发言权的,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 2,是我们更希望做的,我们希望在业务上、在战略上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这个作用又不能瞎指挥,你投资人说的就是一定对的吗?那不一定,投资人往往是把A的项目复制到B项目,但是环境不一样了,人不一样了,所以其实有时候需要大家一块儿来探讨,但是我们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原来的创始人不知道,这个时候可以跟他聊、跟他讲,但是即使是规律性的东西也有可能被打破,这个时候大家要极客观地专注在某一个方向,就像刚才有几位大佬都在谈这个问题,你要专注、要懂这个行业,否则就是瞎说,所以我们一定要专注在某个领域。现在我们重点在教育领域中做得还算是比较专注。我们跟创始人讲他还算是比较愿意听,一听的话觉得你还挺懂,骗不了你。 第二个就是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原来好像没太想过,如果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对我团队的要求是说创始人想过你要想,创始人没想过的你也要想,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能说我给人家做一些建议,提一些建议,做一些投后管理。所以我们希望我能达成这两条,如果能达成的话,就是达成我希望做的事。[详情]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山行资本徐诗:资本寒冬下企业内生性因素是核心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出席并演讲。 徐诗称,自她2015年底创办山行资本的时候,好像每一年的年会主题都是资本寒冬。她表示,大环境是一定有影响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内生性因素一定是最核心的,“它的管理水平、赛道切的精准度、进入的时点是不是正确的时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为实录: 曹龙:提一个通用性、一般性的问题给各位,在今年环境之下,包括一二级市场的布局倒挂,包括退出渠道相对堵塞,在手上持有的时间更长,同时从项目方对于投资机构,从这个角度出发,各家或者机构在价值创造或者投后赋能方面都什么样的策略和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做法。 徐诗:我们还是一个非常专注型的打法,刚才忘了自我介绍,我之前是在网易做了7年的高管,网易新闻App是我做的,后来做了瓜子,另外一位合作伙伴也是来自一二级市场做投资官,既有投资应验,也有产业经验的合伙人。我们在实操的领域上,无论是在战略、产品、用人、产品上,我们踩踏过程的坑特别多,围绕这三点,我们就是找人、找钱、定战略,我们在这三个领域围绕他们的需求做一些深度的投后服务。战略讨论,优秀的CEO应该有明确的判定,只是验证的过程里面,需要真正懂他的人,懂赛道的人,以及有过一些经验的人,跟他有一些深入的探讨和反复的言。另外一块,我们找人上,投后做得是比较深度的,我们在很多种早期,还有一些其实已经高成长的公司的这些找合作伙伴,尤其是高管O级的人员帮忙搜寻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一家典型的,在一年以内,他的业务收入规模从单月几十万,到几千万,他的三个VP都是我们给他们找的。我们在找钱人,我们本身也跟产业非常优秀的一些机构有非常深度的合作,我们在帮他们完成接下来的一些融资,还有我们在一些我们看好的赛道和项目上持续的加注,都是有一些具体的支持的。 实在地讲,我感觉2015年底创办山行资本的时候,好像每一年的年会主题都是资本寒冬,第三年都是这个主题了,大环境是一定有影响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内生性因素一定是最核心的,它的管理水平、赛道切的精准度、进入的时点是不是正确的时点是非常关键的。刚才提到这个问题企业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实实在在讲,企业最需要的就像周总以及各位讲的,其实就是钱。如果他的商业模式是健康的、是合理的,毫无疑问你要帮企业,要么是给他更多的钱,要么是帮他找到更多的钱,这是最实在的,不要讲那么多废话和虚的,就是帮他找钱。刚才说到一些积极的干预和管理,对我们来说,我们是觉得越做这个行业,在行业里十几年,经过非常多的小周期,还有大的周期,从原来PC到移动,到今天的产业互联网,在这个时间里,其实我们的逻辑肯定是希望投大赛道上,企业家是必须有非常强的决心,我们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案例对我们来说,如果他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决,哪怕他可能还OK,可以这么活着,我们也会做一些积极的退出的动作,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我们拿一个还OK的回报就退出了。大概是这样的。[详情]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
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诺承投资董事总经理曹龙主持圆桌论坛。[详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汇桔网合伙人、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出席并演讲。[详情]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顾翠萍出席并演讲。[详情]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
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弘基金创始合伙人兼CEO孙铭辰出席并演讲。[详情]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
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华兴资本集团战略发展部主管项威出席并演讲。[详情]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出席并演讲。[详情]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出席并演讲。[详情]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
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张海峰主持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详情]

邵振兴:简单的资产配置或"割韭菜"不应是投资人所为
邵振兴:简单的资产配置或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君联资本合伙人邵振兴出席并演讲。 邵振兴称君联资本主要是驱动创新,但创新要回归到基本的框架内,不管是做任何创新,要找到边界和框架。另外,还是要回归到金融的本质,还是要去看它有没有在产业链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增加,或者创造的部分,“如果只是去做资产的简单分配,甚至去割韭菜,的确不应该是我们追逐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邵振兴:从募资的角度来讲的话,肯定周期比之前要长,我觉得大家都有体会,比较幸运的是我们能够按照预期把这些基金都分别close,应该说明LP对我们的认可。这个认可我觉得首先肯定也是前几位讲到的业绩。业绩究竟包含什么?其实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因为君联资本其实在很多年前就非常重视几个事情,比如说在投资的时候就很重视退出,怎么退出、怎么设计退出的路径。 比如说很重视回报倍数,但是同样也重视IRR,也很重视每年给LP的现金回流。坚持这么多年一直在这么做,所以应该说获得了LP的认同和认可,包括在资本寒冬下还会继续支持我们。我也同意刚刚有一位嘉宾讲到的,光看IPO的数量可能只是一个很片面的维度,肯定也要看质量。说到跟退出相关的,其实我们去年和今年都有超过10家IPO,今年数量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这个的确也不是说去迎合政策或者说去提前预知道到了比如资本市场的开放,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政策的方向其实是很难把握的,而且有时候真的是急转弯,抓不住的话就被急转弯甩出去了,所以我们更多的只能是把时间花在基本面上。今年上得比较多的几类项目,一方面是医疗健康,这个的确是前几年已经播种,已经布好局的,然后就是跟新能源,包括新能源相关、电池相关的上下游,也会有一些互联网新模式的,可能跟同行里面有一些专注早期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的基金在退出的结构上就会略有不同,可能那些机构会依靠某一些超级大型的IPO来换回一个惊人的或者超额的回报,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在做一个组合。 银行业会比较多,前几天一个银行业大佬讲,PE、VC的泡沫正在破灭,我部分认同。套利性、跟踪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这个周期比较长,往前追溯的话可能是中小板、创业板开始了,这一波大概持续了将近十年,也是中国人民币为主的基金快速发展的阶段,过去的确存在很多类似的机会,但是未来的确我们觉得还是要到了更加专业化、更加专注做投资的阶段。君联资本很早就开始做系统性的打法,从上而下的,而且我们在2015年其实也做了专业化的分工,的确在若干个方向上培养了比较专业的团队。 顺便说一下,刚才与会嘉宾也提到了投后管理,因为投后肯定是我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投错了再管也管不过来,但是具体管什么?君联资本引以为豪的是我们过去有一个体系,这个详细还是相对比较分散的结构,还是围绕项目,顺需而动,围绕需求调动资源,但是从2015年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后台,运营、风控等等,中台就是增值服务的部分。这个能力慢慢地在体系内固化下来,真正变成品牌的一个内涵。肆意这个我觉得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跟企业去更深入地在战略也好,管理也好,运营层面去进行交流,去帮助他们的一些核心能力。所以也的确是今年可能我本人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上分配,也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跨越这个周期。 作为VC和PE,因为我们主要是驱动创新的,所以我觉得对于驱动创新也应该是一个基金的态度。还是要回归两件事情,第一个还是要回归到基本的框架内,尤其在中国,整个金融行业其实还是,刚刚演讲嘉宾用“强监管”,确实是一个管制的领域,不管是做任何创新,我觉得起来要找到边界和框架。另外一个,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本质,金融本身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还是要去看它有没有在产业链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增加,或者创造的部分,如果只是去做资产的简单分配,甚至去割韭菜,的确不应该是我们追逐的。[详情]

