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点评 > 正文
 

对冲基金欲借势兴风 领汇股价再创新高港府两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2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于晓娜 香港报道

  2月9日,香港交易所(资讯 行情 论坛)刊登了一则名为《领汇房产基金<00823>——股价及成交量的不寻常波动》的通知。该通知称,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领汇”)应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要求,发表声明,表明该公司已知悉当日领汇基金单位价格及成交量上升。该公司确认,根据《房地产投资信托守
则》,目前并无任何有关收购、变卖或其他事宜的商谈或协议,以及任何足以或可能影响价格的事宜必须公开。

  2月9日,领汇股价大幅扬升9.12%,尾盘收于16.75港元,并于盘中创出16.95港元的上市以来最高价,此外,当日交投也异常活跃,全日成交5625万个基金单位,是前日成交量的三倍多。

  仅三日后,2月14日,领汇股价更是创出17.25港元的历史最高价,该价格已较领汇2005年11月25日的上市价10.3港元上涨67.5%。

  保荐人角力

  就在领汇股价出现异动的前一天,2月8日,领汇的上市保荐人瑞银

证券发表了一份长达110页的领汇研究报告,该报告把领汇12个月目标价定为20.28港元,并首次给予领汇“买入”评级。

  此话一出,领汇股价随即疾走。

  该报告称,领汇在香港拥有最大收租物业组合,持1910万平方英尺商场楼面,占全港商场楼面9%,同时拥有7.94万个车位,占全港车位13.7%,但有关商场楼面在领汇的账面值为每平方英尺1423港元,每车位仅8.2389万港元。

  瑞银估计,2007年-2009年,领汇每年的续租金上升10%,这将使其每单位派息在2006年11月有84%的增长,复合年增长率13%。连同2007年的股息率4.4%在内,每年总回报率达17%,高于该行所研究的同类基金回报。

  与瑞银“出众”的估值相映成趣的是,领汇其他保荐人的估值可谓保守很多。

  麦格理给予领汇"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13.49港元(反映2007年股息回报为4.5%)。该行表示,领汇资产的上升动力是其最大的吸引因素,但其从商场和停车场租金中的收益不会很快反映出来,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据悉,香港目前商场可出租面积的市场平均水平在63%,而领汇目前商场建筑可供出租实用率只有54%,低于该数字9个百分点;其出租率为91.4%。

  同样是对领汇租金增长的预期,高盛指出,领汇管理层预期质素最好的25个商场,经过提升工作及租户重整后,期望呎租可达40港元。按此计算,2006年领汇25个商场的平均呎租为29港元,5年时间内提升至39港元的话,增长33%,即年均增长约6%。该数字与瑞银10% 年增长率的估值水平有较大差距。

  而汇丰则预期,领汇明年租金收入增长只有3.4%,2008年增长可达9.7%。

  相对瑞银的20.28港元,高盛给领汇制定的目标价为13.9港元,维持“与大市同步”的判断;汇丰则更低,为13.3港元。

  对于瑞银“特立独行”的估值,业内质疑颇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瑞银作为保荐人,在领汇上市之时没有力荐房委会把定价提高,而现在才提出目标价在20.28港元,似乎有点“不厚道”,有失其职。且瑞银报告的发布与领汇股价的高企在时机上也似有“玄妙”。

  瑞银相关人士就此事如是回应:瑞银报告所提出的领汇目标价,是根据市盈率推算而来,并非无中生有。其他研究机构之所以价位定得没有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领汇资产的升值潜力”。

  125亿融资刺激

  同样是2月9日,有消息称,领汇去年上市时曾向汇丰银行借贷125亿无抵押一年期贷款,该笔贷款将于今年11月到期,届时领汇须作一次性整笔偿还。为此,领汇发言人称:目前正就全部或部分贷款研究多种不同融资方法。

  据悉,领汇正在考虑的再融资方案中,包括发行债券、筹组银团贷款以及发行资产抵押证券。东方汇理、花旗集团、星展银行、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等均有意向提交建议书。

  “领汇现在已经上市,其融资成本应该比上市之前低。”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据悉,领汇去年向汇丰贷款的利率为4.85%,本次再融资如果能够获得比较优惠的息率的话,那么对领汇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这意味着,领汇将有可能把省下来的资金,向投资者分配更多的派息。

  又是对冲基金?

