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先Uber后滴滴 是左右逢源还是铤而走险?

2016年06月14日15:33    作者:慧保天下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慧保天下

  对于两家在各自领域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来说,这样的合作确实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寿不是第一次投资一家滴滴出行这样的企业,而滴滴出行也不是第一次获得来自保险公司的投资。

  6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中国人寿超6亿美元战略投资,其中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及2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债权投资。同时,双方未来还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全方位合作。此次投资由中国人寿旗下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牵头完成。

  中国人寿该项投资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在行业引发轩然大波。互联网公司对于保险牌照的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但是纵观保险行业对于纯正的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却显得乏善可陈,但在资产荒加剧的情况下,险资急于寻找出路,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在内的另类投资正在兴起,互联网创业公司股权这类风险水平较高的投资也因此渐入保险公司法眼,中国人寿投资滴滴出行或可视为一个例证。

  入股Uber之后,中国人寿再投滴滴

  一方是保险巨头,一方是共享经济的独角兽企业,今日,中国人寿投资滴滴出行的新闻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关注。

  据悉,此次滴滴出行共从中国人寿获得超过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中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及2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债权投资。此次投资由中国人寿旗下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牵头完成。

  除资本层面之外,滴滴出行还将和中国人寿在保险、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开发、企业用车等方面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探索,打造更安全与多元的移动出行金融生态。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境内外移动出行及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借助中国人寿在资金、品牌、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滴滴将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可靠、丰富的增值出行服务体验。

  国寿投资公司总裁王军辉表示,滴滴是一家创新力和执行力极强的科技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双方合作将有助于优势互补,激发双方网络的协同效应,为“互联网+金融”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据悉,滴滴目前的日完成订单已突破1400万,覆盖1400多万名车主与司机,在国内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达到99%以上,网约专车市场份额也达到了87%。此前,滴滴出行还宣布获得苹果公司的10亿美元投资,柳青表示滴滴出行此轮融资将超过35亿美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投资滴滴出行之前,曾有消息称中国人寿也曾参与了滴滴出行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中国在今年年初进行的B轮融资。但据腾讯科技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人寿否认投资了Uber中国,但确认在2015年参与投资了Uber全球。

   资产荒下,中国人寿出险招?

  来自滴滴出行的消息声称此次中国人寿的投资是一次战略投资,双方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对于两家在各自领域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来说,这样的合作确实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寿不是第一次投资一家滴滴出行这样的企业,而滴滴出行也不是第一次获得来自保险公司的投资。

  根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7月,中国平安就已经参与了投资滴滴出行,之后双方还展开了一些合作,包括推出一款旨在为滴滴司机以及乘客提供意外风险保障的“滴滴平台司乘意外险综合险”。但除此之外,市场上并没有传出二者有更深一步合作的消息。如今,中国人寿以3亿美金成为滴滴出行的股东,双方的合作能否超越之前与平安的合作,还很难判断。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与其说这是一次战略投资,还不如说是财务投资,类似于滴滴出行这种独角兽企业,对于保险资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其中所隐含的风险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企业,通过烧钱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以及提升市值,表面看发展迅速,但其中所包含的泡沫也不容忽视,对于以安全为第一要义的保险资金来说,投资这样的项目显然需要面对更大的风险。

  “资产荒加剧,保险公司面临有钱无处投的窘境,尤其是像中国人寿这种大体量的公司,这方面的压力一定更大,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投资互联网创业公司这种相对风险水平较高的企业或许就成了一种退而求其次选择。”

  这种说法得到了市场数据的印证,有数据显示,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在内的另类投资正在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中占据越来越高的份额。有数据显示,2011年,另类资产比例总计才6.28%,到2016年4月末提高到21.53%,增长了15.25个百分点。

  另类投资是非公开市场交易的,它的私募性强,没有或很少有流动性,收益较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保险公司如何把握投资的度,且保证一定的收益水平,仍有待摸索。

  表1 滴滴历次融资详情

  表2 另类投资在保险资产配置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保险公司、互联网公司投资风格大不同

  互联网公司对于保险牌照的野心昭然若揭(参阅本号往期文章《车险,这次BAT要动刀了》),目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宣布要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相形之下,保险公司除了搭建自己的电销平台外,对于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的投资热情却并不高。

  中国平安当然是一个例外,它本身就正在朝着互联网巨头的方向发展,旗下多个互联网项目也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此外,其还参股了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对于滴滴出行,也有参与投资。

  中国人寿也算积极,在此次入股滴滴出行之前,还曾1亿美元入股京东商城,1.5亿美元获配阿里巴巴新股,以及投资Uber全球。

  太保集团刚刚传出与百度合作拟发起设立财产保险公司的消息,而中国太平在今年4月也宣布将与阿里健康合作,发起设立阿里健康保险公司。

  相比之下,人保集团以及新华保险显得乏善可陈,除人保集团曾经与腾讯就车联网展开一些合作外,二者均没有直接投资互联网公司的消息传出。

  相对于互联网公司在布局保险领域的激进作风,保险公司在投资互联网公司方面显得颇为保守。业内人士却认为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因为保险资金对于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因为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互联网公司本着颠覆一切的行事作风或者更高的创造力,不太拘泥于传统或者常规,因此以互联网发家的企业,之后的触角往往会延伸至各个领域,前期不太拘泥于是否专业,也不太关注其他领域固有的盈利模式。但保险公司不同,尤其是传统的寿险公司,主要资产都是负债,需要在未来数十年以各种形式返还,所以本身更注重风控,更谨慎,不会像互联网公司那样,什么都想尝试一下。这也是传统金融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显然,在资产荒的压力之下,保险公司的“胆子”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伴随着险资运用渠道的进一步放开,保险公司的另类投资之路也正越走越远。

  (本文作者介绍:慧保天下,记录保险业神话所讲述的时代,书写内容极客的媒体故事。)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