丁浩:资本寒冬阶段如何投资?这三个方向值得思考
丁浩:资本寒冬阶段如何投资?这三个方向值得思考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中民金融执行董事丁浩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现在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资本寒冬带来的影响,如何在资本寒冬阶段花好或者打好手中的子弹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丁浩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国家和市场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国家层面很宏大的计划,在投资的时候,会着重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切合国家的宏观方向。二、同时也会看一些局部的行业的波动性,在这个里面找一些机会。三、会从不同的区域考虑。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丁浩:从中民金融的角度来讲,在资本寒冬的阶段里面我们是幸运的,因为作为一个香港上市公司,我们本身有很多的子弹可以打出来,但是也可以从日常的工作当中深深地感受到寒冬带来的影响,比如我们做很多投资,我们也会成立很多的基金,我会跟很多公司创始人、团队进行谈话,至少在过去几个月内有两个创始人跟我提起,今年是他们第一次从他们的安乐窝里,从家里出来,一家一家地拜访投资人,之前都是投资人直接找他们,要给他们投资,这个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点是跟其他的一些管理公司或者GP成立基金的时候,也深深地感到他们的巨大压力,非常非常难去把这个盘子攒起来。攒这个盘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对方的紧迫性,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资本寒冬带来的影响。中民金融CEO常说在资本寒冬的阶段,一块钱其实顶以前的两块钱。所以如何在资本寒冬阶段花好或者打好手中的子弹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只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国家和市场的宏观层面来看,举一个例子,《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国家层面很宏大的计划,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会着重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切合国家的宏观方向。 二、我们同时也会看一些局部的行业的波动性,在这个里面找一些机会。比如说现在数字资产行业处于低谷,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完蛋了,以后就不存在了。我们相信这个行业会长久存在,并且以后在某一天可能会起死回生,如何在这个行业处于低谷的时候深挖这个行业中目前好的资产在低位的时候去入手,我觉得这是我们考虑的另一个方面 。三、我们会从不同的区域考虑,我们不仅仅着手于中国或者大中国区,我们也会放眼全世界,我们在以色列、在东南亚、在欧洲、在美洲都有非常广泛的项目来源和项目投资。我们投资团队在10月底、11月初专门在以色列进行了一个多礼拜的项目考察,今年上半年中民金融在以色列进行了一个数字资产的公司投资,我们投资了一个公司5000万美元,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有好几倍的浮盈。如何在资本寒冬里面用好手中的每颗子弹是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刚才在介绍资本寒冬的时候我已经提到过了,我们如何在行业当中进行选择、进行挖掘,比如说在现在这个,不单是资本寒冬,数字金融也是寒冬,如何在这个寒冬当中敏锐地挖掘到,虽然说现在估值很低,但是曾经是很好的资产公司,可以去捡到很多宝贝,我觉得现在是这样的情况。 从中民金融的角度,我们除了从投资的领域上面,我们也敏锐地观察到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刚才其他嘉宾也提到过,就是在退出渠道上面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PE基金手里面以前收了非常好的资产、很好的公司,但是由于一些政策导向性的原因或者其他的原因,在排队,就是不能上市、不能退出,对他们的LP造成很大的影响。中民金融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中民金融除了在行业的选择之外,也对退出渠道上进行了布局,中民金融在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区或者大中国区首家去大力发展SPAC(特殊目的并购公司)。 什么概念?中民金融会发起特殊目的的并购公司,会在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进行上市,这个公司上市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资产的,内容是空的公司。在发起这个公司之后的二十四个月之内,中民金融可以发掘世界上任何一家有潜力进行上市的公司,我们会对这家公司进行并购,把这家公司进行反向并购,装入我们之前上市的特殊目的的并购公司里面,在几个月内可以迅速地完成这个公司的上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目前不能够及时退出的很多基金,包括公司本身退出的很好的渠道。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目前国内有科创板、有S基金,刚才岑总提到在国内上市有规则、有潜规则,尽管科创板,大家也要进行排队,或者是有其他的因素才可以很顺利地上市,S基金在国内是比较新的基金,会把PE手中的这些公司进行进一步的筛选,进行买过来,积累一段时间等待时机再出手。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S基金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大家可以把现在等待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退出的公司想象成一个堰塞湖,S基金提供了一个什么渠道?S基金是把堰塞湖里的湖水倒到旁边稍微大一点的湖里面,但是还是停在大的湖里面,仅此而已。但是大家可以想像SPAC是什么样的东西,SPAC就相当于我们修建了一个高速的输水管道,从堰塞湖直接大美国伦敦、纽约,直接把堰塞湖里面的湖水快速地导入到最终的海洋里面,这就是SPAC存在的目的,这也是它存在的重要原因,这是为什么中民金融在大力发展这样的一个业务。在座的各位嘉宾手上有这么一个文件,里面有详细的关于SPAC的详细介绍。[详情]

朱璘:寒冬来临要对烧钱的业务模式加倍小心
朱璘:寒冬来临要对烧钱的业务模式加倍小心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出席并演讲。 朱璘称,早些年风口企业,那种用钱去烧流量、烧用户的很容易受到资金追捧。但是近年来,那种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型,有明确的收入模型,整个财务模型是收敛状的项目,更容易受到追捧。 “这个也能体现出大家对于所谓风口的调整,我觉得其实寒冬当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大家对于烧钱的业务和公司会非常非常小心,会加倍小心。”朱璘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朱璘:我觉得先谈一下投资,可能大家接触得会比较多,感同身受会更多一些,因为我们是美元、人民币都做,实际上我感觉投资方面首先肯定大家的热度会有所降低,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头部项目融资反而变得更容易,我觉得这个项目是更明显的,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还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一些比较好赛道里面的领头羊也好,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这些项目本身往往可能不是早几年最热的,用钱去烧流量、烧用户,而是说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型,有明确的收入模型,至少在投的时候,你的整个财务模型是收敛的状态,这样的项目其实我觉得反而可能更容易受到追捧。这个也能体现出大家对于所谓风口的调整,我觉得其实寒冬当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大家对于烧钱的业务和公司会非常非常小心,会加倍小心。 