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人民币国际化新时代

2017年05月15日08:14    作者:黄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黄志龙

  一带一路”战略引领的人民币国际化2.0时代,将与美元以金融市场、虚拟经济为主体的国际化显著不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方向,以贸易输出、资本输出为重点,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体经济贸易与投资为抓手,构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国际货币合作区。

“一带一路”引领人民币国际化新时代“一带一路”引领人民币国际化新时代

  正在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无疑是近期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在此次峰会上,政治互信、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议题是各国领导嘉宾讨论的热点。然而,关注度可能不足但影响巨大的一个议题是:“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关系。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怎样?“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将如何开启人民币国际化2.0时代,这些都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四大挑战

  如何衡量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该指数覆盖了货物与服务贸易结算、FDI和ODI、国际信贷、债券发行、储备货币等分项指标。

  2016年4季度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3.24,较上年同期微幅下降0.61%。从2016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陷入了低潮期,前三季度RII指数分别为2.66、3.14和2.93(参见下图),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中止。渣打银行构建的人民币环球指数大体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该指数涵盖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新加坡和伦敦等全球主要人民币离岸市场,包括存款(财富储存)、点心债券和存款证(融资工具)、贸易结算和其他国际付款(国际商贸)以及外汇(交易渠道)四项主要人民币业务增长。该指数在2015年9月达到峰值2407点后持续回落,至2017年2月已下行至1786点,与三年前的2014年3月水平相当(参见上图)。

  以上述四项业务中最为关键的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为例,今年3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073亿元,与2014年12月峰值1万亿元相比,接近腰斩;台湾地区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后起之秀,今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88亿元,与2015年6月的3382亿元相比,也有接近10%的回落(参见下图);2016年末,新加坡人民币存款为1260亿元,与2015年6月峰值2340亿元相比,接近腰斩。由此可见,在过去两年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明显的背景下,不仅仅是境内出现大规模换汇行为,境外人民币存款也出现了大幅的萎缩。

  第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大幅回落。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连续回落到9942亿元,占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人民币计价)的16%,结算规模不及2015年三季度历史峰值(2.09万亿元人民币)的一半(参见下图)。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持续回落的原因有二:其一,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回落——201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美元计价)同比衰退了6.77%,在此背景下,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衰退也在所难免;其二,人民币汇率出现激烈波动——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阶段,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意愿强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高歌猛进,此外,在2016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环境下,境外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愿加强,对于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明显减弱。

  第三,人民币跨境投资结算功能正面临资本管制的限制。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投资结算规模快速扩张,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DI)累计规模为1.67万亿元,2016年全年累计规模为2.46万亿元,占全球直接投资规模比重大幅上升至16.81%。

  其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大规模境外并购,成为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投资数量达到920宗,交易金额高达2125亿美元,企业直接以人民币开展海外投资与并购现象较为普遍。

  然而,随着年初监管部门对境外投资并购的审查趋严,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为212亿美元,同比下降77%,相应地,人民币结算的ODI规模也萎缩至1776亿元,较2016年四季度接近腰斩。与此同时,境外特别是香港存量人民币规模的大幅萎缩也使得人民币FDI的规模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仅为641亿元,同比下降了75%。

  第四,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职能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年4月1日,IMF首次单独发布了人民币作为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的规模与比例,引起了国内市场与舆论的热议。从IMF公布的数据看,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职能仍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末,各国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规模为845.1亿美元,占已支配外汇储备份额1.07%,IMF公布的8种储备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中,人民币的份额仅高于瑞士法郎,位列第七位。而在此前,人民币是作为“其他币种”列入,我们无法判断近两年来的增速,但从各类新闻报道看,整体上各国央行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正在上升。

  “一带一路”峰会将成人民币国际化新起点

  尽管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在短期内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但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可能开启人民币国际化的2.0时代。

  从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看,美国在二战后启动了欧洲重建计划——“马歇尔计划”,一方面为输出战争期间形成的庞大国内过剩产能,另一方面通过贷款方式向欧洲地区输出美元,进而在全球形成天量的境外美元市场。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市场专有名词“欧洲美元”,仍然是特指在美国境外不受美联储监管的美元市场,实际上,“欧洲美元”市场正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曾因其具有供应充裕、运用灵活、存放及借贷不受任何国家央行干预和限制等特点,为各国政府或大企业提供了巨额资金,对战后西欧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也促成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者的地位。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不同,“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

  但是,不必讳言,美国在维护美元霸主地位过程中,仍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在此次峰会之后,“一带一路”战略将进入2.0时代,战略的重心将从此前“贸易输出、工程输出”逐渐转向“金融输出”,而“金融输出”首要策略是把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投资、工程承包、信贷、国际产能合作结合起来。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为9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0.6%,占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的比重上升到25.7%,而同期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则衰退了6.77%。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 “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正当其时:一方面,跨境贸易、工程承包、对外投资和国际信贷都需要一种国际货币作为支付和结算媒介,这给人民币提升影响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契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从人民币自身看,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特别是人民币加入SDR之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受认可程度将大幅提升。

  可以预见,“一带一路”战略引领的人民币国际化2.0时代,将与美元以金融市场、虚拟经济为主体的国际化显著不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方向,以贸易输出、资本输出为重点,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体经济贸易与投资为抓手,构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国际货币合作区。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洋洋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