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灾反思:根源仍在新股IPO核准制

2016年01月14日11:39    作者:林采宜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林采宜

  从这次股灾的特征来看,主要是体现为市场出现上千只股票跌停,成交量萎缩到极小,市场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性危机。之所以产生这种流动性危机,其根源在于目前的市场交易制度。

  2015年6月的中国股市雪崩,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不受监管杠杆资金所引发,监管机构查处场外违规配资导致这些违规杠杆资金急速撤离,酿成股市暴跌。从根子上看,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使然,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失灵导致了千股涨停和跌停反复出现。

  从这次股灾的特征来看,主要是体现为市场出现上千只股票跌停,成交量萎缩到极小,市场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性危机。之所以产生这种流动性危机,其根源在于目前的市场交易制度。

  首先,我们A股市场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任何一只股票上涨10%(ST股票为5%)或者下跌10%的时候,价格就不再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继续上涨(下跌)。于是投资者在某一个点位上由于价格预期的高度一致而失去卖盘(或者买盘),交易停止,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

  以6月份股灾为例,场外配资快速撤离产生的大量抛盘将一些股票的价格推向跌停板后,出现无人接盘的现象,市场的做空预期无法通过价格的充分波动得以释放,结果导致连续跌停,悲观预期进一步加剧,市场风险被放大。可以说,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加剧了流动性危机。

  其次,A股市场T+1的交割规则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影响了短线交易的活跃度。由于当日买盘在上涨过程中无法平仓,短线资金的介入意愿降低,客观上加剧了流动性危机的严重性。

  此外,现有交易制度的缺陷还降低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的对称性,增加了套利盘的获利空间,甚至影响救市资金的运作效率。

  虽然,交易制度的缺陷对股灾的发生、演变、加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仍然在新股IPO核准制。

  自从中国A股市场诞生以来,限量上市的IPO审批(核准制)造成的二级市场证券供求失衡一直是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等三高现象的根源,股市高估值所导致的市场走向不稳定,在传统产业基本面不断恶化的进程中,资金不断追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赋予百倍以上的市盈率,股价也一度创出5000点的历史第二高峰,对经济与改革前景的过度透支,行情必然走向垮塌;非理性暴涨形成的泡沫价格则是暴跌的罪魁。

  而非理性暴涨之所以发生,与市场的供求相关,发行市场的限量瓶颈,导致权益类资产供不应求,股价高估,和垃圾股壳资源的过渡炒作,这些从不同角度形成A股市场的价格泡沫,一旦市场预期发生改变,泡沫破灭,暴跌随之而至。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混业监管机制缺位是本次股灾的制度诱因。股市配资来自与民间、银行、信托包括保险,由于混业监管机制的缺位,导致市场监管者(证监会)无法及时摸清市场资金的具体规模、介入市场程度与深度、杠杆率以及平仓线,这是在股灾发生后,监管者在无法确知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只能倾其所有出台救市措施并付出了沉重救市代价的主要原因;某种意义上说,混业监管机制缺位既是股市杠杆失控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后续救市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最后,金融交易模式创新与市场现状存在脱节的现象,突出体现在量化交易发展过快,规模扩张过大,其跨市套利机制和程序化下单在单边极端行情中更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个股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严重不足,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够充分,导致证券价格容易被单方面力量所操纵。

  因此,要从根子上避免股灾的发生,一方面,要避免畸形行情,实现IPO注册制改革,通过市场力量平衡供求关系,另一方面,要逐渐完善交易制度,监管机制,丰富双边市场的交易工具,从根子上改变股价暴涨暴跌的土壤。

  (本文作者介绍: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ipo a股市场 银行

推荐阅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股市参与主体整体错位了 老艾侃股:管理层应出手救市 弥补熔断所犯过错 老百姓退休了为啥还要缴医保 短期股市震荡不值得过多忧虑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了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