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只要再推进一次大力度市场化并轨改革就一定能实现中高速增长

2022年07月11日10:11    作者:周天勇  

  笔者就自己2018到2022四年半二元体制与经济增长和稳定关系的研究,集中整理写了一些学术论文,本着为今年推进市场化改革安排提供一些学理参考的想法,今天专门在公众号撰文,估算中国如果采取重大改革和重大发展举措会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二元体制经济学》专栏之十二。

  周天勇

  中国一元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发育释放和计划与市场并存两个转轨阶段已经长达45年,现在应该到二元体制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轨的阶段了。从笔者前面的讨论看,一些重大的改革任务,寄希望于在并轨阶段彻底完成。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体制改革难度大,需要改革的力度大,获得的增长潜能也会相对大。只要再坚持一下,攻艰克难,完成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并轨,未来会一帆风顺。如果错过宝贵的人口还未严峻老龄化机遇期,加上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不确定性,甚至体制上计划与市场反复拉锯、纠缠和胶着,延误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时机,进入老龄化负担相对重、竞争成本相对高、就业和消费发生迭代收缩时,再想翻身奋起,结果很难预料。

  现代经济学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首位是经济增长。对于中国这样还处在发展中水平、GDP居民收入消费比率较低、居民间收入水平差距还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增长在放缓、老龄化在加快、还要谋跨过中等收入阶段的大国,很难设想国民经济现在就要放弃和没有中高速的增长。中高速增长,关系到中国发展的走向和未来的命运。

  比较靠谱的仿真,就是在假定现有的二元体制不变及其自然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根据专栏之十一二元体制改革与增长的数理逻辑,进行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安排,将一些重大的体制扭曲值向市场经济标准值还原,以获得这些生产和需求方面的潜能,推演经济中高速度增长的可能性。

  据式上篇短文模型之(2)、(3)和(4),安排的改革任务和发展战略与2035年前经济增长关系的计算如下:

  1.大力度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年均增长潜能1.40个百分点

  更深入地推进要素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尽可能使生产要素配置二元体制向一元市场配置体制并轨。

  1劳动力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增长潜能年均0.50个百分点

  彻底改革以城乡户籍分割为中心的阻碍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户籍登记注册、城乡家庭子女教育服务不均、城镇住宅价格及租金奇高、养老医疗社保城乡差别制、农村宅地房屋不允许交易等体制,实现人口迁移居住自由和劳动力跨城乡和区域流动自由。本文计算2020年总就业劳动力75064万人,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和城镇国企事业行政等单位中,存在体制性剩余劳动力19500亿人,除去自然退休和去世5850万人后,通过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相关扭曲体制彻底改革放开,将13650万人平均地投入各年中,会实现满负荷工作劳动力年均增长1.32%;未来的15年中重视创业就业战略,提高劳动力收入水平,使劳动力要素增长GDP贡献比率从0.25%变化到0.50%;则2035年前的阶段,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会形成年均0.51个新增长点。

  2)资本配置体制市场化改革年均增长潜能0.2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管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管增值和管效率,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行以效益为目标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银行贷款既要讲求政治正确,也要注重公平竞争、企业效率和贷款周转速度,以此为原则改革银行的贷款发放体制。2020年社会总资本为487844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总资产为2444755亿元,以社会平均利润率和国有企业权益资产利润率计算的体制性剩余资本规模为627355亿元。上述资本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在2035年前的阶段中,可盘活体制性剩余资本年均可占上年社会总资本的0.61%,假定资本贡献率从0.45%0.25%变动,则资本要素配置体制改革带来的新经济增长点年均为0.22%

  3)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年均增长潜能0.67个百分点

  由于计划分配、规划建设和用途管制,二元体制最为扭曲的部分是土地要素的配置。因农业土地产出微弱,这里只计算城镇乡村居住和工矿用地体制改革增长潜能,2020年城乡全部建设用地为52959万亩(不包括交通水利公共用地),农村、城镇和工矿区剩余土地数量达19515万亩,体制性剩余率达37.64%。如果城乡土地使用财产权放开交易,可盘活土地占上年总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率为2.46%,土地投入贡献率从0.30%0.25%变化,则土地要素配置体制改革可给经济带来年均0.67个新增长。