实际上有些公司我认为你再给他烧一年他也烧出来了,但是就是倒戈再生那一刻之前,就差一年,其实是蛮可惜的,但是投资往往有的时候还比较沉重,特别是特别大的投资,我觉得我看到挺多的,这是投的方面我们蛮有一个感触的。一个就是行业风口在进行调整,第二个头部企业反而更容易融资,而且估值我觉得比起早几年,不说泡沫有多,我觉得还是有议价在那面,我觉得这是蛮有感触的点。 从募资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今年所谓的寒冬或者说募资难,我觉得肯定还是比较局限在人民币赛道上面,美金因为美国IPO、香港IPO的速度,包括之前的一些业绩,因为已经回过头回给IPO了,我觉得正常,肯定以后会讨论会不会持续,包括中美“贸易战”,包括美股涨了快十年,会不会跌,始终在发生,但是我觉得因为有整个主线带着,整体属于正常。我同意几位老总人民币的观点,只是政策波动比较大,刚才谈到政府机构、大型的母基金实际上钱都是挺足的,包括今年也募了新的人民币母基金,政府的资金,大型母基金的钱是挺重的,但是比如说三方上市公司,这两个很明显因为去杠杆去了以后,对于一级市场的参与热情是在下降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多GP为什么募资比较难。另外我们做早期还好,做PE的因为很多PE倒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没办法投,很多盈利企业因为PE比较低也不想融,融了也上不了市我融它干吗?还不如等A股市场好了再融资,所以这个事情其实变得很尴尬,早期相对还好。因为政策去杠杆的原因,参与度是下降的。 现在这个阶段能给投资人看到一个你很强的现金管理,能屈能伸、能招人、能砍人,能在市场经费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同时还能维持住一个比较不错的增长,我觉得还是能够得到很多的投资人青睐。我补充一个小的方面,退的方面我也有感触,今年其实IPO很热的,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1月份看一下IPO的具体数字的话,我相信在某一轮以后的投资人其实都没赚钱。这个其实也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包括今年很多奖项颁奖其实都是按照IPO数字来颁的,如果把IPO数字对比一下,IPO的赚钱效应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曲线。我觉得在早期基金当中,第一一定要给IPO,越是寒冬IPO越有价值,有一点很明确,基金规模越做越大,很多价值在它上市之前已经被实现了,在它的价值体系里面。有时候老板也并不想要提一个很高的价格,但是上一轮的价格提得很高,不得不以那个价格去IPO,最近一轮投资人其实是在肉里面的,这个其实也是被顶着上去的,这是蛮不健康的状态,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因为早期基金安全边际比较高,我们今年特意地去推了一些并购,尤其是全部现金的并购,这个也是基于现在的经济环境做的一些决策,觉得其实还是挺明智的。 我差不多五六年前开始在东南亚有布局了,现在那边的团队以吉隆坡作为一个中心,雅加达、越南都开始进行布局。这次中美打仗对我们来说有一个很复杂的心情,首先我觉得中国经济肯定要受到损失,但是反过来讲,我们也看到中国需要把交椅从美国切出来,和其他国家进行更深入合作的趋势已经不可逆了,至于是谁,我相信东盟、东南亚、非洲都是有可能的。从地域也好,从华人的布局也好,我们现在发现东南亚还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包括最近很多互联网巨头也不断在那边布局,对全球化还是有帮忙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对LP来说是很特别的区域,但是中国有很多政策的风险、各方面的风险,当我们一个平台有不同的区域,或者有多个国家以后,其实从基金角度来说会更加平稳一些,而且中国跟美国交易的需求是在人为地往下降,要是维持住GDP的话,总量是不可能降的,是要升的。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是有挺大的机会,再加上东南亚很明显有和中国十年前的人口红利在里面,再下一个十年可能是非洲,但是接下来的十年应该是东南亚,所以这一块对我们的布局是很重要的。[详情]

岑赛铟:交易所不能高高在上等着企业 而应主动邀请
岑赛铟:交易所不能高高在上等着企业 而应主动邀请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出席并演讲。 岑赛铟称,海外的交易所都在争夺优质的中国企业,在中国,这一两年港交所就非常地努力,“我感觉他们的团队如果不做这一行他们一定是非常出色的销售”。岑赛铟认为,没有理由中国的交易所或者证监会就高高在上等着企业来排着队上,应该也有主动邀请的风向。 以下为演讲实录: 岑赛铟:我觉得从两方面来讲,大家可能觉得,第一方面大家觉得是刺骨的寒冬,是因为反差太大,是因为前两三年太热,两万多家GP,我感觉到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人都是GP,无论他原来是做什么的,现在都在做投资,这个明显是过热了的,但是这个行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也就是说这种泡沫最终还是会退去,我们还是得尊重专业,还是得尊重最基本的价值观。等泡沫退去的时候,我想能够留下来的机构肯定能活得更好,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我想有很多GP最终会在寒潮中被淘汰掉。但是这在很多行业或者很多市场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刚才两位老总说到从二级别道路一级的价值传导问题,我们因为现在参与投行的业务还比较多,偏中后期一点,现在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感受,就是过往一两年,因为我们做美国市场比较多,过往一两年我们经常都会劝那些我们投资的企业,你的IPO定价不要定太高了,因为你定太高的话,海外市场都是机构,大家都不傻,大家不参加你的IPO很容易就破发了,不要用涸泽而渔的玩法来看待IPO我看80%的企业家都不会听的,投行能给他们多高的价他们就会融多少的钱,按最高的融。 但是最近这一两个月我们参与投的一些项目,包括一些企业,都基本上是按照区间的最低来报,甚至更低,他们开始愿意接受用一个比较低的估值来做IPO,当然也是向现实低头,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有办法的话他们也不会接受。但是我觉得这一两个月已经在传导,我想到了一级市场层面是迟早的事情,可能明年从投资的角度讲,我们就会看到,在一级市场可能会看到一些划算的机会和交易,希望这个会发生,否则这个冬天就没有意义了,但是一定会发生,每个冬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从募资来看,因为我们这两三年的节奏都比较既定,没有因为前两三年非常火热,我们就非常狂热地扩张我们的投资规模,同样,也不会因为这几个月的寒冬而去很着力地收缩,我们有我们的投资逻辑和我们一整套的投资理念跟体系,我们还是非常尊重价值规律和尊重企业质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节奏没有太大的变化。谢谢。 从退出的角度,我们企业其实是在美国退出的,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在中国面临着很多政策风险,但我们的背景也决定了我们也不太擅长做一个政策套利者,这不是我们非常能干或者愿意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包括像前几年大家都可以按照政策,大家听说证监会调控三千万大都找能有三千万利润的企业,找到就投了,现在据说调到五千万、八千万了,但是我们还是以企业的质量和我们设定的赛道去做,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退出的市场我们也只能选美国,不是说我们很喜欢,或者说这个市场是最好的,都不是,我觉得适合就是好的,只是说我们熟悉这个市场,刚好它又符合基于产业研究的所谓价值投资,它比较适合退出。 我们跟去年也是一样的,我们非常重视退出。如果退出不了,LP可能就跑掉了,对于我们这种机构来讲还是比较现实的。所以我们才会花很大的力量在美国市场,但不代表我们不重视中国市场,我们也认为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肯定是越来越灵活和越来越多样性。 我们在海外的时候看到每个交易所都在争夺优质的中国的企业,这一两年我觉得尤其港交所就非常地努力,我感觉他们的团队如果不做这一行他们一定是非常出色的销售,我觉得没有理由中国的交易所或者证监会高高在上等着你来排着队上,应该也是有一个主动邀请的风向,科创板,说一我们心里投资的一些企业,据我所知也非常频繁地在和上交所进行沟通和接触,几家主要的大投行都在很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名单,去开始尝试报。 我们知道在中国上市有它的规则,也有它的潜规则,我们也要看清楚,才能决定投入多大的力量。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对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感觉中国的LP也有全球化布局和全球化经济资产配置的意愿,对我们来讲还是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的从投资的角度也不仅仅是投中国的企业,就像嘉宾讲到的,以色列有很多很出色的企业,欧盟其实也还有,美国当然有很多选择,我们也在找,这两三年我们看了很多欧盟或者是美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它的估值明显和中国企业相比是有非常大的优势,我觉得我们的投资触角未来肯定是全球化的,LP的布局也是全球化的,我们退出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全球化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格局和布局的话,我们是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政策风险的,让我们的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详情]

达晨财智齐慎:经济下行中蕴藏着投资机会
