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造假上市者的帮凶,坑害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背离市场的大势研判,在某些方面,国内券商真的让人不敢恭维。股神对于投行表现出的是“恐惧”,A股投资者不仅只是“恐惧”,更应该对其保持一份“敬畏”才是。
令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股神巴菲特股东大会于日前举行。在股东大会期间,股神回答了多个问题。如在被问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时候,巴菲特表示,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有信心,中国的发展随着时间发展会越来越好。对于金融衍生品,巴菲特认为金融衍生品是一个危险因素,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去评估价值。而对于投行,股神的感觉竟然是“恐惧大于喜爱”,确实让市场感到有点“意外”。
股神巴菲特崇尚价值投资理念,并在日常投资活动中认真执行。实际上,价值投资也是股神致胜的一大法宝。巴菲特能取得惊人的投资成绩,价值投资功不可没。巴菲特对投行“恐惧大于喜爱”,个中却不无“否定”的意味。
中国资本市场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券商投行部门在其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融资融券业务没有推出之前,经纪、自营与投行业务成为券商的三大主要业务,在某些行情较好,且新股发行数量较多的年份,券商投行业务往往能为其创造巨额的收益。不过,在A股市场,券商投行部门也常常遭受非议。
如前几年A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市场化发行成为最时髦也是最亮丽的字眼。但其时的所谓市场化发行,实际上已变成了“市场化”“圈钱”。由于券商承销新股的收益与融资金额密切相关,不仅众多发行人招股书上充斥着包装粉饰等现象,券商投行部门也在其中扮演着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其所出具的价值投资分析报告,同样充斥着“包装粉饰”的意味。前几年新股频现“三高”发行,与制度建设存在漏洞有关,更与券商投行的鼓吹与不敬业有关。
其实,像绿大地、万福生科以及海联讯等企业能够通过欺诈发行的方式“跻身”于资本市场,发行人有责任,证监会发审委有责任,而作为保荐机构的相关券商的投行部门没有履行勤勉尽责的职责同样难辞其咎。股神巴菲特“恐惧”投行,国内投资者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不能抹杀券商投行部门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但对于相关券商存在的还不够专业、没有职业操守等问题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市场的中介,券商的发展史亦见证着市场的发展,但券商在其发展过程中“坑爹”的事例亦不少见。
因股改造就了2007年的特大牛市行情,从当年的“千点论”一语成谶,到上证指数达到6124点的历史性顶点,演绎出的是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股市有涨有跌本来很正常,但创出历史高点之后,市场上却有人提出了“牛市下半场”的高论。在其时的市场中,投资者都置身于狂热的氛围中,也有市场狂人喊出了8000点甚至万点的口号,因此对于“牛市下半场”,市场上的许多投资者都是非常期待的。但严酷的现实表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肆虐下,所谓的“牛市下半场”,实际上就是牛市结束,熊市开启。那些信奉“牛市下半场”的投资者,从上证指数的跌幅就可以看出其亏损有多严重。
还有这几年频遭市场诟病的券商雷人的研报,因为雷人所以才吸引眼球。然而,一份研报如果仅仅只是追求“标题党”,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没有丝毫的价值,这样的研报本质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某些券商研究人员为了博眼球而无所不用其极。券商研报的价值在于能为市场提供参考,券商研究人员的价值在于其拥有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与研究能力等,绝对不是哗众取宠的能力。退一步讲,即使某些研究人员能博出位一时,如果没有相关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被市场“扬弃”。此外,我们再看看某些券商研究人员对于市场行情的预判与分析,真正理性或者说大致准确的又有多少?而其中,坑人的又不在少数。
造假上市者的帮凶,坑害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背离市场的大势研判,在某些方面,国内券商真的让人不敢恭维。股神对于投行表现出的是“恐惧”,A股投资者不仅只是“恐惧”,更应该对其保持一份“敬畏”才是。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