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野马财经 作者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
从权证到国际板,再到这次战略新兴板的提出,都带有严重的地方主义色彩。因此,我个人建议,要是开通战略新兴板,就与深圳无门槛的创业板以及三板分层以后的集合竞价同时推进,不要让其中一个再去吃偏饭。每一任证监会主席,地方色彩不要太浓。
市场对于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的讨论热度不减。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刘纪鹏认为,没必要现在开通战略新兴板。我们已经把审批制搞臭了;如果盲目推出注册制,结果会再把注册制搞臭。如果要推出注册制,最有效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法是推出集体诉讼制度。
战略新兴板的提出带有严重的地方主义色彩
战略新兴板这个问题涉及到扩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各个交易所的竞争关系上。现在的A股市场,“沪大深小”(沪市上大企业、深市上中小企业)格局是行政因素形成的,上海主要是大蓝筹企业,深圳是中小企业居多。
长期以来,上海依靠吸引大国企来上市。但是现在这种格局混不下去,当初上一个大的蓝筹企业很风光,但现在大的蓝筹基本实现上市,上市资源已经很有限。深交所当年被行政因素限制,上市的多为中小企业,但是没想到深圳绝处逢生,在创业板上风生水起,现在交易量和交易值都超过上海。随着大型国企逐渐都实现上市,沪市上市资源出现很大困境。
但是上海是凭借沪指被世界所知,全世界看中国A股,都是看沪指,不是看深指。肖刚主席在任时,想通过拆除沪大深小的“篱笆”,让上海实现大小通吃,沪市实现大小企业皆宜,而深圳只能小企业、不能大,这就是上海开通战略板的背景。
从权证到国际板,再到这次战略新兴板的提出,都带有严重的地方主义色彩。因此,我个人建议,要是开通战略新兴板,就与深圳无门槛的创业板以及三板分层以后的集合竞价同时推进,不要让其中一个再去吃偏饭。每一任证监会主席,地方色彩不要太浓。
开通注册制一定要学习港交所的经验
要成功开通注册制,一定要学习港交所的经验;如果失败,一定是因为盲目照搬美国的经验。一定要在学习香港的核准制的基础上,再推出中国的注册制,这样才会成功。
盲目推出的注册制,实际上可能比审批制还差。我们的审批制没有搞好,已经把核准制搞臭了,盲目推出注册制,结果可能会再把注册制搞臭。注册制的本质不是没有人核准,其核心是,证监会的注册制与交易所的核准制相结合,是证监会审批到位和交易所核准到位的结合。同时,交易所的核准制度建设,要向香港联交所学习,强调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程序合法性的审核,而不是搞价值判断。
而且,就算按照我说的这样改革的注册制,也不要推的太快,一定等市场复苏才考虑推出。
没有集体诉讼制度,就没必要推出注册制。我比较赞成这个观点。在注册制背景下,投资者价值自负,盈亏责任比较明确,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证监会做价值判断,又不承担责任,所以遭到股民痛恨。
在注册制之下,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券商对上市前的审核负责,投资者根据公开信息作出价值判断。一旦因为是信息不实造成投资者亏损, 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能依靠司法体制。
这种背景下,依靠完善的民商法律制度,投资者才能保护合法的利益。一旦因为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诚信出现问题,法院会严判,而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制度,会让造假者承担责任。
美国的法律制度,重在上市公司的严判上。如果有集体诉讼制度,会有效保护注册制下股民的利益。注册制背景下,依靠法律来把关,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集体诉讼,一旦集体诉讼启动,法院都高度重视,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
全员持股不适合目前的发展
员工持股制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但是目前争议非常大,是全员持股还是骨干持股,存在重大争议。
目前看,全员持股不适合目前的发展,一旦实行全员持股,就会固化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性,而且全员持股国际性没有成功的先例。而骨干持股,在国内外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国有企业不适合推行全员持股。
对于骨干员工持股的新形式,我建议采用期权持股方式,让骨干员工通过期权方式,分享利润,实现骨干持股动态转换。通过期权持股,可以实现骨干员工利益与公司未来盈利直接挂钩,避免经营人员的行为短期化,更可以吸引并稳定真正有管理才能的经营人员。
(本文整理自刘宝强记者和刘纪鹏的对话)
(本文作者介绍:野马新传旗下专注于财经、金融领域的新媒体,涉及商业报道、上市公司、互联网金融资讯等,致力于成为财经金融领域领先的新媒体机构。(微信公众号:ymcj8686))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