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给中国出口带来严峻考验

2015年10月08日 07:43  作者:任泽平  (0)+1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任泽平

  TPP协议达成后,中国往北美出口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中低端制造品面临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的竞争替代性增强,中国往东南亚出口半导体、计算机、机械设备、移动电话等高端制造品面临日本、美国的挤压。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不容忽视。

TPP对中国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TPP对中国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达成基本协议。

  此次TPP达成实质性进展,未来从完成谈判到各国国会的最终批准、执行还有一段时间。美国主导TPP既是经济战略也是外交战略。世界经济重心正从环大西洋地区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面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崛起的影响力,近年奥巴马政府采取战略东移和一体两翼两翼张开(TPP、TTIP)战略,从军事和贸易上挤压中国外部发展空间,扩大其在亚太的政经利益,重夺主导权。

  TPP本质是区域自由贸易一体化协议,不仅旨在消除贸易壁垒,而且涵盖环境保护、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等贸易条款,是更高标准的贸易协议。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秘鲁、智利等12个成员国,覆盖世界40%的经济规模。

  TPP对中国的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一,由于成员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长期趋于零关税,引发贸易转移效应,具体影响幅度取决于中国和其他TPP成员出口产品间的竞争性及相互替代性。中国往北美出口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中低端制造品面临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的竞争替代性增强,中国往东南亚出口半导体、计算机、机械设备、移动电话等高端制造品面临日本、美国的挤压,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形势趋于严峻。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不容忽视;

  第二,伴随着成员国间成本降低和贸易转移,FDI也可能随之转移,但依托中国庞大市场和强大制造能力配套的产业链条受影响较小;

  第三,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被削弱。

  中国未来的可能应对: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加快一路一带、亚投行、上海自贸区等的建设和发挥作用;加快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9月11日双方交换了各自的负面清单改进出价,但仍存在不少分歧,中国希望美国在高科技制造业领域对中国加大投资,美方认为中国应该加大服务业对美开放力度。

  危中有机,没有中国加入的TPP谈判达成基本协议将增加国内改革开放的紧迫感。最大的改革是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如果说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未来三十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开放既包括对外国际资本的开放,更包括对内民营资本的开放,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在高技术领域进口的巨额贸易逆差和出境游日益增长的购买力表明,国内缺的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给。未来将进一步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包括:金融、医疗、通信、互联网、军转民、教育、传媒等。

  (本文作者介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新供给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等。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TPP中国出口美国自由贸易全球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TPP对经济的实质冲击很小 美元与黄金脱钩非美国金融霸权根源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互联网+”解决不了中国制造的难题 凡人如何在资本市场里求生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新三板能救中小企业吗?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