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业生涯 > 正文
 

管理 因Y一代而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 17:08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吴晓燕 姜汝祥

  编者的话

  管理y一代从改变观念开始

  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没有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忠诚、爱不切实际地幻想……

  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社会上对独生子女们的评价,不难发现,所有这些评价都带有负面性。感觉上,他们是令人头痛的一个群体。沿袭美国的叫法,我们称他们为Y一代。

  Y一代真的这么差劲吗?当然不是。我们对Y一代的所有责备与不适应,其实都是由我们“看他们的方式”导致的。

  Y一代与以往任何一代人都不一样,他们从蹒跚学步起就被娇生惯养(从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并被安排了大量的课程和计划。也就是说,他们既高效率,同时又高消费。他们不讨厌工作,但又不希望工作成为他们的全部生活。

  但许多公司对此表现了极大的漠视。在我们大多数的优秀企业中,对未来的规划仍然只停留在产品规划、市场规划、投资规划等硬件方面,对正在到来的Y一代顾客如何把握?对未来大量涌入的Y一代员工如何管理表现出了完全不应该有的冷漠与傲慢,依然使用传统的命令和控制式管理模式,而这是Y一代所不太能适应的。

  即使如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联想的柳传志,也仍然在大谈联想需要的是事业经理人,不是职业经理人。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Y一代,没有人会把联想当成家,他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最近跳槽了吗?因为Y一代要的是追求创新,挑战和刺激。

  可以很肯定地说:Y一代的员工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谴责与批评他们,应该必须学会并懂得“他们通过他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用新的思维和方式管理Y一代员工,实现自我超越和企业的超越。

  这是我们本期推出该专题的目的所在。另外,对此话题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推出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有些趋势汹涌而来,在你还没有看清楚之前,就已让你灭顶。”《大未来》的作者托夫勒这样告诫我们。

  显然,对Y一代正在成为员工主流这一趋势,许多企业看得并不清楚,甚至认为他们是“有问题的一代”。其实有“问题”的是我们,一旦我们改变看Y一代的方式,同时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那么他们根本就没什么问题,反而会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支撑。

  从把他们看做“垮掉的一代”到顺应、引导他们,最终造就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向美国学习管理y一代

  每一代人都喜欢用否定上一代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这一次,轮到我们被否定了。

  三年前,我对一位著名的IT企业家说,谁能够领导独生子女,谁才能领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他愣了一下,显然,即使是领导高科技行业的他,也没有想过这一问题。

  三年过去了,当我再次提出这一问题时,仍然有很多企业家一愣。显然,很多企业家没有想过这一问题。当我们的员工、我们的消费者正在一天一天“独生子女化”时,而我们的大多媒介仍简单地把他们归于“没有责任的一代”,而许多企业的领导居然连想都没有想过如何领导独生子女,这多可怕?

  这样的场景,也曾经在美国上演过。所以,对比一下当年美国“X一代”如何从被“妖魔化”到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主力过程,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处境与出路。

  上一代永远都觉得下一代不顺眼

  上世纪五十年代或者说

二战前的美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美国对这一代人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叫“沉静的一代”。“沉静一代”之后迎来了“婴儿潮一代”。

  “婴儿潮一代”之后就是所谓的“X一代”,这一代指的是出生于1965年至1979年的人。目前美国的劳动力结构中,大约只有10%左右的“婴儿潮一代”还在工作,其中大部分已经是“X一代”。

  “婴儿潮一代”普遍被认为是“生活是为了工作的一代”,这一代是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繁荣的创造者。但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当打着“工作是为了生活”旗帜的“X一代”进入工作的时候,这两代人之间爆发了极大的冲突。

  在把持着社会话语权与企业控制权的“婴儿潮一代”看来,“X一代”是一批“个人主义者”:他们懒散,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可在“X一代”看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要整天工作﹖然后回家来就不停抱怨然后争炒、

离婚,我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活得如此悲哀?但我们告诉自己,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在美国的报纸上,你经常可以读到“X一代”这样的表白。

  “婴儿潮一代”发现,“X一代”不仅不守纪律,而且动不动就离职,从来不懂得“成功源于坚持”。但在“X一代”看来,“我们衡量的标准不是投入,而是产出。不是多勤劳,而是勤劳之后我得到什么。我们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不是在这个地方如何将工作完成,而是在这里完成工作的时候,我的感受有多好?”

