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剑
2015年余额狂增,收益率有所下行;预计2016年收益率将更加明显下行;理财业务离真正资产管理业务还有点远。
2月26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报告日期为2月25日)。
一、主要内容
《年报》总结了2015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运行的几个特点(来自中债登公司官网):
(1)财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
2015年底余额同比增长56.46%,而且从上图看,2015年全年增速凶猛。从银行类型上看,股份行贡献了最大比例增量(见下文)。银行们狂发理财,是为了抢占市场,但在“资产荒”(其实是“高收益资产荒”,低收益资产是不缺的)的背景下,新发理财给银行自己带来的盈利越来越小,所以我们预计这种规模猛冲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的。
(2)银行理财市场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国有大型银行,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为9.91万亿元,市场占比42.17%,较国有大型银行高出5.28个百分点;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和6至12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限理财产品,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9.55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比重为72.46%,较2014年底上升8.33个百分点;银行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超过私人银行类产品,为3.00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2.77%,较2014年底上升9.52个百分点。
我们把各类银行在2015年的理财余额增量,也做出一张表:
或者更直观点,画成饼图(把“外资行”归入“其他”):
很显然,50%的增量是由股份行贡献的。市面上做得最猛的那几家股份行,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其动机可能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取客户资源。
(3)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15年底,理财资金投资资产结构和去年大体一致,仍然以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三大类资产为主,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89.10%。
该结构与2014年略有差异,主要是债券类占比明显增加,而存款类、非标类均有下降。权益类也有所增加(2015年股票市场热门,带动股权质押融资、定增配资等业务)。
而年度的增量占比中,债券类占65%,说明2015年大多增量理财资金是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他资产的资产荒。但我们没找到详细的数字,来观察债券投资组合中,评级变化情况(资产荒背景下,组合有没有向低评级、高收益的债券倾斜)。
非标资产占比下降,在增量中也仅占5%,是资产荒在理财业务中的反映。2015年末非标资产结构为:
(4)理财业务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占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长48.27%。主要方式是通过加大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行业上也有所调整,控制了“两高一剩”、融资平台等。
理财资金支持实体也是监管层的要求。
但从前,银行往往把不符合信贷投向政策的项目,转移到理财中来,包括房地产、融资平台等。从2015年数据上看,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的行业分布可能更分散了(表现为“其他”的占比大幅上升),电力、农业、煤炭等行业的余额下降,但公共设施(基建)、房地产的占比还在上升。
而非标中,投向地方平台、“两高一剩”行业的余额是下降的,投向房地产、基建的还在增加,这可能与监管意图不太一致。
(5)理财产品为客户带来丰厚回报。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 亿元,增幅21.48%,其中封闭式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9%。
(6)理财业务风险总体可控。银行理财产品实现了全流程的集中登记,理财登记数据质量持续改善,理财产品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优质资产,风险较低,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仅占全市场的0.55%。特别是理财产品实行了集中登记后,每个一般个人类产品都有唯一的产品登记编码,都可以在中国理财网上查询,避免了假冒产品。
这可防止出现以前那样的“飞单”。
二、主要关心点
银行理财业务一直倍受各界关心。本文不准备把《年报》作全面解析,而是聚焦于资本市场较为关心的几点问题。主要有三点:
(1)理财资金投向:2015年末理财余额已达23.50万亿元,已经是规模巨大的一个资金群体,即使拿出一小部分投哪,哪都得抖两下。资本市场关心的是,这些资金会不会有一小部分进股市。
(2)理财资产风险: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名义上是客户风险自担,但时至今日仍然延续了银行刚性兑付,不是真正意义的代客理财,因此是银行自行承担风险。而理财资金所投的各种资产风险高低不一,如果发生风险,则会造成银行的损失,这是我们资本市场较为关心的。
(3)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样是因为银行刚性兑付,因此理财产品实质上是银行信用。而银行信用在我国基本上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理财收益率也就成了无风险收益率。这就客观上抬高了整个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水平。而无风险收益率是任何资产定价的分母,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变量,资本市场也非常关心。