  有消息人士称,2月9日领汇基金的交投异常可能是因为对冲基金TCI再度增持股权所致。由此,市场关于TCI的传闻再起。

  2005年11月30日,领汇发布公告,称英国对冲基金TCI(The 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已成为领汇重大基金单位持有人,持股比例达17.95%。TCI的这一举动使领汇的股价迎来了一段升浪,曾一度冲至14.15港元。

  目前,TCI持领汇比例超过18%,加上其他对冲基金如德意志银行以及其他尚未公布持股比例的基金,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对冲基金持有领汇股份现已过半。因此,市场上关于领汇资产可能拆分的预期不小。

  “如果TCI等对冲基金一起行动的话,对股价肯定会有影响。”大福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执行董事及研究部主管麦德光对记者说。

  而另一业内人士的表述则更为直接:“此番领汇股价大涨,应该是TCI等对冲基金所为。”该人士分析称,TCI等对冲基金,吃准了两点:

  一是由于领汇的大股东是香港政府,不会轻易伤害投资者利益进行配股,以摊薄对冲基金持股比例,因此它们便可“肆无忌惮”地向政府施压要求改善回报;二是对冲基金把股价炒高之后,如果香港政府无奈必须介入,则只能用高价把它们手中的股权买回去。无论哪一种可能,对冲基金都可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对冲基金,实际上也是一些庄家。”该人士分析。

  在对冲基金中,有“坏孩子”之称的TCI可算得上声名远播。2004年,TCI以40%的投资回报震惊国际,2005年再续41%的惊人“

神话”。据证券界粗略估计,该基金动用了近50亿元大手笔投资领汇,仅几天时间其持股量便超过18%,在不足三个月时间内,大赚近16亿元。

  “TCI与传统基金有所不同,它不会单单等待派息,而是会通过各种非常手段,来改善股价,进而谋求更多利益。”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举例来说,去年5月,TCI看准德交所欲吞并英交所的心理,主动持德交所7.3%股权,不久就以德交所管理水平不足为由,反对德交所13.5亿英镑(逾180亿港元)并购英交所的计划,不仅导致该计划失败,甚至还使德交所董事会因此倒台。

  事后,业界才得知TCI捣乱德交所的并购计划,并非真正因为其管理不善,而只是因为之前TCI已经大手沽空英交所股份,并购计划失败之后,英交所股价大跌,TCI得以平仓图利。

  对于领汇的本轮升势,业内人士普遍推测,应有TCI等对冲基金的助推作用。

  领汇引发的“战争”

  事实上,除了瑞银给出的目标价高于当前历史最高价17.25港元之外,大部分机构普遍认为,领汇目前股价偏高。

  按2月9日最高价16.95港元计算,领汇目前回报率为3.63%,已低于1年期定期存款。如果领汇股价达到20港元-23港元,那么投资者拿到的回报便只有3厘多一点,市场上其他的地产股也都有这样的回报,领汇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且,目前3年-4年期的美国债券,回报率也有4.5%。

  另外,由于领汇租金不易大幅增长,因此物业的收租增长受到影响;而受借贷比例所限,通过投资增购物业而增加收入也变得不可能。根据领汇基金的监管架构规定,其总借贷与总资产的比率不得超过45%,目前已经达到36%,不可能再进行大笔投资;此外,由于将会摊薄每基金单位收益,因此大量增发基金单位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是,领汇无疑引发了一场“战争”。

  对TCI等对冲基金来说,股价推得越高,它们就赚得越多;对准备进入领汇的投资者来说,回报率在高股价作用下又变得不甚可观;而对领汇资产的租户来说,在面临不断的升租压力下,则更显得紧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