  2.资产化改革溢值年均增长潜能

  进行城乡土地和农村住宅的资产化改革,允许其使用财产权进行交易,可以定价和抵押,成为市场经济意义的资产,其零到市场价溢值,资产货币化和财富化,未来可获得年均1.6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

  1)农村住宅交易零到市场价溢值TFP年均增长潜能0.51个百分点

  2020年农村住宅建筑总面积为385.42亿平方米,假定其市场价格平均为3500/平方米,则农村体制性住宅剩余资产总规模为134.90万亿元。并假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住宅建筑总面积到2035年缩减到283.91亿平方米,而年价格升值3%2035年时农村住宅总资产为102.35亿元。年交易率为5‰,则零到市场价格溢值从2020年的6855亿元变化到2035年的5117亿元,获得年均0.51%的新增长潜能。

  2)可交易土地零到市场价格交易年均增长潜能1.17个百分点

  2020年分别有可交易乡村建设用地32903万亩、城和县城工业物流用地2264.80万亩、非县城建制镇工业物流用地773.34万亩和矿山用地3664万亩,分别按照影子价格每亩60万元、100万元、70万元和80万元计算,有城乡可交易建设用地资产254.79万亿元资产。2020年农业领域有耕地191793亿亩、园地30257亿亩、林地270500亿亩和草原396795亿亩,分别按照影子价格每亩5万元、15万元、8万元和1万元计算,农业土地资产总额为396.36万亿元。如果城乡可交易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零价格存量资产年交易率分别为3‰和1‰(居住和工商用地交易要比农业用地交易活跃),并按照各类土地不同的升值率,未来由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交易零到市场价格溢值带来的新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为1.17%

  从统计核算预测看,可以将农村住宅资产化改革零到市场价溢值计算到式(2Aho/yt-1中。而城乡土地资产化改革零到市场价溢值,由于规模可能要比住宅部分大,既可以余值法计入TFP,也可以按照国际GDP核算规则,农村城郊住户自己产权住宅给自己交纳房租的方式,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包含在计入式(2L×P/ yt-1中。

  3.调水增地的年均增长潜能0.47个百分点

  调节水资源分布、改造未利用土地和增加可利用建设用土地,未来可获得年均0.47个百分点的GDP增长速度。中国国土可利用土地比率在全球各国之中位于中下水平。一般一个国家可利用土地与水资源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均的国家往往用调水的方式增加可利用土地。与世界上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等调水强国相比,中国人均调水量在他们的1/251/5之间。中国如果在关内和东北分别建设南水北调网和北水南调网,总计调水2000亿立方米水,可增加7亿亩土地,其中1.50亿用于建设,5.50亿亩用于农业。由于农业生产增加值在总GDP比例中不断地下降,投入产出增长动能微弱,这里只将1.50亿亩建设用地计入投入产出,分母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存量;2035年阶段,按照上述体制性剩余建设土地替代系数一样,可以用式(2)中的c×Lr/L)部分计算出调水增地带来的新经济增长潜能。

  笔者也仿真计算了人口增长和投资增长均不乐观情况下中国未来自然经济增长速度为1.50%。假如即使未来二元体制自然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在1.50%到2.50%之间,通过体制性剩余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城乡土地和住宅资产化改革和实施调水改土增地战略获得年均3.50%左右的增长潜能,在2035年以前的发展阶段中,GDP年均增长速度就可以在5%到6%之间。

  1.周天勇:二元体制转轨数理逻辑与未来经济增长仿真展望现代经济探讨. 20224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谭谈交通全面下架 谭乔称或将面临千万索赔 谭谈交通面临全网下架 胡锡进:中日之间有一个很深的结,让美国吃足了渔翁之利 美媒:它在中国正在消失 河南许昌警方通报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侦查情况:又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 恒丰银行与河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美高层巴厘岛会晤长达五小时,“双方沟通非常充分” 20万股民突然炸锅!徐翔妻子看空天齐锂业:戴维斯双击已达顶峰 显示IP属地会泄露个人信息吗 华为应用市场提示Wi-Fi万能钥匙违规:建议立即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