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监管吗?

2017年03月06日09:22    作者:陈广垒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广垒

  金融危机基本都是信贷危机。世界各国金融危机演变历史表明,信贷危机是银行危机的重要根源。与积极、主动的负债管理相比,金融机构资产业务一般处于消极管理状态。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监管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得到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例如,美国国会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研究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G20也纷纷就公允价值计量发布公告。那么,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监管吗?

  一、现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强化金融监管的产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机构通过跨期分配显著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为了促进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确保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提高金融系统的竞争力,各国均不断强化金融监管。

  现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直接推动的产物。在1933年大危机之前,虽然没有统一、权威的公认会计准则,但监管机构如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等已经开始关注借助会计准则来强化金融管制,并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

  在大危机后,新成立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被授予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定权。虽然SEC在1938年将会计准则制定权转授予会计执业界,但实质上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实质性支持继续保持控制权。例如,1973年,SEC发布公告称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原则、准则和实务等作为重要的实质性支持加以考虑。

  20世纪70、80年代金融机构掀起的金融创新风潮和80年代储蓄贷款协会(S&L A)危机以及储蓄银行失败引发的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机构不断重视会计准则对金融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意义,并更加深入地投身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这体现为金融监管机构将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运营作为管制立法的新原则,资本充足率、内部控制和贷款发放原则以及市场披露等成为监管重点。

  金融监管机构对会计准则制定的高度关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有增无减,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避免成为“替罪羊”也不断强化甚至是迎合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关系,并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质量,以期更好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9年4月发布《评估银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实务的监管指南》。

  二、公允价值会计主导地位的确立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

  SEC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坚持的一贯政策是在计算净利润时反对偏离历史成本法(Zeff,2004)。从大危机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危机之间,在历史成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活动尤其是监管报告的编制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且监管机构并不要求提供有关资产负债市场价值方面的信息。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地经历金融管制放松浪潮,并在三个方面对会计准则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是以衍生产品为主要内容的表外活动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引起对衍生业务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关注;二是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开始对金融机构财务会计处理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后美国监管机构开始不断关注如何引入市场价值来真实反映资本状况,修订历史成本会计以更好地识别和计量金融资产损失。例如,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FDICIA),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都定期按照市场价值重新计算,以确定其是否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监管要求。

  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和金融监管重心的转变对会计准则的影响是深远的,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上平均占整个90年代新发布会计准则(含对以前年度准则的修订)60%。其中,1994年和1996年比例高达100%。在这些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尤以对金融体系安全性影响最大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最为引入注目。

  虽然监管机构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态度不一,如美国会计总署(GAO)、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OCC)等依旧支持历史成本会计,但法定会计准则机构SEC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力推公允价值会计,并最终在会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使得在2006年通过第157号准则(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正式确定公允价值会计的主导地位(参见《公允价值与8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的关系是什么?》)。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取代历史成本会计并占据主导地位与金融监管机构的直接推动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对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如非活跃市场金融工具(如贷款)定价的可靠性和金融负债的定价悖论等依然是金融监管机构的争论焦点。

  二、公允价值会计如何有效地促进金融监管?

  (一)公允价值会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

  资本的本质是吸收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这与其高杠杆经营的特征是直接相关的。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均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作为核心监管指标来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约束,促使其审慎经营。例如,巴塞尔新酒资本协议均是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商业银行监管基石的。但是,无论是1988年协议还是2004年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均是在以历史成本为主导计量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风险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的。Ryan(1995)研究认为,相对于市场价值,账面价值难以具有及时性,且易于平滑(smoothing),是一种较为失败的风险预警制度。

  与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更能充分、及时地反映不同金融资产和负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且有效处理证券化活动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公允价值会计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及时反映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但是,当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率敏感度存在差异和不配比时,将对银行财务状况和净资产产生双重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对资本充足监管的影响体现金融工具因其分类和计量对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影响。当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必然会影响对当期或者未来损益产生直接影响,以及对净资产的变动。在金融资产分类中,尤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如何影响核心监管资本的争论最大。例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鼓励监管机构将指定为AFS的贷款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排除在资本范畴之外。

  从监管后果看,在全面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所有金融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则不会可避免地造成当期损益随着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而波动,进而影响监管资本项目中留存收益的变动,并通过资本紧缩(capital crunch)引致信贷紧缩。

  (二)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约束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价格能够“正确地反映”投资者的集体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Scott,2003)。市场约束是指通过外部市场参与者来强化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和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市场约束是以充分披露为理论基础的,旨在通过证券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或消极的买卖行为来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变动,进而约束金融机构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如自利行为)。各国银行监管经验表明,在追求透明度的目标指引下,基于市场的充分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地实行金融稳定。学术界的广泛研究表明,充分披露有助于银行监管和推动银行审慎经营。

  从金融监管实践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日臻完善。例如,在年度报告中,金融机构不但要披露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政策,如更要单独详细地披露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风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已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

  金融体系稳定地实现功能而又不损害其效率是金融管制主要关心的问题(世界银行,1999)。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监管机构对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活动进行管制构成金融监管的实质。

  金融危机基本都是信贷危机。世界各国金融危机演变历史表明,信贷危机是银行危机的重要根源。与积极、主动的负债管理相比,金融机构资产业务一般处于消极管理状态。当资产和负债错配导致损失时,必然降低净利润和减少监管资本。因此,造成金融机构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在于金融资产及其结构。在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变量不断波动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相应地波动,并具有不断自我强化特征,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这也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将金融资产尤其是信贷资产质量作为监管重点的重要原因。

  当采用全面公允价值会计时,在经济复苏和上升阶段,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推动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以显著改善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并刺激信贷水平扩张,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处于紧缩和萧条阶段,公允价值能够通过加速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以强化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恶化这一现实,并刺激信贷水平不断紧缩,诱发经济走向紧缩,甚至出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总之,全面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具有增强效应。

  针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天然具有的亲周期特征,特别需要注意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时不能简单地采用传统基于稳健原则计量的静态准备金,更不能为金融机构管理当局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与冲回来操纵经营收益,而是应当着眼于整个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从动态角度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会计处理。

  二O一七年三月三日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责任编辑:蔡越坤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