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再融资恐惧诊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2:50 新闻晨报

  □德鼎投资

  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可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增加资本充足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同时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整个社会直接融资比例,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然而过份强调股市融资功能,使市场闻“再融资”色变。投资者之所以产生“再融资恐惧”的原因如下:

  对诚信的忧虑。由于上市公司造假案的频频发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社会诚信受到严峻挑战,引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为达到融资目的而粉饰业绩的极大担忧。某些上市公司在融资前还信誓旦旦,将再融资项目描绘得天花乱坠,蒙骗审批机构和投资者。结果拿到钱后,推说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暂缓投资或改变投资方向,如高价收购关联方的所谓“优质资产”,更有甚者,替大股东还债或去向不明,反而出现业绩预警及滑坡,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对业绩的担忧。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再融资建设项目投资额较大,建设期长,也就是说再融资资金一时难以产生效益,直接摊薄了当前的每股收益,导致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趋降。另外,目前上市公司所表现出的“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的痼疾,使机制风险和体制风险加大。

  针对以上上市公司再融资所产生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善待

证券市场。一方面,要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先导,逐步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和透明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努力营造多赢局面。

  另外,要加大中介机构、上市保荐人等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将真正具有良好经营业绩和成长前景的公司推荐上市;发审委要充分发挥专家优势,提高审核的透明度,把好再融资审核关,将素质差的企业和不符合要求的再融资项目拒之门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