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二审何以不提注册制?

2017年03月06日11:24    作者:皮海洲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当下的核准制已经是变相的注册制了,或者说是披着核准制外衣的注册制了。正如刘士余主席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那样,“注册制是监管的方法论的要求,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证券法》二审不涉注册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根据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于3月4日介绍,今年4月份《证券法》修订草案应该能够再次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这意味着倍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证券法》“二读”终于再次提上了日程。

  不过,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称,虽然此前市场曾经希望在这一轮《证券法》的修订中为新股发行注册制扫清法律障碍,但根据证监会最新监管精神,新的修订草案中没有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本次《证券法》修改并不涉及注册制内容。而实际上,注册制内容是《证券法》一审的最重要内容。而且在2015年底,人大常委会还授权国务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如今在即将对《证券法》进行“二审”的时候,反倒不提注册制内容了,这或多或少有些出人意料之外。

  实际上,《证券法》“二审”不涉及注册制内容,这是符合中国股市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有利于推进《证券法》“二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毕竟在去年2月刘士余接替肖钢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后,管理层乃至高层对待注册制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并没有提及注册制内容。而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没有提及注册制内容。因此,与此相对应的是,《证券法》的“二审”也不再提及注册制内容。

  而在注册制搁置的背后,首先是管理层乃至政府高层对待股市、对待注册制的态度发生了改革。因为经过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的三波股灾之后,从管理层来说,股市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盲目冒进推进注册制,难免会引发股市的进一步波动,甚至不排除再度引发股灾的可能性。而不论是从股市还是从中国经济的全局来说,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是位居首位的事情。而既然注册制一度让市场为之谈虎色变,那么暂时将其搁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之所以将注册制暂时搁置,实际上是目前A股市场注册制的条件还并不成熟。注册制是市场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的产物。它不仅要求投资者,而且也要求融资者也要成熟,包括监管者也需要成熟。同时注册制也需要严刑峻法作为保障,它要求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就此而论,目前A股市场距离推出注册制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不仅如此,就新股发行而言,是否实行注册制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从世界股市来说,既有实行注册制的股票市场,也有实行核准制的股票市场。两种形式的IPO方式,谈不上谁优谁劣。关键还是在于监管要跟上,要保证新股发行的健康运行,保证IPO渠道的畅通。而做到了这一点,是注册制还是核准制,其实都不重要。

  而从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发行一再提速。尤其是进入2017年,IPO更是高速运行。整个一月份IPO都是保持“一日三新”的发行节奏。这种高速发行大大缩短了企业IPO上市的时间。可以说,当下的核准制已经是变相的注册制了,或者说是披着核准制外衣的注册制了。正如刘士余主席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那样,“注册制是监管的方法论的要求,和行政核准制并不对立。注册制既不要理想化也不要神秘化。”也正因如此,《证券法》二审不涉注册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证券法 刘士余 股灾 IPO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