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中国证监会李青原称新老划断标志性界限确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05:3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大公司可能成为股改重心

  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心明白无误地摆在市场面前。

  昨日,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对市场关心的新老划断问题再次作了一番阐述。她说,新老划断应在占总市值60%-70%的200-300家公司股
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进行。在思路上进行这样的考虑,是为了消除部分人士认为一定要在所有公司全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才进行新老划断的误会,使市场对改革的时间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她同时还表示,占总市值60%-70%的200-300家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剩余的上市公司改革工作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实现换血,也不排除一部分公司沉淀下来,成为仙股,这是自然的市场现象。

    大公司一年完成股改可行

  业内人士认为,在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进行新老划断工作,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自然进程。就现实条件而言是合理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对于市场的冲击不会太大。

  西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到说,新老划断是一件必须进行的工作。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解决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决不能再让新的问题产生。

  他认为,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300家左右的大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可行的。从前面两批试点公司的进程来看,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有40多家公司完成或即将完成改革。如果此后能够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改革,改革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一年的时间是充分的。

  股改阶段性成功标志

  周到指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当集中在那些权重大、实力强的公司上,如果要求200-300家公司能覆盖60%-70%的总市值,那么基本可以认为大部分公司应当圈定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

  这批公司中亏损公司很少,ST公司基本没有,其中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股东具备支付对价的能力。因此,尽快推动这批公司进行改革是有着现实条件的。同时,由于这批公司覆盖了市场大部分市值,因此代表性很强,它们完成改革,可以视作是股权分置改革阶段性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此条件下,新股上市进行新老划断,恢复市场的正常功能,将是顺理成章的事,证券市场新的格局将逐渐形成。

  不会对市场形成太大压力

  周到表示,300家左右的大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不会对市场形成太大的资金压力,因为非流通股东一方面需要保持一定的控股比例,另一方面还要受到减持时间和价格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影响将更多地体现在估值理念上,当这些公司完成改革、新老划断开始实施之时,市场的估值将基本以全流通之后为标准,这对一些股价虚高的

股票将构成一定的压力。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也认为,从市场的承受力度上来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300家左右大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可能的。

  他说,考虑到大股东的控股要求等因素,所有公司完成改革之后,在5年时间里带给证券市场的扩容压力大约是在6000亿元左右,如果只算300家左右大公司的话,扩容压力还要小得多。最近,一系列增加市场资金供应的措施已经启动,

企业年金、QFII等机构入市渠道已经拓宽,因此,市场的承受力度应当是足够的。

  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主管认为,作为机构投资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无论是大规模推开股权分置改革还是实施新老划断,基金的价值投资理念不会变化。

  作者:记者 叶展 卢晓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