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有调整余地

2016年03月02日10:36    作者:蔡昉  (0)+1

  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 蔡昉

  劳动力成本有很多非工资的因素,大家都在谈的就是社会保障缴费的水平,我们过去看过,我们有很多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项目,但是事实上有大量结余,我觉得这个不合理,完全有余地进行调整。

社保缴费有明显的调整余地社保缴费有明显的调整余地

  我们因为自己的比较优势下降不能继续增长,而不是因为世界经济降下来了。我们比较优势下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表现在单位劳动成本增加。最近日本媒体和学者做了一个结果,认为中日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已经逆转了,用美元计算,1995年的时候,日本是中国的三倍以上,2013年,中国就超过了日本,2014年继续超过。这个说法有一个错误,两个正确的地方。

  我先说错的地方,我们判断中国还没有超过日本,2013年我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是德国的29.7%,是韩国的36.7%,是美国的38.7%,我们是2011年日本的39.5%。后来汇率发生变化,但是我们知道汇率发生变化趋势返回来,我们判断目前还没有超过。

  对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个,决定企业、产业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优势不仅仅看劳动力成本,还要看你的劳动力生产率,就是劳动生产率是分母,劳动力成本是分子。用单位劳动成本分析是更合理的,比按工资还合理。

  第二个对的地方,中国单位劳动成本提高的幅度非常高,远远快于发达经济体和制造大国。这些国家单位劳动率成本基本上有波动,但是在同一个水平上,我们是单调提高,因此说超过他们也是指日可待的,这是对的地方,应该值得警惕。

  解决的办法可以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采取措施。分子就是延缓工资上涨的趋势,分母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有这么几条建议,第一,增加劳动力供给,绝对数上是不可能了,因为我们劳动年龄人口已经是负增长了,那么考虑到劳动参与率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人口到2017年,也开始负增长了,这个趋势会一直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转移。去年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外出增长速度几乎是零了,就算有也很有限。因此必须通过户籍制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特别是提高农民工非农就业参与率。我们看了一下劳动参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有效劳动供给大概是900余万人,可以抵消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延缓工资上涨的势头。

  第二,劳动力成本有很多非工资的因素,大家都在谈的就是社会保障缴费的水平,我们过去看过,我们有很多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项目,但是事实上有大量结余,我觉得这个不合理,完全有余地进行调整。

  第三,避免用错最低工资制度,我们是研究劳动的,我们知道最低工资制度不是政府干预工资的政策手段,而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保护最弱势的那帮人,不要被雇佣方欺诈的保护政策,不是干预工资的政策,不要把它用来推动工资的上涨。

  最后一个劳动生产率,分母是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它是保证单位劳动成本上升慢一些,维持制造业竞争力的终极源泉,归根结底还是要上升,但是我们想赢得时间,因此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我觉得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人力资本存量的改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实际上这是不利的,因为我们做了一下人口分析,2011-2020年期间,我们新成长劳动力,每年是以1%的速度递减,而新成长劳动力就是所有毕业生加起来,因此这部分人口的递减,意味着人力资本存量的改善要放慢,放慢到什么程度,我们就看新成长劳动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总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最后我们发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也在2011-2020年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实际上变坏,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个手段,提高资本劳动比,企业都会干,政府也会干,但是这种办法是有限的,资本劳动比不断提高会导致报酬递减,不可能长期使用。

  第三个手段,归根结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过去我们的速度就是部门重新配置劳动力,现在这个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我们去年农业转移劳动力就已经是负增长了,今后可能更难。那么接下来是在产业内,企业之间重新配置资源,也就是说要创造性的破坏,要消除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

  (整理自作者在50人论坛年会上的演讲)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蔡昉 经济 劳动力 人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巴菲特去年都投资了啥?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揭秘“恐慌性”购房八大推手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政府和地产商都不愿意房价涨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