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焦强:市场在涨声中迎接新老划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1:12 财经时报

  焦强

  中国证监会果断推出“新老划断”分三步走,既表明其工作重心在悄然发生转移;也表明股票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各路资金纷纷进驻股市,昔日被视为利空的扩容也被当作积极的信号使用。

  出乎很多市场人士的预料,这一次,股市没有闻扩容而色变。

  4月1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管理办法》),此举意味着“新老划断”正式启动,恢复股票市场再融资的时间表锁定5月无疑,新股发行将紧随其后推出。

  消息一出,4月17日的深沪股市在经历了短暂调整后,顽强收高。按照中国股市的历史表现,股市原本应该闻扩容而色变。

  4月20日,上证综指更是一举突破1400点大关,这是2004年10月13日以来首次突破该点位。

  广发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当天下午收盘后向《财经时报》表示,看来市场早有预期,目前股市的承受能力和投资人的信心,比他们想像得要强的多。

  至5月,股权分置改革将启动整一周年,此时,中国证监会果断推出“新老划断”分三步走,既表明证券市场的工作重心在悄然发生转移,也透露出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各路资金纷纷进驻股市,昔日被视为利空的扩容,也已被当作积极的信号使用。

  如何理解新老划断

  “新老划断”这个词恐怕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专利。

  它的具体含义是,对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不再区分上市和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对存量上市公司分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此前,“新老划断”的时间点曾经是股票市场最大的猜想。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博士看来,真正要使“新老划断”成为中国股市发展的分水岭,首先必须对发行上市体系、尤其是市场整体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作出实质性的努力。如果只是简单重启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的发行方式,那么,“新老划断”仅仅是一个概念。

  胡汝银强调,应当考虑如何形成高效的、市场取向的发行上市决策体系,如何实质性地改变单边市格局,如何形成完整、合理的一、二级市场定价机制等问题。其中,尤其要考虑如何构造内源性的二级市场价格水平合理化机制。

  大牛市论

  目前,市场对于大牛市确实到来、还是股市走不出“扩容下跌”的传统,判断不尽相同。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是坚定的大牛市论倡导者,他认为目前市场资金相当充裕,大牛市启动的特征彰显无遗。

  他告诉《财经时报》,目前中国股市的估值远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反映到股指方面,应高于境外成熟市场才对。

  “所以,大牛市肯定来了。你甚至想像不到境内外有多少资金要进来。大家都盼着有利空砸个坑再进场,现在看来,这个坑可能等不到了。”

  一位掌控数亿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向《财经时报》透露,最近他们的基金接受的委托资金越来越多,且数量都很大。

  他们原计划想在上证综指到达1300点附近即抛售手中的股票,待扩容消息颁布后再重新进场。没想到市场走势坚挺,事与愿违,他们现在反而需要增加入场资金。

  看空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都证券投行部人士持不同的观点,在这位人士看来,“新老划断”正式启动,有助于券商,不利于股市的走势。

  这是因为,股市是一个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在停止再融资和新股发行以来,市场只有需求没有供给,指数理应上涨;一旦放开供应,未来将难预料。他预计,未来的“供应”应该是很大的量。

  公开资料显示,自上市公司披露2005年年报以来,已有近20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G股公司提出了再融资要求,尚在股改程序中但有再融资计划的公司数量更是庞大。目前,排队等待IPO(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也超过50家,其中不少是国有大型企业。

  资深投资人小王“全盘看空”的做法代表了部分中小投资者的观点。他在上证综指达到1300点之后,抛空了所有股票和基金,落袋为安。

  以他的经验判断,中国股市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扩容都以下跌为代价,十几年来,几乎无一幸免。“即使继续上涨也不会太久,一旦再融资开闸、IPO放行,股市一定会下跌。”

  花落谁家

  《管理办法》出台前,市场上关于哪家上市公司将夺得再融资第一单的争论就十分激烈,G长电(600900)和G申能(600642)被视为最有希望的两家公司。

  根据目前“新老划断”三步走的安排,率先开闸的将是定向增发及股本权证,然后,才是以增发、配股等方式的再融资。G长电由于伴随股改而推出带有增发性质的认股权证被市场寄予厚望。

  中信证券一位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从再融资设定的各方面条件看,G长电拔得再融资头筹的可能性非常大。

  谁将成为第一单IPO,市场流传着很多版本,目前尚无可靠消息,但李振宁告诉《财经时报》,IPO的放行时间,将可能在今年6、7月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