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急寻护盘资金入市 IPO近期恐怕难以成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0:2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张荣旺 目前证监会仍担心市场资金对于新老划断的承受能力,因此会在争取更多资金入市上下工夫:一是争取高层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二是寻找足够接盘资金保持市场稳定。 现在看来,中国证监会似乎又一次把自己挪到了火山口上。
3月13日,第24批股改公司名单亮相,至此,股改市值占总市值比重达到了60.76%。而原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股改完成总市值60%至70%的上市公司即可启动‘新老划断’”的说法,被市场公认为实施“新老划断”的标准。 “现在应该给出再融资和IPO的时间表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实行IPO,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制度完善重于新股发行 “从目前情况来看,实行再融资和IPO的条件已经成熟。”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尽管现在市场尚没有足够的信心,但不会对大盘造成太大影响。 此前,业内流传,3月下旬再融资将开闸,6月IPO重新放行。“但现在还没有进行过公开讨论。”左小蕾说。 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明确表示,实施“新老划断”有三个前提条件:一看股改进展;二看市场预期;三看配套政策。这样,纵然股改市值占比超过六成,在相应配套政策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尚福林的“三个前提”仍未满足,实行新老划断仍需时日。但为了鼓励上市公司股改的积极性,尚福林曾明确表态,再融资会先于IPO推出。 “从现在的情况分析,再融资估计也要到下半年实行,而新老划断则要到三季度了。”李振宁说,目前证监会仍担心市场资金对于新老划断的承受能力,因此会在争取更多资金入市上下工夫:一是争取高层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二是寻找足够接盘资金保持市场稳定。 尽管此前已有券商集合理财扩容、境外战略投资者放开和基金发行条件放宽等利好,但目前这些政策仍在讨论状态,离实施仍有一定距离。 “股改不可能半途而废。至于融资功能,再多停些时候也不见得‘天会坍下来’。”证券业协会黄湘平分析。 与之呼应的是来自证监会的声音。“股改需要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草率实施新老划断有可能妨碍股改进程。”证监会权威人士强调,新老划断最重要的是制度划断,让完成股改的公司生活在新制度下,这样才能显示出股改的意义。改革效应显现不出来,增强股改对后续公司的吸引力就将落空,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的完善比新股发行更具有“划断”意义。 局部恢复再融资 证监会新闻处相关人士向记者强调,直到目前,证监会还没有进行过再融资和IPO的意见征求和讨论,证监会今年的首要任务仍是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尽管目前在进度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股改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配套改革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黄湘平认为,虽然靠海外上市和别的“泄洪口”来缓解国内融资压力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至少说明,完全有可能通过市场分置或风险隔断的方式,实现融资功能的有限恢复或局部突破。 光大证券张卫进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从定向融资局部恢复再融资,例如G鞍钢(资讯 行情 论坛)和华新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估计也将有四五家企业跟进。 与此同时,一家券商投行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券商投行业务盈利机会不多,虽然股改可以获得一些收入,但是股改项目收入不能与IPO发行和再融资业务的承销费用、并购业务财务顾问等收入相比。一旦融资业务重新启动,券商可能会从盈利角度考虑,放弃很多难度较大的股改项目,而这显然不是管理层所愿看到的。 “我们公司目前比较看重三板市场的高科技企业,认为这将来是投行业务的盈利机会。”广发证券吴宝应告诉记者,尽管三板挂牌企业现在不能使券商挣到钱,但以后的转板再融资机会,一定会让券商获益匪浅。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股改采取的办法是先易后难,后来的公司股改难度越来越大,股改成本不断上升。有些大券商已经对这些股改项目失去了兴趣,转而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备战IPO和再融资等高利润项目上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