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A股按图索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15: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特约记者 罗绮萍 香港报道 “今年中国并购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是外国资金并购A股,但我们估计今年成事的只会有四五宗。”英高财务顾问(Anglo Chinese)董事、收购合并主管李德光,2月6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美国及欧洲主力资金 谈到外资来源,李德光认为目前到内地及香港参与收购合并的资金,仍以美国及欧洲为主,但来自中东及东南亚的资金正在崛起,未来有机会成为新主力。 “中东及东南亚资金涌入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欧美的账目受到较多的调查及限制。加上分散投资的潮流,近期有较多的中东及东南亚资金流入亚洲,主要流向新加坡及香港地区,前者因为较多伊斯兰教,后者则因为可以作为并购中国企业的基地。”李德光说。 他认为中东及东南亚资金现时仍较多集中在投资房地产项目,特别是酒店项目,并购实业或者上市公司的个案较少。 “美国及欧洲资金则对实业及上市公司最感兴趣,特别是他们了解到中国实行国有资本退出及股权分置改革,是并购上市公司的最佳时机。” 美国资金近期并购中国或香港企业的案例愈来愈多,先有去年10月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3.75亿美元买下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股权;今年春节前美国新桥投资斥资约10亿元,向持有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25%股权的小股东提出收购,盈拓持有电讯盈科(0008.HK)的23%股权;春节则有美国华平投资斥资1.5亿美元,以可换股债券及认购权证方式,入股国美电器,完成交易后将占9.75%股权;其后美国Pacific Alliance Group又宣布,斥资1.225亿美元买下了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儿童用品的好孩子集团。 “未来一段时间,大家会继续看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个案,不同的资金,会并购A股、H股、香港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有买下控股权的,也会有做策略性小股东的,相信中国概念在外国资金中,仍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吃香。” 李德光目前也正打理一家美国的并购基金,打算收购一家A股公司政府持有的法人股,交易金额约为1.5亿至2亿美元。 李德光说欧美资金选择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要条件有四,一是最好每年有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盈利,二是最好是国有企业,三是最好是持股超过50%,四是上市公司属于有前景的行业。 “以往外资提出这些条件,在中国较难找到收购对象,因为每年有逾1亿元的盈利,持股比例又超过50%的,如果是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卖给外资?但现时的政策局面是中央或地方政府正在出售国企的控股权,由于现时中国的民企力量仍然有限,民营的公司管理水平仍然偏低,政府较倾向将股权出售予外资,一方面在信誉上较有保证,同时可以引入外来资金甚至技术。” 李德光估计今年外资并购A股市场很热闹,开始谈判的个案会很多,不过他预计在今年内真正成交的个案只会有四五宗。 “首先是中国每年有1亿元盈利的A股公司本来就不多,监管机构提出外资可以收购A股法人股的门槛较高,只有少数的外资机构具备条件,而这些收购要通过详细的尽职审查,才有机会成交,每家外资机构的决策队伍,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研究两三宗个案,所以一年可以成交的案例不会很多。” 2005年并购总额3763亿 另外,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也于1月24日发布有关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受到去年中国金融业多宗引入策略投资者的交易带动,内地及港澳在2005年并购交易不论宗数及金额均创出纪录,总额达到464亿美元(3763亿元),较2004年上升34%。 普华永道企业并购合伙人鲍德暐称,内地2005年并购交易总额当中,120亿美元来自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前引入策略投资者所涉及的重大交易,他预计2006年这类重大交易不会如去年般多,故中国并购交易总额将低于2005年,但交易宗数会较去年更多。去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宗数已上升14.5%至857宗。 普华永道的报告是根据“M&A Asia”的资料对已公布的交易做出分析,报告发现,去年最瞩目的并购活动为金融服务业,共有154宗,涉资171亿美元(包括内地及港澳),占总额36.85%。其它热门行业包括交通及分销(47亿美元)、电讯(47亿美元)、休闲娱乐(28亿美元)及零售(27亿美元)。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表示,零售、金融 和物流成为外资并购主要目标。 普华永道企业并购合伙人陈伟棠指出、外管局去年10月颁布新的投资法规,加上中国证监会等部委在去年12月颁布外国策略投资者可投资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A股公司的新例,都有利中国购并活动大幅增长,相信A股购并活动于未来18个月会占一个重要的地位,但他没有估计具体数字。 他预计,今年可能出现重大并购交易的行业,包括信息科技与电子业、一般制造业、零售与消费品业、金融业和运输与分销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