达晨财智齐慎:经济下行中蕴藏着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齐慎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环境也有很多问题。但齐慎认为,对做投资的来说,这种不好的形势蕴藏着投资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齐慎:总体说我们的机会还是把握得不错,刚刚王总说了一些观点,整个市场募资有三点,一个是过去的业绩能够给我们挣多少钱,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不是未来能够持续地给LP提供挣钱的能力,这是过去品牌的积累,这是募资成功的第一个要素。50亿资金中间95%左右是机构投资人,包括既有母基金,也有政府基金,实际上是机构化,机构化对内部管理的运作规范性要求很高,包括风控流程、投资决策流程、整体团队判断是要求很高的,未来我们要适应机构化的特点,它会对你的内部管理和运作要求非常高,尽调也是越来越深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政府还会有一些诉求。 比如说政府会有产业引导的诉求,有对当地投入的诉求,过去我们投了500家企业,分布在不同的领域,有TMT、有人工智能、有生物技术、有高端制造,能不能把这些产业跟地方政府的需求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是我们布局成功比较重要的要素。 宏观来看,今年感觉不管是宏观经济形势还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环境,今年应该说不是很乐观的一年,又或者是有很多问题的一年,但是对做投资的来说,也许在这种不好的形势中间也许是我们的投资机会。我们今年18年了,我们经过很多周期了,甚至还经过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八次IPO停发的现象。 今年国内IPO是100多家,是去年的400多家的1/4,我们今年市场至少是在常态化,没有像过去出现八次IPO停发的状况,今年比去年还是好很多。对我们来说,我们原来判断今年形势会很严峻,但是实际的结果,我们也跟团队说今年要控制投资节奏,但是在这个节点上会有好的标的,真正找到穿越经济周期、调整周期的好的项目,但是价格确实不偏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预判未来对于是不是真的能够摊薄现在的高估值,这是对我们的挑战。有一点跟于总一样,在这个阶段我们更要提升我们的内功,苦练我们的内功,提出我们更专业的对行业和对企业的判断能力。 我们以人民币基金为主,美元基金有小额的尝试,大概就是一亿多美金,规模比较小。过去我们觉得还是,如果专门做人民币,专门投中国创新的企业,在中国的机会很大,不管是中国的企业的群体,还有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我觉得过去都不错的,这是我们过去美元基金发展比较滞后的原因。美元和人民币的打法其实差异并不大,不管是对行业的选择还是对企业估值的判断。人民币基金可能更执着于对企业盈利模型会有更多的考量,这是过去受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要求,会很自然地用投行的方法,或者对企业财务指标、盈利模型做一些非常伸出的判断,这可能是过去在打法上有一些差异,但是美元基金现在也在回归,也在更关注现金流、关注财务模型。这两者我觉得打法是趋同的。未来整个国际市场,包括美国和香港的机会。[详情]

源星资本于立峰:经济下行时期募资很重要
源星资本于立峰:经济下行时期募资很重要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出席并演讲。未来12个月当中,机构应该怎么做,于立峰谈到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准备子弹,经济的L型底部到底有多长,什么时间能够回到红火的时候谁也无法判断,对我们来讲不能在自己经济复苏的过程当中或者资本市场再一次兴起的时候就死了,这一点我觉得是募资和准备子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无论基金多大规模,投资多少项目,核心是要拿业绩去交差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练内功、做好投后管理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是根据投资环境适度做出调整。 以下为演讲实录: 于立峰:最近大家都在说所谓的寒冬有人说如果开这种会不来冒一个泡,人家以为你冻死了。今年有一个投资热潮,尤其是不断推出新的投资概念,比如推出过独角兽的概念。有一个阶段,大家在追求独角兽的投资,拉动了一波投资热潮,包括募资也一样,由于大家对独角兽的概念,包括新的独角兽上市概念的推出,也拉动了投资的热度。上半年因为去库存的原因,有一段时间的热潮。下半年美股市场和国内市场也是冰火两重天。国内越来越趋于平稳,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出现。现在不能判断资本市场是寒冬,不能下这个结论,去12个月,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冷暖两重天的过程。 从未来12个月当中,从机构来讲应该怎么做?我觉得无非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准备子弹,经济的L型底部到底有多长?什么时间能够回到高潮或者回到红火的时候谁也无法判断,对我们来讲不能在自己经济复苏的过程当中或者资本市场再一次兴起的时候就死了,这一点我觉得是募资和准备子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无论基金多大规模,投资多少项目,核心是要拿业绩去交差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练内功、做好投后管理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资本市场并没有说现在中止IPO,所以做好投后管理和修炼内功是重要的。 第三个是根据投资环境适度做出调整,这对投资机构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在宏观的形势下或者整个资本市场不是特别乐观的情况下会出现两大机会,第一个是练内功和重新理清自己的投资战略和投资结构。第二个是不是会出现新的投资机会,虽然现在一二级市场倒挂,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估值水平越来越下挫的时候,现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并没有下降,我相信这种递延现象是存在的,未来是不是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想,我们拿到的估值是否会合理?这个时间点是什么时候不知道,但是我认为这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机遇。第二个机遇是我们会重新审视我们的投资领域。包括中美“贸易战”,包括国外跟中国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好,包括我们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等新的产业。所以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说我们在未来投资的机会在哪里,这是在市场冷静期当中给投资人的一个冷静期,未来20年也好,30年也好,50年也好,你认为什么让你的投资机构致胜,我认为一定要投有核心竞争力和跟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行业才可能有竞争力,所以我说在募资、投资和退出的节奏上,过去12个月或者未来12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我的认知是基于冷暖两重天,第二个是冷静期,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是我对这个行业基本的认识。 冷有冷的打法,这碗饭总得吃,我们也不会干别的,投资人是啥也不会干的就来干投资了,所以有两万多家投资机构现在冷了可能会有合理的挤出效应,我相信一定会有行业的调整,包括机构的调整,包括投资人的筛选,包括母基金、LP的筛选。作为GP来讲,对于长期性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认为经济的底部或者寒冬期是一个长期性的,这种长期性可能跟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机构调整也是有关的,国家经济机构的调整。 过去30年当中由于互联网经济或者40年当中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过去的经济状态是低效率的经济,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经济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流通领域,在交通领域当中,甚至在通信技术当中。后面我们当然会面临着中国经济结构上的,比如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或者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经济结构的大的调整期,这种调整期可能是以芯片技术、传感技术等等,或者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的产业发展周期,这个周期未来会持续很长时间,由于这种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促使中国经济未来保持30年或者第二个40年、第二个50年的高速增长,在这个高速增长过程当中,我们刚好处在两种经济转型结构当中的阶段,这个阶段到底有多长不知道,所以机构面临这样的形势下: 第一个要准备好棉袄,不要把自己冻死,棉袄穿起来。第二个要有新的打法,过去机构的打法和未来30年当中机构的打法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我们刚刚进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赚的不是投资的智慧,我们赚的是政策的红利。 第二个阶段,我们赚的是市场的套利,只要你投进去,只要上市了,一定会赚钱。所以我们当时在基金会的时候,我第一次跟海外合伙人讨论的时候,他们觉得很奇怪,这样的项目你为什么会投?