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卖点需要创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14:37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吴晓燕 “端午粽子香又鲜,商家标价三千三,屈原投江抱何物?金砖!” 这是网上流行的一首打油诗,人气颇高,换来了一堆的“我顶!我顶!我顶顶顶!”
天价粽子是今年新流行的产物,超脱了它原有的内涵,跻身进入了礼品领域。一旦成为礼品,就可以无限地做加法,加筒茶叶、加瓶XO、加块金表……然后价格也是一路攀升,盈利也是越来越大。 粽子生产企业的创意匮乏,让人感慨。这种做法在月饼界早已流行,尽管被世人诟病得体无完肤,但却长盛不衰。于是,后知后觉的粽子制造者们才开始不加一丝创意的模仿。 其实没创意的不仅粽子、月饼、××界都在以恶俗的手法炒卖传统节日或者传统元素。瓦尔特·李普曼说:在大家都用同样方式思考的地方,没有人思考得更深刻。 此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表示,中国应该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创意和设计的中心。显然,在如何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或传统元素,中国企业需要创意性思维。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吃粽子、吃月饼、吃元宵,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缺乏创造性,众商家只能挤在这个过于单一的载体上硬碰硬。 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在中国已经演变成消费节、狂欢节。之所以有如此差距,原因在于商家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创意,把“洋节”的文化符号充分商业化。而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只是充分符号化,在一个角度上极为深入又恶俗的开发。 但愿明年的元宵节不会看到天价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