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中国楼市之痛

2015年04月01日 10:53  作者:李庚南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庚南

  无论“拐点”已否出现,不能忘却的是楼市之痛。唯有找到楼市的“痛点”,拿出一套诊治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刮骨疗伤”,楼市才会迎来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拐点”。

不能忘却的中国楼市之痛不能忘却的中国楼市之痛

  楼市的“拐点”真的要来了?市场在兴奋的颤抖中惴惴不安。

  3月30日,央行[微博]、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出台的个人住房贷款新政,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微博]联合出台的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联袂而至,政府的“救市”政策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撩人”身姿蓦然登场。“救市”的帷幕已然拉开,“拐点”还会远吗?

  然而,我不关心“拐点”,只关心“痛点”。

  楼市的“拐点”是否已出现或者将出现,影响的无非是某个时点、某个时期买卖双方的决策及交易的机会成本,或者说是部分人利益;而对楼市“痛点”的认知、诊断和治疗才是问题的关键,它关系到的是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拐点”已否出现,不能忘却的是楼市之痛。唯有找到楼市的“痛点”,拿出一套诊治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刮骨疗伤”,楼市才会迎来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拐点”。

  那么,“楼市”的“痛点”在哪里?

  痛点之一:土地财政化,“土地”成了财政的钱袋子,地方政府饮鸩止渴式的卖地冲动,成为房价上涨的原罪。

  正如前总理朱镕基所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土地招、拍、挂机制带来的巨大红利为地方政府注入了兴奋剂,推动土地价格水涨船高。

  地方政府何以有“卖地”的冲动?一个解释是,财政窘迫,根源是分税制导致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地方事多钱少。只要财政体制没有根本性变革,地方政府资金没有有效可替代的来源,政府卖地的的兴致就不会减弱。但这仅是一端的说辞。

  实际情况是,地方政府卖地的钱来得太容易,有钱就任性!在经营城市理念支配下,各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铺得太多。司空见惯的是,道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填填挖挖之间提升了GDP、提升了政绩。土地财政无疑是房价上涨的原罪,但土地财政背后的庸俗政绩观更让人担忧。

  私家药方:一是改进土地招、拍、挂机制。土地供给要从单一的价格拍卖、价高者得地向综合考量建设质量、配套保障房及平均售价低者得地模式转变。有效抑制土地成本对房价的推高作用,同时也在房价上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竞争的结果是房价在综合土地成本、房屋开发成本、适当的利润等因素下趋向更合理。二是开源、节流改变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关键是“三公”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痛点之二:过度杠杆化,“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催化了资金的脱实向虚,导致房地产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化“亚历山大”,资金链紧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除少量自有资金外,主要靠银行贷款、预售资金及其他融资渠道等,表现出过高的杠杆率,资产负债率平均在75%以上。正是这种过高的杠杆率,在市场景气时期,演绎了许多“空手套白狼”的故事,从而诱使许多从事实体的企业脱实向虚。导致过多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业,导致房地产领域的产能过剩,去化压力增大,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频繁发生。

  私家药方:取消商品房预售办法,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商终结房地产商“空手套白狼”的经营范式,降低开发商对房地产“暴利”的预期,增强社会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审慎性。同时,增大开发商囤积房子的风险, 促进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

  痛点之三:调控行政化,“楼市”成了调控的工具,弱化了公信力,也紊乱了公众的预期。

  房地产市场运行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冷与热的更替往往反应的是房地产的周期律。当市场出现失灵的时候,无疑需要政府伸出“无形之手”进行调控。但这种调控应该是基于对房地产运行规律的认识,应该采取市场的而非行政的手段。

  不幸的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手段都具有明显的行政特征,特别是以限购、限贷、限价等为手段的行政化调控色彩尤其明显。不仅是对市场关系的扭曲,也是对社会公众合理预期的损害,模糊市场信号,扰乱市场节奏。正是因为调控手段的行政化,使老百姓透过历次调控的轨迹,发现了房价“越调越涨”的规律,形成错误的预期,很大程度上抵减了调控的效果。

  私家药方: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不能把房地产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而是作为调控的对象。要按照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和周期,运用税收等经济市场手段,通过调节供给与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的均衡,从而引导房价的合理回归。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改变老百姓“老不信”的尴尬。

  痛点之四:信贷房产化,银行成了“房东”。

  长期以来,银行形成了一种“恶劣”的信贷文化,就是唯抵押担保是从。客户经理在信贷营销中,对房地产的依赖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银行快速扩张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员素质的滞后。许多客户经理缺乏对企业经营能力、风险状况等方面的研判能力,于是抵押物就成了主要依托,而且在抵押物的选择上对房地产情有独钟。

银行形成了一种“恶劣”的信贷文化银行形成了一种“恶劣”的信贷文化

  保守估计,银行贷款中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达四成以上。其后果,不仅增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也把自己推向了“房东”的尴尬境地。

  私家药方:创新信贷理念,拓宽抵押物范围,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走出房地产情结。

  痛点之五:房产储蓄化,“楼市”成了多数人资产配置的方式。

  房地产兼具消费和投资功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现实中这一点恰恰总被有意忽略,甚至被否决。几乎所有的房地产政策都将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打入另册。笔者以为,这根本就是认识上的误区。正是这一误区的存在,导致对房地产市场基本判断的扭曲。

  理性分析老百姓购房的动机,除了自住外,投资需求的存在也是客观存在的,投资需求怎么就不算需求呢?老百姓投资房地产,实际上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状况下的一种合理行为。社会保障、医疗体系的现状,养老治病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强化了老百姓储蓄的意愿。

  但老百姓养家防老的钱放哪才安全、才能保值增值呢?存银行,存款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进股市,又往往“九死一生”。唯有房产符合百姓资产保值增值的偏好。至少,卖不了可以租,可以有租金收入补偿。无论如何,让老百姓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也应是政府考虑的事情。更何况,从房地产市场的完整健全角度看,一个适度的租赁市场的存在也是必须的。

  私家药方: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老百姓的养老、医疗后顾之忧,鼓励和刺激消费;二是拓宽投资渠道。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群体,推出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P2P仍须发展,更须规范。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楼市调控痛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稳定房地产市场是当前经济稳增长重要环节 新电改后电价还会涨吗? 房贷不是你想调就能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休养生息或是我们更好的选择 那些沉默不语的投资大师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