针对第一点,理财资金入市问题,现实情况是,理财资金投向中确实有7.84%是权益类资产,包括了打新、定增专户、股票质押等,但直接投资股市的比例却微乎其微。未来也不见得会大举入市。
下面针对后两点作个简要分析。
三、狂奔而非裸奔
理财资金投向中,非标资产大多是变相的贷款,而债券资产也有些低评级债券,因此均会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然后,由于各银行并不会像贷款那样,详细披露非标资产的不良率、拨备率等指标,所以我们无法详细评判其信用风险,不知道会带来多少损失。
对于理财产品购买人而言,基本不用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反正是银行刚性兑付(除非银行倒闭)。但刚性兑付的结果,是银行全额承担不良损失。
我们先来看下银行能在理财业务上实现多少营业收入。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收入水平不断下降,目前约在1%左右,因此全年实现收入应该是不到2000亿元。再扣除一定的费用和不良损失,形成其税前利润,上千亿应该有的。这在银行业高达2万亿元的利润总额中,已有5%以上的占比。
《年报》披露了一些与资产信用风险相关的数据。
2015年末余额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占比50.99%。在直接持有的信用债中,其中AA-级及以下的占比仅为3.85%。
另,非标占比15.73%,非标中A-级及以下的占比仅为6.33%(折合占理财总资产1%)。
因此,整体上看,理财资金投向的信用风险水平不高,我们暂不用担心会对银行盈利产生严重侵蚀。
但不管如何,毕竟经济形势摆在那,不良率无悬念上升,会侵蚀一部分利润。再加上资产收益率下行(兑付给客户的收益率却相对刚性。请见下文),理财业务收入下滑。所以,这部分盈利收缩是必然的。
而盈利收缩会致使银行对这块业务的兴趣大减,所以我们预计理财规模狂增的态势会逐步缓解。
四、收益率下行
目前理财业务最大的背景,仍然是资产荒。以前充斥在资产池里用来抬高收益的,主要是非标、定增等,目前已经越来越难获取。
2015年,理财产品兑付给客户的收益率,较2014年略有下行。
其实,银行兑付给客户的收益率有一定刚性。因为理财产品竞争非常激烈,率先降收益率的银行会流失客户,导致大家都死扛收益率,下降很慢。而资产端收益率却在持续下行,银行一定程度上只能自行承担收入下降的结果,直至大家都受不了盈利下滑,才开始下调理财收益率。
由于理财所投资产有2-3年存续期限,锁定了收益率,所以即使眼下的资产收益率下行,理财产品也依然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较高收益率。但随着时间推移,原先的高收益资产陆续到期,新投资产收益率相对低(而理财客户收益率相对刚性),会压缩银行理财业务的盈利空间。比如,2015年新发理财规模较大,新投资产的收益率低于老资产,所以会引导理财客户收益率下行。
我们预计这趋势会继续,2016年理财收益率必将继续下降。而且,2014年形成的老资产进入到期高峰期,会加剧这一进程。
银行要么放低收益率(可能流失客户),要么就牺牲自己的盈利空间(那么就会影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最终的结果,就是除少数资产获取能力依然较强的银行外,大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速会放缓,收益率下行。
资本市场人士的关注点,则是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代表着社会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有助于资产价格回升的。
五、理财的逻辑
从前,理财业务还承担着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畸形功能,主要是调节存款。比如,临近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比如季末、半年末、年末),就安排一批理财产品到期,在资产负债表日那天形成一批存款,从而使银行存款金额大增,满足存贷比等监管指标。资产负债表日过后,又发行一批理财产品,存款又买了理财,从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了。这时,理财业务与其说是一种“业务”,还不如说是一种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后来,央行监管了存款波动,再加上存贷比取消,这种现象少了。
但时至今日,理财业务依然还没能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当局一直试图将理财产品净值化、回归代客理财本质的努力,并未得到很好收效。理财产品,依然没能彻底禁绝资金池,依然没能大规模推行净值型产品,依然延续了刚性兑付的风气。
理财业务做成净值型产品有天然障碍。银行获取资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非标资产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贷款。因为,信息生产是银行的天然职能,银行的工作是通过挖掘企业信息,据此为其投放信用。在此,所获取的信息是银行的“私有资产”,是其获利的工具,不宜公开。银行的收入是对银行这种信息生产劳动的回报。所以,从根本上讲,银行在处理非公开信息上有其专业化优势。而没有公开信息,就形成不了公开报价,也就很难做成净值型产品。
这一点,是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天壤区别。证券业也从事信息生产,也会挖掘企业信息,但之后会将信息尽可能公开,以促进证券市场对证券的合理定价。如果不公开企业信息,自行利用这些信息盈利,则会形成内幕交易。
当然,银行理财产品如果只投资于有公开市场报价的证券(以债券为主),那么是可以做成净值型产品的。但如果这样,就不能发挥银行在处理非公开信息上的专业优势,那么和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也无甚区别。
既然所投的企业没有公开信息,无从判断其投资收益与风险,那么投资者为何还会购买这样的理财产品呢?无非是因为他们信任银行。所以,这又导致了理财业务刚性兑付不可能消除。
最终,任你怎么狂奔,银行理财业务与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业依然还有距离,理财依然是一种表外存贷业务,是对利率管制、资产投向管制的一种绕道。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秦婷 SF165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