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肖磊
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需要再次面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冲击。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加息,金融市场的风险照样会以其他方式引爆,因为除了“印钞”和“开会”,全球对经济增长问题毫无办法。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余波未散,七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在德国科隆提出G20论坛协调机制,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而后几年,二十国集团会议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确实对稳定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全球金融货币体系启到了一定的作用。但G20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决策架构,依然是以探讨和关注当下的经济金融焦点为主。
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金融体系再次遭到冲击,没有一个国家在此轮危机中全身而退,G20迅速转变为不仅仅是讨论货币金融的会议,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一直延续至今。
发展到现在,G20讨论的,不仅是全球经济最主要的趋势和关注点,还波及数十亿人的市场经济,以及全球超过85%的生产总量。假设没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G20可能不会诞生,也不会走到关注度如此之高的程度。
但从目前的G20影响力看,除了关切各自经济利益,以及举行相关领域的多边或双边会晤,更多的是推出一些没有太大约束力的“公报”,要想让G20更有组织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还需要一场更大的“危机”,以加强实质性合作。从当前的全球金融市场来看,毫不夸张的说,离这样的危机似乎不太遥远。
关于经济周期,经济研究领域早已有很多种理论和逻辑,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基于某种现象、产业、技术、价格等等的变动为依据。
比如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生产、利润和价格波动为标志;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也曾提出一个以建筑业兴旺和衰落的周期为基准的经济周期,约为15—25年;1936年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依据,提出自己的周期理论,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周期的标志。
在投资市场,我比较支持朱格拉提的9—10年的经济周期理论,因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资本市场的大的周期,确实是以9到10年为一个周期。
1987年美国发生史上罕见的股灾,道琼斯指数曾在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西方各国股民产生了巨大的恐慌情绪,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
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韩元、泰铢兑美元下跌超过30%;韩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下降34%;1997年,标普500指数下跌15%,随后反弹,1998年又下降20%;日本日经指数下跌36%;韩国股价下跌58%;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7.0%降至4.2%;原油价格下跌62%。
2007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道琼斯指数从14000点跌到了8000点下方,2008、2009美国实际GDP增速连续两年为负,实属罕见。而中国上证综指则从5000点跌到了1600点。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07年7月份预测的5.2%降至2008年8月份预测的3.7%。国际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桶跌到了35美元。次贷危机的另一个后果是,两年后欧债危机爆发。
2017—2018年会发生什么呢?2017年的G20,还会是一次忘却危机、关注增长的盛会吗?
今年年初,因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明显,道琼斯指数大跌5.5%,香港恒生指数重挫10%,日本股市两个月内大跌15%,上证综指更是下泄22%。可能只有美联储知道全球发生了什么,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美联储停止了加息,市场元气得以恢复。
但资本市场“十年一次”的周期波动依然存在,风险点并没有因美联储一次加息而出清,全球经济增速疲软不堪,全球利率水平已经到了5000年来最低的程度,美国股市再次回到了历史最高点。新兴市场货币层面的脆弱,并没有因为2008年后全球经济的复苏而增强,巴西、俄罗斯、南非、土耳其等等国家,失业率上升、经济结构难以改善,货币贬值风险时刻存在;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目前同样面临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以及信贷过剩、实体经济竞争力下滑、老龄化到来等系统性风险。
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需要再次面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冲击。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加息,金融市场的风险照样会以其他方式引爆,因为除了“印钞”和“开会”,全球对经济增长问题毫无办法。
G20可以协调、讨论和应对危机,但难以预测危机,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大谈自身经济面临的风险。
因此,G20后我们看到的是:
谁也不知道经济增长为什么停滞,但都承诺,采取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心和促进增长。
谁也不会以牺牲自身经济竞争力和国内出口困境的代价支持本币升值,但各国都表示,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的目的来盯住汇率。
G20大部分成员国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在国内消费需求达到极限的情况下,都希望各国市场更加开放、消除贸易壁垒、阻止逆全球化,但没有一个国家主动放弃越来越明显的贸易保护。
2017年危机可能的引爆点:
美联储加息;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美国股市大跌;土耳其政局突变,经济崩盘;南非、巴西失业率继续飙升,货币大幅贬值;国际原油价格再次下跌至25美元;欧洲某大银行破产。
还记得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鉴于全球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和诚意,2009和2010年期间G20峰会连续一年召开两次,与会各方似乎从未如此团结,并言无不尽。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全球性的QE和大幅下调利率。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