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农村的同情其实就是矫情

2016年03月10日15:08    作者:党国英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党国英

  悠悠万事,吃饭第一。你不能为了你的乡愁有所寄托,而干预农民的自由选择。农民离开家乡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如果种地不挣钱,农民为什么不能撂荒土地?相反,如果种地能挣钱,能使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年轻人也会去种地。

你对农村的同情其实就是矫情你对农村的同情其实就是矫情

  近一两年以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中国农村发展状况得到民间舆论的广泛关注。应该说,许多流传甚广的农村记事文体反映了农村的某种真实情形,但由这种一时一地的情形推演农村发展的一般趋势,则需明智与审慎。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辨:一是农村发展的基本格局比起改革开放前是好还是坏;二是目前农村发展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如何应对?

  中国农村面貌有实质性改变

  笔者以为,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状况较之改革开放前有实质性进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居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那时中国农业基本依赖传统耕作方式,加上“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农业生产力实际上不能承载当时的人口总量,食品短缺是一个常态。那时的景况,恐怕用“悲情”二字不足以描述。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农民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土地经营权,就业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国家政治由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变为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举改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世界公认的成绩。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中国社会的秩序规则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市场化与城市化成了国家经济的主导趋势。

  因为市场化,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与劳动资源投向了产出更高的经济领域;因为城市化,农民向收入更高的经济部门转移,实现了增收。这里没有对农民的强制,相反,农民通过自己的双脚做出选择,倒逼反向强制逐步放松,释放了自己致富的动能。

  在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农民的社会生活也有了根本性变化。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一方面深受干部命令的束缚,社会生活内容十分逼仄;一方面因为生活的窘迫,不得不在宗法依附之下求得基本生活的帮助。眼下流传的关于农村老人自杀与农村女性遭受性欺凌的现象,其实在那时远甚于现在。

  对于这种状态,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难以想象。那些走出农村校门又进入城市校门的年轻人,也难以理解爷爷奶奶辈的生活的艰辛。如果谁不相信这个判断,就请问问自己的长辈,他们十个里有几个愿意回到以前的生活? 

  留住乡愁要靠富裕农民 

  有朋友哀叹,现在出现大规模的空心村现象,农村“文化”要灭绝了;还有朋友担心一部分村庄的消失而使自己的“乡愁”无所依凭。对这个我看也要正确对待。 

  悠悠万事,吃饭第一。你不能为了你的乡愁有所寄托,而干预农民的自由选择。农民离开家乡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如果种地不挣钱,农民为什么不能撂荒土地?相反,如果种地能挣钱,能使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年轻人也会去种地。这是我在农村调查的基本结论。

  事实上,承载乡愁的居住形态,在城市也可以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有太多的弊端,才压缩了这种可能性。如果留居农村的农民转变为家庭农场主,农村居民点的形态会发生变化,乡村田野会更加美丽,我们将能更多地领略乡村意蕴。美丽乡村要靠富裕农民来支撑。

  如果指望农民不动窝留守家乡,过一种“十亩土地半头牛”的苦日子,让你起兴时到农村走一遭,去收获你的乡愁,那不是太残酷了么?留住乡愁绝对必要,但正确的路径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至于文化传承,也要有一种开放心态。所谓文化,广义地说就是人类行为规则及其艺术 化表达。不同的人类群体有不同的文化特性。并非所有文化都是文明;只有对人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才是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一些文化被淘汰了,另一些文化类型又产生了,我们不必厚此薄彼。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明国家的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不是文化没有了,更不是文明没有了。现代城市照样承载文化,发育文明。朋友们如果对哪一种具体的农村文化类型非常珍爱,而那里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富裕意欲放弃它,我看你可以自己掏腰包给农民,让农民挣你的钱,为你守住那种文化。如果你欣赏的那种文化类型适合大众趣味,我相信它也不会消失,人们不必为此焦虑。 

  农业规模化经营前景光明 

  中国这么大,农村这么大,问题不愁发现不了。我自己最关注的是四个问题。一是中国农业竞争力比较低,以致我们很多农产品在市场上拼不过农业发达国家。产品价格低,农民不挣钱;产品价格高,国家财政压力大,进口走私难抵御。

  二是真正务农的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难。按我的知识,即使农民已经转变为职业化的农场主,如果他不能在农业产业链上获得补充收入,照样难于致富。这是国际经验。中国大陆没有多少真正的农民合作社,而农业龙头企业挣到的钱很难让农民分享。这是一个大难题。

  三是城乡人口布局不合理。农民创造了约9%的GDP,但农村人口却几乎占了人口的一半,其中很多是所谓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这引起了令人揪心的人道主义问题。

  四是环境问题。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但空气变坏了,土壤污染加重了。 

  以上这些问题主要应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来降低成本。我的调查表明,这个路径的前景非常光明,我们不必气馁绝望。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城市化率提高到85%左右。这个目标一旦实现,农村人口将主要是专业农户及一部分逆城市化居住人口。这两部分人口不会是穷人。由富裕人口支撑的农村将更令人神往。

  这几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政策、人口登记的一体化政策,最近又在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都是可圈可点的重大政策调整。今后还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的统一, 为市场化、城市化奠定更坚实的制度基础。

  (原载于环球网)

  (本文作者介绍: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新三板首例“股权质押失控案”:股价暴跌88%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