  “X一代”显得非常独立,他们往往动不动就离职,很多人选择去做“SOHO”一族,或者自己创业。但这能够说明他们独立吗?在工作的时候,“X一代”似乎成了被动的等待者,你不和他沟通好工作的内容与价值,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有一个企业家惊奇地发现,如果经常与他们一起讨论,即使不是讨论什么企业远景或使命,也会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

  这种矛盾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社会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X一代”有40%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离婚的家庭,他们目睹了父母一辈子对公司忠诚,可最后仍然在裁员中伤心地回家,所以他们不再相信公司。当他们自己选择的时候,他们很独立,愿意尝试新事物;然而当他们淹没在组织中的时候,他们对沟通与交流的需求,远远大于他们对工作的兴趣。

  美国社会如何对待“新一代”

  美国的“X一代”不仅没有成为垮掉的一代,反而成为领导全世界新经济的主流群体,成了领导数码革命的一代,他们中的代表是比尔·盖茨,是戴尔,是EBAY一代,是YAHOO一代。

  回想一下当年社会对他们的批评,是不是觉得有些荒唐?而现在这样一幕正在中国活生生地上演,难道我们又要在十年二十年后再来反省么?

  事实上,在崇尚文化开放的美国,社会对“X一代”的批评很快就结束了。对“X一代”的批评兴奋了两天,很快全社会就开始了对“X一代”的适应与调整:政治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加速向新经济迈进;企业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量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教育机构也开始调整其课程体系,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指导,以应对个人“享乐”主义的诞生。

  有数据为证,在提供正规学位的大学中,1970年仅有16所提供创业或企业家课程,而到了1996年,这个数字超过400所,专门讲授研究创业或企业家的专职教授席位达到171个,是1980年的10倍。有了这种适应与调整,硅谷的兴起就只不过是“X一代”释放他们才华与主见的一个见证而已。

  美国社会终于认识到,有问题的并不是“X一代”本身,关键在于以“X一代”的眼光去看社会,而不是去改造他们。企业家们要做的事,不是去打击“X一代”,而是要把他们看成与你一样平等的同事,因为“X一代”需要他们自己也是决策过程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他们不太在意你给他多大的职位,但他们在意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尊重了他的意志。过去你可以对员工咆哮,员工也会服从,而现在,“X一代”只有在他们确信事情是正确的,他们才会做。

  美国社会也接受了这种现实,“X一代”是经过更多正规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代。所以,他们喜欢通过培训的方式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喜欢通过计算机系统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并分享彼此的成就,喜欢像网络聊天一样直率、平等而坦诚地交流。

  但无论你对他们有多好,他们随时都在准备离职到另一个公司工作,这并不表示他不喜欢你,只是因为他更喜欢另一个工作的挑战性或自主性。他们忠诚的是职业与生活的乐趣,而不是雇主。

  学会从直线思考转向系统思考

  事实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学习型组织”,可以说就是最好的适应“X一代”的产物。学习型组织提倡的系统思考,核心就是提醒美国企业界,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成功本身,把过去的成功推广到未来,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大多是失败的源泉。怎么办?出路在于“学习”,在于跨出既定系统,建立起更大视野的修炼——这个修炼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工具,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业绩为本。

  学习型组织在中国已经流行好多年了,但现在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时候,大多数企业却在Y一代面前麻木了。我说麻木的意思,是因为我们许多企业家正在犯“直线思考”的错误。

  “直线思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中一个“著名”的错误。比如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小孩摔倒在地上,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是这地板不好,妈妈替你“打”地板,然后做出“打”地板姿势,这样来把孩子哄好。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直线思考”方式——当我们出问题的时候,采取的办法是否定对方或环境。