比如说在纽交所的项目就15倍的PE,我告诉他中国这个项目至少60倍的PE,他说没这个可能性,我说你去看,比60倍还高,现在没有人说IPO以后不挣钱了,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IPO有可能不挣钱,有可能B轮、C轮以后还赔钱,甚至永远不可能翻身。单单IPO看一个机构的能力的话是不够的。 第三还可以赚政策的红利,比如国家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政策,还有很多。未来要赚什么钱?我认为未来投资机构要赚所谓的智慧的投资人的钱。那个时候才能考核投资人真正运用手中的子弹打的靶心是不是准,选择的行业是不是具有高速成长能力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选择的企业是不是这个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过去投了N多个上市公司都不是这个行业的头部企业,由于某个原因,比如最初上市的时候是一种审核制、审批制或者指标制,给你一个指标就能上市了,我去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部长告诉我说要去香港上市,但是必须要把要破的国有企业并了,并了之后才给你指标。这个当中政策的因素、市场剪刀差的因素,还有一些技术本身对中国粗放的经济,互联网的因素之外,未来才会是一个真正的考验。还能有多远,我想总理说不清楚,我也讲不清楚,我觉得要做好长期的经济在底部运行的准备,或者我们的行业在相对比较寒冷的宏观环境当中运行的这么一种准备。[详情]

元禾辰坤李怀杰:资本浪潮让大机构越来越大
元禾辰坤李怀杰:资本浪潮让大机构越来越大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出席并演讲。 李怀杰认为,这波资本浪潮带来了新的趋势,大机构越来越大,一些小机构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圈,非常有效率的组织形态。大的那些自己自带生态圈,现在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参与到股权投资行业里面,它有主业、有对市场的影响。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怀杰:我们是一家母基金管理机构,其实主要就是负责给市场输送流动性,给各位募资的GP提供资金支持,对整个市场的冷暖变化或者资金的供需,过去半年应该讲是不太均衡的状况,还是深有感受的。这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大家还是觉得整体是一个结构性的或者是政策性的原因导致这么一个相对来说大家都把投资节奏放慢,更多的说是要练好内功。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普遍共识的状况,这样的一个状况会如何演化?会走向什么样的阶段或者会持续多长时间,我觉得这是大家会讨论的点。 我们还是有自己既定的计划,我们也是母基金管理机构,也面临着本身的投资节奏的问题,我觉得这块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做一些微调。但是感受另外一块比较大的变化,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母基金投资的机构,其实是在整个资金供给里面是一块,过去半年的主要感受我觉得原来构成整个资金版图的其他的一些player受更大的影响,对整个的市场可能还存在着结构化的调整和挤出效应,因为不可能现在整个市场是有一两个主体成为一个唯一的资金的支持方,更多的是一个过去形成的复合型的主体的结构,但是现在突然有一两个比较重要的主题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我想整个对市场的冲击会产生一些免疫的效应或者溢出的效应。这一块对市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我觉得未来的状况从大面上来说,大家说可能是L形的底部,寒冷的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毋庸置疑。另外跟中国的气候一样,永远是局部不均衡,整体不均衡的情况下的局部不均衡。在整体相对回归理性,价值回归的主旋律前提下,目前看还是有扎堆和部分地方存在资产泡沫,刚才各位嘉宾都讲到,从目前来看应该是一个趋势或者愈发明显的状况。在这样一个资本寒冬下投资人的选择,包括最早配置的财富资金等等,包括从VC、PE会有趋债型的做法,刚才王董事长也讲到这一点,这个现象会更明显,集中量块,一个是扎堆投一些跑出来的项目。这样垒头部的现象会造成头部的价格很贵。另外一个情况,过多地强调了利润,其实也是给投资人、给自己寻找一定的安全边界,甚至说大家现在对于烧钱的模式更慎重,回过头体现能看看PE的投资其实更追逐了。这其实也是收缩性的债性思维的,这个还是会存在局部性的不均衡。 另外主题也面临着轮回的状况。我记得很清楚,十几年前做投资的时候大家的主题可能是Pre-IPO,我是干早期的,我是干中后期的,到了2008年、2009年以后全民PE,又经历了阶段性的谷底的时候现在的主题更多的是产业聚焦、细化,往下走做得更深。这是挺好的,本身是我们策略的进步。 但是现在经过小十年的发展,其实这个主题又遇到了一些差异,大家都说不能再聚焦了,跟过去讲我是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一样,什么叫细分行业?可以分得更细,但是这是不是更科学合理,或者对机构长期发展是有竞争力的策略,这是到的需要重新审视的时点,正好趁着这波资本浪潮我们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有新的趋势。 第一个大机构越来越大,不管是境外还是境内,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趋势,境外的趋势是一些小机构,也是过去在硅谷非常有效率的组织形态,但是不是一个单一的小机构单打独斗,可能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圈。大的那些自己自带生态圈,现在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参与到股权投资行业里面,它有主业、有对市场的影响,将来会不会成为生态圈之间投资的主体?或者生态圈之间,因为可能也是一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作为投资的模式,这可能是一个可以大家讨论的观点,这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确实需要在寒冬的背景下有一些变革。[详情]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主持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主持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方远主持圆桌对话。[详情]

卢荣:粤港澳大湾区有四大投资领域值得关注
卢荣:粤港澳大湾区有四大投资领域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科技革命、规划引领、产业升级三种动力促进了大湾区未来的产业机遇。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四大投资领域:新药研发、人工智能、5G和新能源汽车,卢荣说,“大湾区尤其是香港有非常好的教育基础,科研研发的基础非常好”。 他还指出,目前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里,越秀产业基金正在跟香港和国际的一些合作伙伴共同谋划发起设立大湾区高校科技联盟,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澳门大学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将会发起设立一个人民币和美元的双币种的大湾区的基金,并且会在广州设立大湾区产业园。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卢荣:前面王老师提到一个点,今年走过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或者说整个中国金融行业,由于这样的一个强监管的政策,导致了整个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也用了一句话叫作金融的监管正在重塑我们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业态。在面对融资、投资退出等多重夹击之下,中国的私募行业开始进入到我们称之为叫作规范中发展成长的拐点,这个里边实际上就是想表达有几层意思,第一个是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经历了2004年的萌芽初创阶段之后,从2018年开始应该进入到了一个规范调整的阶段当中。在这样一个阶段里面可以感受到整个行业重新一轮洗牌效应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私募资产管理行业步入到了一个成长的拐点。 我想大家感受到更多的是寒冬,我分享一点来自南方的暖和的气息。我想今年在投资主题里面,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我们一个很好的主题。我的演讲主题分成四个部分,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大家听了很多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到底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重点的产业基础是什么样的?对于我们投资来说会有什么样的机会?第三个向各位介绍一下目前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政府在参与大湾区的重要平台公司,我们在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样的。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这个战略从2015年3月份在两部一委的共同推荐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去年一年的发酵,应该讲目前是整个我们在南方或者国家的国家战略。