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恳
上海报道
近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从去年开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就尝试开发针对其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投资产品,期望迈出混业经营的第一步,但是恰恰是
税收难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了该产品依然是待字闺中。
“资金外包”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只能管理股东保险资金、股东控制的保险公司的资金和自有资金,尚不能染指其他保险公司的资金。
一位曾担任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层的人士称,管理母公司保险资产,然后接受保险行业内保险资金,再面向市场开发金融产品,管理行业以外的金融资产,被认为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挺进混业的三部曲。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创设针对保险业的投资产品的操作模式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专业性,和投资运作上的优势,针对保险业内开发类似基金的标准化投资产品,其他保险公司通过购买该产品,把手中的保险资金交给保险资产管理去运作。
对于准备购买这种产品的保险公司而言,类似于在基金债券之外,增加了一种投资选择。
前述人士称,那些没有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小保险公司是有这种需求的。“我们前期的调研中也发现,只要收益率合适,中小保险公司很感兴趣。”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险研究员戴祖祥称,“美国市场,90%以上的中小保险公司选择保险资金第三方运作。”这种第三方运作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要么大部分资金“外包”,要么外包的比例非常小,不足10%;二是大型保险公司一般很少外包,而中小保险则是外包的主力。
一家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负责人认为:“因为大保险公司资金量大,更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可能能争取到更大的收益。”
戴祖祥称,2005年中国人寿和平安两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的确也超过了市场的一般水平。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研究,中国人寿2005年的预期收益率为3.6%左右,远远高于5年期债券2.7%左右的收益率,也高于15年期债券3.4%左右的收益率。而平安的收益率则更高,预计会达到4.1%。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借大公司的风。例如尽管今年基础建设等投资渠道可能开放,从去年的征求意见稿看,大公司因为资金运作的压力,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优势,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中小公司很可能无缘其中的机会。“那么,借大保险公司的通道无疑是一种选择”,前述负责人称。
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称,最初突破混业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设立产品,因为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应该是采取委托的形式,而非产品的形式来管理其他保险公司的资金。“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就是通过委托关系,接受母公司和兄弟公司的保险资金。”
但是,委托投资的方式最终没有被优先考虑。因为该方式不如产品灵活。“例如,保险公司既可以选择500万,也可以选择1000万购买产品,并且随时可以赎回,而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可能没有这种便利,另外如果委托的资金太少,相对成本也会较高。”
税收难题
但是,打开混业的第一扇门并不一帆风顺。
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透露,尽管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对此都极为热心,但是设计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的状态,原因是遭遇税收上的难题。
根据现行保险行业的税收政策,保险产品需要缴纳5%的营业税,缴税的基础是保费收入。如果该税收政策适用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投资产品,那么这类产品将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为目前的投资收益甚至赶不上税率!
记者从2006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得到的材料显示,2005年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有所提高,仍然预计只有3.6%左右。
一个解决的方案,便是参考基金产品,对于产品本身并不征税,而是按照基金公司获得的管理费征税。
前述人士称,保监会正在和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协调这件事情。估计上半年之内可能就有说法。
实际上,尽管保险公司一直抱怨税负过重,但是保险公司获得税收优惠亦有先例。
去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对友邦保险、中国人寿等8家保险公司的115种保险产品免征营业税。
戴祖详认为,管理费用过高也是问题之一。国内目前的管理费用率为0.5%-1.5%左右,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例如美国为0.4%-0.5%左右,日本则更低,只有0.2%-0.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