  而学习型组织所提倡的系统思考,强调的是,如果存在错误,那么这个错误是“包括我们自己的一个回路”引起的。比如小孩摔倒在地板,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正确的行走姿式,我们不能把“摔倒”的责任完全推到“地板”上。

  美国社会对待“X一代”就是一个从“直线思考”转移到“系统思考”的过程。在“直线思考”占主流的时候,“X一代”所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美国社会看待“X一代”的方式引起的。一旦美国社会改变了对“X一代”的看法,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甚至职业结构,“X一代”不仅没有问题,反而成为了美国新经济的支柱。

  同样,目前Y一代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对Y一代的责备与不适应,都是由我们“看他们的方式”导致的。一旦我们改变看Y一代的方式,同样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那么他们根本就没什么问题,也反而会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支撑。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主流思维与媒介平台,仍然处于一味打击独生子女的“直线思考”阶段,我们仍然简单而粗暴地把独生子女归于“有问题的一代”。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今年的“

超级女声”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我想历史会记住,这是中国独生子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预演,我建议中国的企业家好好品味一下“超级女声”的全过程,历史正在按照他们的方式改写。幸运的是,历史的结果,并不完全由他们主宰,因为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历史的结果,是由“我们与超级女声组成的回路”共同造就的。

  如果是社会落后于新一代的独立愿望与合作精神,而不是这一代人出什么毛病了,那么,改变的就是我们。怎么改?如果他们不喜欢老一辈人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那就为他们创造创业的自由天地吧。如果他们在意工作的价值,而不仅是工作本身,那就改变你的管理方式吧。

  要知道,我们与Y一代是一个整体,共处于一个系统的回路中,在此时,我们仍然拥有机会热烈地拥抱这一代,拥有机会一起造就一个全新的未来。这也许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否则,等待我们的就将是一两代激烈的对抗,那是双输的结局。

  我们选择了什么,我们的未来就是什么。

  相关链接

  高考一代眼中的y一代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独生子女政策。以20岁进入就业年龄计算,新千年就已经是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职场的开始,也就是说,我们进入独生子女时代(Y一代)已经五六年了。

  虽然这些年他们在话语权与管理权上应当都还是“受压迫者”,激烈的冲突尚未激发,但对比美国“婴儿潮一代”与“X一代”的冲突,中国的Y一代与上几代之间的冲突,将必然到来。

  从代际上讲,目前中国企业员工的主体构成是“高考一代”,也是就1977年恢复高考后,接受正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代。这一代人的构成其实非常复杂,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回城一代”,也有完全在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应试一代”。不过,由于时代背景与家庭多子女的原因,“高考一代”都普遍经历了家庭生活的艰辛,所以,这一代人信奉的人生教条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出生在1980年以后的Y一代,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是“过于自我、追求享受、害怕吃苦”,并忧心忡忡地给他们戴上了一顶帽子——“小皇帝”,那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代号。

  中国青少年中心曾做过调查:在谈起Y一代时,70%的中小学教师都持否定态度,优点几乎谈不出来,95%以上的人都认为他们“今不如昔”。老师尚如此,单位或公司主管的评价就更可以想象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与其说是独生子女真的有问题,不如说,是我们以“高考一代”的观点来看“Y一代”。

  在我们这些“高考一代”看来,“人往高处走”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稳妥,在没有把下家找到并签约之前,在单位宁可逆来顺受,也不可轻易与领导翻脸。然而,这不是Y一代的思维方式。

  “高考一代”在参加工作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要谦虚,第二要肯吃苦,第三要听领导的话,第四要从基层踏踏实实地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高考一代”的经历中,进入单位或公司时,大多是靠“悟”或自己勤奋学习成长的。“公司没有人教你,多问多学不就会了吗?”这是父母或领导经常教导我们的,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并且我们也是这么成功的。

  但Y一代如何看待呢?“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正规的培训体系,这说明他们的管理很差,也不重视员工成长,这样的公司,我怎么可以相信未来他们能够做大做强?既然公司的未来没有希望,我何必要与他们去等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