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雄安发展的两大生态挑战

2017年06月14日07:41    作者:陈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雄安只要水资源和雾霾问题解决的好,那么未来雄安的生存和发展,最起码在生态上就有了比照性的竞争力,为超常规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陈功:雄安发展的两大生态挑战陈功:雄安发展的两大生态挑战

  雄安的生态压力比想象中的要严重

  生态和环境保护是雄安未来要面对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困难,因为从城市开发的角度来看,只有人口积聚,只要有建设,那就会带来污染和生态压力,差别只在于污染多少和压力大小。

  我看雄安的生态压力,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水资源,一个是雾霾。两个生态问题都是巨大的挑战。雄安的水资源,表面看有水,但实际上这里的水资源问题很复杂。一个是与上游的关系怎么解决?再一个是水资源的污染很严重,怎么治理?用什么思路去治理?雾霾问题更麻烦,如果城市建的不错,但雾霾笼罩,这个城市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产业的吸引力,都会大打折扣。而雾霾是扩撒和流动的,尤其是城市建成区扩大了,热岛效应之下的热度上升,雾霾更会严重,对此不应该掉以轻心。现在连日本和韩国都受到雾霾的影响,怎么可以说雄安不受影响?像这些问题,都是百年大计,怎么解决,很费思量。目前还根本看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水资源是雄安的命门

  水资源的解决和完善是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要从系统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和定位,比较容易解决问题。最核心的办法,是要将污水处理变成一种产业,不但能够吸引投资,还要能节约用水和处理污水。堵截污水源头自不待言,这个严格执行政策法规,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但政策法规也要灵活,现在很多城市在搞雨污分流,但效益不好,因为处理过的污水,不能作为地下水补充,甚至注入河流也不行,这就导致污水难成为一种产业。我的建议是,分等级来搞污水处理,严格检验,但要改变政策,允许污水重新注入湖泊和河流,这种经高等级处理过的污水,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把污水变成为一种产业,因循环利用而吸引到投资,让水成为一种宝贵的资产。用水多并不可怕,怕的是浪费,白白流失和污水四溢。

  雾霾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对于雾霾问题的解决,这件事很棘手。从雄安的角度看,低密度、窄道路、公交优先、工业区旁置,控制人口等措施,都有助于解决本地雾霾产生的条件,不过根本无法阻挡笼罩华北大地的重型雾霾。

  怎么办呢?

  我以前反复提倡城市森林,从上世纪讲到现在,遗憾的是明白的人没有几个,更不用说照着做了。大家有土地,都舍不得用来做城市森林,都卖掉变现了。其实,城市森林对于城市雾霾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但大型树木可以降尘,吸附PM2.5/PM10,而且大型树木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景观条件,让城市的雾霾看上去没那么严重。城市森林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关键是城市管理政策和规划部门能够像搞交通那样重视这个事情,至于好坏以及怎么做,一旦大方针、大战略定下来,到时候自有一大帮学者和搞绿化的行家会跳出来指手画脚的。

  城市森林与绿化完全不同,这个事情确实具有活化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巨大作用,雄安甚至可以靠城市森林来吸引到资本和产业。现在中国的城市建设,搞景观都有两下子,但土地基本没有了,城市森林很多城市现在想搞也搞不成了,比如北京也许就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但雄安是一张白纸,因此还有机会,就看雄安的领导人是否有这个见识和远见了。雾霾不能根除,还不能让它看着轻微一些吗?这么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道理,应该在追求创新的雄安建设中得到落实。

  (本文作者介绍: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信息分析权威专家。他是“新丝绸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倡者,他同时也是中国陆权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陈功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多所中国大学的教授及博士后导师。)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雄安 经济 生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