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的鱼头与变味的股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06:5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熊学慧 自“增量持股”的信号发出后,“股改”与“MBO”这两个清晰的概念已被模糊化。而深宝安则想利用这次模糊的“机会”彻底完成民营化的演变。 一个可以“佐证”的举动是,从提出股改到最后发出股改通知书的一个月时间内,
深宝安的最初控制人——“国有独资企业”富国投资,最终的实际控制人变成了丘兆忠。不管深宝安的中高层玩的是阴谋还是阳谋,它已经由100%的“国有企业”化身为“民营企业”,并得到地方政府的批准。奇怪的是,完成民营化转变之后的深宝安仍然被它的实际控制人以“国企”的身份提出股改计划。 种种迹象显示,深宝安这条大鱼的“鱼肉”已归于人腹,地方国资委这只猫能管到的只有“鱼头”,或许连“鱼头”都被吸净了脑髓。值得庆幸的是,国资委还没有最终批准深宝安的股改计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资委在快速推进股改进程时,已注意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并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以防止历史问题重演。 从整体上看,深宝安隐性MBO一事与国务院正在大力推进的国企分置改革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深宝安目前还戴着“国企”的面具,并已进行股改,现在只是在等待国资委的一纸批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股改在“变味”。“增量持股”的信息被披露出来后,公众担心“增量持股”会最终变成“全持股”,这与MBO没有两样,只是叫法不同。 深宝安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马应龙”的双双易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公众所担忧的:国企改制言易行难!上面的政策总是到位,下面的执行和监督总是缺位,股改最终难保不会“变味”。 广东省稍早前通过放大这一模式,出台相关措施,实施“增资奖股”计划——从“增量”中拿出一定比例当做“花红”奖给管理层,不管由谁来管理这个企业,他总能获得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国资在增值的同时,管理层的身家亦随之增值,这种“双赢”结果才是大家所乐见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