核心,这里面有两段话我觉得特别重要,第一,自此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领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定位是打造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这里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目前GDP已经达到了,2017年达到了6万亿,占到全国12%,这个体量是超过了世界第十二大经济体俄罗斯。目前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是跟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相差不太大的。2017年GDP总量在全国总的面积不足1%,人口数量不足5%的情况之下创造了全国12%的GDP。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上看到,跟全国人均GDP的情况相似,大湾区的人军GDP也是远远低于其他的湾区。从产业结构来讲,大湾区目前处于的阶段就是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从第二产业往第三产业进行转变的这样一个阶段。从整个大湾区的角度来讲,目前产业链条比较完善,结构比较均衡,拥有了一批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个表现出截至目前在构建大湾区的核心理念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构建广深港澳科技走廊,这样从广州、东莞、佛山、深圳形成了一条非常好的产业链基础。 这个地方的核心就是跟做投资的人有很大的关系,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来自于核心大湾区战略,就是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科技跟我们的投资实际上是紧密挂钩在一起的。右图可以看到,在这里面科技创新的成绩在大湾区应该讲是非常斐然的。 这个地方提出来每个地方针对于相关的助力创新,打造大湾区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目前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概念里面,目前大湾区独角兽的企业现在也是占到了全国独角兽数量里面非常多。现在涌现出来35家独角兽企业。这是第一部分,把整个大湾区里面的来龙去脉和战略定位、发展的战略跟大家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分享一下在大湾区里面未来四大产业的机遇,我们认为首先第一个角度是科技革命、规划引领、产业升级三种动力促进了大湾区未来的产业机遇,科技革命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通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持续地演进,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最近大家比较熟悉的“互联网+”、“AI+”、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等。第二个是规划引领广深港澳科技走廊提出来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领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升级的维度,珠三角一直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制造业体系比较完善,链条也比较完整,拥有像华为、中兴这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的龙头企业。 从我们公司来看,我们觉得未来在大湾区的行当里面有四个重要的机会值得关注,包括新药研发、人工智能、5G和新能源汽车,这是我们梳理的产业链的逻辑。在大湾区里面,特别是香港,香港拥有非常好的教育的基础。香港是我们在整个全球世界前50名大学里面,香港有三所,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这个是在所有的单个城市里面拥有世界级大学的排名数量是最多的一个城市。包括科研研发的基础也非常好。 目前我们在关注的点我们觉得是整体上医药行业处于初创阶段,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广州目前在这个领域里面应该讲是作为国家在重点支持的一个生物医药的重要的城市。所以现在在广州,我们也投了将近有大概20多个企业,我们帮着广州市政府引进了12家全球的总部企业到广州落户,我今天讲这句话我特别怕大家误会,我们是国有企业,以为我们有政府的招商引资的任务。我其实是完全没有的,我把他们引进过去当然是很好地用好我们在广州政府的资源,但是更多的是想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因为目前广州在生物医药这个行业的政策是最好的。 第二个是人工智能,大湾区具有核心技术的基础层、技术层广阔发展的空间,并且跟大湾区的产业升级能够形成非常好的互补。现在在这个阶段我们目前也投了挺多的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在传感器领域投了楼宇,在云计算、大数据里面我们现在正在布局紫金光电和浩云,我们投了第四范式,在智能语音领域包括了云之声、思必驰。 5G,前两天中国移动正在广州召开它的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我想在伙伴大会里面专门提到了一个概念,说5G,5G比4G不仅仅是多了1,而是开启了全新的时代,所以我觉得面临未来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5G需要面临差异化的挑战,满足不同的场景、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给整个投资行业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家层面大家看到最近炒得非常热的华为的事件,国家态度上也很明确,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是会去继续推动5G的发展。 新能源是我们在公司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储能和氢能行业都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目前投了宁德时代新能源。 介绍一下越秀集团,是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1985年成立,现在是33年的时间,目前集团2018年预计总资产是5300亿,利润总额是超过125亿,是目前广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的一个国企。在“十三五”战略定位里面,叫做稳做强做大金融,稳定发展交通,我们集团目前的主业就是金融、地产、交通三大核心主业。三年目标就是希望在“十三五”期末集团的总资产超过6000亿,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利润总额超过150亿。 在大湾区里面,从战略定位的角度来讲,越秀集团是广州市政府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公司,是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平台公司,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到“十四五”的时候集团的总资产规模是能够差距10000亿,实现金控的市值超过千亿,地产的营收超过千亿,我们在金融地产合同销售金额是能够超过700亿,交通的总资产超过1000亿,新兴产业主要是指我们这一块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这一块。 从金融发展角度来讲,完善大湾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大湾区实体经济,一个方面就是发挥证券、银行业务的跨境优势,满足两地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二个是谋求新的牌照,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目前在我们金融板块里面,现在我们信托有一个在重组广州的国投,是我们现在在托管,从大的金融牌照的核心角度缺一张保险的牌照。第三个就是通过并购引入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金融科技的升级突破。房地产就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中心的建设,加大大湾区的投入。五个要点:加大养老长租等布局力度,第二加大大湾区的投资金额,第三,提升资产金融化的能力。在昨天晚上正式公告宣布我们会成立一个地产的PE基金,50亿的规模,从而会打杂我们目前在前端拥有一个地产的PE基金,在后端拥有国内唯一的一张REITs拍照,打通全产业链的能力。第四个是加大在香港的子产配置力度。第五加大大湾区的轨道交通与沿线午夜、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的合资合作,这是跟广州地铁学习香港地铁+物业的模式,现在在今年,2017年成功地落地了几个项目。加大交通基建的投资力度。战略新兴产业是把握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的机遇,利用产业基金的平台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孵化。 目前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里面,我们目前也正在跟香港和国际的一些大的合作伙伴,在共同谋划发起设立大湾区的高校科技联盟,是跟由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澳门大学发起设立的高校科技联盟,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会发起设立一个人民币和美元的双币种的大湾区的基金,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会在广州设立一个大湾区的产业园,这个也是真正意义上地落地我们大湾区的战略。 