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接纳80万难民并非因本国“缺人”

2015年09月11日 09:20  作者:郝倩  (0)+1

  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德国企业对于劳工短缺的抱怨在这几年一直不绝于耳,今年大概会有4万名技工培训岗位招不到人。在一些豪车工厂,一些老龄技工面临退休,却还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年轻技工。但无论如何,如此短时间大规模接受难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德国接受80万难民只为解决就业?德国接受80万难民只为解决就业?

  今年夏天,从叙利亚和中东涌入欧洲的难民神似《奥德赛》中的某个场景:3岁叙利亚小男孩幼小的尸体蜷缩在土耳其海滩上——他的族人,前仆后继为了脱离战火,变卖所有家当,背井离乡,涌上一艘艘非法偷渡,连救生衣都没有的小船。每天清晨都有尸体浮上海岸,但夜幕一上,又是生死未卜的地中海闯关。坐船的,徒步的,扒火车的,最终真能踏上德国领土的那些难民,得以重生般喜极而泣。

  对于欧洲那些最富有的国家来说,故事可能是另外一个版本。

  欧洲正在应对二战以来最大一场难民危机,也可以说是“世纪难民潮”。当很多欧洲政府纠结于他们可能接受多少难民时,德国先表态说今年将接受80万名难民与政治庇护者。这是去年德国所接受难民数的4倍,今年欧盟28国所接受的所有难民申请总数的43%。需要说明的是,德国全国的人口才不过8000万出头。而在以后的数年,德国还将每年接纳50万名左右的难民。

  在对德国人的道义感一片赞美声外,还有一种传播甚广的质疑,就是德国的老龄化和低生育水平,导致他们亟需年轻劳动力作为补给。青壮劳力的涌入,长期而言这对德国经济有很大提振作用。持这一论点的,显然将德国接纳难民问题本末倒置。如果真可以如此简单定义,受到老龄化问题困扰的很多欧盟国家为何在接纳难民问题上再三推诿?

  解决难民问题时需要如何的“如履薄冰”,很多欧洲政要都领教多年。即使在社会各界的上下努力之下,难民可能部分解决德国的劳力短缺问题,德国也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昂贵。

  德国今年100亿欧元安置难民

  9月6日那个周日,数百名热心的德国人带着面包,洗漱用品和玩具在德国法兰克福火车站排队迎接难民。仅这一天,搭乘火车进入德国境内的难民就有1万人。在另外一些德国城市,凡是有难民临时安置点的地方,就有德国志愿者自发为难民提供热饮和食物,还有市民为一些幼小的难民送来糖果,衣服和蜡笔。很多德国市民认为,这些难民饱受战乱摧残,又长途跋涉经历生死才到了德国,理应受到礼遇和“欢迎”。

  到达德国境内的难民从申请“政治庇护”到拿到“身份”(或是被遣送原籍),平均需要5.3月的时间。他们在临时住所可以居住最长3个月时间,之后被分配到德国各个区域。他们可以得到免费住房,食物以及每月数百欧元的现金补贴。

  如果最终难民的身份被承认,德国政府将发放一张为期3年的居住许可。3年后即可申请永久居住许可。但是,即使是拿到居住许可的难民,也需要在居住满4年之后,才可能有不受限制进入劳工市场的权利。

  由于住宿缺口巨大,德国政府已经在安排开建合乎居住标准的新房子。上个月,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5700人申请避难,在西南巴登-符腾堡州共有7065人。这也难怪有当地官员感叹说,为了安置难民,他必须每天建一幢公寓大楼。而现在,很多难民还只能住在帐篷营地或是当地体育馆。在慕尼黑,斯图加特这样的主要城市,有郊区的居民收到了政府的信函,希望他们可以用家里空余的房间暂时接纳难民。为了补偿德国居民,政府为每位难民每晚的住宿支付18欧元。

  为了接待安置这些难民,德国今年的总开支可能高达100亿欧元。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计划在明年增加60亿欧元资金应对难民问题。

  德国接纳难民因为本国“缺人”?

1

  应对急速涌来的难民潮,德国商界的总体表现十分乐观积极。

  德国劳工及社会事务部长Andrea Nahles呼吁说,“来到德国的难民应该很快成为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同事”。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Ulrich Grillo也表态说,他们已经准备好要给合法的难民提供快速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他说:“如果我们可以将他们快速融入就业市场,我们不仅能很好地帮到这些难民,也在帮助我们自己”。除了Grillo的高姿态表态,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例如,南德就有当地商会开始聘用“跨文化咨询师”,来应对难民就业问题。

  在今年7月份,德国政府已经松动了用工条例,让更多的难民有可能得到在德国公司实习的机会。有公司迫切需要聘用培训生,但希望政府可以担保他们接纳的培训生不会明天就被遣送回原籍。原本德国劳工法中有规定称企业在聘用难民或是政治庇护人员时,需要证明这一岗位没有找到合适的德国人。这条规定有可能被废除。

