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股市震荡不值得过多忧虑

2016年01月13日09:11    作者:魏欣  (0)+1

  文/新浪财经北美专栏作家 魏欣

  短期的市场震荡其实不值得过多忧虑。在取消熔断机制和发布大股东减持新规之后,市场震荡也逐步平复。股票市场开始小幅反弹,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也逐步稳定。只要改革方向正确,长期努力一定会取得经济和金融市场结构的逐步改善。

短期股市震荡不值得过多忧虑短期股市震荡不值得过多忧虑

  中国股市和汇市的震荡在华尔街引起了巨大关注。跟中国经济相关度较高的科技板块在前几个交易日受到大幅打压,美股也迎来了自1928年以来的最差开局。

  在投资银行的交易大厅里,交易员们大都神情紧张。CNBC、Bloomberg、CNN同步连线纽约各大银行、基金,甚至香港和国内的一些投资机构,请他们表达对于市场的观点。

  从总体来看,美国投资者关注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监管规则实施前能否与市场更充分沟通,以帮助投资者形成稳定预期。前5个交易日将近10%下跌的触发因素是熔断机制的实施和大股东限售到期。虽然监管机构在实施前确实做了大量研究论证工作,但在市场投资者看来,这两个因素将造成市场流动性枯竭。为了保持投资组合有足够的现金以应对可能的散户赎回,很多基金经理被迫抛售股票。熔断机制虽然不是市场下跌的主因,但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急速下跌。

  在周四取消熔断机制后,美国投资者纷纷惊呼监管规则变化太快,让那些投资中国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们不知所措。熔断机制并非是中国股市的专利。从其他国家的实施经验来看,也确实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克服市场价格调节机制的失灵,避免投资者形成自我反馈的正循环。但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其特殊性,4个交易日4次熔断说明监管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理应得到改善。

  第二、外汇储备是否足够支撑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根据彭博新闻社最新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显示,从去年2月到11月,估计大约有8430亿美元的资金从各种渠道离开了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中国已经在2015年消耗了大约5130亿美元,也就是所有外汇储备的13.4%。如果考虑到中国承担的各种隐形债务,维持一个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才是让央行感到比较放心的。

  经济学家们还对外汇储备的构成提出了流动性风险。因为3万亿外汇并不全都是美国和欧洲各国国债等可以随时变现的流动性资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和对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援助组成。这部分外汇储备用于投资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由于难于变现,所以这部分资金不太可能回流外汇市场对人民币形成有效支撑。

  很多海外主流经济学家建议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适当贬值。由于中美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正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继续保持人民币跟随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被动升值会损害中国的出口贸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过去两年中看到对日本、欧洲等货币贬值区域出口困难,总体出口增速逐步降低,甚至个别月份出现了负增长。所以允许人民币在某些情况下适当贬值,不但有助于缓解外汇储备面临的紧张压力,也有利于增加出口,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

  而对于很多海外基金经理,目前降低在中国A股的仓位也许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如果人民币的贬值可能难以避免,那么一次性贬值到位以减少跟风盘,或许是央行更好的选择。那么为了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尽可能少受影响,在贬值到来前降低仓位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QFII基金额度使用率的逐步降低。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看好中国,甚至看空中国。因为从资本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于欧美资本市场仍具有较大优势,仍是非常不错的投资标的。

  第三、中国的虚拟经济是否仍能反映其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在经济结构换档期能够取得6.9%的GDP增速,对于中国来说确实难能可贵。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放大镜来观察各个实体经济的高频数据,也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比如:电力消耗已经基本持平,不再增长了。粗钢生产、工业企业利润开始出现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比两年前有了较大的回落。生产者物价指数长期为负。这些指标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如果金融市场的火爆与工业企业的经营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适度的调整也是健康的。

  在经济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亮点。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仍保持高增速。国庆期间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的火爆画面也频频登上各国报章的头条。这说明向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正在取得明显效果。我们还看到银行间拆借利率对比一年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这说明政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努力也在逐步帮助企业家们走出困境。

  很多经济学家还建议中国尽快对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变革,以保障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作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虽然中国有庞大的居民存款作为消费基础,但同样也承担养老和医疗的巨大隐形负债。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让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形成了存款养老的生活方式。有钱但不敢消费是很多家庭的现实顾虑。如果为居民提供更加可靠的养老和医疗保障,相信更多会愿意把多余的储蓄拿出来消费的。

  短期的市场震荡其实不值得过多忧虑。事实上,在取消熔断机制和发布大股东减持新规之后,市场震荡也逐步平复。股票市场开始小幅反弹,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也逐步稳定。只要改革方向正确,长期努力一定会取得经济和金融市场结构的逐步改善。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家,曾在美国供职于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股市 熔断机制 A股 暴跌 华尔街

推荐阅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谁是此次开年股灾的罪魁祸首 国有资产证券化是大利空 股灾3.0之后股市仍有机会 新三板被谁打脸:汇森能源半年0营收 668万重组自家房和车 股市下跌与熔断机制无关 只靠直觉和天赋做企业走不远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