越秀产业基金。2011年8月份成立的,目前累计管理规模500亿,从公司的业务布局角度上来说,我们是股权、夹层和母基金、量化,定位成是一个综合型的资产管理公司平台。我们的投资主线就是围绕着四个行业,包括医药、文娱、制造和消费,目前我们也投了一些行业的头部企业。 另外一个点,接着王老师的观点讲,目前越秀也有母基金的业务,我们也是希望从整个资产配置的逻辑来讲,我们希望通过母基金能够为这个行业树立一个长线投资、长期资产配置的逻辑,在这个里面我们自己从越秀产业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被投企业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能够为他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一些赋能式的投资。 最后以一句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微信的签名: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我们希望能够携手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共赢发展。谢谢。[详情]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出席并演讲。[详情]

王忠民:母基金助力穿越周期 在风险端提供有效供给
王忠民:母基金助力穿越周期 在风险端提供有效供给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委会主席、全国社保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并演讲。 其表示母基金可以对穿越周期有效助力,除了资本端的之外,还可以在风险端提供有效的供给。 王忠民指出,如果让国有资本不仅做大LP而且做GP,直接去选择投资对象,一定会在利益的对冲性当中、风险的对冲性当中会错位。这种错位会导致直接国有的GP做基金会投资失误的风险加大,而母基金恰好把我们今天还有庞大的社会资本、庞大的这样的逻辑才可以构建起来。 既可以在每个层面融合资本,又可以从每个层面达到风险的规避,还可以让不同的资本特性只做属于他的,要么国有资产只做LP,不做GP,要么做GP只做母基金层面的GP,而不是做最专业的、最细小的基金层面的GP,这样就各司其职。 “过去只是我们在做基金当中,如果用母基金的方式去做的话才可以把庞大的PPP做到融合得好、投资得好、风险规避得好,才可以解决好问题。”王忠民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忠民:尊敬的各位来宾。本场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创新资本,一个是穿越周期。我从这两个关键词当中看看母基金会发挥什么样的逻辑和作用,从而带动基金业和基金的投资蓬勃发展。 母基金下的资本创新生态系统 先看创新投资。如果我们今天看大部分的创新创业主体创始合伙人,要退出的时候一定是基于在有没有IPO的场景当中去。他们可能在A股的IPO,在中小板,乃至于曾经在新三板。 今天我们也憧憬在科创板当中上市,来最终不仅让我们的基金投资人可以退出,而且让自身的股权可以有效地在一个高估值的场景当中,把未来贴现在今天的股价当中。或者还可以到香港去,今年年初以来,独角兽公司选择去香港上市。 对于这些退出途径我们会感觉到,如果我不上市能不能退出?我们发现头部的互联网公司,这几年频繁收购这个领域当中的创新公司的股权,甚至是全部股权。或者某个产业领域当中的头部场景,可以用头部企业基金的方式把他的股权全部收购下来,以至于可以促成头部场景当中迅速的资本流入。 无论是Uber、无论是自行车、无论是吃穿住用行的互联网场景,最终的形成都是以母基金的形式去投他们的逻辑产生,而且最后的并购也会产生这样的事实的社会结果。 最近有两单并购,国外发生了两单并购,一单并购是红帽子这家公司只提供了一单开源的操作平台、操作系统,被IBM以334亿美元全资收购,他没上市。如果我们再看这两天发生的例子,也是一家公司把另一家公司在没有上市的情况下也是用了300多亿美元收购。 我们今天从这个逻辑当中引申出创新投资,特别是这个领域当中的几个逻辑线路。今天的创新投资已经不是创始合伙人和简单的几家风险投资基金跟它在一块儿战斗,而是在一个加速器当中,这个加速器当中形成的理念、形成的产业认知是加速器里面的风险投资,是加速器里面的母基金下的几个风险投资跟它在一块儿推动。 如果拿这个逻辑去看的话我们突然发现,中国头部场景的这几大公司里面跳出来的人去做创业。母公司根据他跳出去的这个合伙人,给他投一部分,他再用基金吸引一部分母基金投资人,是今天市场当中出现最大概率的、最有可能成功的。 因为你跟这个系统当中的加速器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如果你在加速器当中创业,你的所有软件投入、硬件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所有的投入都可以用原有公司的开源平台和基础设施给你提供的,你创业初始的资本投资在运营的阶段就可以是成本最低的。 而且你如果是基于原有的生态公司当中某种应用去开发、去创新的话,你没有销售费用,你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为他所用,就可以把你的市场在最明确的目的和最点对点的链接当中进行销售。 如果基于母基金的原来的生态系统投资,你的合伙人就有机地和产业链条当中合伙起来。你没有挣钱的时候,没有人找你的问题。一旦你挣钱,才在这个加速器当中有人分润,一旦你挣的钱更多,就有人愿意给你基于现在的利润的现金流去给你估值,再投资你,最认知你的人、最认知你背后的价值的人去给你估值,去投资的时候,你就会在每半年融一次资产生资产增值。 如果是全资收购,你已经可以全身而退,甚至一级市场估值的标准比二级市场的估值还要高的情况下你退出了。如果把初始创业、投资、成长发展、盈利、估值、退出全部都在今天的加速器当中看,反过来在初始阶段就会鼓励原有系统原有链条、原有生态当中的人做相互链接的创新投资和创业投资,这才是今天的业态,这才是今天的创新生态,这才是我们今天做创始投资和创始风险投资当中要做的一个东西。我们需要从母基金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生态体系当中的高维度是什么?是头部公司,是头部公司的产业链条,是头部公司为产业链下的母基金,更多的层次的覆盖和更多层次的从创新投资当中,给你提供免费平台和成长过程之中给你分润和你再成长过程中对你还没有盈利或者已经盈利的资产进行有效的高估值和全资收购你,让你退出,然后成为他内部生态当中的固定的有效的板块等等这样的一个系统,是母基金构建的,是母基金完成的。是母基金这样一个高维度才把无数个专业基金和无数个风险投资的创始人和自己已经存在的产业链条,和已经要退出的资本链条,多维度当中架构在一起,运行在一起,让它彼此共享、彼此成功、彼此发展。这是成长,这是创新投资。 母基金助力穿越周期 母基金还可以对穿越周期有效助力,除了资本端的之外,还可以在风险端提供有效的供给。我们看资本端,只有母基金今天才可以把初始的母基金的LP的钱聚集到不同的大的资本当中,聚集在一起,才可以消除大家之间的竞争关系,消除大家性质不同的关系才可以融在一起。这个融在一起的时候才可以让我们今天庞大的社会保障、庞大的国有资产、庞大的这些资产,我只做母基金的投资,即使我做母基金的GP,我也只是在选择基金当中,而不是选择最终的项目当中去投资,我选基金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基金的制度架构、根据基金原来的运行业绩和它的团队、和它的专业领域当中积累的程度,我大概率会选对。 如果让国有资本不仅做大LP而且做GP,直接去选择投资对象,一定会在利益的对冲性当中、风险的对冲性当中会错位。这种错位会导致直接国有的GP做基金会投资失误的风险加大,母基金恰好把我们今天还有庞大的社会资本、庞大的这样的逻辑才可以构建起来。 构建的层级越高,多维度地、多层次地去投资于不同的专业基金,专业的特性是内在的不断地专业化、垂直化就可以保证基础层面的基金是最具专业认知、最具投资把握、最能认识市场当中的,不仅认识它的技术架构,认识它的商业逻辑,还认识它的运行团队,对它有最深的商业和垂直认知,只有母基金到基金,再到被投企业,再到被投企业的专业化的逻辑当中才可以让基金的专业投资得以实现,同时也可以风险多范围地规避和产生冲突。所以我们看既可以在每个层面融合资本,又可以从每个层面达到风险的规避,还可以让不同的资本特性只做属于他的,要么国有资产只做LP,不做GP,要么做GP只做母基金层面的GP,而不是做最专业的、最细小的基金层面的GP,这样就各司其职。 如果拿这个思维看今天的问题,过去政府的引导基金、PPP基金只融合了资本而没有处理好真正的资本,什么样的资本在GP当中的定位才是我们过去的问题所在。我引导你就必须投在我的项目当中,投资我的区域当中,你的收益率就被我框死了,就不能发展,我引导只能引导一个方向,不能引导具体的项目和具体的公司当中。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引导基金当中,地方政府和国有的不做GP的话就不会实现到这个。我只把在交易结构当中把方向扔给你,如果我做了GP我就容易把这些事情引导偏。过去只是我们在做基金当中,如果用母基金的方式去做的话才可以把庞大的PPP做到融合得好、投资得好、风险规避得好,才可以解决好问题。 今天市场当中已经碰到很多问题,当我们想到基金的时候,市场大发展的时候,基金规模、基金数目蓬勃发展,这是过去的一道投资界的亮丽的风景线,也让基金业协会、也让一家基金单个的规模和速度快速成长。但是今天市场出现问题了以后,我们会发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哪一块出问题就赶快让这个领域成立基金,让基金去疏困,让基金推独角兽,让基金做科创板,只要想发展哪一块,只要想解决这里边的什么问题,我们一定先给它推出来,让基金赶快成立这方面的基金去做。 我们会发现基金为什么会在快速发展、蓬勃发展当中是亮丽的风景线,在解决今天金融和产业领域当中金融一定不要脱实向虚,只有基金是最实的,而且不仅是实在效率的实体,而且实在最有发展的实体,还会解决实体当中的病灶和并购当中的问题的时候,这才是我们金融的价值。 但是我们在解决今天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基金这样一种组织架构,基金这样一个把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基金可以把社会资本从两种责任体系当中无限放大的组织当中投资到全社会过程之中才是一种最好的权益结构和权益投资方式。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专业化地解决成长基金的问题,也可以专业化地解决退出阶段和解决市场当中冲突和矛盾阶段的问题。