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至少5年

2016年05月31日14:30    作者:陈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在中国,一块政策的石头扔出去,要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到湖中,激起阵阵漪涟,扩散开去,这就是中国政治和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学院派恐怕是难以理解的,但对中国基层社会来说则几乎等同于常识。

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至少5年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至少5年

  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实受阻,这是国内的老问题。过去高层曾抱怨“政令不出中南海”,其实,即使政令出了中南海,在向下传导、落实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障碍和问题,各种各样的“屁股指挥脑袋”就是最显著的证明。

  基于长期而广泛的调研,安邦咨询(ANBOUND)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从时间序列来看,首先是省政府一级,中央政策在这一级传导到位大致需要2年的时间。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政令执行问题主要是省级政府的问题,省级政府的工作不到位,那么中央的决策就不能到位。因为在“地方政府”体系中,省级政府的管辖力度是很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干部的升迁,一个是指标体系考核。干部也是人,干了一辈子,不可能不考虑升迁问题,在升迁的道路上有很多关卡,而省一级政府对此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在指标体系方面,既与个人能力有关,也与考核机制有关,现在有所谓“指标干部”的说法,意味着指标就是方向,指标就是表现,指标就是定位。所以,省政府的要求以及省管干部的力度,远比中央的政策方针、比中央的号召,甚至比法律更有现实的力度。

  在中央与省政府的关系领域,主要是认识统一的问题。在这2年左右的时间里面,无论省一级地方政府怎样表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时间,而这个过程也与中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有关联。大致来看,取得协调一致的共识,需要2年时间。就此而言,中央政府与省一级政府的关系,实际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是中国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省以下的地市一级政府,中央政策的传导则要快得多,安邦咨询(ANBOUND)发现,大致只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各项工作就可以跟上,这主要是因为省一级政府拥有远比中央更为直接的控制能力。通过会议、规划和资源调度,地市政府可以很快地施加影响力。

  而到了区县一级地方政府,中央政策的传导则又慢了下来。同样也需要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原因在于,区县一级地方政府会直接面对基层,与地方各种利益组合直接相关,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利益重组,甚至是讨价还价,争取东边不亮西边亮。区县政府有各种社会基层群众的实际工作要做,遇到做不通的,还要层层反馈,寻求上级的资源调度和各种帮助。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区县一级往往还涉及到各种项目的落地,有些项目做了一半,中央政策出现了改变,收尾的事情非常复杂,往往还会导致其他延伸性的、次生性的问题发生,而区县政府能否摆得平,这是很考验区县干部能力的事情,所谓“摆平就是水平”就是指这个道理。弄得不好,基层政府就将问题掩盖下来、拖延下来,在有其他中央政策出现的时候,再把问题表现出来。这样层层堆叠,使得区县一级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敏感度大为降低。相反,各种政策的副作用,通过这一级的反馈,最后也会再度推向中央政府,甚至使得中央政府无所适从,继而影响中央决策的实施。

  所以,总体加在一起来看,中央政府的政策大致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会真正传导到社会基层,传导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的效率令人吃惊,因为它几乎要花掉一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但这是客观实际,除非中国政府进行真正有力度的改革,否则这样的现状是难以改变的。而一届中央政府一定要用两届10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做点事情,这并非虚言,而是中国的现实。

  在中国,一块政策的石头扔出去,要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到湖中,激起阵阵漪涟,扩散开去,这就是中国政治和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学院派恐怕是难以理解的,但对中国基层社会来说则几乎等同于常识。认识到中央政策传导的“规律”和现实特点,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现实。

  (本文作者介绍: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信息分析权威专家。他是“新丝绸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倡者,他同时也是中国陆权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陈功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多所中国大学的教授及博士后导师。)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政策 落实 中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