  有观点称德国愿意接纳这么多难民,是因为德国“缺人”。我认为这种论点极为偏颇。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德国中长期的确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欧盟对于老龄化数字的统计显示,德国人口会从2013年的8130万缩水到2060年的7080万,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会从2013年的32%上升到59%。这一比例必将给整个社会福利体系带来很大压力。

  “缺人”的问题现在已经体现明显。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处在6.4%的低点,德国工业联合会认为全国还缺少14万工程师,编程师以及技师。同时,健康保健甚至休闲旅游行业也都缺少人手。根据Prognos智库的预估,如果德国联邦政府不采取更新的举措, 2020年德国合格工人的缺口将达到180万人,2040年则是390万人。

  德国企业对于劳工短缺的抱怨在这几年一直不绝于耳,今年大概会有4万名技工培训岗位招不到人。在一些豪车工厂,一些老龄技工面临退休,却还没有培养出足够多的年轻技工。

  但无论如何,如此短时间大规模接受难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首先,目前并没有对在德国寻求政治庇护的难民确切的统计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与以往一样,这些人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会最终进入劳工市场,解决德国的劳工力短缺问题。在过去很多年,与欧盟其他国家的移民政策基本一致,德国所努力吸纳的都是技术移民,而难民的涌入并不存在这一门槛。

  其次,根据贝塔斯曼基金(Bertelsmann  Foundation)年初的分析,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移民的增加,可以让类似慕尼黑或是斯图加特这样的大城市受益匪浅,但是对于郊区和一些农村社区基本没有什么正面利好。

  甚至在有些地区,移民涌入会加剧早就存在的地区经济差距,可能引发更大社会矛盾。

  移民是把双刃剑

2

  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需要重头开始打拼生活,慷慨向难民伸出援手的德国政府也要同样面临如何让难民融入的大难题。就业仅是一部分,随时而来的还有住房、医疗,以及难民子女教育以及成人再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

  德国联邦政府为此顶了很大压力。从近期来看,德国官方依然会继续力挺欧盟内人民自由流动的政策,但这一政策所遭受的质疑会越来越多。除了德国在欧盟可能遭受的压力,其国内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反移民组织的示威游行接二连三,除了宗教原因,主要还是对社会福利保障系统负担的担忧。

  例如,英国的政治庇护政策曾给很多冒死逃亡到英国的阿富汗孩子在英国找到临时的收养家庭。这些以“政治庇护”身份在英国长大的孩子很多在18岁成年之后,无法继续申请到合法的身份,而被遣送回国。这背后也是出于英政府在移民问题,尤其是难民问题上遭遇的困境,考虑到保障本国就业以及福利负担,不得已而为之。

  从2003年到2013年,德国移民的数目增加了将近60%。德国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8110万人口的德国有1090万为移民,总体20.3%的德国人口有“移民背景”。

  移民问题在欧洲一直备受争议。在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对于移民的最大偏见,无非是工资低,缴纳税收少,但获取的社会福利最多。这些偏见依然存在。

  在过去10年,德国政府对于“融合”外国人做了很多尝试,例如便宜的语言课,以及更容易获取德国身份等。但德国内政部的报告依然显示,一些年轻的外国移民的子女在学校里很难竞争得过德国孩子,这直接导致移民的后代很难找到工作。或者仅能找到低薪的工作,甚至很多只能做临时工(mini-jobs)。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在学校的成绩,还有他们可能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但从就业率看,有移民背景的女性只有一半可能找到正式工作,这一就业率仅是土生土长德国本地女性的一半。

  难民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比普通移民还要严重。德国法律规定一些临时难民在德国居住满一年,并在得到移民局同意之后,可以找工作。在考虑是否发放“工作许可”时,德国联邦就业署主要考虑的就是德国工人是不是可能承担这一份工作。虽然这项规定有可能被更改,但如果德语水平很低,很多难民基本没有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德国很多外来移民,尤其是难民一直处在失业状态,或者偶尔打些零工。

  其实不仅在德国,在法国,英国也会有同样的状况。即使是受过很好的教育,在毕业生找工作时,一个阿拉伯姓氏都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在面试时被雇主拒绝。我曾经听说的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移民二代的法国女孩毕业于巴黎一家知名商学院,由于她有一个阿拉伯名字,所以屡屡应聘被拒。后来这个女孩改了名字,很快就找到了工作。

  在欧洲接纳难民的典范之国瑞典,非瑞典出生的公民失业率是瑞典平均失业率(7.8%)的一倍。而从非洲或是中东来的难民失业率更是平均失业率的3倍。瑞典所遭遇的问题主要是移民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找工作的问题上还要跨越语言障碍,所以十分困难。而在以高科技为主要支撑力的瑞典,低技术工种提供的就业机会太少。这些问题直接加大移民融入瑞典社会的难度。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闻到财经新闻,从上海到伦敦,从第一财经日报到新浪财经。)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全球新闻眼

文章关键词: 中国欧洲难民德国就业经济劳动力短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投资者要学会为风险付费 躺枪的经济怎样爬起来 李克强为啥强调金融改革要循序渐进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投资者应谨慎投资Uber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 股市动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