如果我们用一个疏困基金,我们会发现疏困基金把上市公司的股权注入一部分的股权进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背后原来基金投资的那些股权已经到了退出去,而且已经加一加一再加一,到了退出最边缘的时候,你一疏困那个就要退出,发生第一例当中,我看退出的几个社保投在那里,当然社保要求它退出,你不敢怪退出我原来投资的那些去哪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看几条在穿越周期当中的问题。穿越周期如果只从资本的久期的角度来说,社保、保险、人寿这样一些久期最长,你的久期如果长过了周期,我们今天周期因为金融化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缩短,所以用长钱比用短钱好。周期的演变来的时候,周期可能会错位,我们这个时候才发现这次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另一个匹配当中周期的问题——信用。信用的场景的久期的匹配,长钱就要用在长投资当中,短钱用在短投资当中,越短的钱是流动性问题,再短的钱是信贷的问题,越长的钱才是股权投资。 如果我们号召社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但是我们说所有的银行都给“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公司去做信贷,那是不现实的,刚开始创始的时候没有资产去做抵押,也没有人给你担保,你拿什么去借钱。如果这个时候只能用合伙制的创始合伙人的形式才能把力量融合起来,只能依靠风险投资,而风险投资和合伙这些东西是长钱来的东西,长钱对长钱的市场,对周期长的才有效,过去是搭配错了。问题在于搭配错了以后会把信用场景搞反了。 我们今天看,如果在市场当中原来的股东,为什么原来的股东把自己的大部分股权在二级市场当中质押出去。如果反过来我们从市场当中看,我从母基金到分专业基金,再到被投对象,从股份公司的股权的占比多少,可以无限地用股权相对于其他股权当中的这种逻辑去架构我的股权彼此的杠杆,而不是把股权拿去做债权的完全的杠杆应用,如果股权全部用到债权当中,你的每一分价格的波动都会因为瞬间的债权的崩塌把你辛辛苦苦积累的股权全部因为债权的问题给拿走,这个时候你积累了多少年,十几年二十年辛苦的成果就会被债权关系的崩塌,而如果你在股权当中从风险投资,乃至于到股东当中都是这样,还可以在二级市场当中找到新的股权再来投资你,而不是把你的债权关系用到杠杆率最风险的地方。 即使在市场当中表现较差,能不能发优先股的债?发优先股的股权,谁现在进到我的股权融资当中来,我们就可以让你在的股权当中资本占少数,但是在决策、控制和未来当中占更大的比重去参与到治理和决策领域当中,更关键的是我可以跟你有一个单一的交易结构,这个交易结构当中一天如果市场转好了,突破了短期的问题的时候我可以高回报率把它回购回来。这样一种优先股的交易结构是在二级市场当中遇到最严重的股权风险、股灾的时候,真正地去吸纳股权投资者去解决市场问题,而不是我们今天用疏困基金的方法,突然一疏困,其他背后基金的退出得把它说不能退,到底扎进去多少钱,没底没洞,这是单对市场当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当中,今天突然发现可转债,不仅可转债,可转换债是一种类优先股的,但是是用债权的形式,我们曾经明股实债用了多,今天我们还在用明股实债的东西,甚至明债实债的东西去推生股权这个长钱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就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母基金当中如果我有母基金,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会在市场当中出现一个特殊的二级当中的市场,首先是一级市场出现了,而且在二级市场当中会有专门做优先股的基金接这个时候的股权关系,让所有的股权估值点对点地对应。 今年为什么所有的公司都急于到香港市场赶快上半年上市,即使马上第二天就破发?是因为在投资的股权结构当中,过去便宜的钱太多,在做过去资管系统、过去的资金来源,当便宜钱在市场上一下子多的时候,包括我们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投入了好多的便宜钱,便宜的钱多了以后,一级市场股权的估值就会高估,一级非流动性议价就会高起。你是优秀的投资者,你有尽调、法务、制度、风控,你去谈,谈完了以后,因为我便宜,我说你别跟他玩了,跟我玩,我在他的价格之上加价20%投你,把他挤出去,加价20%不行,加价50%,翻一番行不行?OK,我投进去。但是我投的价格高了以后,我一定要跟被投对象签一个对赌协议。如果对赌协议签下来以后,你在那个时点不上市,你就要按照一定的复利结果偿还资本的成本,而且要连本带利,所有股权就变为不是你的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是信用场景的问题。 回到信用场景,资管新规的打破了原来的信用传递,即使货币宽松了,信用传递的凡是信用能传递到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运行,凡是信用被重新阻隔,被重新限制的地方都过不去,而且信用构建要基于真正的金融信用和真正的资产信用和真正的价值信用的时候,这个市场才可以回答得好,如果我们看信用债转换成垃圾债,如果把可转换债变成优先股,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从工具的角度完全可以落实,但是我们从基金的视角看只有基金的架构,只有母基金和专业基金的架构才可以解决市场当中短期问题的时候,把长期的资本,而且是股权架构下的资本,而不是债权架构下的短钱用长期的逻辑、长期的问题解决我们今天市场正在碰到的诸多问题。今天母基金不仅在创新投资当中,而且在疏困解难,解决我们目前的问题当中,都会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基金正在成为最有效的资本架构,最有效的投资逻辑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你我。 谢谢各位。[详情]

贾肖明:股权投资行业将剧烈分化 资金向头部机构集中
贾肖明:股权投资行业将剧烈分化 资金向头部机构集中

  新浪财经讯 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穿越周期:股权投资蜕变与重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贾肖明出席并致辞。 其表示未来股权投资行业无疑将剧烈分化,资金和机遇正在向头部机构集中,行业将进一步优胜劣汰。 贾肖明说:“即将到来的2019年,股权投资机构们是静下心来做好投后服务,盘活存量资产?还是摩拳擦掌大干一场?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机构如何提前预判?这些都将考验机构的策略与智慧。” 以下为致辞全文: 贾肖明:尊敬的王忠民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来到2018中国创新资本年会。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即将过去的2018年,可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移动互联网红利与人口红利不断消弱;同时,二级市场不断下行,募资难上加难,行业寒风频吹。 虽然,诸多新经济公司赴港、赴美上市锣声不断,但一二级市场估值趋同、甚至倒挂愈演愈烈。最新统计显示,80%IPO的基石投资人在亏钱;Pre-IPO轮有50%的投资人在亏损;甚至还有25%的公司估值低于上一轮融资估值。 虽然行业大环境不佳,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有头部机构年内完成大基金的募集;当多数机构还在为减持新规困扰时,也有机构在单个项目上为LP收获百倍回报,甚至10亿美金级别的盈利。即将亮相的科创板,也让股权投资行业再度躁动。 也许更冷的冬天将会来临,也许新一轮牛市正在酝酿,但股权投资行业无疑将剧烈分化,资金和机遇正在向头部机构集中,行业将进一步优胜劣汰。 即将到来的2019年,股权投资机构们是静下心来做好投后服务,盘活存量资产?还是摩拳擦掌大干一场?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机构如何提前预判?这些都将考验机构的策略与智慧,我们也希望在今天的论坛上,听到各位大咖的真知灼见。 《21世纪经济报道·创业投资版》自2010年创立以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成长路径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对资本的创新逻辑也一直在冷静观察与思考。通过记录资本大时代下的精彩故事,探索资本放大价值、机构持续创新,创新企业高速增长的可复制路径。 2015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也借助媒体转型发展的契机和“双创”热潮,抓住“互联网+”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正式启动了21+创客项目,举办创客大赛、创客训练营、创客校园行等系列活动,并加强同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合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寻找报系内外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 今年以来,我们重磅推出的《PE二十人访谈录》、《独角兽探秘》、《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人白皮书》、《PE变局》等系列报道和产品,也在行业得到高度认可与共鸣。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一批专业经验丰富、肩负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命的官员、学者、投资人士,共同把脉宏观经济风向,探索新时代投资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创新资本不断向前发展!预祝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详情]

主办单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