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者不应人为制造牛市

2016年03月18日07:42    作者:智汇长江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智汇长江 作者 刘劲(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会计与金融学教授)

  监管者最不该干的事就是希望让股价上涨从而制造出一个牛市来。如果实体经济运行超出预期,股价自然会涨;如果低于预期,股价自然会跌。如果希望把股价定到一个基本面不能支持的高位,现在涨了过些日子还会跌,回到原点,反倒是人为地增大了股市的波动性。

监管者不应人为制造牛市监管者不应人为制造牛市

  中国股市波动性大,监管的领导也换得频繁。很多人觉得证监会主席的位子像是建在在火山口上,时刻有被喷发,被燃烧,再被粉身碎骨的感觉。

  这本不应该。资本市场确实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遵循基本的经济原理。经济原理是普适的,不分中国的原理、美国的原理,或日本的原理。每个国家情况不同,可以有中国的情况、美国的情况、日本的情况,但原理是一样的。由于情况不同,原理表达出来的表象一般也就不同。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股市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解、运用,就是股市的监管之道。

  对股市最基本的认知首先应该是承认它是一个市场。市场里,价格是协调一切交易行为的枢纽。价格的高低波动告诉市场参与者供需关系的变化。供给相对于需求增大时,价格就下降;反之亦然。在普通的商品市场,供需的对象是产品;在股市,供需的对象是公司的股权。和普通商品不同的是,股权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其价值来自对公司未来盈利的占有,因此价格高低其实是对公司未来长期盈利能力的判断。把所有的股票放在一起,股指大盘价格反映的是经济的基本面和将来长期的发展。

  股市价格的形成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投票机制,不是政治上的每个人一票的方式,而是根据资本量,每一块钱投一票。市场投票的结果经常会出错,有时候还会出大错,比如2000年的网络泡沫,2007年的A股泡沫,等等。但大多数情况下,股市的价格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尤其当我们把它和利率市场放到一起比较分析的话。

  股市的监管者要做的两件事

  一、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性

  如果市场不公平公正,老百姓进去了总吃亏,赚不到钱,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而没有老百姓大规模的参与,股市的流动性就不会大,就发展不起来。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监管者必需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或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的行为。

  二、监控系统性风险

  雷曼倒闭是系统性风险,因为它能把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拖下水。但纳斯达克或A股创业板的高科技公司从最高点下跌30%并不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因为它们的连带效应有限。监管者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要管,应该把注意力完全放到系统性风险上。非系统性的风险应该由股指的参与者自己处理。

  在这两个责任中,保持股市的公平公正对监管者尤其重要,要负全责。但对第二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政府手里最大的两个经济杠杆,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证监会的权限碰都碰不到。股市不是一个普通的市场,是整个经济体基本面和期望值的映射,其规模和整体GDP是一个级别,出了大问题时,哪里是市场监管者能托得起来的?所以监管者能做的也仅仅是紧盯市场,有了可能的系统性风险得第一时间与央行、国务院、中央汇报协调而已。

  把握好上述两个责任,保持市场的公平公正,跟踪预警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和积累,就是监管者该做的所有事情。其余的事,由于没有能力做,不该放到工作的KPI里。

  监管者最不该干的事就是希望让股价上涨从而制造出一个牛市来。如果实体经济运行超出预期,股价自然会涨;如果低于预期,股价自然会跌。这是自然的市场道理。如果希望把股价定到一个基本面不能支持的高位,现在涨了过些日子还会跌,回到原点,反倒是人为地增大了股市的波动性,和监管者监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责任相悖。试图经过精细管理,不仅要制造牛市,还要是慢牛的想法更是万万使不得。

  慢牛的想法是很幼稚的。股价的决定因素其实并不主要是公司当下的基本面,而是对未来的预期。诚然,政府通过宣传或各种刺激政策可以让市场涨起来(至少是暂时性的),但任何政府无法精调市场参与者对将来的预期。当所有的人都看多时,股市不会是慢牛,会暴涨;涨的过多后又会暴跌。

  只有当51%的人看涨,49%的人看跌时,股价才会“理性地”小幅上涨。但这样的情形不是哪个人能像工程师一样精细调控的。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投资者互相辩论,有的人看多,有的人看跌,市场才会稳定。如果实体经济的表现能超出大家的预期,慢牛才能真正的到来。

  如果把股市看成是一个菜市场,监管者就是菜市场的管理员。好的管理员要保证市场里没有强买强卖、没有短斤少两,没有假货伪货,但不应为菜的价格负责。

  (本文作者介绍:长江商学院EMBA以学术研究和知识创造为核心,搭建最前瞻创新的课程体系。拥有全球7000多名长江校友,汇集了中国商业的精英。)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股市 牛市 A股 暴涨 证监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新三板首例“股权质押失控案”:股价暴跌88%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投资机器人能成为股市之王吗?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