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能救中小企业吗?

2015年10月04日 09:56  作者:艾诚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艾诚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新三板里并不是“黄金遍地”,必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对企业来说,登陆新三板会面临以下两项风险:其一,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尚不完善。其二,新三板不设涨跌幅限制。

新三板能救中小企业吗?新三板能救中小企业吗?

  2015年5月14日,第一次拜访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这一次的拜访是受哈佛校友会的邀请,与新三板总经理谢庚和纳斯达克[微博]首席代表郑华一力对话,对话的主题围绕一个基本问题“新三板会是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吗?”。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悖论遍地都是:

  大多数企业重复走着“一年发家,两年发财,三年倒闭”的“老路”,能做大做强者寥寥可数。一方面,井喷式创业潮在各地一浪接着一浪,大有全民创业之势,平均每分钟就会诞生7家公司;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平均寿命逐渐缩短,仅为2.5年。

  “二八法则”也同样适用,扛鼎中国经济的中小企业的日子从来都不大好过,但在中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今天,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难过的原因有很多: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还未消散,国际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拉低我国企业出口量;国内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低于投资,各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导致实体经济不振……

  我忍不住思考,为何在国外国内需求不足双箭齐发射向所有的企业的时候,受伤最严重的永远都是中小企业?除自身经营短板之外,一个必须直视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还承受着缺钱之痛。数据表明,90%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最大瓶颈是资金紧张,最大的困难是缺钱——缺钱度过难关、扩大生产、转型、做大做强。

  但是,中小企业缺钱的背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稀缺。这里又引出第二个悖论:

  现在的中国不缺钱,为何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在于,虽然中国不缺钱,但缺的是把钱送到真正需要的企业手里的渠道。更正统的表达的是,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一方面,这是个全民投资的年代,VC、PE遍地开花,天使投资人随处可见,他们“疯狂”遍地撒钱,将中国创投市场投资规模哄抬得节节高攀;另一方面,困扰中小企业长达多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仍未得到缓解,犹如两道勒在中小企业脖子上的“绳索”,让他们难以呼吸、无法呼吸,接下来就是倒闭。

  一个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既“青睐”大企业也不会“嫌弃”中小企业,既可以给成熟企业“注资”也可以为新生企业“找钱”,既可以给公认的优质行业企业融资,也能为业绩一般质量平常的企业“输血”。

  反观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之处既有银行体系功能的欠佳,比如借贷门槛高、“嫌贫爱富”(更愿意借贷给大型国有企业),更有资本市场的“功能缺失”,主板门槛高规模小、中小板行业覆盖面狭窄、创业板门槛虽低要求却高……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实现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仍然是可望不可即。

  在此背景下,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推出恰逢其时,其门槛低、不设财务指标的备案制度,被称赞为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而国务院赋予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历史使命,更是让其备受关注,成为助力广大中小企业实现腾飞的“风口”!

  不少中小企业心里可能都深藏一份上市梦,希望通过资本的放大效应,以增强企业“体魄”,最终实现不断成长。就此来说,新三板的确对广大处于融资困境、却又被资本市场排斥的中小企业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一旦在新三板挂牌,公司股份即可在全国性场外市场公开转让,能够以股权“换”资本,获得流动性溢价;还可以向特定对象进行直接融资,通过发行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进行债券融资;能够获得风险投资资本、私募股权投资资本等机构的关注和信赖,既可以得到资本,还能在管理、人才等多方面得到益处;挂牌后,公司实力、股权估值即被认可,更容易从银行获得低利率贷款……

  还有一个极富诱惑性的便利,即新三板虽属场外市场,不具备公开发行股票等功能,却可以定向增发,能够对接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是通往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绿色通道。

  新三板里隐藏着潜力无穷的“金矿”,疯狂吸引着无数中小企业前赴后继。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4月中旬,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2258家,总市值突破1.23万亿元,比2014年底增长近170%。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新三板的确属于不可缺少的金融体系创新,未来,也许真的能够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甚至总市值将超越上证所、深交所[微博],成为全球最大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然而,每个繁华背后都有一个暗角甚至陷阱。在疯狂或不理智的情绪,很容易让人们忽视脚下的陷阱。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新三板里并不是“黄金遍地”,必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对企业来说,登陆新三板会面临以下两项风险:

  其一,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可选择的退出方式有限,局限于协议转手或企业IPO后卖出,其中的流动性风险不言而喻。截止到今天(2015年8月31日)为止的前三个月,新三板超过一半的企业成交量为零。

  其二,新三板不设涨跌幅限制,固然可以让企业“自由发挥”,但是,在股价“被人为操纵”等现象普遍存在的今天,如果一家公司股价被人为推至到“高处不胜寒”,以至无人接手时,接下来的结果恐怕就只能是破产。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上海昌瑞投资有限公司曾受益于新三板,且参与了数家新三板公司的定向增发。新三板的流动性缺乏却导致上海昌瑞投资公司所持股份难以变现,2015年3月,公司最终宣布破产,其名下的4家新三板公司股权被法院拍卖。

  瑕不掩瑜,目前的不完善无法不能掩盖新三板的魔力,当然,也无法阻止对中小企业的吸引。作为一位80后传媒行业的创业者,我同样对新三板抱有深深的期待,并相信,经过完善和规范之后,新三板一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甚至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活力。

  只是,我们在期待新三板的“资本放大效应”的同时,应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智慧和敬畏。毕竟,除了解企业上新三板的优势劣势之外,还应该了解的是,自己的企业是否适合新三板?如何上新三板?如何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挂牌成功后,如何实现“资本回报”最大化?如何成功避开“陷阱”?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本文作者介绍:艾诚(Gloria),80后知名独立主持人,创意媒体《艾问》创始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荣誉。)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艾问中小企业新三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TPP对经济的实质冲击很小 美元与黄金脱钩非美国金融霸权根源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互联网+”解决不了中国制造的难题 凡人如何在资本市场里求生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新三板能救中小企业吗?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